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l8v2p3

[讨论] 如果没有光线级和重光线级,人类能否打败BET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0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没空军,人类方没有那么高的防空需求,最关键的是,光线种之所以少是因为造这个是要耗G元素的,有这些G元素还不如直接去造G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5楼中校于2012-07-10 17:26发表的  :

我没让你算什么

我从头到尾都在嘲笑你

.......

不好意思,我印象里初中肯定没学过原子质量,至少没有要求背过这玩艺。

初中化学我学过2H2+O2=2H2O

但是肯定不是2吨液氢配一吨液氧,氢原子质量极小。

我觉得不要说文科生,你找个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理科生来算这配比也要抓瞎,原子质量有几个人背得出来?所以你的这个方案我很快就废弃了,或者说不打算算下去了。

至于你说的重力势能公式我知道,但是能不能乘以11计算我不知道,为了安全起见,方案不采用,就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突击级什么的盔甲硬度破表啊,不摘下来做刀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就是打不过等死啦,什么傻逼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8楼樱满真名于2012-07-10 18:07发表的  :


不好意思,我印象里初中肯定没学过原子质量,至少没有要求背过这玩艺。

初中化学我学过2H2+O2=2H2O
.......
2吨氢配16吨氧气,收好不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1楼nsevit于2012-07-10 08:31发表的  :
这贴不是战“没有光线种的情况下”会怎么样么?
有光线种的话别说轨道上往下扔那么几个东西,满天的常规炮弹都拦截给你看啊。

为啥有那么多死军宅连作品是讲什么的都不知道就来凑热闹战设定……

不要把物死早之类划进死军宅,我们的资格准入标准没那么低
请各位注意区分不合格军宅和死军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8楼樱满真名于2012-07-10 18:07发表的  :


不好意思,我印象里初中肯定没学过原子质量,至少没有要求背过这玩艺。

初中化学我学过2H2+O2=2H2O
.......
同学你这水平就不要用数理化做证据了.,
原子量这种表上写着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8楼(樱满真名) 的帖子

HIVE攻坚Phase1 轨道轰炸

轨道轰炸的概要

        轨道轰炸以及轨道空降战术自1980年起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90年代正式投入实战运用。该战术的导入让人类所能抵达的HIVE深度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时至今日,该战术在HIVE攻坚战中已经不可或缺。
        在HIVE攻坚战中,轨道轰炸是先于其他任何攻击实施的。将大量的反激光照射弹(AL弹头弹、AL弹)投向HIVE周边,通过被对方的光线级截击而释放出重金属云:藉此来提高后续的轰炸、舰炮射击以及火箭弹和长射程弹头等地面炮击的着弹率。
   
轨道舰队待机

        位于近地轨道上的装甲驱逐舰所搭载的AL弹头基本上都是在非战时被打上轨道,囤积在地球上空400km处的近地轨道中的轨道空间站里。除开执行输送任务的情形之外,隶属于轨道轰炸舰队的驱逐舰基本上总是在轨道上候命。
        一旦决定实施轨道轰炸,各艘驱逐舰便将装满储藏在轨道空间站MRV(返回式复式弹头)中的AL炮弹,一个战队(8~10艘战舰)中的战舰将以5~10分钟的间隔陆续投入低位的近地待机轨道。标准的待机轨道是地球上空200km的近地轨道,绕行一周大约需90分钟,各战舰会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差在轨道上形成一列。通过这样的安排,轨道舰队就可以根据作战的实施状况来灵活调整开始轰炸的时点。在收到开始轰炸的指令时已经错过投弹位置的驱逐舰则会修正轨道倾斜角度,以期绕行地球一周后能回到一个合适的投放位置上去。
   
弹头返回大气层

        随着轰炸指令的发布,接近投弹位置的先头驱逐舰将再次放低高度,进入大气层外层。在上空100km处这一大气影响甚微的高度同时投放规定量的MRV,驱逐舰本体将再次加速并回到近地轨道上去。
        驱逐舰所投放的MRV与其说是导弹,不如说是一类返回式载体才更为恰当。点火的火箭发动机给MRV加速,来减缓大气层的阻力。它极力维持着7km每秒的环绕速度,同时又保护着收纳在内部的AL弹头免遭大气的摩擦热破坏。在超高空被重光线级发射的激光截击后它会当场爆炸,释放出AL弹的同时自身也会生成重金属云,为后续MRV的到达做出贡献。这和后述的轨道空降战术中的战术机和返回式外壳两者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抵达3~4000米上空时,MRV便会逐个分离出放置在内部的AL弹并将其扩散到一个指定的范围中,藉此给HIVE周边释放出AL弹的弹雨。AL弹的最终速度几乎仍然维持在第一宇宙速度的水准(秒速7km,即20马赫)。就连超音速的轰炸都难逃光线级精准的截击,但第一波轰炸的目的就是被击坠并生成重金属云,因此这些都在人类的算中。通常的舰炮设计和火箭炮从突破重金属云云底到着弹之间的那短短几秒内还是难免会被光线级击落一部分,但第二波之后的轨道轰炸则由其超高的速度保证了弹头几乎不可能再遭到截击。
        通过轨道轰炸来让光线属种失去效力是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由于轨道轰炸的终速度过快,连战术机都无法回避,因此在地面部队展开之后,原则上是不会进行轰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8楼樱满真名于2012-07-10 18:07发表的  :


不好意思,我印象里初中肯定没学过原子质量,至少没有要求背过这玩艺。

初中化学我学过2H2+O2=2H2O
.......
门捷列夫死得真早。这东西看周期表就能直接得到原子核质量比率了。
除了裂变和聚变这两个质能转换,人类目前只掌握能能转换。所以往地表扔东西所产生的能量,等于把东西送上去耗费的能量。

第一,别再穿着戏服站别的作品设定。第二,战设定前先看看三大守恒定律之类的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7-10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1 10:42 , Processed in 0.07148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