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97|回复: 8

[新番] [列举?]文化差异引起对作品理解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7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中杀手》中的同一个要点——Kildren永葆青春,生命又没有意义,所以过着无所顾忌的纵欲生活,我见到的两篇影评对其有不同的解释,而且是在基本层面上对“纵欲”这个符号的理解有分歧,还不谈更深一层的解释。

美国ANN网站由创始人Justin Sevakis撰写的影评中的理解是“年轻人的恶习”,也就是说,只有年轻人才如此胡来,表现Kildren在精神上永远不成熟,永远是孩子。md2000发表在杂志上的影评则将其理解为完全反常病态的生活。

问题出在哪里?我想是因为md2000在成长中属于社会主义中国的优秀学生、好孩子(他在NewType论坛以前的帖子说过自己小时候有多单纯),对“西方反文化运动以后年轻人的纵欲生活”这种事只在理论上知道,缺乏感性认识,没有将这个知识内化吸收,所以在面对押井老儿的作品时产生的直觉性的反应不同于美国人。至于押井老儿作品的原意为何,还可以再讨论。我只是觉得这个差别很有意思,想开列举帖。

(md2000曾经把他的影评在漫游论坛贴出,当时我就回帖指出这点,然后漫游的管理员把整个主题给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解禁古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应该加上“书记出来面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cuc于2011-05-27 21:40发表的 [列举?]文化差异引起对作品理解不同 :
《空中杀手》中的同一个要点——Kildren永葆青春,生命又没有意义……
.......

这点同意,但是这是如何导出“所以过着无所顾忌的纵欲生活”的?

我也看过一篇影评,着眼于存在主义式的人文关怀。
首先这不是他们自愿过上这种生活的,是世界强加给他们的。就像人类被毫无理由的扔在这个世界上一样,存在本身是无意义的。
而后关于这个萨特提出的存在主义观点,“跑完了人生马拉松第一圈”的押井守,在第二圈开跑前,终于倒向了萨特的对立面——加缪式的存在主义——“应该设想,西绪福斯是幸福的!”
不断推动巨石上山下山的西绪弗斯,与不断轮回作战的永恒之子一样。若不在荒诞中寻找存在的意义,那么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上,其存在就永远没有意义。所以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而开始挑战荒谬(尝试击落教父,这是一种加缪式的挑战,还有一种挑战方法是跳崖/自杀)时,虽然这种挑战注定是无结果的(现实的荒谬牢不可破),但从主观上来说,这便足以作为他们存在的意义(虽然客观上还是无意义的)。
所以押井守才说这是一部拍给年轻人的励志片,所以才会说出:“即使是走过无数次的路,也能走到从未踏足过的地方正因为是走过无数次的路,景色才会变幻万千。光是这样还不足够吗?因为只是这样,所以才不足够吗?教父,我来挑战你。”这样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押井守当年参加过学生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进来看到这么多就震惊了

以为最多就是讨论下考卷上圈圈和叉叉的表达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呢书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网友:Fuck yeah!!
中国网友:太虐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坂上之云无法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5 16:15 , Processed in 0.08536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