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027|回复: 183

[移动] 这贴把iOS该黑的地方都黑完了,客观党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8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自iPhone在07年初次登台将智能手机直接带向移动互联时代后,一方面智能手机普及率直线上升,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目前呈现了iPhone与 Android手机两强争霸的局面(Windows Phone 7还不成熟)。很多初入智能手机的人往往都有一种近乎根深蒂固的想法:“iPhone最是完美,不论哪项都是最好,尤其尤其是用户体验,和其他牌子根本没的比!就是太贵了!如果手上阔绰的话当然买iPhone啦!而Android只是性价比比较高的iPhone替代品”。每每这种声音不绝于耳,就想写篇东西吐槽一下用过3年iPhone以及最近半年Android后对于用户体验的一些感受,主要讨论了一些iPhone与Android相互的优劣,对于已经入手iPhone/Android的基友也可看看作为使用的参考,在最后部分还写了一些购机的Tips和两个系统使用的Tips,希望对选/用智能机的基友们一点参考。哪里觉得吐槽得不对的,请留言指出,万谢!

对比对象:Android(包括附加HTC Sense等厂商附加内容,但不包括其他第三方定制系统)
iPhone(iOS,不包括部分越狱后Cydia的一些非主流第三方系统软件)

前注:1) iOS——iPhone、iPod Touch、iPad等所使用的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在文中尽量使用iPhone来直接指代iOS这个对部分用户比较陌生的词
2) 黑体部分为提纲、关键词或其他比较重要的内容以供快速浏览,全文比较长


1.小细节(动画&灵敏)在小细节上,无疑iPhone已经独步武林很久了,而且这些优势源于很为基础的一些设计,所以可以预见地还可以独步下去很久。

就 动画 而言,iOS就构架上就把动画放到了一个很基础的位置,其结果就是:一方面,iPhone几乎在所有的地方都有动画——删除东西的时候,翻转屏幕的时候,打开程序的时候……而无缝动画给人带来的体验便是自然,感觉整个操作过程如同行云流水般顺畅。就设计而言,动画帮助用户去自然地理解手机发生了什么,并一改电子产品冷冰冰机器的感受。比如“删除”时候夸张的“吸到垃圾桶里”的动画,帮助你加深“删除的时候按右上角垃圾桶按钮”的印象,也让你感觉你的短信或是note是被神奇的垃圾桶吸掉的,而不是很无聊地被消去了一段二进制数据。另一个例子就是翻转屏幕的时候,你不会一下子对从横向布局到纵向布局的界面感到不适应,并花一点时间去适应,因为整个变幻的过程都是连续、流畅的(Android里就直接换界面了事)。很遗憾,在Android上即便开启最高动画效果也不能达到iPhone“无缝”、“生动有趣”的效果。除了此般“人性化”的顺畅,iOS系统在基础位置的动画使得其运算效率很高,直接带来的感受就是,iPhone在动画的时候极其流畅、完美,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手机在运算动画效果时带来的延时。对比最为明显的莫过于"Coverflow"效果,就是 iOS里横向3D列出音乐封面的那个效果。在Android的部分地方也“抄袭”了这样的设计,但不论是多么配置高端的机器,使用起来仍感觉很卡。

除了动画以外,iPhone的 灵敏度 也应该是目前第一了,即触摸屏和传感器(重力,陀螺仪什么的)的灵敏度。玩Fruit Ninja这种很考验触摸体验的游戏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iPhone的爽快度高于Android,在Android上总有些“划不准”的别扭感觉。对于很多操作上这样的差距还是能感受的到的,带来就是“操作上会有点小不爽”,用完iPhone再使用Android就像昨天下馆子山珍海味今天家里吃粗茶淡饭一样。对于传感器,记得哪里看到过一篇文章,在iOS上所能支持的传感器采集数据频率比Android上高不少(部分Android最高为25次每秒,iPhone4则据说高达100次每秒 -by星牛),直接的结果就是iPhone更灵敏,很大程度上由系统特性所决定。记得iPhone上面一款Super Monkey Ball,极尽变态的关卡设计使得玩家不得不十分小心翼翼地控制手机的重心,整个过程相当自然流畅,毫无违和感、反应迟钝的感受,就手机而言相当不容易。而Android上我暂时没玩到过这类游戏,也听说有的体验完全比不上iPhone。

灵敏度的优势使得iPhone的游戏体验毫无疑问地比Android好,完杀级。其他的话,对于绘画、手写之类的应用iPhone也尽占优势。而对于平日普通的一些“点、拉、拽”的操作,造成的体验差得倒不是很多(比如日常的基本操作)。

总之,iPhone的这两点优势很明显,同时大部分应用于游戏上。对于iPhone用户而言,能够更爽地玩手机游戏(有的人为了Fruit Ninja而买iPhone),少部分人也用其来进行一些艺术创作。此外,对于一般人而言,如果只追求界面的华丽,iPhone很完美,但Android 也有很多iPhone所没有的华丽特效,比如HTC Sense的天气动画和日历翻页等,但在整体的连贯性上不如iPhone的自然。当然,随着Android的不断进步,HTC Sense、Samsung TouchWiz之类的定制UI及**为代表的第三方定制系统在UI上的投入越来越大(by盛),Android手机的动画效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覆盖面与流畅性上能否超越iOS,拭目以待。


2.电池
毫无疑问,在单块电板续航上,Android是要写检讨的。

有个冷笑话就是,在沙漠中一个倒霉孩子碰到了神灯,第一个愿望是给我的Android充满电,第二个是给我一杯水,第三个是给我的Android充满电。还有个说法是说,用Android的都是好男人,因为他们每天都得回家充电。

