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52|回复: 77

某电影高人对游戏电影的评论:”为什么漫画能改编成优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5-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本中国权威电影杂志上某位权威人士由《生化危机》电影的评论而引发的游戏电影的评论:
引用1:“充当本片来源的游戏名叫《BIOHAZARD》,因英文中已有同名影片,所以改成《RESIDENT EVIL》。”
    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原因,我只知道《生化》美版就叫《RESIDENT EVIL》……(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引用)

引用2:“而电子游戏只能滋生烂片(如《最终幻想》,《生化危机》)?”
    在很多人口中已经可以证明,《最终幻想》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烂片。具体原因后面有。

引用三:“目前的电玩仍处于初级阶段,声画效果远不如电影,展现人物复杂及情节曲折的能力更是非常有限。”
    呵呵,这句话让任何一个玩家看了都不齿吧?很简单的道理,是100个小时讲的一个故事(RPG)情节曲折还是2个小时的故事情节曲折?电影只能说是情节紧凑,但曲折方面来说,是绝对敌不过经典游戏的。
    或又说回到我为什么说《最终幻想》不是一部烂片,至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烂片的原因。本片中版口博信是主要创作人,个人认为本片之所以让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非常乏味的原因是本片讲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故事(起码五小时以上才可以讲的丰富),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本片只有2小时左右,这就使导演必须把很多东西进行压缩,也许是因为失误,也许是因为我领悟能力太差,片子总给人一种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没讲清楚的感觉。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让一个习惯于讲100个小时故事的人马上讲一个2小时的故事,他是不会把握的很好分寸的,就象让一个跑惯马拉松的人马上跑100米他是不可能跑好是一个道理。这部片子是那种非要让人琢磨一会才能明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到现在才碌碌续续有人仔细分析本片的原因。
    电玩电影只是在磨合阶段,我相信他会有发扬光大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幻想 不烂呀!!只不过剧情不爽
生化危机 确实烂

你有什么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化危机还行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曲折性来说,游戏的情节确实是要强过电影的,然而游戏情节的曲折程度却正是为了弥补它在细节刻画以及人物复杂心理表现手法上的有限.者一点与电影和漫画是不同的.而且,游戏本身就是交互性的东西,本来就和电影,漫画不相干的.一定要硬拉扯在一起,只能是不伦不类.而漫画和电影,大多数东西都是相通的,互相移植当然不存在什么问题.就像FC游戏移植给PS2一样.把游戏拿来拍电影与把漫画拿来拍电影进行比较,本身就是常识性的错误.道地是一斤更重呢,还是一米更长呢?这样的问题谁能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电玩仍处于初级阶段,声画效果远不如电影,展现人物复杂及情节曲折的能力更是非常有限。”

这家伙圆满了,感觉就像一个篮球专家但对足球一窍不通,然后硬要去评述足球结果连基本的规则都不知道那般可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家伙也配权威??
如果说电影的话也许吧,但是说游戏就免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玩电影中最强者的恐怕是《超级学校霸王》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威是谁选的?
白痴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SB霸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电影高人???是哪个混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力丸\彩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2-5-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说笑而已啦想想当时看完后向班上的mm讲解什么是街霸及格斗游戏的时候,mm只会对你说:“刘xx的那个造型好帅哦!”那种无奈的感觉和现在顶楼的没什么两样吧!不过个人认为此片起码算是国内电玩文化启蒙教育片吧!当时还是小有轰动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幻想电影又不是游戏改编的……两码事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觉得最适合表述剧情的方式是游戏而非电影,电影的优势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谁……
我要杀了这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惊电玩界的消息--言承旭 进军游戏界(原创) 【收藏 道具】


--------------------------------------------------------------------------------
今天路过一家街机厅。虽然店里装潢比较破烂,但是游戏却是很新的,甚至于我在其中的一个游戏中竟然看到了F4中的一员,当红的偶像派人物--言承旭(恩~~我似乎听见MM又在尖叫了)。

