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Elisha

发烧是很神奇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术业有专攻

为啥总有那么业外人士质疑专业的权威性 只因为天朝人被骗多了 坑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9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1122 于 2009-10-19 18:55 编辑

\"自己无法理解的便是SB\"楼吗?
咱不是啥高级发烧友, 但HiFi也算一个主要兴趣. 本楼出现的问题, 有心交流的咱可以一一解释, 但看这一棒子打死再踩两脚的阵势咱还是打酱油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9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额抽不来烟,看他们买红梅5块一包,红塔山要10块,中华60一包,额是学化学的,知道火一上去里面都是焦油、烟碱、一氧化碳,闻起来都是呛人的,他们还能抽出档次,真可笑!


乙:老子是滴酒不沾,TMD的你见他们请客喝军茅,老子愣是闻不出和二锅头有啥差别了,NND二锅头换个马甲就能卖500了,你说这中国人不就爱搞这些虚荣心。


丙:你们这算啥,我有个朋友玩HIFI,超发烧,改天带你们去见识见识,那个才叫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in 于 2009-10-19 20:02 编辑
虽然我懂电路会做音响,但仍然觉得音响很玄。
很多动作会影响声音说不明白,也没有很明确的书面理论,
经验因素占比较大分量。
YUNO 发表于 2009-10-17 21:14


没有书面理论个人觉得其实是太复杂
不能通过精确计算来得到结果吧
这东西主要还是和电磁波的特性有关吧
然后每个人耳对电磁波的特性也是不同
每种介质也不一样
而方向、位置、高度等等,也都和到周围物质的电磁波已经地球磁场有关吧
温度湿度等等也是有关系

就和颜色一样的,每一次绘画,调出来的颜色不会完全相同,所以完全凭个人感官和经验了

向我这种一般人随便弄个卖相好的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9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盘会因为震动受到影响,这是很明显的,自己试一下把CD机和功放全都堆在一起,声音好不好一听就知道,但是机器档次不能太低

线材和电源线不是因为导电性能比鸡线好而贵,而是因为本身可以让声音带上某种味道

在音乐厅听完了LIVE,回家放CD就往往觉得不是那回事,想回放出好听的声音,这当中肯定需要学问,有心要黑HIFI的话,再夸张的笑话都可以创作,问题是,真正喜欢音乐和HIFI的人不屑跟你争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示器用久了显像管会老化失真,这时需要调教,音响器材没这种顾虑,专业级别的器材都是追求还原度的,所以也不存在搭配问题。
SORAYA 发表于 2009-10-19 15:28


较色的主要目的是要纠正不同的显示屏幕特性和显卡与显示器的电器元件性能与搭配引起的实际显示色彩与标准色彩之间的偏差吧。
我想的话 那么追求声音还原的人也可以用测音设备来测量自己整套系统与理想音源的之间的差距 而据此来调教或升级自己的设备

主要比较介意的是一边用上百倍的投资来换取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失真减小 一边又用一些加大失真的设备来使声音“温暖沉稳空旷透明干燥潮湿”来最求所谓的“好听” 这的确会给人一种十分蛋疼的印象


也许那个什么钛项圈的确能从心理上减轻人们对颈部疼痛的感受 那么把这玩意以几十近百块的价格买来当成礼品送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要是有人真为这东西花上成千上万去把自己的项圈升级成什么“纳米钛”“宇航钛”并骄傲的宣称这玩意的效果更好那就会忍不住去黑他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真正喜欢音乐和HIFI的人不屑跟你争辨
pandog 发表于 2009-10-19 20:23


我就喜欢嘲讽那些有事没事就出来装b的伪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0-2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烧钱装b的太多~结果造成了大众对真正专业人士也开始蔑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233,我又想起来那个晾衣架和发烧线的盲听测试了
lixianglover 发表于 2009-10-20 11:23


这个阿麦力卡式的笑话又被拿出来黑HI-FI了

只可惜怪兽公司怎么还不倒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0-20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穷玩车,富玩表,实际上喜欢HIFI的多不富裕,纯粹是一种爱好