在这点上,如同在切换触摸流畅度里一样,iPhone的优势似乎也比较显著。毕竟苹果在电池上的造诣经过漫长的特别积累(都成一种文化了...),而 iPhone在软硬一体结合的这个优势,以及可以感受到iOS很多功能的裁剪(如动态桌面)都出于对续航持续时间的考虑。可以说苹果是做每件事前都把续航看得超级重要,有时候甚至过于重视续航了,导致很多应该有的功能被砍掉了。于此对比的,软硬分家的Android手机厂商只能通过用大号、再大号的电池(但这会带来体积问题)或者使用更节电的屏幕来解决,毕竟比起苹果来还是步履艰辛的。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小看续航,续航能力间接接决定了一些体验,比如是否wifi常年处于开启状态,或是GPS的使用频度上。低续航的手机在使用时不得不处处小心,GPS和wifi也是开开关关,体验受损。

不过多数Android手机都是可以换电板的,从一个角度算是很大地缓解了续航问题,尽管方法不是很漂亮。而不能换电池的iPhone虽然续航上面本身还行,不过毕竟也是带来很大不方便,没电了就完全死了。此外,如果哪天如果电池出问题了只能撬后盖板换电池,再装个新的后盖板,很是费劲。所以总结下来电池问题上,Android和iPhone各有各的问题。

3. 市场化
在这点上 目前iPhone的Appstore要比Android的market成熟得多。原因有几点: 1)Appstore的支付模式更为成熟。记得当初看iPhone3G的那场keynote的时候坏笑了很久,Apple你真是老奸巨猾啊!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猥琐的是,一时半会其他人难以模仿——经过长时间iTunes Store的运营,Apple已经形成了自己一条很完善的支付体系,而被用户所接受。就是“习惯了在苹果店上买数字产品,买起来也很方便”。这是其他人在短时间内无法匹敌的优势所在。所以后续的Ovi Store、Android Market都悲剧了。Google曾经尝试搞过一个Google账单结果还是悲剧,估计只能和Paypal合作。不过Paypal的支付日渐成熟,支付问题能够一定程度得到缓解。总之,AppStore上买东西,方便。

2)Appstore有监管。事到如今,面对Market上垃圾软件铺天盖地的事实,Google,你懊悔么?

3)兼容性问题小。这个也是老生常谈了,对于开发者来说,给iOS开发真是开心,不用考虑太多不同的配置、不同的屏幕这样的问题。而开发Android游戏真心崩溃,面对的手机太多太杂了。

4)盗版少。对于iPhone来说越狱才能装盗版软件(还是有很多人没越狱的),而Android往往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盗版随便装,这对开发者的积极性来说是莫大的损害。

5)iPhone的用户愿意掏钱。整个行业都在问:为什么...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成熟市场的结果便是软件多,开发者愿意为其开发软件。整个Appstore现在真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至少在游戏上,Android有的好游戏,iPhone都有,反之却不是如此,而且很难如此。要玩游戏,iPhone**Android。
除了游戏之外,事实上繁荣的Appstore中也蕴含了很多专业及趣味的应用,其中以绘画类、音乐类为主(by 刘菲漪)。曾经看到过很多视频便是一些iPhone用户用Appstore上的各种音乐手机组成乐队来演奏歌曲。老牌厂商Smule也在iOS上出了很多精品的音乐软件,一举成名,着实为生活添加了很多乐趣(可这货没出android版本)。前阵子也火过一阵iPhone Girl vs Android Girl,不过iPhone上音乐类趣味类的软件还是远强过Android。Android上即便有趣味类软件,一般都属于开发者写着玩玩的,和 iPhone上用来赚钱的精品软件还是不能比。
不过一个个人感受是,iPhone上好游戏真心多,真心Amazing,但好的应用软件却很少。往往好的应用软件都是越狱后在Cydia的某个角落里发现。而相对比的,Android上的好用软件却不少。个人认为以同等的认真程度写,一个Android的应用软件一定会比iPhone强,这是由于两个系统的不同特性与开放的开发接口所保证的。在开放、功能强大的Android上,可以做出很多极其方便实用的应用软件,而iPhone上你只能在这么一个很局限的App小盒子里写出有限的东西,就如同别人讽刺天朝的文化一样,“你很难就用被局限的3个音去写出好曲子来”。这一点在下面部分中将会详细阐述。总之,对于Android,其应用软件的质量是Apple不能比的,前提条件是有开发者愿意写(这就很难说了)。对于“校内”“豆瓣电台”之类这种互联网商往往iPhone和Android都做,而一般都是Android好用。

此外,Amazon Appstore的出现为Android软件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Amazon自身强大的电子购物平台+审核+每天一款免费等商业模式的设计让我们或许该用一种更积极的眼光去看待Android软件市场的未来。而从Android3.0上,我们也看到Google意识到了“杂”的问题并开始努力了。 Android的软件市场值得让人期待。但无疑,任重而道远,Appstore现在还是远远甩开竞争者很多,而且可能也会一直繁荣下去,一直。
另一方面,在市场化方面,Apple的内容提供产业链也是异常的强大,从iTunes对于音乐、电影的巨大地位,以及iBooks的书籍,Apple整合的内容提供链十分强大,不过对于国内用户而言其意义很大地弱化了。相比之下,Google上则相比Apple弱势很多,不能最方便地买到各种数字多媒体的内容,不得不通过第三方渠道去获取(Amazon这熊孩子又坏笑了)。
4. 大功能(重要)
很抱歉用了“大功能”这个不知所云的词来概况这类的特性,所谓“大功能”即站在一个整体使用及一连串操作以达成一个目的的角度来阐述两个系统所带来的 用户交互体验。相比之前的小细节,大功能实质对于用户才是最为关键的,就好比是对于书而言,【内容】与【封面设计印刷质量】的关系一般。

