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ichel.Platini

[移动] 哎哟?iPhone4的金属边框悲剧了?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6-2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ipad也有wifi信号问题。。。算了凑活用了。。
丝塔戈依 发表于 2010-6-25 14:08

wifi那么好用,带3G卡的怎么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原理
有没专业人士来讲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保修最好的是微软,XBOX360(笑翻了
耗子高达 发表于 2010/6/24 23:54


这是转帖吧
bubuyu 发表于 2010/6/25 09:57

S1的表情也能转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保修最好的是微软,XBOX360(笑翻了
耗子高达 发表于 2010-6-24 23:54

讨厌.....(痛苦的把头扭向一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出信号加强版,希望能换新机。。。(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iel 于 2010-6-26 03:11 编辑
这是什么原理
有没专业人士来讲解一下
迷路人 发表于 2010-6-25 19:19

如果要详述水果设计脑残的地方, 可能会太复杂, 但是接触就掉线这个问题是他们忘了人体是导电, 如果正好按到缝上就把两个天线连一起了, 然后全毁

其他的问题包括, 天线对靠近的人体有很大的反应, 一般内置都是考量到尽量和人体保持距离以保证辐射质量, 水果反着来结果动态调节电路又不够强力, 于是悲剧
当然解决办法之一是堆电力, 但是这SAR和续航...估计勉强吧, 当然本身这种笔直monopole, 优势是指向性不强, SAR肯定杯具的

相比前面对着用户脸辐射的iPad, 只通过吸入式光驱口辐射的MBP, 这次是越发下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6-2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之前看见过的 L将成为IP4的代言人还真的一点不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hone 4 天线终于还是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从我的teardown 分析,以前的iPhone, 与同类产品比,射频收发一直存在问
题(包括天馈系统)。但是大家都把问题归结于AT&T 的网络性能。而AT&T 出于某种考
虑,也不愿意blame 苹果的设计。为了赚钱,bear it and eat it 吧.

IPhone 4 的天线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设计上的大缺陷,不可完全修复,但可改善。从
engineering 的角度来说,Jobs 说这个design是 “brilliant  engineering”, 我要
说是“engineering failure.” 很显然,APPLE 的工程师没有对天线性能在各种使用
情况和环境下进行考虑和严格测试。或者他们可能太注重fancy和cool,而有意牺牲
quality?  这种情况放在任何一个好的通讯公司,是不可理解的 (特别是从第一代
iPhone 到现在都有的缺陷)。

人体是由有导电性和损耗性的tissue 和 fluid 组成。它的介质特性,如有人提到的,
会de-tune 天线的谐振。比如说天线本来谐振在1900MHz, 此频段的电磁波因为谐振而
最大程度地转化成电流和电压信号。 结果因为手和人体的影响,现在谐振在1700MHz了
,你就不能最好地接受(或者接收不了)1900MHz的信号了。另一方面,人体的导电损
耗介质性,会吸收大部分电磁能量。手靠天线越近,越是完全包围天线 ,信号损耗越
大。所以任何一个手机,如果手包围天线,都会影响接收和发射性能。

iPhone 4 的天线设计缺陷之一:用了手机边缘的stainless band 作天线。从概念上来
讲,很吸引Apple fans 的眼球。可是这些部位,恰恰是使用时手和头部最容易touch
的地方,因而直接影响了天线的性能。

iPhone 4 的天线设计缺陷之二:天线和天线之间,天线和其他金属之间,间隔太近。
它们之间因为距离太近而存在很强的interaction。经验和理论告诉我们,手机天线不
是孤立工作的一个部件,整个手机的chassis (包括其他金属部分),都是天线的一部
分(有谐振电流在上面),所以当你的手touch 这些部分时,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天线的
谐振进而天线的辐射性能。如果手离这些部位有一定space, 影响就较小而可接受;如
果直接接触,对天线的影响就较大,可能在弱信号地区,手机的收发就有问题。恰恰
iPhone 4 就是这样,你手放在stainless band 其他部位或者WiFi/GPS 天线上,你的
主天线就受到了较大影响;反之,对WiFi/GPS 天线也是如此。

iPhone 4 的天线设计缺陷之三:因为这种结构,天线的自由空间效率并不好。虽然
Jobs 说这是一个大天线,很好。可是由于这种设计,它们的自由空间效率并不会很好
,更不要说在使用状态(手握和靠近头部)。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个测试,拿一个其他
phone,甚至是iPhone 3G, 与iPhone 4 放在一起 (中间保持适当距离),不要用手碰
它们(近似模拟自由空间吧),看看它们的信号bar的对比。
我还可以肯定地说,因为天线的问题,iPhone 4 的BT 在某种常用的使用状态下 ---
手机放在裤子的兜里,用BT立体声耳机来听音乐,你肯定会发现效果不太好。有iPhone
4的朋友不妨试试。

