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107|回复: 65

[硬件] 贪便宜入手洋垃圾ZUNE 30G,结果受不了这傻逼的文件管理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2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终于没忍住300元30G的诱惑入了这个洋垃圾,然后就见识了传说中最傻逼的软件ZUNE SOFTWARE以及这最傻逼的媒体库。

只能用ZUNE SOFTWARE传歌曲
文件只能在电脑上删除
不能按文件夹分类,那就按专辑分类吧。一张专辑塞进去,居然又按照歌手不同分裂成了几个同名专辑

这里有ZUNE的高玩吗?你们是怎么管理歌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软件,不对啊,另一个软件我觉得挺好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看itunes也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iTunes除了不按文件夹分类,其他做的都可以。一张专辑不同音乐人,可以改成“合集”属性,然后就ok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折腾读作来福
单说删除文件sony也不行,imp3还一堆索粉夸保护闪存
除非是很多人的专辑,不然有别人客串一下的专辑我都直接把演唱者全统一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发过帖子的…这zune被我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尼党表示直拖爽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7A7于2011-10-22 15:50发表的  :
写作折腾读作来福
单说删除文件sony也不行,imp3还一堆索粉夸保护闪存
除非是很多人的专辑,不然有别人客串一下的专辑我都直接把演唱者全统一掉...
索尼可以删歌,在本机标记一下然后下次连到SonicStage的时候会操作
我觉得不能删歌是现在MP3的一大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不是只有骚泥不能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artist和album artist问题,zune software装完驱动就可以仍了,传歌WMP,管理MP3TA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ZUNE再傻逼好歹能识别m3u格式的播放列表
那就只能先用Foobar给每张专辑建立一个m3u的播放列表然后再塞进ZUNE里面
不过这也只是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一级目录而已。30G塞满的话起码也有一两百张专辑了,要在一两百个名字里面从A到Z慢慢找自己想听的那一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主要问题还是音质太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问题是启动太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还好啊,从完全关机状态到能操作也就十秒左右。
音质虽然不如我的D2+但推力似乎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衛宫切嗣于2011-10-22 15:23发表的  :
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软件,不对啊,另一个软件我觉得挺好用的
zune software绝对比itunes傻逼,而且这里面还不提各种版本不兼容的事情。我把30G折腾满之后基本没换过歌了,有什么新歌直接放nano里听。

至于启动慢这种事倒是没感觉,而音质则绝对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有个U盘式固件,可以直接复制歌曲进去,平时还可以充当移动硬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北极于2011-10-22 20:08发表的  :
好像有个U盘式固件,可以直接复制歌曲进去,平时还可以充当移动硬盘的
好像是V1.0 test,刷那玩意儿以后许多功能就没了,而且还是不可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起来不是和itunes一样么。。。itunes用得非常爽啊,要听啥直接拖放两次就行了太方便了,适合音乐文件和CD特别多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allen24于2011-10-22 21:04发表的  :
听起来不是和itunes一样么。。。itunes用得非常爽啊,要听啥直接拖放两次就行了太方便了,适合音乐文件和CD特别多的人
不一样的,zune软件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定,经常性假死、连不上、传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拉啊拉,这不是在讲我用的itunes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痛死浑身弹孔倒在一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玩意一点不好听,听了几天就出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od和iTunes不也是这样的么,没什么吧,不过我记得ZUNE不支持中文

歌手专辑那个iTunes的解决方法是编辑歌曲标签,里面分为歌手和专辑歌手,歌手还保留原来的,专辑歌手都改为Compilations什么的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ZVM用WMP11管理专辑真是方便~
但是一旦坏掉那就是傻逼中的战斗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管理软件不是跟itunes一个德行么。。。发现这点以后我就后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super5d于2011-10-23 14:18发表的  :
iPod和iTunes不也是这样的么,没什么吧,不过我记得ZUNE不支持中文

歌手专辑那个iTunes的解决方法是编辑歌曲标签,里面分为歌手和专辑歌手,歌手还保留原来的,专辑歌手都改为Compilations什么的就好
改得蛋都碎了。

就从这点来说明明不适合音乐很多的人嘛。

我第一次用itunes给ipc塞歌的时候几百张碟子的标签改着改着就听到下体的爆裂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zune最大的问题不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2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芝GIGABEAT的软件不支持XP以上了WMP10以上………………
我现在得忍痛把G21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歌管理歌曲库软件真心推荐最新版本的Media GO…………
专辑封面自动搜索,id3 tag易改,同步或者直接拖拽很简单
我现在的基本步骤是先在软件里创建歌曲列表,然后直接把列表拖进机子里就能同步歌曲了……

