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肾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9-10-3
|
引用第10楼神剑烧鸡于2012-05-28 01:12发表的 :
看过的一篇文章,讲文以载道的,这是其中一小段,纯引
文以载道的理念强调文学艺术的目的、功能、方向,强调文学艺术的现实性、社会性、导向性。但它和文学艺术所追求的艺术性并非矛盾,而是一致的。优秀经典之作,也往往都是“载道”之作;而“道”也需要完美的“文”来承载。在这里,“文”使“道”彰,“道”使“文”传,“文”与“道”做到了完美统一。与之相反的是,西方自康德以来的近现代文学艺术思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非功利性,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以便文学艺术获得自由的、独立的地位,从而复归文学艺术本位,成为纯粹的文学艺术、真正的文学艺术。这样的思潮对我国新时期以来文学艺术观念也产生了影响。但严格说来,这样的文学艺术观念只能是一种理想或幻想。文学艺术家作为个体的、活生生的人,不能没有思想情感;作为表现人的生活和精神的文学艺术,不能不表现思想情感;而思想情感又不可能没有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艺术又怎能成为完全非功利性的文学艺术呢!实际上,文学艺术不可能离开“道”、也不可能不“载道”;文学艺术如果离开了“道”,就只剩下一套形式的空壳,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又怎能成为纯粹的、真正的文学艺术呢?对于文学家艺术家来说,不是要不要“文以载道”的问题,而是如何“载道”和“载”什么“道”的问题。在这方面就显示出文学家艺术家的智慧和追求,同时也将决定文学艺术作品的境界和生命。如果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的话,那么,某种程度上讲,“文不载道”,也将“行之不远”。  完全文不对题,人家讨论的又不是文学的"形质"问题.
其实追求商业目标固然不可能有什么"艺术",没有钱也同样搞不了"艺术","艺术"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为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N代准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