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召唤师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2-3-16
|
EZ终于恢复了,自己转过来
(两天前转到一半时EZ居然大姨妈了,真是%$&^*&^$%#$%&%*&)
扫盲用,老鸟表YY,诚挚感谢superDio-plus^^大人指正错误
--------------------------------------------------------------------------------------------------

本作最早在任天堂的磁碟机上登场,首发于1986年秋,日文名为:《恶魔城Dracula》
1987年,本作的美版以卡带的形式发售。E文名为:《CastleVania》
1993年发又售了日文卡带版,其与英文版的不同之处在于新增加了一个“Easy”模式。
之后KONAMI又曾将此作移植到了各种平台之上,包括PC、Amiga和Commodore 64等。
家用机上的开山之作
阴森而又绮丽的画面,动人心弦的BGM,
能够升级的皮鞭、副武器,流畅的动作,BT的难度(当然都是就当时而言)
令所有的玩家为之疯狂的同时,
也坐稳了83~86十佳游戏的第2把交椅。
(第一是塞尔达传说,日本国民RPG――DQ才第3,我们熟悉马里奥第4)
图片顺序如下:
1 | 2
― ―
3 | 4
1为日文磁碟版
2为日文卡带版
3为美版(卡带)
4为欧版(卡带)

1988年FC上的2代发售
日文磁碟版名为《恶魔城:咒之封印》
美版和欧版游戏名为《CastleVaniaII:Simon's Quest》(恶魔城II:西蒙的寻找)
本作没有发售日文卡带版。
由于本作情节就是“Simon寻找Dracula的遗骸”,所以游戏由单纯的动作游戏进化成了A?RPG
加入了人物升级,收集道具,发展情节,不同结局等新要素
在细节方面加入了一个时间变化的的系统,如:晚上遇见的恶魔要比比白天强大很多,通关时间拖的太长会导致Simon身上的诅咒发作而见不到GOOD END等
图片由上至下依次为
1 日文磁碟版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1989年,FC上的第3作发售,日版名为《恶魔城传说》
1990年发售美版《CastleVaniaIII:Dracula's Curse》(恶魔城III:Dracula的诅咒)
3年后的1992年,欧版发售。
本作的3版都是卡带
图片由上至下依次为
1 日文卡带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1991年,第一个SFC版恶魔城发售,
本作的美.日两版是同年发售的,日版名为《恶魔城Dracula》(编号Sf8025)
美版为《Super CastleVania 4》(超级恶魔城4)
1992年欧版发售,从标题来看除了年份变成了1992外其他的地方都一样。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文卡带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1995年,《恶魔城DraculaXX》再次在超级任天堂上推出
本作的3版同年发售
美版名为《CastleVania:Dracula X》编号Sf16218
欧版名为《CastleVania:Vampire KiSS》(恶魔城:吸血鬼之吻)
与前作偷工减料的标题不同,本次的3版TITLE各有特色,看得出是作者花了心思的。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文卡带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1994年,MegaDrive上唯一的一部恶魔城作品推出
日版名为《Vampire Killer》(吸血鬼杀手)
美版《CastleVania:Bloodlines》(恶魔城:血族)
欧版《CastleVania: The New Generation》(恶魔城:新世纪)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文卡带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1993年,NEC的PC-Engine上推出了恶魔城系列目前为止唯一一次使用WAV音乐作为游戏背景音乐的游戏。
虽然PC-Engine只是一台8位机,
但作为恶魔城系列的第一部光盘游戏,本作极为出色,
KONAMI矩形波俱乐部操刀、直接使用CD音轨的BGM就不用说了,
华丽的游戏背景,流畅的角色动作,
极有气势的魔法特技以及众多的隐藏要素与分支成就了这8位机上不朽的名作
本作只有日版

