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20|回复: 35

[其他] 液晶工程师直谏魅族:M9千万不能改960*64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蟹子 于 2010-7-30 09:59 编辑

有人说实话了
我已经对M9不抱任何期待了,三星的倒是很给力,值得期待
原帖http://bbs.meizu.com/thread-1972230-1-1.html

继魅族J.Wong爆出将出高分辨率M9后,一名自称五年液晶工程师经验的煤油直谏:M9千万不能改960*640。内容如下:
M9最好不要改分辨率,就算要改也要改成WVGA(480*800)或者FWVGA(854*480),理由如下:                1.改DVGA(960*640)保证用户体验的风险会大幅上升:

以比较容易量化的视频播放为例,我们用数据说话:
M8(720*480),WINCE只能是65K色,则数据线为16位(R5G6B5),按30帧算,则每秒的数据传输量= 720*480*16*30/8=20736000字节=19.78M/S

再看M9原来的参数: M9(720*480),  Android的系统你总不好意思只是26W色吧?只能跟着上1600W色,则数据线为24位(R8G8B8), 则每秒传输量为=720*480*24*30/8=30M/S

M9未来设计参数: 更改分辨率为960*640,则每秒传输量为=960*640*24*30/8=52.7M/S。 数据量大概比之前的M9设计大将近一倍,比M8大了将近2倍。而加上游戏里面什么三角、矩阵之类的,应该比这个数据量还大。

原方案的M9数据处理量只比M8多了50%,考虑到硬件升级,我还是很放心魅族能很好的搞定的,但要是改了DVGA,数据量一下翻了一番,魅族有把握在有急迫的上市时间压力的同时搞定暴增的数据量?别跟我说IPHONE4的硬件配置和M9相当,苹果能搞定的魅族就一定能搞定。同样的硬件就一定能有同样的速度?明显不是,我自己切身的例子就是我早我同宿舍哥们儿买两年的SONY笔记本就比他新买的联想的快。(CPU他比我高点,内存,硬盘转速一样,都是XP,联机玩儿魔兽不管谁建主机,我就是载入的比他快)这还是硬件层面上的分析,而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底层层面上的差距,魅族和苹果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我相信JW比我清楚。我一直用M8,但是我也有IPAD,以苹果的软件能力,IPAD完全流畅运行的前提也得是不破解多线程,破解多线程后照样会出现卡甚至死机的情况,Android系统是默认支持多线程的……

2.改成DVGV(960*640)有无必要?

说这个问题前需要说下分辨率的另外一个概念: PPI, 也就是每英寸内的像素点数,目前手机里面最高就是IPHONE4,大概是320PPI左右,普通的3.5~3.7的WVGA PPI在240左右。而M8由于我没有其屏幕的具体数据,没法精确计算,但是屏幕只有3.4,而分辨率也稍微小于WVGA,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约等于WVGA。按1inch=2.54cm算,也就是说同样的屏幕尺寸一厘米的长度上,960*640的大概有126个点,点距约为0.008mm,而WVGA的大概有95个点,点距约为0.01mm。 想问大伙儿谁能用肉眼数清一厘米长度上是100个点还是120个点,或者说谁能看清两个点间的距离是0.008MM还是0.01MM? 反正天天看液晶屏看了五年的我不用显微镜是分不出来的。 之前听说JW说看了960*640的显示效果之后惊艳了,我没有看到JW的原话不是很理解,分辨率仅仅和画面的精细程度有关,而决定整体显示效果的还有色饱和度(NTSC),发色素,可视角度,以及软件的优化等等等等,怎么能说一个屏的显示效果比另一个好就是因为分辨率呢?

3.改成DVGA的弊端:

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其实应该先琢磨琢磨IPHONE4为啥要改成DVGA?IPHONE4之前,苹果一直用的是3.5的HVGA(360*480)分辨率,PPI只有160,在各家旗舰都到达WVGA水平的时候,这个分辨率显然是落后了。(1CM内是120个点还是60个点,相信各位还是很容易分辨的),所以IPHONE4的分辨率提升势在必行,但是为什么要选择DVGA这个分辨率呢,我认为原因有四:

(1)最重要的原因是像素尺寸上长宽都是HVGA的两倍,正好能完美向下兼容现在毛毛多的苹果HVGA软件。
(2)而且还能正好压现在各家旗舰主推的WVGA一头,作为一个嘘头卖点还是惠而不费的。
(3)符合苹果一贯的差异化思路,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过去这几年,在苹果用3.5HVGA之前有几个厂家用这个分辨率?
(4)硬件上的提升和苹果成熟的软件平台,尤其是高效的系统底层程序决定这个分辨率不会影响IPHONE4的用户体验感觉。

