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72|回复: 18

[硬件] 【新技术研习社】剖析高通下一代处理器“骁龙”S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性能测试部分参考此帖 就不帖出来了

http://www.evolife.cn/html/2012/63939.html
质疑:部分测试结果存疑?

从Anandtech的测试的结果来看,作为高通2012年的主打产品,S4平台的性能无疑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同样在测试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首先是测试项目的选择。我们看到,Anandtech测试中S4平台性能领先最大的项目是Linpack和Vellamo,在这两个测试里,MSM8960“屠杀”了现有任何一款手机处理器,领先幅度超过100%。

但从测试项目本身而言,Linpack和Vellamo却不具备多少实际意 义。Linpack并非实际生产力测试,它考察的是手机的理论浮点运算性能;而Vellamo则是高通自己出品的测试软件,对于这样一个“既是裁判又当球 员”的测试,其成绩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大家心知肚明。


Linpack并非实际生产力测试

而另一个项目Basemark OS是非公开的测试软件,普及度非常低,缺乏更多机型的验证,成绩究竟有多少参考价值也不得而知。

另外,通过对比我们发现,Anandtech的部分测试数据存在疑问。在3D测试项目中,Galaxy S II在Egypt项目上的成绩为34.6FPS,但是经查询GLBenchmark官方数据库得知,Galaxy S II在这个项目上的成绩应该为58.8FPS,两者差距甚大。


GLBenchmark官方数据显示,Galaxy S II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至于在测试成绩中引入关闭垂直同步后的数据,这样有失公平的行为难免有误导读者之嫌。因为实际使用过程中,任何手机用户都无法关闭垂直同步(Android驱动已经封死了这个功能,仅开发者可用于调试)。

结论:真正的对手尚未到来

公正地说,高通“骁龙”Snapdragon S4的性能相当不错,表现出了2012年年初的旗舰水平。但是这篇评测中,我们似乎感觉到,某些测试项目经过了“筛选”。

如果我们抛开这些疑问,那么1.5GHz的双核MSM8960平台相对于现有双核Cortex A9处理器(频率约为1.2GHz),总体的性能提升在20~40%左右;但考虑到30%的架构优势,以及25%的频率优势,这样的领先幅度似乎并不能让人满意。而GPU方面,MSM8960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依然只能与2010年秋季发布的猎户座相当(至于那个错误的数据,我们相信是Anandtech一次不小心的笔误)。

2012是四核之年,高通S4将要面对的是Tegra3、Exynos 4412这些四核A9处理器,甚至是Exynos 5250、OMAP5430这样的双核心A15产品。这些芯片的处理性能与3D性能,至少都要比评测中作为主要参照的Galaxy S II强50%~100%甚至更多。让人担心的是,S4平台作为高通2012年的旗舰,并没有体现出足够的竞争优势,在面对新的竞争对手时,它能否像现在一样镇定自若?


面对竞争对手的新一代产品,“骁龙”Snapdragon S4是否能保持优势?

此外,我们还失望的发现,28nm工艺并未带来显著的功耗下降,1.5GHz全速运行的MSM8960处理器,其CPU+GPU的满载功耗总和接近3W,这将对移动设备电池提出较高的需求。

2012年将是决战之年,在高通“骁龙”Snapdragon S4打响第一枪之后,Android厂商的军备竞赛已经进入了失控状态。本周末,Nvidia、德州仪器、三星都将在MWC 2012上拿出自家的下一代移动处理器新品。战争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广大的Android平台应用软件,需要的是强大的单线程能力。

在A15出来之前,这个是最好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這A15- 跟ATOM那個單線程更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一般人都不太明白高通家的芯片牛在什么地方?答案就是里面整合的“通讯基带芯片”,只要手机还必须有无线通讯功能,并且大部分厂家都希望整合进应用处理其中去而不是单独再用一块芯片,那高通就能继续混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intel这个真正跑分王会不会在高通这儿吃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profh于2012-02-22 21:32发表的  :
似乎一般人都不太明白高通家的芯片牛在什么地方?答案就是里面整合的“通讯基带芯片”,只要手机还必须有无线通讯功能,并且大部分厂家都希望整合进应用处理其中去而不是单独再用一块芯片,那高通就能继续混下去
intel 表示 我有英飛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A9+的架构,我还是对高通不抱太大希望···当然,本来性能就不是高通的吸引点,基带才是他们家的最大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飞凌表示,给专利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夜影痕) 的帖子

将来的事就别说了,以intel过去放弃无线通讯芯片的市场艹性,真不看好这桩交易。infineon本身也是没赶上智能手机发展的浪潮,混得不咋地才决定出售手机芯片这块业务的,他家提供的多是单纯的通信基带及射频芯片,而且它也是要给高通交专利费的,成本方面必然比不过高通自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说一点:高通这个公司即使不卖任何产品也能活得很滋润,因为它处于无线通讯产业链的最顶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硬件]【新技术研习社】剖析高通下一代处理器“骁龙”S4

就等乃的这帖让吾等技术盲涨知识!!


- 发送自我的 iPhone 大板凳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用到4核的手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2-23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他是把大部分手机的埃及场景的onscreen测试和offscreen测试的成绩搞反了。
8960理性来看:
GPU部分:
GPU Adreno 225的频率是400,8260的GPU Adreno 220的频率是266,核心应该差不多,但性能提升应该还是有的。就这个频率提升来看,其性能应该和Mali 400 MP4基本持平,可能会慢一点,但应该差距不大。

CPU部分:
高通走的路线总是很奇怪。
Scorpion比A8快,比A9慢;Krait比A9快,比A15慢。
但A15今年应该没戏,所以8960在双核中,同频应该比猎户有优势。

我看wiki上说最高频率应该能上到1.7G,总体来说,CPU同频优于A9,GPU和Mail-400 MP4持平,没有啥激动人心的性能,但应该是个不错的soc。
据说版规机2可能会使用8960,但我觉得如果使用8960,性能差异和版规机1实在拉不开,不知道雷布斯怎么考虑的。

最后,话说回来,今年是四核年吧,S4产品线规划中,也有四核产品。四核Krait+Adreno 320,不知道啥时候能拿出来秀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沒有“單位能耗下的效能”这个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2-23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1.5GHz全速运行的MSM8960处理器,其CPU+GPU的满载功耗总和接近3W,这将对移动设备电池提出较高的需求。

1W大功率LED点亮后,如果不带热沉可以在十五秒内把你手心的皮烫掉
======================================

这应该感谢Krait架构缓存和内存控制器的改进,以及并行发射三条NEON指令的能力(Scorpion是两条)。  

我草这个魔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专利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龙字!!麻痹我想到amd的悲剧U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4 21:30 , Processed in 0.12376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