在这一点上,由于iPhone对于移动智能设备界开山鼻祖的地位使得很多人都对其的用户交互设计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比如平铺应用软件式界面等。这种自不知的先入为主导致很多人看待Android的时候,首先看到了Android与iPhone相像的部分(比如Android也可以搞成平铺式界面),而往往忽略或弱化Android与iPhone不同的部分。造成的结果就是很主观地认为Android就是iPhone的小跟班,抄袭者。而即便最后用了 Android,带着这样想法的用户仍会按照iPhone的那套思路去使用Android,就仿佛看国画样子画得逼真不逼真一样,糟蹋了一盆好菜(个人认为三星就是抱着这样的观点,或者说故意糟蹋Android而去迎合这些用户)。讽刺的是iOS 4.0的时候出来一个山寨版多任务就让很多人觉得牛掰得不行。然而,事实却是,Android上完美多任务已经有了很多时候了。Android是一个根深蒂固与iPhone不同的设计理念。作为后辈,面对不断成型的智能机市场,其设计理念在很多方面都好于iPhone,更为成熟,更为接近“现在智能手机应该是怎样的”。同时,Android的强大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iPhone,或者说苹果故意简化的设计理念所造成的。苹果坚持“把用户都当小白”的理念。把所有东西都做到最简单,甚至是很为单薄。一方面因为功能弱所以用户会觉得很容易用(就那么点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你用了Android之后再去用 iPhone则很可能举步维艰,因为很多很基本的你要的功能iPhone都没有,甚至是“竟然没有”。

总之,由于设计时环境的不同以及理念的不同,造就(by王靖)了更powerful的Android与更单薄的iPhone。下面举几点阐述“大功能”
1) 多任务且不论iPhone直到4.0才终于有了所谓的多任务,而Android早早就有,光是对于现在Android与iPhone系统的多任务,iPhone多任务也实在是寒酸不堪入目,更应当称之为“伪”多任务。在iPhone上,一个程序被切换掉以后便“暂停”了而不是继续在运行,Apple称之为“fast app switching”,仅仅是你换一个软件用,并能快速换回来。相比之下,从Android开山起便是纯纯地基于多任务而设计的,你可以完完全全地挂着聊天软件,从各种软件里下载着东西,Loading着,同时在干其他事情,就仿佛你在电脑里一样。你在那里读着小说,同时挂着4个聊天软件,各种第三方的软件正在下载,而无数个资讯类软件正在默默更新,音乐里还放着歌,而对于你,却感觉不到任何一丝异样,这样才叫真正的、“大”的用户体验。而对于 iPhone,第三方程序要做个后台下载都举步维艰。

iPhone也不是没提供一些“多任务”的东西,据说提供了几个有限接口来支持音频播放(例如 Pandora 等网络电台软件)、地理位置侦测(例如 GPS 软件)和网络电话(例如 Skype)等几个功能,但不知道效果如何,有用得好的童鞋也欢迎给点想法。就个人在iPad上的感觉,这货根本难以挂IM,尝试过后来也是放弃了。一方面也因为Apple的后台管理机制对于“挂”的软件没有一点考虑,往往刚挂上飞信,开个程序,飞信就倒了。这样情况根本不能稳妥地挂聊天软件。另一方面,不觉得iPhone的这套做法是好的设计。它的做法很谨慎固然没错,但这样用“穷举法”(穷举开发者可能用到的后台功能)来吝啬地给出支持始终都跟不上不断提出的需求,不论对开发者还是对用户,用起来都很不爽。此外,iOS4.0还很不方便地让你在退出程序的时候不能指示“我是要关了”还是“放后台”,这样很烦。往往定期要两次方块然后把程序一个个都点掉,极其繁琐。而不点掉的没用程序或多或少都会机器运行带来负担。对比之下,Android 的"back"和"home"的分离就设计得非常好。 不过,无论是Android还是iPhone,要知道“哪些程序在后台跑”这件事,用户的操作也很繁琐(by 李金铭)。对于Android,要跑到settings->application management->on Running里才能看到。对于iPhone,两次方块后出来的那栏里,哪些是已经死了的,也完全无从而知。相比之下,iPhone越狱后有个第三方插件以在运行的程序图标上有个小loading圈来标识,倒是可以值得两家借鉴。

有些果粉说这样残缺的多任务正是苹果的高明之处,只是我等“脑残Geek”弱智不能理解。但个人认为,一方面,iOS很可能设计之初的确没有考虑到多任务,早期iOS(1.x)的构想中,其实也没预料到第三方的App能这么蓬勃发展。乔帮主早期的构想中,第三方软件是通过HTML5的web app形式提供的,而现在则是妥协到了本地应用软件的形式。而当初构架下的多任务,和现在的肯定也大不相同。这我觉得是iPhone作为移动终端的先驱,由于当时时代的局限性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而后辈Android面对的环境则明朗得多。对于复杂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正如Android很难在动画上赶上iPhone一样,个人觉得iPhone在这方面也很难赶上Android。这个市场上,真的有些东西必须脱胎换骨才能解决,可是代价太大。另一方面,或许iPhone真的有电池和安全性的考虑,但我觉得做得有点过了,一天一冲和两天一冲其实区别不大,为此舍弃很多有用的功能,牺牲可用性,真心不值得,尤其面对不断进化的电池和屏幕(其实屏幕才是耗电的大头),加上可换电板。而对于所谓对安全性的考虑,”不做“不等于”解决安全问题“,照理说最傻的大哥大是天底下最安全的手机了。当然也有是这是商业模式之说,不置可否。

