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KHDE

[讨论] 瞬间下蹲来回避上段攻击的动作,是违反物理原则的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3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四页,没看到一个行家.

难道各位都以为武术里躲避上段的蹲就是蹲厕所的蹲?

我不想多说了,请自己去搜索后旋破后旋.看看怎么用降低身段来破对手击头的.顺便一说,这个例子出自被很多人不齿的,实际上也确实是最浅薄的TK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鱿鲤 于 2009-11-13 18:47 编辑

头和质心的下降加速度是不同的,无外力情况下质心下降加速度最大为G,存在肌肉力量的情况下上半身的加速度可以超过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四页,没看到一个行家.

难道各位都以为武术里躲避上段的蹲就是蹲厕所的蹲?

我不想多说了,请自己去搜索后旋破后旋.看看怎么用降低身段来破对手击头的.顺便一说,这个例子出自被很多人不齿的,实际上也确实是最浅薄 ...
嗷油根 发表于 2009-11-13 18:43

威哥的身法已经达成共识了,现在在讨论物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朋友你要记住人家是游戏,人家是动漫,要物理定则请尝试真人模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没有人讨论武术升龙拳什么的,行家请出门左拐


至于威哥,我也想通了,他有改变自身密度的能力,做出那动作是因为当时他全身的重量都移动到脚上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3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ng130083 于 2009-11-13 20:19 编辑

首先,实际上不可能下蹲躲子弹,除非预判哪怕蹲下有2G的加速度十几米内也是躲不掉的,普通手枪初速也有300~500米每秒,10米最慢也不到0.04秒,给你10G的加速度也不过能蹲(100*0.04^2)/2=0.08米

其次,威哥他是游戏角色当然能无视物理做那瞬间下趴动作
一定要解释的话完全可以认为他脚上有吸盘勾爪之类东西抓地(当然没有也没人会较真)

但真人下蹲时上半身的加速度完全可以大于G,原理我前面说了
虽然大不了多少,但G本身就不小,1.1G和1G相比已经差1米/秒^2了,提供你们个简单实验,手平托一个硬币放胸前,最快速度蹲下看它途中会不会离手,事实上起码会离手10公分以上
刚刚看到某位物理老师正在墙角画圈的同学说下落实验没意义因为头顶太高,OK你可以把手放腰部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LZ头上放一个苹果,然后最快速度下蹲,如果觉得身上被苹果打了一下,恭喜你,你艹翻了你心目中的物理,你是超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腰部的、腿部等等。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详细分析起来可不是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能做的,但基本原理很简单前面一些人和我都有说,具体还可以很容易地用实验证明。

你哪里解析了?利用肌肉作用下蹲可以轻松地使头部加 ...
wIsH 发表于 2009-11-13 19:57

42楼说的还不清楚?
那我画个示意图给你看好了(当然这也只是个示意图,不能说精确)
人体在过程里发生了形变,所以各部位的速度根本不一样
我觉得这才是上身速度快的原因
当然事实上的确脚部的重量也对下蹲速度有影响
不过对这个重量的作用我还是报怀疑的态度
尤其是所谓用大腿肌肉把身体向下拉的说法
事实上假如你用力过大,你的双脚就直接离地了,这样对下蹲反而起不到任何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已经直接画图表达了头部速度可以快过g了,还要说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得懂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jofflvv 于 2009-11-14 03:48 编辑

。。。

地面对人有一定的支撑的力。

平常跟重力平衡,加速度0。

假设通过肌肉向上提下半身,收上半身。

理想状态可以将整个身体受到的重力全部用于上半身下降,而下半身保持加速度0并不受地面支撑力。

这样的话,上半身受到的加速度可以为2g。(假设上下部分重量相等)

当然,这是理想模型。。。

各个部分的速度会不同,而且正常情况下半身依然会受到地面一定支撑力。

但是上半身的加速度绝对可以比g高很多。。。

( 如果要求整个身体重心直接移到地面,那总体来说不可能快过g,但事实上往往只要求下降1/2就够了,,,。。。

。。应该说就整个人体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是肯定不可能超过g的,但是身体某些部分要超过是很容易的,,,