再来看看M9,要是M9改成DVGA的话那么之前M8的所有软件基本上都不要抱指望能改到Android系统上兼容了,而Android系统主流的WVGA软件M9也全都用不上,至少不能完美兼容了。另外之前还有MY 意淫指望IPHONE4的软件,这个就更不靠谱了,我们以事实说话,IPHONE出了这么多年了,有多少IPHONE的软件应用移植到WM或者Android上了? 到十分之一没?退一万步说真的移植了,你说软件厂家是选各家旗舰都能完美兼容的WVGA还是M9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Android+DVGA? 然后还是这位MY YY的各大手机厂家都蜂拥跟风IPHONE4,大家一起上DVGA的分辨率,然后DVGA面板的采购成本大幅下降。这个就更搞笑了,你以为三星,LG,诺记都是华强北的山寨么? 你让他们割裂开产品系列改这个一个完全没有前后连续性的分辨率,那他们之前的那些WVGA的旗舰手机怎么卖?为这些手机开发的毛毛多的软件怎么办?全往DVGA移植? 哥们儿,我太佩服你的想象力了。

还是以事实说话,你看看IPHONE以前那几代买的大红大紫的时候,全球前几的手机大厂跟风了几个HVGA的项目?即使有用HVGA,有哪款成为了他们主推的旗舰了? 最后要建议JW打听打听液晶面板行业的行情,有个最重要的规律就是苹果用什么技术什么技术的版面就会短缺,前段时间因为IPAD出货量过大造成IPS面板全球缺货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M9要用DVGA+全视角,那屏幕不管你用哪家的,技术上基本只有三种选择:LTPS+IPS, LTPS+MVA,AMOLED。 请问现在这三种面板有哪种是供货不紧张了?尤其是你还跟苹果连分辨率都完全相同。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改成DVGA的弊端了:
1..重蹈M8软件兼容性的覆辙(对于智能手机这点基本是致命的)
2.液晶面板供应不稳定导致要么成本上升,要么生产无法保证。

总结下:要是就考虑我自己,我看重的功能就五个: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看视频和听歌(玩儿游戏,看漫画我有IPAD了),我是非常支持M9改成DVGA分辨率的,但是我希望魅族这唯一一个真正做自己的手机的中国企业能越走越好,才会唠唠叨叨写这么多的,希望JW能够看见,并好好思考下我提到的问题。

DVGA明显是弊大于利的,分辨率可以改,但是要往Android主流的WVGA或者FWVGA上面靠,或者不改抢上市时间也是可行的,要知道手机行业时间就是竞争力。靠硬件的嘘头是能吸引很多没有专业知识的消费者,但是真正留住消费者的重点是什么? 用户体验。 前三代IPHNOE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肯定不是HVGA的分辨率,而是颠覆手机行业的用户体验。这点上也是M8成功的原因,在M8刚刚上市的时候,抛去信号问题,M8的用户体验我认为绝对是仅次于IPHONE的(比同时期的多普达Diamond,三星I908什么的都强得多)。

最后我们不谈模仿谈学习,三星,LG,诺记,MOTO,全世界都在学习IPHONE,所以学习IPHONE没啥丢人的,魅族也没有必要避讳谈学习苹果,但是我希望魅族能学到IPHONE成功的本质,而不是表面,这个本质其实就四个字而已: 用户体验。

补充说明的笔记本配置
很奇怪这么多人纠结于电脑硬件的问题,这个由于不是我这篇文章的重点所以没有写的太详细,但是我说的确实是事实,最后凭记忆补充说明下当时的详细情况:
我的电脑:06年买的SONY SZ13/ T2300 1.66GHZ/60G 5400转/7400GO 128M/1G DDR2 533的内存(原来是512,后来自己加的)
哥们儿电脑: 08年买的联想天逸F50A-UT/ T5300 1.73GHZ/160G 5400转/7400 128M/1G DDR2 533
我们都装的他买的盗版电脑公司XP安装盘,连驱动多数都是那个光盘自带的。
说明这个是希望大家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咱们讨论M9更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m9用的是和棒子星那款一样的高性能cpu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7-3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7-3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7-3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是小学毕业开始做,做了五年现在还没成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切身的例子就是我早我同宿舍哥们儿买两年的SONY笔记本就比他新买的联想的快。(CPU他比我高点,内存,硬盘转速一样,都是XP,联机玩儿魔兽不管谁建主机,我就是载入的比他快)这还是硬件层面上的分析,而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底层层面上的差距,魅族和苹果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我相信JW比我清楚。

真神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sony有这等睾科技啊?达人出来讲一下是啥道理
abcbuzhiming 发表于 2010-7-30 10:00