放眼未来,在未来的移动发展蓝图,多任务实质上起着比现在更加巨大得多的重要性。未来的移动计算,更多将会体现一种普世计算。很多基于传感器(地理位置、加速度、磁场、陀螺仪、麦克风,甚至于摄像头)的应用将会不断涌现,而需要不断地在后台运行采集分析数据。这点在更晚的Windows Phone 7的设计上有着更为突出的体现,其夸张地单独为传感器设置了一个处理器去处理。当由这些所开启的增强现实与智能感知类类应用程序真正深入每一个移动用户时,多任务成为了一个再重要不过、再基础不过的Base了。除了传感器,未来,与物理世界所挂钩的网络服务及机会网络,无不要求着移动终端上的相应软件能够实时地监听,在不可预测的某个时刻(与用户现实世界有关)能够及时做出反应。这也同样要求着一个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而这两者,却是真正的“移动计算”的未来,一个“带在身上的计算设备”的“带在身上”所真正蕴含的意义。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移动计算仅仅停留在婴儿的阶段,很大程度上都只是传统桌面计算的一种延伸。至多进来涌现一些基于地理位置的简单服务。而未来这个世界所蕴含的当量,绝非现在的世界所能够比拟。而在未来的这个万千移动计算的世界,Apple不可能再通过穷举开放的方式来满足各种需求,相反Android却很可能能处理得很好(很多相关的研究在实现上现在都是基于Android 平台的)。Android的Service功能很大程度上就是为止设计的。面对这样一种情况,iOS是不是会愈加过时而被时代所淘汰,而其未来将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2) 信息流传递(进程间通信)很难给这类功能起一个通俗概况的名字,其所涵盖了很大一类程序与程序间如何传递信息的方式。这源于系统底层的技术问题,但却极大地,非常巨大地,个人认为至少在当下时代智能手机使用上占据极大地位,是手机平台上解决其原来用户体验问题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极大地影响了手机的用户体验(请原谅在这里词贫,只是想突出其重要性)。对Android而言,同多任务一样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功能。而对于iPhone而言,忘记是在iOS 3.x还是4.0以后加入了一些这个的一些最为简单基本的功能(Open with),但实在太弱化了。所以谈及“信息在程序间传递”这个概念,可能iPhone的用户会很茫然没有概念,那么就先看下几个例子吧:

1)你收到一条短信,飞信的软件(事先没有开启)利用Android开放的功能事先获取到了这条短信弹出一个“快速回复”对话框,如果你按“用飞信回复” 则跳转到飞信的程序中去。而这条短信是英文的,有个单词你不认识,你长按它出来的功能栏中(对应iPhone复制黏贴那个功能栏),你选中了Quick lookup功能,跳转到对应软件中去直接翻译选中的这个单词,此外,你还可以把这个词在维基百科里搜,在google里搜,等等。看完这条短信,你觉得很棒,你长按短信,在跳出的菜单中选择“share via”功能,在跳出的接受“文字类信息”的软件列表中,我选“微博”将会启动微博把这段文字作为状态发布出去,而选“Evernote”将会将这段文字作为一篇笔记记下来。而一切完毕后,按一个back键就能回到之前的短信界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记得毕设的时候自己写的一个垃圾短信过滤程序就是一方面在短信来的时候可以获取、拦截到短信进行分析、截断;另一方面用户在收件箱里也可以通过Share Via的形式手动举报漏判的短信到自己写的程序中去。对于开发者来说,能够获取到这个短信的信息流所能带来的功能是极其强大的,对于这条你收到的短信而言,你可以share到你的输入法配置软件中添加一些常用词词条,也可以用来进行一些强大的文本智能分析——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体现了Android设计的“信息流”的理念。

2)你刚拍摄完一张照片,同iPhone一样,你可以直接在拍照界面进入照片列表。你长按照片调出Share via,你同样可以选“人人”马上发布,或是可以选“美图秀秀”之类的进行美化,或更是可以选择一些第三方软件把照片里的字通过图形识别算法获取到。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的用户体验过程。你是拍了照片,然后看,然后你想对照片进行一些操作,于是你就直接来到了相应的软件进行操作,操作完了按个后退就回到原来的相册,再按个后退你就继续拍摄——整个操作的流程和你所想的完全一致,带来无比流畅的用户体验。而iPhone呢?你拍完照片,看好,你不得不退出回到桌面,在一堆堆的软件方格子中找到“美图秀秀”,启动它,然后在你的相册中找到刚刚拍的那张照片进行操作。操作完了之后再在任务列表中找到刚才的拍照点回去(对于系统而言,你不是“回去”,而是”来到刚才众多打开的程序之一“中)。这样的体验相当糟糕,而且这才是更”大“意义上的用户体验,相比于切换动画之类的。


