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d2000

[软件] 书记的WIN7+SSD体验报告[传说结束了,Ctrl+c/v的历史在继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开始没有向上很不习惯现在习惯直接点地址栏的上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神无月七夜于2011-01-10 08:47发表的  :
任务栏需要熟悉一下,我之前都是用XP和VISTA,一下子换成WIN7后对任务栏非常不习惯,不过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好了...还有就是WIN7会自动排列图标,除了桌面可以自定义排列顺序外,在硬盘和文件夹里面都是自动排列的
这个一开始异常纠结。没办法只好在文件夹名字前面加字母。
我要是有个压缩包,里面有很多文件夹。那要是你没新建个文件夹而是直接解压到当前那霉就倒大发了,位置一通乱,还得一个个分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向上的绝大多数操作可以用后退来解决,所以习惯了有侧键的鼠标倒是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1楼tsuki12于2011-01-10 13:43发表的  :

这个一开始异常纠结。没办法只好在文件夹名字前面加字母。
我要是有个压缩包,里面有很多文件夹。那要是你没新建个文件夹而是直接解压到当前那霉就倒大发了,位置一通乱,还得一个个分辨。
用时间倒序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3楼trentswd于2011-01-10 14:00发表的  :

用时间倒序呗……
这不就多了一步骤了吗
原来用xp没这麻烦
不过现在也习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住没事别按删除和shift+del,很容易把父文件夹给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点向上箭头的话直接点前面的路径就好了,一样可以连点

改UAC级别本身就会触发UAC,触发安全桌面,凡是触发UAC的软件,你好好掂量下它到底是干什么的,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么高权限。当然微软很傲慢地没有提供简单的白名单设置也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1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UAC是必须的,国内的流氓软件越来越过分了。
不存在脱裤子放屁一说,用了你就知道。

从win2k起我就不用管理员账号登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9楼(john) 的帖子

向上箭头我怎么没有..怎么弄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8楼优秀于2011-01-10 19:32发表的  :
UAC是必须的,国内的流氓软件越来越过分了。
不存在脱裤子放屁一说,用了你就知道。

从win2k起我就不用管理员账号登录了
UAC是必須的?除QQ(TM2008)和快車(1.92)外再無國產軟件的表示完全沒覺得那玩意哪裏必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耗子高达于2011-01-10 13:44发表的  :
一般向上的绝大多数操作可以用后退来解决,所以习惯了有侧键的鼠标倒是不错
我用了有侧键的鼠标后完全上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搭车问一下

怎么忘一个以"详细信息"方式显示, 而且里面全是子文件夹的文件夹里拖文件?  怎么拖, 都是拖到子文件夹里. XP里拖到后面的日期之类的地方就等于是空地了, 现在这个样子全屏没空地给你拖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上箭头classic shell

有些文件夹的自动刷新怎么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86
引用第52楼fmy于2011-01-10 22:23发表的  :
搭车问一下

怎么忘一个以"详细信息"方式显示, 而且里面全是子文件夹的文件夹里拖文件?  怎么拖, 都是拖到子文件夹里. XP里拖到后面的日期之类的地方就等于是空地了, 现在这个样子全屏没空地给你拖文件.
把預覽區打開,往那裏拖
或者把目錄樹展開,往目錄樹上拖
詳細信息的頭行和内容行之間有個很微妙的空白……(這是最蠢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4楼Gato_shin于2011-01-10 23:10发表的  :
86 把預覽區打開,往那裏拖
或者把目錄樹展開,往目錄樹上拖
詳細信息的頭行和内容行之間有個很微妙的空白……(這是最蠢的方法)
这个真操蛋了...  看来win7根本就不该用详细信息... 用了win7如果还用TC是不是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fmy于2011-01-10 23:33发表的  :
这个真操蛋了...  看来win7根本就不该用详细信息... 用了win7如果还用TC是不是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
我反正用慣了鍵盤,ctrl+xcv很蛋腚多數時候不拖……
因爲我一直認爲Finder那才叫拖……反過來Finder裏的文件剪切複製又蛋痛的要死……
所以windows多用鍵盤osx多用鼠標(拖)也算是揚長避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认为库很方便,动画歌图片文档游戏都不用翻硬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7楼hein于2011-01-10 17:10发表的  :
233