线材的问题,各有各的测试方法,经常盲听测试烧友的海着去呢,怎么就盯着不许盲听,这就是心态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玄不玄,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不同的耳机,还真没碰到有人分辨不出,即使它们价位相同,音色走向也不会完全一样。这就如同有人说分辨不出6500K和9300K色温一样,至少是色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你们直接在我身上打个洞再插根管子吧...走hdmi+光纤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不是笑话,人家正经做的盲听测试呢:
http://www.engadget.com/2008/03/ ... -monster-cable-and/

连普通DVD机芯套个铝壳子都能卖上万,发烧友的消费能力养活一堆怪 ...
lixianglover 发表于 2009-10-20 14:44



衣架做信号线,这还不是笑话啊,绝佳的垂直导电性、无缠绕特性、超粗单芯导体、低阻、垂直平行地结构、低感容,材料纯点别掺假性价比秒杀各类名牌信号线。

可惜人家卖的是怪兽线,不是怪兽棍。。。喜欢的话自己做就行了。

HIFIDIY高手为了电路性能更加理想,做机都不用PCB了,全部元件用引脚就搭焊了,有技术自己玩玩可以,厂家敢这样生产么。

不同的线光用个简单的万用表打上去几个参数都差好多,为了更加让真实应用电路更加接近模拟电路设计的结果,技师们做了很多不懈的努力,不要用一个衣架就把人家的劳动给抹煞了。

精炼5N、6N...8N铜 提升的是小数点后的纯度,越往后自然越小,但是工艺成本成倍增长,自然价钱要高走,你换成别的行业也是如此,烧PC硬件的玩家应该有所体会。。。

发烧的人多了自然有伪发烧的,但是真发烧的不一定都是老板,不一定要花钱如流水才叫发烧(当然空烧不花钱也是不行的- -),正因为如此才有HIFIDIY这个群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0-20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左右耳听力和频响在某些频点上差几个dB都正常,还在乎设备的那点误差么...
音乐高于声音...内涵啊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边杨 于 2009-10-20 22:31 编辑

音箱摆放很重要这个我同意
但是是否需要精确到每一分每一毫我有点不能理解
莫非人听音乐时耳朵所处的位置是固定的?
要知道,一个人的身高在一天之内也是在变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耳朵确实能听出那几赫兹的频率差异

钢琴的音域是A2-c5
比如A2到A2#的赫兹差异用12平均律算也就 2.29166666666.......... HZ  如果有会弹钢琴的同学都能听出差异吧

专业的乐手不需要校音器可以准确找到A音位 ...
bt4200 发表于 2009-10-19 17:17


发烧友到底是欣赏音乐还是去听那几HZ的差异去了?

如果说就是烧器材去听几HZ差异去了,那好歹PC硬件那些烧cpu的有个具体记录的数值,跑PI的记录,跑分,游戏帧速的记录。听感这种无法量化的东西烧来烧去,最后不就是走唯心了吗?(我说好那就是好,李师傅说了,我们这个体系跟你们那个体系根本不在同一个宇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较色的主要目的是要纠正不同的显示屏幕特性和显卡与显示器的电器元件性能与搭配引起的实际显示色彩与标准色彩之间的偏差吧。
我想的话 那么追求声音还原的人也可以用测音设备来测量自己整套系统与理想音源的之间的 ...
kmh 发表于 2009-10-20 11:12

如果专业显卡和专业显示器的失真在出厂时已经调到最小,那么就没必要进行调整了,同样的,专业音频器材和监听耳机的失真在出厂时已经是最小,也不必调整
显示器有三基色调整,在音频领域中有EQ这种东西,它能起到的作用想必你也清楚,较色仪器较色其实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专业死研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t4200 于 2009-10-21 11:46 编辑
发烧友到底是欣赏音乐还是去听那几HZ的差异去了?