总之,在Android的设计中,信息成为了一种流。在整个操作的过程,在多个功能软件进行跳转操作的过程中十分圆滑通畅,信息如同行云流水般在各个程序间流动来实现用户如流的想法,带来最为流畅的用户体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任何地方出现到的文字(短信、邮件、网页、书等等)以及在任何地方出现的图片(照相机、网上、邮件等等)以及任何地方出现的音频、视频,抽象而言即任何地方接触到的信息,才是我们使用手机的根本。我们使用移动设备是为了获取这些信息,处理这些信息,发布这些信息。移动设备的主角应该是信息,而不是软件本身。而软件并不是一个独立单薄的主角体存在,而是针对主角”信息流“的处理的一道过程和工具而已。可以说,这样一套哲学相比iPhone以应用程序为主角,App-based的设计理念无疑更为先进。iPhone所代表的App- Based的设计理念是时代的产物,为手机时代到应用时代的过度起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应用时代也已有些过时,内容时代才应当是当下的主角,而未来则应当是现实增强时代。作为后辈,Android成功地意识到了时代的变化在iPhone的基础上跨向Content-based的理念,从这点上理念更为先进。而再来的后辈Windows Phone 7更是以一种近乎偏执极端的方式来强调Content-based。相比之下作为先驱的iPhone或许应该承认自己有点老了(事实上iOS5的大规模抄袭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谦卑的示老)。
3) 桌面控件同样,源自Content-based的设计理念,另一个比较明显的Android的特色功能便是桌面控件Widget。同样用一些实例来阐述桌面控件是什么:
【新闻&天气】

Android:直接在桌面上看到天气和滚动播放的新闻
iPhone:在众多的小方块中找到新闻软件,打开,launching,loading,看到新闻列表
【Color Notes】

Android:每想到一件事就做一个widget贴在桌面上
iPhone:要点开记事软件才能看到Todo List,可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你会记得时不时打开这个软件?你为了让自己记得要做事所以记得打开那个软件,很讽刺
【日历】

Android:近期要做的事情直接整版显示在桌面上,事实更新
iPhone:同Notes一样,很二地要记得打开那个程序...
【豆瓣电台】

Android:如你所见,随心所欲方便地对网络音乐开始播放、暂停、跳过歌曲、加”喜欢”标签,查看当前曲目
iPhone:百里挑一找到播放器程序...听说网络音乐媒体还不能在后台运行?那就真的是体验太2了
【人人网】

Android:实时更新的整版页面,可方便地阅读某条新鲜事,或是直接发状态图片(不用进入软件主界面)等
iPhone:时不时地找到人人网软件,打开它,刷一遍,关掉,再找...
【Settings设置】

Android:无比强大,你可以把每个设定的开关(wifi, edge, gps, auto-rotate, anything)单独放置在桌面上,开和关都是轻轻一点的事情。对于GPS、Edge网络之类要频繁开关的功能实在是过于方便贴心了,光是这些就为平日里少了极多的操作带来极佳的体验bonus。(2.3以后通知中心里就可以quick set了)
iPhone:唉...在一排排方格子中选中Settings,经过层层叠叠的菜单后终于找到那项,开了或关了之。对于edge网这类频繁开关的功能,用多了只想说”杀了我吧“(越狱后用SBsettings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方面越狱的hack级软件不在讨论范围内,另一方面hack程序或多或少都有不稳定的坏毛病)
【My Shelf】

这个Android第三方做得书架widget很像iOS5里的Newstand功能。当然,Newstand强调购买、自动更新等(by秦秉臣),主要是服务于Apple内容提供制霸的野心(卖书籍,卖杂志)。提到这个只是想说明一下,Newstand作为一个纯功能而言,Android桌面 Widget完全可以做到,而且是简单的第三方应用级别,而不是系统级别。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下Apple的忽悠功力,Android里随便挑一个阅读软件基本都有的桌面widget被忽悠成了iOS里十分”人性化用户体验“的体验,看看Apple怎么宣传吧:
其中最后一句”这有如直接将报刊邮递上门,只是更出色了“是 苹果式宣传 最为典型的风格。撇开其实质,苹果的这套忽悠神功还是很值得借鉴的,避开单薄的实质而大肆宣扬其应用场景,从而营造出很牛掰的感觉,真心值得各其他厂商所借鉴。这不仅忽悠了消费者,也同时是善意地告诉消费者该怎么用这功能。在消费电子领域,”小白的上限总是低于开发者的下限“,所以如何指导各类用户也是一项正经事。

【桌面控件总结】
毫无疑问,桌面控件对于用户体验而言是极其有用的,一方面大幅地减少了用户开启相应功能的操作繁琐,提供了十分优秀便捷的交互体验;另一方面,桌面 widget实现了一个很Killing致命的功能——“被动观察”,对于提醒类、新闻类应用这是十分至关重要的。“记得点开提醒软件去看要记得做什么” 是一个很荒谬非人性的用户体验。你用手机的时候在桌面上无意间看到提醒,它蹦入你的眼帘,那才是真正的提醒。而对于新闻而言,无意中看到的重大新闻也是很重要的,或许我们平时无聊的时候才会开新闻软件,但事实在桌面滚动的新闻/微博却可以让我们紧密地获知周遭,即便很忙。一种小白的Android用法就是把宝贵的桌面控件塞满一个个软件的快捷方式图标,搞的像iPhone一样的,无异于买了把光剑当棍子使。