同样,GPS 天线的问题,上半球辐射性能的问题。我不多说了。

同样,iPhone 4 的SAR 值到底是多少?有没有通过HAC 测试?我也有疑惑。

有人还提到了ESD的问题。这也是个big concern。各位在摸iPhone 4 手机的stainless
band时, 最好找个良好接地导体先给自己放放静电吧。否则phone出现莫名其妙的
reset, 或者其他故障,就不要打电话给Apple 了。 - 当然,APPLE 将会卖一
个外套给你们,这样会好一点。

所以,APPLE现在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只能是让所有的iPhone 4 所有者买一个
外套。这样手就会与天线和金属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对天线的影响,来获得一点
improvement。按我的经验,要有较好改善,这个套可能要有2mm厚。但是设计上的缺陷
带来的天线固有的低效率,就没法改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怕看假洋鬼子堆的文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6-2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你们要超轻薄,让你们要多功能(集成多种功能芯片),让你们要全高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6-2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操,这年头还有ESD敏感的手机!JOBS威武!我要做果青!
解决方法是再买一个静电耗散外壳,太牛逼了!这是何等伟大的设计!
littlewing 发表于 2010-6-26 01:01


好棒,下次ESD掉坏了以旧换新吧

-_, 想不到这次这个多问题,实在是太无语了。。。 首日还有150W傻逼抢着去买,国内黑市还炒到了10000+的高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怕看假洋鬼子堆的文字了。
minichaos 发表于 2010-6-26 15: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以后优越的资本啊,看到没,我的屏幕有黄斑,摸金属边框会没信号,我买的是初版啊,你们这些买改良版的穷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hone 4 天线终于还是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从我的teardown 分析,以前的iPhone, 与同类产品比,射频收发一直存在问
题(包括天馈系统)。但是大家都把问题归结于AT&T 的网络性能。而AT&T 出于某种考
虑,也不愿意blame 苹果的设计。为了赚钱,bear it and eat it吧.

IPhone 4 的天线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设计上的大缺陷,不可完全修复,但可改善。从
engineering 的角度来说,Jobs 说这个design是 “brilliant  engineering”, 我要
说是“engineering failure.” 很显然,APPLE 的工程师没有对天线性能在各种使用
情况和环境下进行考虑和严格测试。或者他们可能太注重fancy和cool,而有意牺牲
quality?  这种情况放在任何一个好的通讯公司,是不可理解的 (特别是从第一代
iPhone 到现在都有的缺陷)。

人体是由有导电性和损耗性的tissue 和 fluid 组成。它的介质特性,如有人提到的,
de-tune 天线的谐振。比如说天线本来谐振在1900MHz, 此频段的电磁波因为谐振而
最大程度地转化成电流和电压信号。 结果因为手和人体的影响,现在谐振在1700MHz了
,你就不能最好地接受(或者接收不了)1900MHz的信号了。另一方面,人体的导电损
耗介质性,会吸收大部分电磁能量。手靠天线越近,越是完全包围天线 ,信号损耗越
大。所以任何一个手机,如果手包围天线,都会影响接收和发射性能。

iPhone 4 的天线设计缺陷之一:用了手机边缘的stainless band 作天线。从概念上来
讲,很吸引Apple fans 的眼球。可是这些部位,恰恰是使用时手和头部最容易touch
的地方,因而直接影响了天线的性能。

iPhone 4 的天线设计缺陷之二:天线和天线之间,天线和其他金属之间,间隔太近。
它们之间因为距离太近而存在很强的interaction。经验和理论告诉我们,手机天线不
是孤立工作的一个部件,整个手机的chassis (包括其他金属部分),都是天线的一部
分(有谐振电流在上面),所以当你的手touch 这些部分时,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天线的
谐振进而天线的辐射性能。如果手离这些部位有一定space, 影响就较小而可接受;如
果直接接触,对天线的影响就较大,可能在弱信号地区,手机的收发就有问题。恰恰
iPhone 4 就是这样,你手放在stainless band 其他部位或者WiFi/GPS 天线上,你的
主天线就受到了较大影响;反之,对WiFi/GPS 天线也是如此。

iPhone 4 的天线设计缺陷之三:因为这种结构,天线的自由空间效率并不好。虽然
Jobs 说这是一个大天线,很好。可是由于这种设计,它们的自由空间效率并不会很好
,更不要说在使用状态(手握和靠近头部)。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个测试,拿一个其他
phone,甚至是iPhone 3G, 与iPhone 4 放在一起 (中间保持适当距离),不要用手碰
它们(近似模拟自由空间吧),看看它们的信号bar的对比。
我还可以肯定地说,因为天线的问题,iPhone 4 的BT 在某种常用的使用状态下 ---
手机放在裤子的兜里,用BT立体声耳机来听音乐,你肯定会发现效果不太好。有iPhone
4的朋友不妨试试。