如果说就是烧器材去听几HZ差异去了,那好歹PC硬件那些烧cpu的有个具体记录的数值,跑PI的记录,跑分,游戏帧速的记录。听感这种无法量化的东西烧来烧去,最后不 ...
stepbystep 发表于 2009-10-20 22:41


嗯,这个贴我是就人的耳朵与HZ的关系进行的回答

音响能弄出几HZ的差异? 那声音不全左掉了,关于这点大可以放心,就算板载声卡配个普及电脑箱没坏掉的话也不会有几HZ的差异的。

同一段音乐HZ到不会有差异,就HZ这个问题来说音响好坏差异在于各种HZ的响应程度,就是说各种HZ的信号给进去能不能保持原始的比例问题,用视频来比喻的话就是这个显示器对于发色数、色彩的比例能不能重现真实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否更加接近自然。

这个可不是没有数值的,不用你去听,用个扫频仪器一扫就知道了,实地一测,一些觉得听起来“效果”还不错(显示器来比喻就是颜色看起来艳对比度很好哇)的电脑音响系统从频率线上一看就完了,都是些大坑,自然和录音现场天差地远。

一部分还算重视听感的玩家高档电脑音箱买回家一乱放,找个扫频软件自己听一下也是声音大大小小的。。。
其实音箱出厂仪器测的频响还行,搬回家和家居墙壁一组合就全乱套了。。。为什么强调摆位调整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减少房间影响,或者平衡房间影响,而且乱放的话声场也不对无法享受原始声场的美好感觉。

流行播放器都搞个均衡器知道为什么,给他们填坑用的,省得小提琴一播变马头琴了。

回答最后一问题,大厂名厂出的HIFI设备,就算小到一个发烧电子元件肯定是有详细参数的,真要忽悠现代人也要讲技术含量的,HIFI可是经过唯物和唯心双重检验的东西,所以一定请查询后再喷不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贴让我想起无忌上有个人买了几十万的设备,十年的时间换了无数镜头,就是为了拍拍砖墙,看看有没有畸变,一张有价值的照片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个贴我是就人的耳朵与HZ的关系进行的回答

音响能弄出几HZ的差异? 那声音不全左掉了,关于这点大可以放心,就算板载声卡配个普及电脑箱没坏掉的话也不会有几HZ的差异的。

同一段音乐HZ到不会有差异,就HZ ...
bt4200 发表于 2009-10-21 11:38

拿扫频软件校声...你说的是监听标准吧...
监听标准和欣赏标准是有差别的啊...
如果真的要以监听标准来校声,就别考虑你那十几平米的房间了...音箱无论怎么摆位都没用的,别指望靠摆位能把频响给拉直了,这样一个方形的盒子里充满了各种驻波,墙壁材质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吸收反射值不一样,造成了所谓的那些坑洼。如果你有钱买一套Genelec SE™DSP System,他会赠送你一个专用的校准mic和一套软件,同样要靠音箱内的DSP来做EQ拉直这些坑,以及在不同音箱的不同频段做精密延时来补偿整个声场的声混叠特性。
真正的监听室应该是有至少5米高,音箱离监听位置8米以上的中远场监听,背后距离越大越好,这样才能避免回声叠加和减少驻波,近场监听一定是会不准确的。
还有,不要老拿频响说事,频响是整个音频系统中最容易做到的一点,现在随便买个几十块钱的耳塞就能做到20-20KHz +-1dB的频响,可为什么音质还是不满意呢?
别忘了还有谐波失真、频相差(频率相位差)、混叠度、离轴特性等一系列指标...很多监听音箱的频响并不是做不平,是因为要兼顾其他的指标不得已做成那样的。

如果你想让10万元的监听器材发挥它的作用,至少要花50万来处理你的监听环境,外加几千块去医院检查一下耳朵...