---------------------------
修改库太麻烦了,点击计算机,可以默认打开硬盘盘符,但是点资源管理,默认是库,左侧一片库,盘符太下来面,我一直没找到那里修改

我是不喜欢用快捷按钮的人,发现win7和OSX一样让人抓狂

打开资源管理器的属性页,在目标一栏的最后加上“ ,”(一个空格和一个逗号)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fmy于2011-01-10 23:33发表的  :

这个真操蛋了...  看来win7根本就不该用详细信息... 用了win7如果还用TC是不是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
库不好用,不用,还是收藏夹好
向上倒是习惯直接点地址了

我差不多全都是详细信息。。。。
托东西可以往最左边或者最右边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源管理器是哪个?是win+e不?怎么我打开了是计算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2楼(fmy) 的帖子

拖状态栏上就行了。要不是复选框和窗口边框的缝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1楼tsuki12于2011-01-10 13:43发表的  :

这个一开始异常纠结。没办法只好在文件夹名字前面加字母。
我要是有个压缩包,里面有很多文件夹。那要是你没新建个文件夹而是直接解压到当前那霉就倒大发了,位置一通乱,还得一个个分辨。

ctrl+z不好使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源管理器就是我的电脑加个文件夹侧边栏嘛
现在统一是计算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2楼fmy于2011-01-10 22:23发表的  :
搭车问一下

怎么忘一个以"详细信息"方式显示, 而且里面全是子文件夹的文件夹里拖文件?  怎么拖, 都是拖到子文件夹里. XP里拖到后面的日期之类的地方就等于是空地了, 现在这个样子全屏没空地给你拖文件.
拖到表头就好了,就是文件名修改日期那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你的SSD坑爹报告来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了一年多第一次看见这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到现在第一次知道会删父文件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厄泰斯富勒 是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5楼N00B于2011-01-10 15:41发表的  :
记住没事别按删除和shift+del,很容易把父文件夹给删了

这个 Event 我怎么触发不了?
按了好多次 Shift+del 了,还是只删除当前选中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uac 是配合user权限用的,给admin 权限加个密码,uac 跳出来就有个密码输入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1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12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回 19楼(john) 的帖子

引用第75楼tao08ms于2011-01-12 00:08发表的 Re:回 19楼(john) 的帖子 :

同问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classicshe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7楼md2000于2011-01-12 02:12发表的  :
用个很脑残的方法把Program Files不许软件访问的问题给解决了

做了个Program Files2,把软件都安那里了

Untitled1 by 姫宮七音, on Flickr

忘了从哪弄来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8楼(にまび) 的帖子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CLASSES_ROOT*shellrunas]
@="take ownership"
"NoWorkingDirectory"=""
[HKEY_CLASSES_ROOT*shellrunascommand]
@="cmd.exe /c takeown /f "%1" & icacls "%1" /grant administrators:F"
"IsolatedCommand"="cmd.exe /c takeown /f "%1" & icacls "%1" /grant administrators:F"
[HKEY_CLASSES_ROOTexefileshellrunas2]
@="take ownership"
"NoWorkingDirectory"=""
[HKEY_CLASSES_ROOTexefileshellrunas2command]
@="cmd.exe /c takeown /f "%1" & icacls "%1" /grant administrators:F"
"IsolatedCommand"="cmd.exe /c takeown /f "%1" & icacls "%1" /grant administrators:F"
[HKEY_CLASSES_ROOTDirectoryshellrunas]
@="take ownership"
"NoWorkingDirectory"=""
[HKEY_CLASSES_ROOTDirectoryshellrunascommand]
@="cmd.exe /c takeown /f "%1" /r /d y & icacls "%1" /grant administrators:F /t"
"IsolatedCommand"="cmd.exe /c takeown /f "%1" /r /d y & icacls "%1" /grant administrators:F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7 04:57 , Processed in 0.25211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