同样的,桌面widget也体现了content-based的概念,你所关注的是信息,而不是程序本身。桌面控件将信息直接摊开到你的桌面上,使得你减少了开程序这个步骤而直接获取到信息,相比以应用为中心的设计更为方便与直接,更为先进(晚辈Windows Phone 7就更为极端偏执地将软件图标都做成了桌面widget)。记得iOS5发布之前曾信誓旦旦地说iOS widget必抄无疑,而有的国外网站甚至做出iOS版Widget的视频。不过结果iOS5还是没有widget,只是抄了Android的通知中心(notification),还是有点失望的。应该来说,抄widget是早晚的事情。
还有个比较幽默的事在于,其实桌面widget这个东西并不新颖,早在Nokia S60时便有出现(感谢诚哥和盛帅指出)。S60被iOS干掉以后,桌面Widget又借尸还魂地来到了Android成为其比iPhone好的利器之一,真心很幽默。
4) 通知中心及一些其他的信息交互方式这个不多说了,毫无疑问,这次在iOS5里,iPhone原原本本地“抄袭”了Android的“通知中心”。或许说 iOS5的推出为iPhone走下神坛而与Android平分秋色的一个标志,相信Apple自己对自己的“抄袭”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并能放下原生的那股傲气。而作为后辈的Android无疑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起初阶段,有很多地方自然是“抄袭”了iOS(by 李金铭)。从此来看,一方面对于Android而言,这无疑是一件扬眉吐气的事,使得很多世人应该认识到“Android与iPhone客观平等”。而对于iPhone而言,能够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架子(当然一些果粉会认为这才是“品味”),去借鉴后辈们那些做得很不错的功能,不断完善自己,对用户而言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对于整个移动领域,这或许是整个领域走向平稳、健康良性发展的标志吧。用户自然是受益者。

此外,Android还有Toast的一种信息提示方式,就是很“温柔地”出来一个小小的浮动框说句话,比如“下载完成”,不用你有什么操作,过一会就消失了,感觉这个小设计还是很贴心的。(iOS5里也抄上了- -bbb by秦秉臣)
总结:总之,在大功能上,Android给人的感觉就是Powerful,方便。而iPhone则是单薄——如果你真的在把它当智能机用的话(越狱软件是另一回事,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Cydia上的软件过于hack,不太稳定也不太令人最放心,野路子)。其实质是在于设计理念的不同。受限于时代,鼻祖 iPhone的基于应用的设计理念把人们从手机时代带到了移动应用时代,十分伟大。而后辈Android则踩在前辈的肩膀上将人们带到了基于内容信息的新时代,更为先进,却不过却由于大众对智能机理解的缓慢、先入为主的想法以及iPhone老前辈长得过于有魅力而没遭到应该有的很大的认同。相信在 Android已经跨到了3.0,出的手机越来越多,用户占有量越来越大的未来,对其的认同与理解迟早是个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完全没黑到点上,多任务和进程间通信是mach的立足之本,苹果对ios进行限制一是硬件条件,二是商业策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设计或是实现上的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频繁地Home键,来回滑动,如丝绸般润滑翻找app,这才是来福啊,你们不懂

另外你拿着home键坏掉的爱疯去听老爷的演讲,购买新爱疯的欲望立刻爆炸了,你看本区这么多苦逼老在吐槽諾酱怎么就不坏呢,让人没办法换手机了这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越狱超不方便的,这点必须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f3uki于2011-08-28 14:05发表的  :
这不是完全没黑到点上,多任务和进程间通信是mach的立足之本,苹果对ios进行限制一是硬件条件,二是商业策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设计或是实现上的难点
不管你怎么解释也不能改变ios程序间通信很麻烦的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hone:百里挑一找到播放器程序...听说网络音乐媒体还不能在后台运行?那就真的是体验太2了
有文件夹功能还百里挑一?而且明明可以后台播放。
先捧后黑很流行,看上去也很客观,不过也得先用过再喷吧

ios图标排列在没有文件夹前很二,有文件夹了一点问题都没有,ios安装删除程序的确比安卓方便。
不过我觉得ios有些动画纯属蛋疼,像safari的标签切换动画,又二又没效率,另外升级程序时升一个回一下桌面是想干啥……不想全部升级时看那切换动画简直就是
然后快速控制开关太少,这个也极二,除了增强设置菜单的存在感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home键的确傻逼,双击home键更是奇葩设计。
但是有手势以后,home键除了删除程序后停止图标抽搐和截图外还有啥用?暂时没想起来。

这文大吹“安卓特色功能Widget”时还是该搞明白widget是哪里来的,还s60呢……
widget最大的意义就是像Mac OS那样可以实时唤出,除了美化需求,从功能上来说真正需要挂桌面的其实没多少,ios5提醒系统里也有widget了吧,实际上那个提醒系统跟OS X上的Dashboard是一回事。说抄浮动提醒框,那Growl又是啥呢?现在喷ios5抄袭的完全不看安卓对OS X上各种功能的借鉴,张嘴就一个抄字还真简单,安卓明明有自由度上巨大的优势,非要去拿着借鉴来的东西喷原主是不是太没脑子了。
给妹子刷了个CM又稍微折腾了下,感觉现在安卓作为手机系统来说真的很好用,比如点击一个时钟widget的不同部分可以快速打开闹钟,天气,日程等多个程序,这个比ios方便太多也更来福,相对而言我觉得ios作为平板系统更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斑驳的阴影于2011-08-28 14:37发表的  :

不管你怎么解释也不能改变ios程序间通信很麻烦的事实
以后都云储存,一个水果ID登录各个程序通用!大家乖乖给空间跟流量花钱,提成妥妥的进水果腰包,看!新的商业模式!再一次改变世界!