如果是欣赏音乐,放轻松吧...十几年前信噪比不到50dB的磁带咱们都忍过来了,不是一样的能够欣赏音乐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磁带能欣赏过来很正常,磁带,LP等这些模拟录音和现在的CD比没有数码味,现在LP越来越多人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拿扫频软件校声...你说的是监听标准吧...
监听标准和欣赏标准是有差别的啊...
如果真的要以监听标准来校声,就别考虑你那十几平米的房间了...音箱无论怎么摆位都没用的,别指望靠摆位能把频响给拉直了,这样一个方 ...
一叶之舟 发表于 2009-10-21 12:14


1.监听和欣赏只是一开始走的道不同而已,而最后还是要交汇在一点上!(就像电视和PC显示器分别了多年现在终于结合了)
有一段时期搞这种划分还造成了误导听感理论,什么监听就是难听就是冷,欣赏的要有什么甜味咸味暖味什么的。。。
其实到最后HI-END监听和HI-END欣赏其实没什么不同哦,广大烧友开始认识到,HIFI的最终追求目标还是纯粹的还原度。

2.不是老拿频响说事,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诚然如你所说,频响是个很普通的指标,这年头个人家庭录音棚普及,千元上下就可以买对监听音箱。所谓HIFI,玩的主要是别的那些高级指标,但是基本指标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欣赏者当然不能忽视,要尽力完善,像玩AV系统,按照THX标准,百分之九十的家庭都不适合装低音炮,因为驻波无法避免,玩AV的度知道炮是多声道的lead,没炮没法玩了,于是很多人通过慢慢调整摆位、人造黑洞等方法还是为听音位置营造了一个不错的声学环境。

3.听磁带的时光是很美好的,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再让你抱一台小霸王你还会其乐无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监听和欣赏只是一开始走的道不同而已,而最后还是要交汇在一点上!(就像电视和PC显示器分别了多年现在终于结合了)
有一段时期搞这种划分还造成了误导听感理论,什么监听就是难听就是冷,欣赏的要有什么甜味咸 ...
bt4200 发表于 2009-10-21 15:22

嗯嗯好吧你就每天听正弦波扫频碟验证设备的还原性吧...Hiend级别的监听设备听扫频是多么的真实啊...每个采样点都是那么的清澈透明...通过了前石后胆的放大器变得多么的醇厚多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模拟声不就是混响重谐波多解析差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模拟声不就是混响重谐波多解析差么
绝种好男人 发表于 2009-10-21 16:49

所谓模拟声是柱状空气在耳道内做高速连续往复运动刺激你最敏感的部位产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录音室工作过的飘过,然则我只是录英语磁带,耳朵方面还真是个木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3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好吧你就每天听正弦波扫频碟验证设备的还原性吧...Hiend级别的监听设备听扫频是多么的真实啊...每个采样点都是那么的清澈透明...通过了前石后胆的放大器变得多么的醇厚多汁... ...
一叶之舟 发表于 2009-10-21 16:00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HIFI是要经得起主观客观双重验证的,如果有人怀疑其客观性的情况下,那我们可以用数据来给与其考验。
如果您不是一位苛刻的玩家,验证还原性很简单,放轻松点,放一张你喜欢熟悉的CD吧,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真正的HIFI不是带有什么特殊的味道,不是带有什么惊人刺激的效果,你觉得谁更真实,谁更自然,那就对了。

摆位的重要性不论新生老生很多喜欢动手的玩家都是深有体会的。。。是一个不用花钱又可以优化听感的好办法,各位同学都值得尝试一下。
这位先生,看你的签名我们都是玩乐器的,既然知道那么多相关专业知识,就不要发这种放任论调的帖子,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玩乐器更要精益求精,才能传播音乐的美,带给听者更美好的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神奇的呢,自己去玩一玩就知道了
我觉得大多数人都能听出来一些明显的东西,没那么玄,别试都没试过就说神棍
如果听不出来,那也就不必纠结了,开心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能听出AKG K315和森海塞尔PX200的不同,非常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之前某展销会上某厂商演示自己的电源线,换线同时偷偷扭电位器
这么玩的确大家都能听出区别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9 10:10 , Processed in 0.30877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