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76|回复: 37

[原创] 其实数码动画和老动画有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景深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0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火星了
难道不是边缘线条的清晰度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啥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這老動畫是啥動畫來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2ABGundam 于 2009-11-20 01:30 编辑
这啥片?
Amuro-Ray 发表于 2009-11-20 01:18

天空のエスカフローネ
坂本真绫的OP绝对是天籁

应该是吧?不过多少和当时感觉不太一样……鄙人只看过VCD的
这是什么版本的?
……
等等,是不是剧场版?
----------------------------
哦,的确是剧场版,没仔细看主帖……OT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N+ 于 2009-11-20 01:38 编辑

我觉得赛璐珞动画做景深技术上难度应该不大,上摄影台时候虚焦就可以了,就像第二个例子那样。

所谓的“只能对一层画面整体模糊,分段模糊或许可以做” 这问题对数码绘制的一样存在,事先就画在一个图层上后面想再分区过滤镜要麻烦死, 和赛璐珞没什么区别。

指望一个背景都留着各个图层对TV动画来说难度太大,现在都是外包出做去谁知到摄影监督想玩什么效果。

另外我印象里鸭子是比较注意景深对构图的影响的,尤其是和平保卫战里那些军队进东京的镜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000 于 2009-11-20 01:57 编辑

转帖不注明真方便,被捧了就笑而不语,被喷了就贴个原地址链接来……

低级动画相比老动画的优势基本上和景深没关系,最多勉强扯上点关系,不过扯上了也正好相反,相比低级动画,摄影台时代的老动画最好拍的就是这种浅景深画面,多层次大景深画面才是最难拍的——因为几乎不可能全拍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osank 于 2009-11-20 02:00 编辑

话说这动画当时被喷不少
多看几眼发现这画面真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0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拿部剧场级质量和商业快餐级质量来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景深都没有人看人狼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MD2没有看到真正的摄影台,这不能怪他
我也是直到96年的时候才看到那个庞然大物的

胶片的优点是厚度,和亮部保留,轮到数码只能用gamma来解决亮部问题了,但是对于厚度就没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0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0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见这个画面了么,背景部分的远近变化
老动画没法弄的,背景只能画的时候做点小手脚
ESCA有张我没截,背景的同一个物体,近处画的模糊,远处画的清晰

http://i3.6.cn/cvbnm/28/45/de/cda31acaf973fb4d16e2e929f ...
md2000 发表于 2009-11-20 11:55


对焦啊
虚焦就可以了

操作当然没有数码方便,但是也不至于你说的那么难,摄影台至少有3层给你放cell呀

你贴的图真撤,如果不是事先画好近处模糊远处清晰,哪一样要重新做的,事先画了,那和用什么工具来做有什么区别?我画2张cell都是清晰,其中一张放在中景层实焦的地方,另一张放在近景层虚焦的地方,不就好了?
你要说景深不够丰富,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如果现在数码动画如果不是3D来做的,SB才回去做256级景深,吃饱了撑的?顶多3-4级了吧,摄影台也至少3级以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SBL你不要拿网络流媒体来截图
谁TMD看得出那个是原来就模糊的,那个是压缩后变模糊的………你至少上1080P来说事吧

胶片的优点至少数码现阶段是很难模拟的,通过数转模来实现也是和原生的有一定差距的
但是不可否认,数字化是必定的,方便简单,更适合控制成本和后期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而已,这方面有啥可黑的
搬凳子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皮克斯

md2000 发表于 2009-11-20 1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0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文字幕的是今年的新片summer war
问题是这画质也太糟糕了,比我在上田旅游情报馆里看到的介绍片还糟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文字幕的是什么片?
superkidx 发表于 2009-11-20 13:03

夏日大作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个在求知阶段受到白痴和傻子教育的年轻人扳回正道确实需要花费教育正常人的3倍精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个在求知阶段受到白痴和傻子教育的年轻人扳回正道确实需要花费教育正常人的3倍精力……
3000 发表于 2009-11-20 15:37

不能同意更多…………所以不想掺和这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敏好像说他的红辣椒由于出蓝光把背景什么的都搞的非常清晰所以效果反而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XXG01H2 于 2009-11-20 17:02 编辑
(我就知道你会拿清晰度说事)

就一个CELL描线的难度就足够枪毙胶片动画了,胶片不是画不出好线条,老手画出来的线条也确实有力度,但主妇和民工们根本无法以低成本生产稳定的产品,数码扫描少了这道工序后就少了 ...
md2000 发表于 2009-11-20 15:49

说的好像很懂似地,我不跟你扯什么景深,那是后期的事情,不在我的专业之内,我从不在自己一知半解的领域说事,咱就说你对描线这事的观点,我不能苟同。

手工着色那年代,什么塞璐描线根本就不是大问题,你见过线条拷贝机么?只感应铅笔线,然后拷贝在塞璐片上,描线员只要把虚线、断线接上就能给着色部了,很快很简单,而且对于动画员的压力也小,那时代根本就不用太在意线条的粗细,平滑接头少就行,压线也简单,哪像现在为了扫描,对线条的要求高了N多,线条只要求细,越细越好,有些公司规定动画只能用0.3的笔来画了,真是不能想象=。=,而且现在大多数的片子,线条粗细基本都一样,一点质感都没有,在我看来都是些量产的垃圾货,线条没有美感。

以前赛璐璐片时代,最制约生产效率就是着色这一环节,所以制作周期长,动画也不用赶工,每周要播映的片子也不多,大家都有心思把质量做好,最苦的是着色部,领料、配色、上色、烘干步骤繁多不说,工作环境也差,整个像是个大烘箱,热得很,而且颜料还有毒性,最主要还挣不了几个钱;到了数码时代,解放了着色部,生产率大大上升,苦了动画部,工作一多、进度一赶,谁还顾得上质量,赶得上播出就行了,做的差被观众骂事情小,赶不上播出违约赔钱事情大,善后的事做DVD的时候再说吧,现在的动画公司就都是这个想法。构图、原画也一样,手头工作一多,还有什么时间来给你研究景深什么的,还真就像你说的,我只有在大特写的时候才会在构图上注明背景模糊,这是程序,不会错,其他情况就让导演折腾去吧,毕竟特效这事,最后还是导演说了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XXG01H2 于 2009-11-20 21:14 编辑
不,我不知道有烘干这回事,我还以为既然能用竹签扣颜料修改就说明是自然干的
还要烘干么,好恐怖啊

md2000 发表于 2009-11-20 19:58

赶着要出卡,还有时间给你自然干,美得你=。=,烘一下,后面垫上薄纸就出去了,在飞机上慢慢干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影的机器我倒是玩过,的确只是去玩的,所以我说你要实现效果除了新技术出来新效果,老东西都能有办法实现,而且效果不差。说到上色,96-97年的时候美影已经是大批量代工用电脑上色的,所以铅笔都是用的小日本0.3的。传统上色部门我没有去看过,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已经被裁了,下岗了,根本没有什么活了,而且那种有毒的地方我才不去呢。

体力这种东西是不值钱的,绝对比sbl为了论坛的发展,熬夜来得轻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20 05:27 , Processed in 0.18939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