冠希哥:草,我爱疯拿去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咦,原来iphone不能桌面widget啊,我说怎么那些来福用户的桌面只有app图标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想起上次那个讨论“拍照--app--发布”和“app-app拍照-app发布”的帖子

无论案桌的widget从哪里来吧,是挺好用的,起码顺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f3uki于2011-08-28 14:05发表的  :
这不是完全没黑到点上,多任务和进程间通信是mach的立足之本,苹果对ios进行限制一是硬件条件,二是商业策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设计或是实现上的难点
多任务这个太乱不谈,进程间通信如果要做到彻底沙盒化也可以咬咬牙算了,但是TMD这iOS明明有和Mac一样的HFS文件系统,要直接复制文件还要装一个超傻的app还要调用iTunes才能做到

本来我以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dropbox解决,最后发现iOS的dropbox比S60上那些非官方客户端还要惨,完全就是阉割的时候顺便把两边的肾也拿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kaiki_aiolos) 的帖子

的确顺手,只是感觉拿widget来喷苹果抄袭是很可笑的事情。
sns app拍照后直接发布,或者专业拍照app拍后经过挑选,后期,然后有选择的发布,这个到现在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选择完全在于你拍照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安卓的自由在中国来说的确是巨大优势,毕竟国内相册不是flickr一家独大,微薄也不是Twitter代名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Stuka于2011-08-28 15:01发表的  :

多任务这个太乱不谈,进程间通信如果要做到彻底沙盒化也可以咬咬牙算了,但是TMD这iOS明明有和Mac一样的HFS文件系统,要直接复制文件还要装一个超傻的app还要调用iTunes才能做到

本来我以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dropbox解决,最后发现iOS的dropbox比S60上那些非官方客户端还要惨,完全就是阉割的时候顺便把两边的肾也拿去了

越狱后if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Android:无比强大,你可以把每个设定的开关(wifi, edge, gps, auto-rotate, anything)单独放置在桌面上,开和关都是轻轻一点的事情。对于GPS、Edge网络之类要频繁开关的功能实在是过于方便贴心了,光是这些就为平日里少了极多的操作带来极佳的体验bonus。(2.3以后通知中心里就可以quick set了)
iPhone:唉...在一排排方格子中选中Settings,经过层层叠叠的菜单后终于找到那项,开了或关了之。对于edge网这类频繁开关的功能,用多了只想说”杀了我吧“(越狱后用SBsettings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方面越狱的hack级软件不在讨论范围内,另一方面hack程序或多或少都有不稳定的坏毛病)
【My Shelf】


其实为啥要开开关关啊.... iphone在各国都是捆绑好几G的data plan卖的,干嘛要频繁开关3G流量?

GPS的话就更奇怪了,你不想让程序记录你地址你就不同意就可以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LIN+于2011-08-28 15:15发表的  :

其实为啥要开开关关啊.... iphone在各国都是捆绑好几G的data plan卖的,干嘛要频繁开关3G流量?

GPS的话就更奇怪了,你不想让程序记录你地址你就不同意就可以了啊。


.......

这算是强词夺理么?

可以方便关--干吗要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下来就是通篇在吹Android的Widget。
其他都好说,那一天到晚开关EDGE啥的是为了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岑于2011-08-28 14:50发表的  :

有文件夹功能还百里挑一?而且明明可以后台播放。
先捧后黑很流行,看上去也很客观,不过也得先用过再喷吧

ios图标排列在没有文件夹前很二,有文件夹了一点问题都没有,ios安装删除程序的确比安卓方便。
.......
安卓删除程序有什么不方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kaiki_aiolos于2011-08-28 15:20发表的  :


这算是强词夺理么?

可以方便关--干吗要关
我只是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质疑桌面上有这个开关的必要性而已。 我知道国内用android/部分iphone的情况多数是购买各种港行美行的裸机+自购data plan,但这并不能代表普遍的用户使用方式啊。

你可以说有个选择总是好的,然后话题就又回到【给用户多少选择是引人费解,多少选择是把用户当白痴】的老生常谈。 但讨论前请至少理解一个前提:大部分iphone用户是搭配运营商提供的大量data plan的,是不需要频繁开关3G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nw77于2011-08-28 15:21发表的  :
看下来就是通篇在吹Android的Widget。
其他都好说,那一天到晚开关EDGE啥的是为了做什么?
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一样,应该就是指可定制和不可定制的区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真的希望ios5可以多点快速开关,能在通知系统里加开关widget更好……
OS X里连vpn都有单独的快速开关,实在很方便。
引用第15楼dstar于2011-08-28 15:31发表的  :
安卓删除程序有什么不方便的?

ios里删除程序只需要长按该程序图标后点叉就行,是不是更直观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LIN+于2011-08-28 15:15发表的  :
Android:无比强大,你可以把每个设定的开关(wifi, edge, gps, auto-rotate, anything)单独放置在桌面上,开和关都是轻轻一点的事情。对于GPS、Edge网络之类要频繁开关的功能实在是过于方便贴心了,光是这些就为平日里少了极多的操作带来极佳的体验bonus。(2.3以后通知中心里就可以quick set了)
iPhone:唉...在一排排方格子中选中Settings,经过层层叠叠的菜单后终于找到那项,开了或关了之。对于edge网这类频繁开关的功能,用多了只想说”杀了我吧“(越狱后用SBsettings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方面越狱的hack级软件不在讨论范围内,另一方面hack程序或多或少都有不稳定的坏毛病)
【My Shelf】


.......
这个就是果粉让我不能理解的逻辑了...........
这功能为什么要由,反正我也不用,233
GPS我不用关掉省电不行么?
想用的时候,一点就开,这个居然被说成为什么要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android的多任务就是挂着挂着qq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nw77于2011-08-28 15:21发表的  :
看下来就是通篇在吹Android的Widget。
其他都好说,那一天到晚开关EDGE啥的是为了做什么?
你忽视裸机用户的需求么?
我只是偶尔刷刷网页,用用程序,一个月几十M的流量,为了避免浪费,用网络开关实时控制
这就被果粉说成没必要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岑于2011-08-28 15:34发表的  :
ios里删除程序只需要长按该程序图标后点叉就行,是不是更直观方便?.......
Android只需要拖拽图标在底部的垃圾桶上稍作停留,就有删除提示了
岂不是很直观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ulian于2011-08-28 15:43发表的  :