那是一个台湾产格斗的游戏,估计是台方希望我们的言承旭成为影、视、歌、游四栖巨星吧吧。可是令人气愤的是,该游戏中言承旭竟然头发染成了黄色,还作为美国队的代表,而且还满口鬼(日)语。真不知台湾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虽然台方初衷是为言承旭好的,但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像赵薇穿日本国旗一样招人愤怒,可以说,你们做了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但如果撇开社会问题的话,这个游戏还是不错的。

甚至于比最高端游戏机“小霸王”上面的一个笔者狂爱的格斗游戏--“功夫小子”还要有过之而不无急,着实让笔者这个玩“小霸王”长达5年的电玩界屈指可数的骨灰级老玩家大开眼界。游戏不但有许多人物可以选,而且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招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引入了“气功”这一概念,使得格斗不仅仅是发生肉体关系,更涉及到了更深层次,不得不说是一种创举。就言承旭而言,他在游戏中就会用气功,每次一声嘹亮的吼叫声之后,或者是手掌间,或者是手臂旁,总会出现1-10个气功弹,有些气功蛋甚至还会跟踪,顿时怎加了不少游戏的乐趣。

看着坐在游戏机前的这位小伙子玩得这么起经,笔者也按耐不住了,买了几个铜币就开始玩了(我当然选我的偶像言承旭拉)。没想到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无论笔者怎么按键,言承旭总是不会发出我所期望的气功蛋,最多也不过挥挥拳头。但当我气急败坏乱摇摇杆狂按键时,伴随着一声野性的呼喊,气功出来了,对手应声到地。顿时,一股无比的成就感泳上心头,看来厂家很能把握玩家的心理(佩服佩服)。

经过笔者4个铜币的测试,我相信我对这个游戏应该是有了相当透彻的了解(各位读者从上面这些文字应该也可以看出我的自信来源吧),我决定晚上写一篇评测的文章,改天投到电软(电软可都是靠我这种老玩家的支持才发展起来的阿)。本来关于这个游戏我是想保密的,等稿件录取了在公布。但是出于我对mop以及众mopper的热爱,所以挥泪先公开了这个消息,众mopper千万不要外传哦,不然以后就可能再也看不到我写游戏评测了哦。诶诶诶,也不用哭嘛,只要你们不说我还是会为电玩界继续做贡献的嘛(看来我想引退还要过一段时间)。-_-

哎~~~!医生又来请教我有关智商测试的题目了,我得下了。因为我如果像在医院混下去就不能得罪医生是吧。而且这些题目确实也很有挑战性,最多的一次我做出了10道(呵呵,不是我狂,医生可是一道都不会做,都让我做来着)。

阿,瞧我急的,差点忘了,我把游戏画面给拍下来了,下面贴上游戏中言承旭的照片,好让众mopper抢先感受(各位mopper有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5-7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莉诺雅yuna 发布
[B]他是谁……
我要杀了这猪 [/B]


顺便答了很多人的疑问。
《看电影》杂志,2002 4月下,P54《周黎明专栏》(这种人也配有专栏),《喧闹和无意义〈生化危机〉》,那人就叫周黎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化做游戏的和做电影的是两班人,恐怕他连这个都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那样的理论,就没有什么可以改编的电影了
比如名著,太厚,2小时怎么可能表现几十万字的大作,何况改编的作家一定不如原作家有实力

他也一定不知道,假如一个游戏的连看剧情都有100小时,电影院就可以关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Delta 发布
[B]震惊电玩界的消息--言承旭 进军游戏界(原创) 【收藏 道具】

[/B]


哈强~不愧是MOPER出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化危机真的是相当的烂
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幻想在技术上也是突破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幻想电影我到现在都没看
因为每次看一会都没兴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情节真的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7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是这样