同样,GPS 天线的问题,上半球辐射性能的问题。我不多说了。

同样,iPhone 4 的SAR 值到底是多少?有没有通过HAC 测试?我也有疑惑。

有人还提到了ESD的问题。这也是个big concern。各位在摸iPhone 4 手机的stainless
band时, 最好找个良好接地导体先给自己放放静电吧。否则phone出现莫名其妙的
reset, 或者其他故障,就不要打电话给Apple 了。 - 当然,APPLE 将会卖一
个外套给你们,这样会好一点。

所以,APPLE现在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只能是让所有的iPhone 4 所有者买一个
外套。这样手就会与天线和金属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对天线的影响,来获得一点
improvement。按我的经验,要有较好改善,这个套可能要有2mm厚。但是设计上的缺陷
带来的天线固有的低效率,就没法改变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58# 老饼饼二世


随手一个转贴果然有大大标红了,好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难道不是为果青设计的隐藏机能吗?当接到不想接的电话时只要按住金属边就可以礼节性的拒接了啊~~~
太便利了
yamato gun 发表于 2010-6-25 01:26

只要按住ctrl再点鼠标


依稀记得似乎发布会后,论坛就有人说,等着看新天线的笑话了吧……
LonelyTB 发表于 2010-6-25 09:50

我也有印象,当时坛子里就有人回复说这天线设计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6-27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应该是做过的, 不过测试的phantom都是硅胶外壳啊, 谁在上面喷水模拟导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省钱了!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你们要超轻薄,让你们要多功能(集成多种功能芯片),让你们要全高清
耗子高达 发表于 2010-6-26 16:07


moto droid X笑而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6-27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moto droid X笑而不语
月团缘 发表于 2010-6-27 04:00



1mm的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___- 有人也说是ISO4.0的问题?3GS升了IOS4.0也有类似问题?求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6-2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有视频为证
tao08ms 发表于 2010-6-27 15:45


呃,视频的事我也知道,其实我想知道这个真实性如何,总觉得是本身硬件设计的问题,否则一堆3GS升了4.0的人立马变果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洋鬼子堆文字看起来无违和,我操,我患上职业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icky·Rubio 于 2010-6-27 16:27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假洋鬼子堆文字看起来无违和,我操,我患上职业病了
532 发表于 2010-6-27 16:08

这个堆的没问题啊。真正会说英语的人说的话是不违和的,英语差的人说的才违和。我最受不了的是明明可以说确认非要说confirm一下。

ip4这个金属外框天线我一直以为和笔记本电脑那种一样的类型,当然根本不像吹嘘的那样什么天才的设计,但也没想到会影响信号。这个和笔记本在LCD边框上装天线不是一个概念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觉得这个设计很好啊,moto L7的设计是整块后盖都是天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堆的没问题啊。真正会说英语的人说的话是不违和的,英语差的人说的才违和。我最受不了的是明明可以说确认非要说confirm一下。

ip4这个金属外框天线我一直以为和笔记本电脑那种一样的类型,当然根本不像吹嘘的 ...
sakerping 发表于 2010-6-27 17:26

LCD上可以随便装的, 笔记本需要你接触才能使用么? 距离人体20~30cm就没啥影响了, 当然jobs可以要求ip4用户全体去学习原力以让ip4可以magically浮在空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堆的没问题啊。真正会说英语的人说的话是不违和的,英语差的人说的才违和。我最受不了的是明明可以说确认非要说confirm一下。

ip4这个金属外框天线我一直以为和笔记本电脑那种一样的类型,当然根本不像吹嘘的 ...
sakerping 发表于 2010-6-27 17:26



一般笔记本边框是塑料,即便是金属……你也不会捏着屏框用笔记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觉得这个设计很好啊,moto L7的设计是整块后盖都是天线。。。
和佛丝 发表于 2010-6-27 17:29

老三大摩托诺基亚爱立信在这个行当摸爬滚打了20年, 经验哪是水果htc这种后来者能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笔记本边框是塑料,即便是金属……你也不会捏着屏框用笔记本啊
耗子高达 发表于 2010-6-27 17:56

金属不是问题...金属外壳只要你把天线做在边上, 还是可以绕过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这贴转到游戏区去肯定很有喜感。

以前我还觉得苹果iphone能对任天堂的掌机造成巨大威胁,但现在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区还关心电话天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线悲剧了,这下真变游戏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8 10:52 , Processed in 0.34169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