1997年,恶魔城系列的最强作品:《恶魔城DraculaX:月下夜想曲》在PS上登场
美版名为《CastleVania: Symphony of the Night》(恶魔城:夜之交响曲)
1998年,这部作品又被移植到了SS上。
相对于日本与欧美,恶魔城系列在中国的人气似乎更强一些,
而最初造成这种风潮的恐怕就是本作了罢。
首先应该归功于小岛大神/婶的人设罢,
本作的主角不再是为了与人妻爱好者Dracula伯爵世代斗争的肌肉男了,
风度翩翩贵公子理所当然的要更受欢迎,
(这也造成了很大一部分所谓的恶魔城迷的本质上其实是Alucard迷的后果,
但Alucard桑带领恶魔城系列的人设跃上了新台阶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其次,华丽的2D画面正是PS主机的强项,
从《恶魔城DraculaX:血之轮回》开始走的华丽路线由于得到了更好的物质基础而得以发展到了2D恶魔城的极至
系统方面则融合了将以往动作游戏里几乎所有受欢迎的要素全:如类似RPG人物的升级、道具的收集,《银河战士》中的魔道器系统、开放式舞台的ARPG游戏形式,格斗游戏的招式等
再加上众多让人欲罢不能的BUG...............(BUG??!!决不夸张)
真是不明白如此好的游戏为啥在日本就少人问津............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SS日版
2 PS日版
3 PS美版
[B]本作有欧版[/B]
感谢superDio-plus^^大人的图片


1999年,首款3D恶魔城游戏:《恶魔城:默示录》诞生于任天堂的N64主机上
本作首先发布的是美版,名为:《CastleVania》
3个月后日版登场,名为:《恶魔城:默示录》
同年发售欧版,与美版同样叫《CastleVania》
由于是首次的3D化尝试,所以并不是十分出色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同理,这尝试性质的作品却给些人留下了“恶魔城不适于3D化”的印象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可怕的是因为N64在国内的普及率不高,
给了某些小白可以不懂装懂的条件,
也给了很多人人云亦云的好借口,
使得其优秀的后继作品《恶魔城:默示录外传》在同样普及率不高的条件下被很多没玩过的人判了死刑................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文卡带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同在1999年,第2款3D恶魔城游戏:《恶魔城:默示录外传》再次降临于N64主机上
同年发售美版,叫做《CastleVania:Legend Of Cornell》(恶魔城:康乃尔的传说)
次年,也就是2000年,发售了欧版,同样叫做《CastleVania:Legend Of Cornell》
本作较之前作有了大幅的进化,
无论是人物的动作,招式的打击感还是视点的切换(居然有3种视点来供情况的需要切换)
与前作相比本作更加的耐玩,共有4个人物,3个剧本可供选择
隐藏要素也非常之丰富,
总之是个非常棒的3D A?RPG
但偶在楼上也说过了“在同样普及率不高的条件下被很多没玩过的人判了死刑..............”
问到骂其为垃圾的人有没有玩过时多数会得到“只是看过”的回答.......................
还真是不负责的说法呐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版卡带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2001年,PS上发售了曾于X68000电脑上推出的《恶魔城Dracula》的复刻版,
因为此作是整个恶魔城系列最为罕见的一部作品,
X68000是一种只在日本境内销售的电脑,本来普及率就不高,
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X68000用户都会买这个游戏..............
大概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真是这样吗qq_43 )
KONAMI推出了这款重新制作的复刻版
本版加入了片头CG,有保留原模的式选项等
看来KONAMI还是有些良心的,不愧是冷饭王,炒出来的水平就不是一般厂商比得了的,
不管怎样,对恶魔城FANS来说可算是一大福音了
[B]本作有欧版[/B]
感谢superDio-plus^^大人的图片


1989年,GameBoy上推出了第一部掌机恶魔城:《Dracula传说》
89年推出美版,名为《CastleVania Adventure》(恶魔城大冒险)。
可能是第一次做掌机恶魔城罢,本作的素质并不让人满意,
画面烂就不说了,作为一款动作游戏,
光评操作性差这一条就已经可以判死刑了,
玩起来怎麽说呐........................
就好象和以前的作品不是一个妈生的―_―
爬绳发火球这样的小动作到是加了不少,要转型做STG吗??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版卡带
2 美版卡带
本作没有欧版