不过此君的原因理论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Delta 发布
[B]震惊电玩界的消息--言承旭 进军游戏界(原创) 【收藏 道具】


--------------------------------------------------------------------------------
今天路过一家街机厅。虽然店里装潢比较破烂,但是游戏却是很新的,甚至于我在其中的一个游戏中竟然看到了F4中的一员,当红的偶像派人物--言承旭(恩~~我似乎听见MM又在尖叫了)。

那是一个台湾产格斗的游戏,估计是台方希望我们的言承旭成为影、视、歌、游四栖巨星吧吧。可是令人气愤的是,该游戏中言承旭竟然头发染成了黄色,还作为美国队的代表,而且还满口鬼(日)语。真不知台湾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虽然台方初衷是为言承旭好的,但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像赵薇穿日本国旗一样招人愤怒,可以说,你们做了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但如果撇开社会问题的话,这个游戏还是不错的。

甚至于比最高端游戏机“小霸王”上面的一个笔者狂爱的格斗游戏--“功夫小子”还要有过之而不无急,着实让笔者这个玩“小霸王”长达5年的电玩界屈指可数的骨灰级老玩家大开眼界。游戏不但有许多人物可以选,而且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招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引入了“气功”这一概念,使得格斗不仅仅是发生肉体关系,更涉及到了更深层次,不得不说是一种创举。就言承旭而言,他在游戏中就会用气功,每次一声嘹亮的吼叫声之后,或者是手掌间,或者是手臂旁,总会出现1-10个气功弹,有些气功蛋甚至还会跟踪,顿时怎加了不少游戏的乐趣。

看着坐在游戏机前的这位小伙子玩得这么起经,笔者也按耐不住了,买了几个铜币就开始玩了(我当然选我的偶像言承旭拉)。没想到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无论笔者怎么按键,言承旭总是不会发出我所期望的气功蛋,最多也不过挥挥拳头。但当我气急败坏乱摇摇杆狂按键时,伴随着一声野性的呼喊,气功出来了,对手应声到地。顿时,一股无比的成就感泳上心头,看来厂家很能把握玩家的心理(佩服佩服)。

经过笔者4个铜币的测试,我相信我对这个游戏应该是有了相当透彻的了解(各位读者从上面这些文字应该也可以看出我的自信来源吧),我决定晚上写一篇评测的文章,改天投到电软(电软可都是靠我这种老玩家的支持才发展起来的阿)。本来关于这个游戏我是想保密的,等稿件录取了在公布。但是出于我对mop以及众mopper的热爱,所以挥泪先公开了这个消息,众mopper千万不要外传哦,不然以后就可能再也看不到我写游戏评测了哦。诶诶诶,也不用哭嘛,只要你们不说我还是会为电玩界继续做贡献的嘛(看来我想引退还要过一段时间)。-_-

哎~~~!医生又来请教我有关智商测试的题目了,我得下了。因为我如果像在医院混下去就不能得罪医生是吧。而且这些题目确实也很有挑战性,最多的一次我做出了10道(呵呵,不是我狂,医生可是一道都不会做,都让我做来着)。

阿,瞧我急的,差点忘了,我把游戏画面给拍下来了,下面贴上游戏中言承旭的照片,好让众mopper抢先感受(各位mopper有福了)

[/B]



高,实在是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早就看到了~

生化之前的确有BIOHAZARD这部电影,而且据说生化里的很多东西都和那部电影相似,不过没想到的是若干年后又会出现游戏改编回来的电影,呵呵。

仔细想想,对一个影评人来说,说的还有些道理,至少不是胡信口胡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子韵 发布
[B]电玩电影中最强者的恐怕是《超级学校霸王》了吧! [/B]


哈哈哈哈……

主演:张为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太白汤 发布
[B]我倒觉得最适合表述剧情的方式是游戏而非电影,电影的优势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而已 [/B]