估计是分辨率不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骚尼的黑科技啊
其实我觉得是他们自己没有优化好,否则硬件相同,速度不会差多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是想说SONY的SZ是13.3寸屏,F50A-UT是15.4寸。
但是两者的分辨率都是一样的1280X800啊,有毛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M8(720*480),WINCE只能是65K色,则数据线为16位(R5G6B5),按30帧算,则每秒的数据传输量= 720*480*16*30/8=20736000字节=19.78M/S

再看M9原来的参数: M9(720*480),  Android的系统你总不好意思只是26W色吧?只能跟着上1600W色,则数据线为24位(R8G8B8), 则每秒传输量为=720*480*24*30/8=30M/S

M9未来设计参数: 更改分辨率为960*640,则每秒传输量为=960*640*24*30/8=52.7M/S。 数据量大概比之前的M9设计大将近一倍,比M8大了将近2倍。而加上游戏里面什么三角、矩阵之类的,应该比这个数据量还大。

小蟹子 发表于 2010-7-30 09:51



吐槽点太JB多了。。他以为刷图像的时候都是用SPI一个bit一个bit传的么。。
另外估计他也完全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MDDI和MIPI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工程师太廉价了,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挂个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他的说法,不玩游戏也不看电影的时候就不需要有数据传输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那个屏幕分辨和游戏分辨可以不同的吧?或者游戏特效开多少也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的什么手机这么彪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7-3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节大家就不要追究了。

我觉得起码别搞另类的分辨率之一点方向是正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7-3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7-30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7-30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tm是刚毕业在台企代工厂的死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7-30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破手机还真就用的是SPI的破屏幕。。。。。。还有更恶心的拿GPIO模拟的,不过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出现在标价2K多的手机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7-30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参数一样的不同品牌显卡跑出来的分数都有差别,何况是整台笔记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混了三四年的助工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SoC和lcd屏控制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肯定是DMA,不可能让CPU指令去参与这一传输过程,SoC自带的lcd控制器自动生成时序来实现硬件的传输

底层驱动只需要指定一段物理内存区域作为显存就可以了,这段显存上的数据会按照设定好的色深参数以像素颜色的形式直接显示在一个逻辑的虚拟屏(virtual display)上,并且你可以在这段显存中动态地指定一个与你实际物理分辨率相同的内存作为实际的显示区域(view port),此时只要在时序中合适的时间段里动态修改view port的起始地址,就可以实现所谓的卷轴或滚屏特效。其中virtual display size是由SoC的lcd控制器的性能决定的,在手册上直接写死的,这实际上就是lcd控制器的dma硬件传输带宽

一般说显示数据传输带宽,指的是生成数据到这段显存里的速度,纯粹的内存copy,而不是指SoC到lcd屏控制芯片之间的传输速度。这纯粹像素的dma硬件传输速度只要分辨率和色深确定下来了就是恒定的了,与显示内容无关,而且这个传输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无论你指定了多大的虚拟显示区(在手册规定的范围内),dma传输都能完成任务,不会因虚拟显示区的大小不同而影响显示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上面基本都是站在SoC的lcd控制器的角度来看的,如果从lcd屏上带的处理芯片的角度来看,lcd屏这边可没有虚拟显示屏这样的东西,lcd屏的手册上只有它自己的像素时钟,通常远远低于SoC所能提供的上限(虚拟显示屏的最大分辨率和色深)

SoC的dma传输最大带宽可以从virtual display所允许的最大size(分辨率和色深的乘积)得出,而要满足正常显示,dma只需满足view port的传输就行了。设想在极端情况下,当我们需要输出像素数据到一个超高分辨率的物理屏上时,view port最大不可能超过virtual display的大小,最多只能相等,此时,显示屏上显示静态画面无问题,证明dma传输无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冗余的显存,不仅滚屏特效不能实现,连最基本的双缓冲也无法实现了,部分图形框架采用双缓冲来消除动态画面的闪烁,需要驱动提供双缓冲接口,比如android,如果没有双缓冲,由于SoC和lcd屏之间的传输速度极快(远远超出肉眼极限),那么我们将直接在显示屏上看到virtual display所在的显存上像素数据变化的全部过程,直接导致所有动态画面的闪烁、

不过上面都扯远了,顶楼也没有提SoC->lcd屏的传输带宽,一般人也想不到会去扯这个带宽的,默认都是说的生成像素数据的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骚尼的黑科技啊
其实我觉得是他们自己没有优化好,否则硬件相同,速度不会差多少的
karlmao 发表于 2010-7-30 10:34

主板和温度控制造成的吧。
联想低端机型的话主板不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罪.如果没看到lz红字我也想吐槽联想战sony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13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觉得红字部分的配置很微妙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M9可能会成为第一个有窗口化的手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8 04:11 , Processed in 0.24841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