1991年,GameBoy的《Dracula传说》推出续集《Dracula传说II》
美版叫做《CastleVania:Belmont's Revenge》(恶魔城:贝尔蒙特的复仇)
也许是吸取了上一部作品失败的教训,
也许是熟悉了GB的机能,
反正本作的可玩性大幅度的提高了。
本作玩家一开始便可以从4个关卡中选择从哪一关开始玩。
不过即便如此,和同时期的家用机上的作品相比仍相衢甚远
不要说机能不平等,《月轮》的评价可比《恶魔城:默示录外传》好多了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版卡带
2 美版卡带
本作没有欧版

1997年,恶魔城系列在GameBoy上发表了第三作:《恶魔城Dracula:漆黑前奏曲》
美版名为《CastleVania: Legends》(恶魔城:传说)
这是GB上素质最好的一作了罢,不论音乐还是画面,
还有隐藏路线...............
使得本作比前两作强太多了,
不过对于恶魔城FANS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本作的素质,
而是索妮娅怀里BABY的老爹是谁吧qq_39 ,ALUCARD桑的小辫子啊~~~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版卡带
2 美版卡带
本作没有欧版
支持Super GameBoy及Light GameBoy

2001年,《恶魔城Dracula:月轮》随GameBoyAdvance发售
作为第一批为GBA护航的游戏首发。
同年发售了美版和欧版。
本作的画面风格和气氛最接近老一辈的恶魔城.装饰大气,大巧不工,
偶有非常精细之处更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真正做到了粗中有细.质朴中透着华丽,华丽中韵含着质朴.
但画面在GBA上来看的确是暗得过份了,
现在想起当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玩着炒到200¥的D版
(还是大卡,偶一直留到现在的说)
寒一个先
无语了,活受罪啊―_―(在这点来看还是EMU好).............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版卡带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恶魔城:白夜协奏曲》(美版与欧版名为 《CastleVani Harmony Of Dissonance》)K社2002年新作,
值得注意的是从本作开始,日版的主标题由“恶魔城Dracula”变成了美/欧版一贯用的“CastleVania”
为数不少的人认为这是由于恶魔城系列在日本的人气不如欧美,为讨好欧美玩家所致
(也不想想,欧美玩家买日版卡带吗??)
本作可以称得上是GBA恶魔城里最强的画面了,
吸收了<月轮>画面过暗的教训,亮度绝佳(偶的双眼啊,你们可以瞑目了)
甚至有人拿它和月下相比,
可以说在GBA上<白夜协奏曲>把恶魔城的华丽做了最好的诠释!
但说道恶魔城系列的又一卖点配乐...............
无语了,恶魔城史上最遭人非议的BGM出现.
倒不是\"人妖作曲\"MANA的曲子难听,
而是它们实在不适和用在恶魔城里.
古典的城楼配上\"人妖大人\"如此\"现代\"的BGM不和谐就一个字!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版卡带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2003年,GameBoyAdvance上恶魔城系列的第3作发售
日版名为《恶魔城:晓月的圆舞曲》
美版与欧版名为 《CastleVania:Aira Of Sorrow》
被多数人称为GBA最强恶魔城的游戏,
没有虽没有《月轮》反朴,也没有《白夜》华丽,但在GBA的众多A?RPG和ACT中也绝对是上上之作
音乐方面摆脱了MANA“小姐”的“魔爪”后也得到了提升
(虽然还不能和《月下》、《血轮》、《月轮》等王牌相比)
系统方面的战魂融魔法,副武器,魔导器3者于一炉,
虽然实用的依旧不多,但思路值得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这回的主角居然是DRACULA伯爵本人
当看到在城主室觉醒的伯爵时实在是太震惊了.
BAD END中和尤里乌斯?贝尔蒙特经典的对峙场面虽没几句对话但也能让老玩家颇有感触
在GOOD END中伯爵则摆脱了魔王的宿命,
以后就没得出场了???(不要啊>_<,伯爵父子可是偶在恶魔城系列人物中的最爱啊T-T)
唯独这部,偶不要大团圆啊55555555555伯爵命~~~~~~~~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
1 日版卡带
2 美版卡带
3 欧版卡带
----------------------------------------------------------------------------------------
至此还有
MSX电脑版,
X68000电脑版,
街机版,
PS2版和FC/GB上的两作〈我~DRACULA君〉
没有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