      电影的时间,大多在2小时左右.正是这不多的时间里,对编剧的能力作出了极限的考验.如果说\"优势仅在于视觉冲击\",显然未经深思熟虑.
       更重要的是,电影没有所谓\"游戏性\"的限制.
       说起\"最适合表述剧情的方式\",可能并不存在.就好象我们不会讨论\"电影或舞台剧谁更适合表现剧情\"一样.
        (另:最长的MOVIE据说有20多小时,这个不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化危机我还没看;FF电影版确实好象短了一些,以至没能表现他要表现的。至于那个不懂装懂的家伙,大家没必要太在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知道他是谁
我就找人坎他
太扑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1:“充当本片来源的游戏名叫《BIOHAZARD》,因英文中已有同名影片,所以改成《RESIDENT EVIL》。”

确有其事,没想到众多的生化迷不知此事,一个外行却很清楚,真是讥讽啊!

“某电影高人对游戏电影的评论:”为什么漫画能改编成优秀电影,而电子游戏只能滋生烂片(如《最终幻想》......”

题目虽然很过分,把主动参与和被动欣赏拉在一起也有欠公允,但我想说的,是这里的人对这件事的态度。

真的有些电子游戏中毒症了。

“电子游戏中毒症”本来是闯关族的笑谈,但如果发展到认为游戏唯我独尊,那就真的中毒了。

首先我认为作者的比较出发点一定是从艺术高度上,从震撼人心灵的角度上,表现时间的长短只是为主旨服务的形式。如果硬要比较,就算是合金装备2 、寂静岭2 这样的极品,和阿甘正传 、美丽心灵、七宗罪等影片相比,在人文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仍然力有不及。

其次一个游戏中真正有戏剧冲突的片断并不多,有时候甚至比电影还少,不要动辄就100个小时,100个小时集中传递给人的信息量有多少你知道吗?那不是你的大脑所能接受的。

“电玩仍处于初级阶段,声画效果远不如电影”

不要一见这话就骂,电玩诞生才多少年?不是初级阶段是什么?要知道成熟就代表着快要消亡了呀!声画效果上,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效果真的是电影用剩的东西(这没什么丢人的)。一位为SONY拍广告的美国导演来华的时候曾说:720x576?小意思(意指电视),没错,我们现在就是这一级别的。我再次重复,在可预见的技术发展内,想达到CG级别的效果,计算能力需要千倍级的增长,要想达到胶片级别的效果,计算能力需要进行一次指数级别的爆炸!这就是数字到模拟的差距,同时也是电玩发展的潜在动力。

多说一句《最终幻想》,在我喜爱的CG行业里,这是顶级的骄傲,我甚至有朋友在制作组里(当时方块在美国的Computer Art系里招了不少动画师),但这并阻止不了他电影上的失败。为什么?虽然我不太喜欢叶展,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我却认同:把东方泛灵论和西方科学幻想强拉到一起是失败的根源!再给《最终幻想》5个小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完全不对头嘛!还不如幽灵公主来的直接。

不多说了,有些东西,真的是要靠时间去体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1:“充当本片来源的游戏名叫《BIOHAZARD》,因英文中已有同名影片,所以改成《RESIDENT EVIL》。”

确有其事,没想到众多的生化迷不知此事,一个外行却很清楚,真是讥讽啊!
-----你搞错了吧,虽然我不正么喜欢生化危机这类游戏,但是我还是知道RESIDENT EVIL和BIOHAZARD都是生化危机的名称,只不过BIOHAZARD是日版名称,RESIDENT EVIL是美版名称,美国人拍的在美国发行的片子当然用美版名称了,关什么改名什么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camg 发布
[B]
      电影的时间,大多在2小时左右.正是这不多的时间里,对编剧的能力作出了极限的考验.如果说\"优势仅在于视觉冲击\",显然未经深思熟虑.
       更重要的是,电影没有所谓\"游戏性\"的限制.
       说起\"最适合表述剧情的方式\",可能并不存在.就好象我们不会讨论\"电影或舞台剧谁更适合表现剧情\"一样.
        (另:最长的MOVIE据说有20多小时,这个不论......) [/B]

