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0-6-9
|
我看轻小说
轻小说这东西,在国内看的人不多,主要原因是很多人不了解轻小说。我把这个站向朋友们推荐,发现来看轻小说的未必知道什么是轻小说,看过轻小说的未必能向别人解释清楚什么是轻小说,写轻小说的人未必知道自己写的是不是轻小说——这个好像不太可能。不少人把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归类为轻小说,甚至有人声称日本的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也是轻小说。还有一票搞原创的,写了那么几万个字就声称自己写的是轻小说。
拜托不要给轻小说脸上贴金或者泼(和谐)了好吗。
那么究竟什么是轻小说呢,首先我们从日本极度发达的ACG文化谈起。
大约从80年代中期,也就是日本的动画片天下无敌的时候,(你我这样,现在轻小说的主力读者刚刚出生)诞生了一批幻想小说,其中比较包括比较知名的《罗德岛战记》《秀逗魔导士》(就算你没听过说丽娜•因巴斯也该玩过DOTA)等。随着幻想小说知名度提高与《秀逗魔导士》成功动画化,轻小说这个概念被第一次提出来。一众文库陆续成立纷纷投入这个有有前(钱?)途的产业之中。但是这个时候的轻小说还是以实体书的形式为主,没有与其它的ACG产业发生太多交集。
一直比较低调的轻小说到了2006年来了一个大爆发,《凉宫春日的忧郁》这本书,也就是05年第一届“这本轻小说真厉害”的第一名(评选的是04年的轻小说),被京阿尼动画化并且大获成功。(现在看来《全金属狂潮》为团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傲娇团长的出世带动了整个ACG行业的发展。那时候一众动画公司正在各种平淡的拍片过日子。动画拍起来比较规范,多数还是漫画改编,一周一集,但是碰上富奸这种类型的贱人你要么硬着头皮拍原创要么含泪草草收尾。要是做单纯的原创,那就一定要有剧本,写了剧本又不知道有没有人爱看,那么何必不把已经成功的东西搬到电视上呢。从此,轻小说动画化一发不可收拾,彻底为大家演示什么叫ACG不分家。油水榨不干净?再来个第二季什么的,乃至漫画周边不声不响跑过来插上一脚,赚个盆满钵溢之后再跑去祸害其它的轻小说之类暂且不表,但说作者自然是一边数钱一边对着墙上的妹子海报暗爽。轻小说在日本算是熬出了头。
作为动漫的衍生产物,轻小说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口语化:通常我们说好的小说一般都会给读者留下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轻小说在这方面更进一步,不会脑补你还看什么轻小说啊。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被压缩至极限,(邪恶场景一般会重点写一下)全本80%以上都是对话+主角的内心独白。这样的文章结构配合口语化的表述,自然让读者产生一种代入感,尤其当作者用第一人称为主语的时候(特别指出这里说的是日文的口语化,母语是中文的同学们要注意了,当你发现自己你说话时不时带出轻小说中的口癖就说明你已经宅中毒了)。看过一本轻小说之后你肯定会对国内的网络文学深恶痛绝,因为那个不能让你YY的像轻小说这么爽。
2. 场景化:但是这就会带出一个问题:很多轻小说的读者都会声称轻小说有“画面感”,场景描写都没了,画面感从哪来?很简单,因为大多数轻小说都有一个固定套路,一位轻小说资深读者看到上一幕自然就能猜到下一幕将会发生些什么——要是你做不到直接脑补出文中所述的场景,那么还会有插画这个帮助你建立并巩固画面的东西。不适应这种方式的人请反复阅读直到中毒为止。
3. 阅读的便捷性:所谓轻小说,重量与开本都让人感觉到放在包里不会太累(因为十几本才能凑成一部完整的轻小说),题材、构思与写作方式都注定这样的一本书看下来不会超过几小时,这种特性非常符合每天要用1,2个小时在新干线上的年轻人,是打发时间的好帮手。不过针对国内的读者来说,这种少则基本多则十数本的玩意其实都可以放在一台小P里,嗯嗯。
4. 动漫化:前面已经说过,现在的动漫很多都乐于选择轻小说作为剧本。抛开成本不谈,选择轻小说不仅仅是因为里面有适合拍摄成动画的各种后宫+神棍场景,稍微细心一点的人便能从其中看出已经写好的分镜的痕迹。当然,这种急近功利的风气对整个轻小说行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其实,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所谓的“恶劣影响“是什么。现在的轻小说为了动画化十有八九是从一个模子里面套出来的,必有一掌握某NX特长不被人抽到七荤八素不发力的废柴男主,必有一群从傲娇萝莉到强气御姐的女主女配,背景要么是看似欧美中世纪的幻想场景要么是近代校园。诚然这是轻小说动漫化最多的几年,但是被过高捧热的轻小说产业逐渐显得后期乏力,甚至发生了抄袭的事件(虽然我说的很严肃,但是百度一下“我和她是魔王和勇者以及学生会长”你就会发现这个时间多么具有喜感)。对于轻小说这个产业来说,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当然我相信鬼子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在日本轻小说略显颓势,但是对于国内的宅们来说,接触优秀轻小说的途径仍然非常稀少。就在不久之前,日本角川开始开拓大陆市场,西尾维新也即将来到大陆为自己的多部轻小说进行宣传。面对着国内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轻小说还能延续近年来在日本市场创下的辉煌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