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支持鼠标选区……多选只能摁住ctrl筛选
另外不知道支不支持骚泥外地机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等怎么我觉得在说我的ipc
ZUNE贴封面很爽有这点这软件再傻逼我也不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ZUNE的贴封面现在最新的ITUNES也有了,软件说傻逼其实也不比ITUNES傻逼,都是洋人的操作习惯

声音好推力大续航好,300块只要买的是多美捷翻新的东西,质量是绝无问题的,里面都和新的一样,部分是原版东芝CE硬盘,部分换了三星硬盘的在待机关闭硬盘时有轻微卡塔声
我之前找多美捷买了一台,另外还买了一套箱说全套加改大电池的用来当捆绑,直推下和加了CC X02耳放推SCL5居然除了声场外其他差别不大,楼主说的问题主要是系统问题,刷1.4系统,软件用云端就一点问题没有了,开软件后装歌速度和直拖也没多大区别,基本上这个价格音质能和它对抗的应该是不会有了,千元以内也就ZUNE和创新的三款老机音质好,建伍的没听过,就不评价了

ZUNE SOFTWARE最傻逼的地方是如果按照正常步骤装,会装到人蛋爆浆飞血流不止,不用云端的话真的是够喝一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hirro于2011-10-24 00:38发表的  :
ZUNE的贴封面现在最新的ITUNES也有了,软件说傻逼其实也不比ITUNES傻逼,都是洋人的操作习惯

声音好推力大续航好,300块只要买的是多美捷翻新的东西,质量是绝无问题的,里面都和新的一样,部分是原版东芝CE硬盘,部分换了三星硬盘的在待机关闭硬盘时有轻微卡塔声
我之前找多美捷买了一台,另外还买了一套箱说全套加改大电池的用来当捆绑,直推下和加了CC X02耳放推SCL5居然除了声场外其他差别不大,楼主说的问题主要是系统问题,刷1.4系统,软件用云端就一点问题没有了,开软件后装歌速度和直拖也没多大区别,基本上这个价格音质能和它对抗的应该是不会有了,千元以内也就ZUNE和创新的三款老机音质好,建伍的没听过,就不评价了

.......

安装这点我完全同意啊!直接安装简直但疼死,云端好多了,几个步骤就行。
专辑或者歌曲分裂的话选好拖到其中一个就会自动合并(在专辑栏目下异常直观);标签那个是个问题,不过我建议还是学会编辑专辑名、专辑艺术家和genius这三个,到时候排列起来也不容易让你蛋疼。

比起1.x,4.X的同步软件玩起来更为直观(毕竟要配合WP7巨硬不敢把它弄成shi吧~),但这换来的是zune的不支持中文问题(毕竟会强制升级固件)
音质的话,3.X固件比起1.X固件要好,所以这也是取舍问题
1.0test……那个我不敢搞,真的不可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过itunes和zune的人表示itunes比zune更反人类

不信对比一下媒体库设置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3楼penpk于2011-10-24 01:24发表的  :
用过itunes和zune的人表示itunes比zune更反人类

不信对比一下媒体库设置那里

这两者都是业界的下限不用比了 那都是能立起丰碑的传奇货色
媒体库设置不太明白itunes怎么更加反人类了 我觉得两个都很反 媒体库见面上手的反而是土鳖的wmp11 foobar默认太难看又不想折腾

顺便zune这个傻逼的marketplace我黑他100年没商量
居然有手机插电脑买软件居然下载要手机自己来的 鉴于奇葩防火墙问题这事我简直无法忍受

哦对了你们记得那个神一般的自动视频转换吗 我真是感动到眼泪流出来

顺便云端安装是什么 win7x64pro直上zune4.8没任何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陆战美羽于2011-10-23 18:23发表的  :

改得蛋都碎了。

就从这点来说明明不适合音乐很多的人嘛。

.......
自己没做好ID3管理不能怪软件,就算全部various artists的album出问题,改起来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近十年前给自己的音乐全部订好ID3和文件名的规则,08年开始用索尼的时候修订过一次加入封面,去年用来福的时候修订加入various artists和disc number,往MP3里扔从来不担心改ID3的问题,平时都做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一直在研究被qj时最爽的体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24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尼玛老子的ZUNE30G还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硬件]贪便宜入手洋垃圾ZUNE 30G,结果受不了这傻逼的文件

引用楼主532于2011-10-24 08:33发表的  :
你们一直在研究被qj时最爽的体位吗
某种意义上


- 發送自我的 iPod touch 大板凳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5 20:16 , Processed in 0.28428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