汗。。我指的不是编剧能力问题,而是观众(玩家)对剧情的接受方式――电影是观看式的,游戏是体验式的。
所谓\"游戏性\"并不是限制,在玩的过程中玩家才能对剧中角色产生电影所没有的带入感。
而且游戏的剧情是间断的,其间也就使得玩家可以在故事的不同进度对其进行思考,一场游戏下来,对整个剧情的理解,要比看一场电影透彻得多。
说“最”的确不妥(谁知道以后还会出现什么),不过比起电影来是更适合的。当然了,只是个人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Terry.B 发布
[B]不多说了,有些东西,真的是要靠时间去体会的。 [/B]

这个的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种BTBC,是游戏者的就不要去理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版口不信跟本就不太懂电影地,游戏做的还行,还合什么热闹去做电影


叫小到秀夫做做还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Terry.B 发布
[B]“引用1:“充当本片来源的游戏名叫《BIOHAZARD》,因英文中已有同名影片,所以改成《RESIDENT EVIL》。”

确有其事,没想到众多的生化迷不知此事,一个外行却很清楚,真是讥讽啊!

如果说那部同名影片和生化危机有一丝丝关系,作为一个生化迷却不知道,也许是一种讥讽。可是那片子和生化危机有关系么?那部片子出名么?不知道难道不正常吗?

“某电影高人对游戏电影的评论:”为什么漫画能改编成优秀电影,而电子游戏只能滋生烂片(如《最终幻想》......”

题目虽然很过分,把主动参与和被动欣赏拉在一起也有欠公允,但我想说的,是这里的人对这件事的态度。
[color]已经有足够的理由骂了......

真的有些电子游戏中毒症了。
“电子游戏中毒症”本来是闯关族的笑谈,但如果发展到认为游戏唯我独尊,那就真的中毒了。

首先我认为作者的比较出发点一定是从艺术高度上,从震撼人心灵的角度上,表现时间的长短只是为主旨服务的形式。如果硬要比较,就算是合金装备2 、寂静岭2 这样的极品,和阿甘正传 、美丽心灵、七宗罪等影片相比,在人文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仍然力有不及。
卡卡,好专业呀,不过我仔细想了想这几句反过来说也没什么不可以

其次一个游戏中真正有戏剧冲突的片断并不多,有时候甚至比电影还少,不要动辄就100个小时,100个小时集中传递给人的信息量有多少你知道吗?那不是你的大脑所能接受的。
同样,一部电影中真正有冲突的地方也不多.....

“电玩仍处于初级阶段,声画效果远不如电影”

不要一见这话就骂,电玩诞生才多少年?不是初级阶段是什么?要知道成熟就代表着快要消亡了呀!声画效果上,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效果真的是电影用剩的东西(这没什么丢人的)。一位为SONY拍广告的美国导演来华的时候曾说:720x576?小意思(意指电视),没错,我们现在就是这一级别的。我再次重复,在可预见的技术发展内,想达到CG级别的效果,计算能力需要千倍级的增长,要想达到胶片级别的效果,计算能力需要进行一次指数级别的爆炸!这就是数字到模拟的差距,同时也是电玩发展的潜在动力。
骂的是后半句.游戏的表现方式比电影多的太多了,游戏的声画效果和电影的在很大成度上根本不是一回事情,游戏的画面发展也不是要以电影胶片的效果为方向,列这么多数据干嘛用?
\"要知道成熟就代表着快要消亡了呀\"弓虽到没话说了已经.看这位说话挺成熟的,不知道遗书写好没.

