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8-6-10
|
引用第40楼月夜凝雪于2012-07-26 14:44发表的 :
本来就是某些人把OTAKU和NEET搞混造成的原因,
OTAKU只不过是某项事物的深度中毒者,各种什么什么的收藏家都可以算是那方面的OTAKU,也就是原本的宅,那些古董收藏家都全部是宅;
NEET就是那种深居不出的避世者,畏惧失败、畏惧尝试、畏惧群众的眼光,但是国人很多会把宅套到这个身上从而形成现在的错误。
宅不是把喜欢的都带回家的意思吗?
.......  虽然你提出OTAKU和NEET是不同的这点很值得鼓励,但是——
尼特族(英语:NEET)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青年族群,其英文全称是:“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中文也称作啃老族、双失青年或归巢族。尼特族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在英国,尼特族指的是16至18岁的年轻族群;在日本,则是指15至34岁的族群。
尼特族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和经济高增长、生活水平高国家的青年阶层中产生。在香港则称之为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的青年);在美国称为归巢族(Boomerang Kids),意指孩子毕业又回到家庭,继续依靠父母的照顾及经济支援;在中国被称为啃老族,靠啃食父母老本生活。在台湾亦间有被称为“米虫”或“家里蹲”,但由于实际上尼特族与家里蹲所指的群体有所区别,故现在多仿效日本直接以“尼特族”称之。
——可惜不够准确。
现在一般社会对宅的定义其实是一个混合物,变成了“御宅族、NEET、家里蹲”三者各有混合。“宅”所指代的也不是原本的定义了。这跟“空穴来风”一样变成了约定俗成的再定义。(“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原本是指事出必有因。但后来后半段被断掉反而变成事出无因的意思)
其实仔细分析,宅、NEET、家里蹲三者在层次上其实是略有不同的。
宅显然是类型。它有相对准确的定义,一定范围内的行为习惯,甚至会有一定程度的世界观、价值观。
而家里蹲则不同,它是一个属性,或者仅仅是状态。
因为家里蹲你无法界定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不是,它没有清晰的界定标准(甚至相对清晰的都没有)。
比如我今天一天窝在家里,明天又出去旅游,那我算不算家里蹲?或许在窝在家里的那一天我是个家里蹲,那是我的一个状态。但我可以随时改变这个状态。
宅不同在于他们有一定的习惯性。假设我是一个模型宅,在不是有重大变故的时候突然扔掉所有的模型吗?显然不会。
NEET则有点含糊,它既有类型的特性,也有状态的特性。因为NEET可能会发展出一套惯性和自洽世界观,也可能仅仅是经历人生低潮的一段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