Android只需要拖拽图标在底部的垃圾桶上稍作停留,就有删除提示了
岂不是很直观方便?
那个····那个不是删除··只是清理掉“快捷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白香宁于2011-08-28 15:10发表的  :


越狱后ifile
能不能/想不想越狱先不谈,大部分IPA程序越狱后还是不能访问\\var\\mobile之外的文件

当然越狱后iFile+Dropbox是真神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ulian于2011-08-28 15:37发表的  :

这个就是果粉让我不能理解的逻辑了...........
这功能为什么要由,反正我也不用,233
GPS我不用关掉省电不行么?
想用的时候,一点就开,这个居然被说成为什么要关.......
GPS直接在app里禁用就可以了,开着GPS但是没有app在用也一样是不费电的。

哦我突然明白了,因为andorid的app在后台也一样运行,所以只有关掉总的GPS开关才是最方便的做法。而iOS只要不在当前的app里就不会调用GPS信息了,这就是问题的根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LIN+于2011-08-28 15:34发表的  :

我只是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质疑桌面上有这个开关的必要性而已。 我知道国内用android/部分iphone的情况多数是购买各种港行美行的裸机+自购data plan,但这并不能代表普遍的用户使用方式啊。

你可以说有个选择总是好的,然后话题就又回到【给用户多少选择是引人费解,多少选择是把用户当白痴】的老生常谈。 但讨论前请至少理解一个前提:大部分iphone用户是搭配运营商提供的大量data plan的,是不需要频繁开关3G的。  
对于这样的用户,我只能表示“真来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ulian于2011-08-28 15:43发表的  :

Android只需要拖拽图标在底部的垃圾桶上稍作停留,就有删除提示了
岂不是很直观方便?

你说的这是删除程序还是删除快捷方式……刷的cm7原生没这功能,求教靠的是啥软件
而且即便是删除程序本身,也还是ios方便,这个没什么好战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3楼kaiki_aiolos于2011-08-28 15:44发表的  :

那个····那个不是删除··只是清理掉“快捷方式”
............
你停留时间短点,是删除快捷方式
停留长点,就是删除程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LIN+于2011-08-28 15:45发表的  :

GPS直接在app里禁用就可以了,开着GPS但是没有app在用也一样是不费电的。

哦我突然明白了,因为andorid的app在后台也一样运行,所以只有关掉总的GPS开关才是最方便的做法。而iOS只要不在当前的app里就不会调用GPS信息了,这就是问题的根源吧。
呃.....IOS开着GPS不用不多费电?
如果这样,这点真没什么好黑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android的多任务就是挂着挂着qq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LIN+于2011-08-28 15:15发表的  :
其实为啥要开开关关啊.... iphone在各国都是捆绑好几G的data plan卖的,干嘛要频繁开关3G流量?

GPS的话就更奇怪了,你不想让程序记录你地址你就不同意就可以了啊。

.......
我帮你翻译一下,“这个功能我用不到,i don't ca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9楼ulian于2011-08-28 15:48发表的  :

呃.....IOS开着GPS不用不多费电?
如果这样,这点真没什么好黑的了......
我也是搜了几个关于关GPS省电的网站看到里面人说的,我自己没做过实验。

不过根据GPS芯片的工作原理想想也有道理,智能机一般是只有在GPS芯片向卫星发送请求后才会定位,而不是开着GPS而没任何程序发请求就随时都在定位的,那就是后台跟踪木马了....
那么你关掉GPS充其量节省的也就是GPS芯片在休眠时候那点微薄的耗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ulian于2011-08-28 15:40发表的  :

你忽视裸机用户的需求么?
我只是偶尔刷刷网页,用用程序,一个月几十M的流量,为了避免浪费,用网络开关实时控制
这就被果粉说成没必要的功能

我想EDGE、GPS也不是Android特有的功能吧。
那么多年各种品牌各种系统的手机用下来,从来都没考虑过开关EDGE来省流量...这怎么上了Android要考虑的事情反而多了起来了?

因为Android是真.多任务啊。我也不知道哪个程序在后台偷偷跑我流量啊 只能把EDGE和GPS都关了,只要手指一点哦。速度很快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3楼kaiki_aiolos于2011-08-28 15:44发表的  :

那个····那个不是删除··只是清理掉“快捷方式”
放在垃圾箱上多停留3s左右,会有一个浮动提示出来显示 卸载程序 松手就进入卸载界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ulian于2011-08-28 15:47发表的  :

............
你停留时间短点,是删除快捷方式
停留长点,就是删除程序
我用sense我土鳖···没办法有这样的功能实现···求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腿肠不行?
摩托没用任何第三方软件,本身就有这个功能啊
我一直以为Android原生就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3楼nw77于2011-08-28 15:53发表的  :


我想EDGE、GPS也不是Android特有的功能吧。
那么多年各种品牌各种系统的手机用下来,从来都没考虑过开关EDGE来省流量...这怎么上了Android要考虑的事情反而多了起来了?

.......
我确实忽视了IOS不是多任务
可能,对于IOS来说,现在这样才是最来福吧
等将来IOS也多任务的时候,再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6楼ulian于2011-08-28 15:57发表的  :
火腿肠不行?
摩托没用任何第三方软件,本身就有这个功能啊
我一直以为Android原生就有..........
sense真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有丰富的弹药,预感这帖能战20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5 21:55 , Processed in 0.34044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