多说一句《最终幻想》,在我喜爱的CG行业里,这是顶级的骄傲,我甚至有朋友在制作组里(当时方块在美国的Computer Art系里招了不少动画师),但这并阻止不了他电影上的失败。为什么?虽然我不太喜欢叶展,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我却认同:把东方泛灵论和西方科学幻想强拉到一起是失败的根源!再给《最终幻想》5个小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完全不对头嘛!还不如幽灵公主来的直接。

不多说了,有些东西,真的是要靠时间去体会的。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OK,把《BIOHAZARD》和《RESIDENT EVIL》的事情解释清楚好了。

其实很多人想歪了,那片子和生化危机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它把《BIOHAZARD》的商标注册了,CAPCOM不得已只好改名。这确实是老新闻了。

这几句反过来说可不可以不是你说了就算的,当然我说了也不算。大家各有最好的标准,但社会是有价值取向标准的,公理自在人心。

游戏的表现方式比电影多的太多了?对不起,没看出来。你总得列个表比较一下吧?

无意和你抬杠,我认为游戏的表现方式将来必然会超越电影,但现在,在游戏现在还主要靠视觉和听觉这两种表现方式的情况下,注定还是电影的学徒。

我这算列数据吗?对不起,职业病......不过看点资料也好吧?

游戏的画面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计算机图形学以模拟现实为方向。这是技术走向,用不用是游戏策划者的事。OK?

游戏的下一次革命必然是在输入方式的改变上,而不会是在画面上。但在画面表现上越来越多的借鉴电影手法是必然的趋势,有好的方法干嘛不用?游戏发展的话题就不多说了,太复杂,够写论文的......

遗书的话,我就不必了,那是你那个年龄的人玩的把戏。我还有社会责任要负,我清楚我活着干嘛。窗户外面天多蓝啊,想不开你就往外跳啊,小心不要砸到猴子。

我就纳闷,我这里说的电影的抽象意义是指百年来人们所总结的视觉和听觉的表现手法,还有叙事和心理暗示的方法,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难道到了游戏就行不通了?君可知合金装备2 的DEMO为什么能震撼人心吗?那是因为有了好莱坞顶级音乐家WONG的加盟,和七宗罪片头剪辑者的功劳,当然了,还有小岛秀夫的功劳(他懂得发掘电影元素)。在国外游戏制作者和电影工作者本来就是取长补短,水乳交融,怎么到了中国就成了傲慢与偏见了?

最后,想说一句:游戏外的世界,也很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9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的表现方式比电影多得多,你看不出来太可惜了。也许去玩几个游戏,你就看出来了。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凡是涉及到交互的表现,电影都是无能为力得;而电影的种种技法都可以在游戏中表现。
游戏的画面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没错,不过碰巧在下是学这个得,所以知道计算机图形学这个外延十分广阔的科学是为社会各方面服务得,决不是单单以模拟现实为发展方向。by the way,偶还真不知道阁下有喜欢列一些既不准确又特别能咋唬人的数据的职业病。
仅就画面,音乐来说,很多游戏并且越来越多的游戏借助了电影的表现手法,这里是人都知道,而且还借鉴了歌剧,戏曲……画面,音乐外的东西,游戏借鉴传统艺术形式的就更多了,电影只是一方面。这就是为什么新出的游戏还有很大一部分追求平面,卡通,而不是一味的3D,仿真。
遗书什么的,当然是开玩笑。不过阁下成熟如斯,又盖成熟者必行将就木,然亦不忘社会责任,人生价值,其间高风亮节,那个,嘿嘿,令小妹,那个,敬仰之情入滔滔江水呀。相比之下,小妹自惭,不如死了算了。但我不会跳楼,因为会砸到猴子……我就纳闷了,猴子招谁惹谁了,阁下要诅咒人家哩?
对了,君可知soul edge 的片头为什么能震撼人心吗?那是因为没有好莱坞顶级音乐家的加盟,也没有七宗罪片头剪辑者的功劳啊。

最后,学一句:电影外的世界更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4-21 09:51 , Processed in 0.36267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