参考某楼的图,有段小腿的位置完全没有改变,理想状态下这部分受到的重力mg全部用于其他部分加速下落即可使得其他部分下落加速度超过g

Mg-N=m1a1+m2a2

a1=0
N=0
m1>0 时。

a2=Mg/m2>g

如果有人认为人体无法减少地面的支撑力的话

请想象一下人跳起来的情况

由于人的肌肉对地面施加了一个力,所以受到 大于 mg 的支撑力

因此人跳起来了

而人体中同样存在着与其相对的能把人往下“拉”或者说把下肢向上“提”的肌肉,使得支撑力小于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重心又不在头上。。。没什么好讨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jofflvv 于 2009-11-14 04:01 编辑
先搞清楚,G是加速度单位,不是速度单位。物体下落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主张头大于G的,应该是认为那个弹簧球系统,下球小于G,弹簧等于G,上球大于G,整个系统等于G

可惜非自由落体人没可能,拿下缩高度算他30CM吧,在30CM处停止,头部先加速后减速,最快瞬时速度在15CM处,达到G的加速度的话,需要
S=1/2Gt^2
0.15=4.9t^2

15/490约等于0.03再开方
大概是0.17秒

这才是失重状态,自己练练看吧

要是非要说头是非匀变速运动,这30CM减速时间大于加速时间,某一时刻的加速度绝对大于G的话,那我就不奉陪了,还是找到每秒300帧的高度摄影机先再研究吧

能不能练出来另外一回事。。

毕竟自由下落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目前只是讨论物理层面上是否有可能实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LZ头上放一个苹果,然后最快速度下蹲,如果觉得身上被苹果打了一下,恭喜你,你艹翻了你心目中的物理,你是超人了.....
GMJ 发表于 2009-11-13 20:23

糟糕
蛋疼的我去试
真的被打到了 是不是要去挂急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乃们竟然还在纠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甩头下蹲就行了,靠腰里把上半身弧线甩下就能达到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人做的是单纯的自由落体运动,那么他身上每一个部分都只受重力作用,故他身体的每一部分的加速度都是g,不存在哪部分快哪部分慢的问题,在落地前也不会有什么形变。

如果身体的那一部分加速度 ...
wIsH 发表于 2009-11-14 00:28

你这样说我才发现我又犯了一个错误
我们都没有完整的考虑人体下蹲的情况

事实上下蹲时整个身体都在参与运动
简单分析的话就是躯干将头和下身拉近,而腿将上身和脚拉近
实际上就不是之前那个重物A弹簧与重物B的故事
而是重物A(脚) 弹簧(腿拉力) 重物B(姑且叫重心吧,其实只是较重的那部分) 弹簧(躯干拉力) 重物C(头)
虽然同样是没有足够的数据
但我觉得对一般人体重量分布的的情况来说,因为两个弹簧的作用
重物A和重物C所造成的影响大部分都是被内耗掉了吧

所以这样看来,重物A的确就是个可以忽略的东西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化那帮BOSS多阶段变异体积变大明显是违法物理法则的啊,别认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下蹲然后子弹才射出,这是先读,跟物理没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ng130083 于 2009-11-14 12:50 编辑
想了一下···貌似被那个弹簧球模型误导了
躯体质量大大高于头和脚,根本是那根弹簧重量超越两个球啊
F=MA,
躯体质量等于两个头的话,躯体头下降同为一个G,要让躯体停止要向上的力为F,头就是一半F
腿的向下拉的力 ...
前原圭一 发表于 2009-11-14 03:57

那是简化模型,重物AB代表上下半身的质心,弹簧代表肌肉做的功
下蹲时虽然主要发力是大小腿,但身体所有向下加速度不到G的部分都还有一部分重量压在脚上,这些重量也要算进重物A的重量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的问题,怎么搞这么复杂

如果没有地板的向上的支撑力,你能自己把自己举高吗
方向反一下也是一样,没有一个向下的力,你能自己把自己下拉吗
以系统考虑,蹲下这个过程中,唯一做功的就是重力这点毋庸置疑 ...
Elisha 发表于 2009-11-14 12:31

求您仔细看看帖子,聊的是上半身加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蹲是自由落体。。。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ipher-lee 于 2009-11-14 13:02 编辑
我累了,这其实真的是个很纯粹的问题。

使用肌肉下蹲时,头部受重力作用,同时又受肌肉拉力作用,所以用力下蹲头部加速度可以轻松超越g,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实验也很容易做。

从你上面觉得头部既可以只受重力作用 ...
wIsH 发表于 2009-11-14 12:07

我也觉得很累
上身加速度超过G是我一开始就说了的
我的论点是重心部位的加速度不会超过G
你追着我打了这么久没发现打偏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1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20 07:05 , Processed in 0.31503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