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松冈美羽

日本为什么那么流行推理小说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7-2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也流行啊,你看看研究红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不流行推理小说?

这几年推理小说在国内的高速发展可是有目共睹的啊。
cloudys 发表于 2009-7-29 10:41

就目前来讲,离流行还差得比较遥远。
别的不说,就这楼里能有几个人认识文泽尔的,更别说到流行文学的市场上去竞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也流行啊,你看看研究红学的
00213960 发表于 2009-7-29 12:26

G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言的后半部算冷硬派推理………………大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尾写的不是充满了青春情怀的废话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言主角不是在下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言主角不是在下
哀川 润 发表于 2009-7-29 16:53




伪物...


小呗 小姐 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___-


而且主角明明是  井伊遥奈 他哥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目前来讲,离流行还差得比较遥远。
别的不说,就这楼里能有几个人认识文泽尔的,更别说到流行文学的市场上去竞争了。
瓦拉几亚之夜 发表于 2009-7-29 13:41


你这就牵扯到“标准”和“圈子”的问题了。

以S1为例,那自然是几乎无人问津了。但如果换到豆瓣呢?情况很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当然我承认这和作者本人的习性有关)。

一种书是否流行,主要还是得看他面向的阅读群体(包括潜在读者)的接受度。不然的话,在中国所谓的流行文学就要变成语文课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就牵扯到“标准”和“圈子”的问题了。

以S1为例,那自然是几乎无人问津了。但如果换到豆瓣呢?情况很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当然我承认这和作者本人的习性有关)。

一种书是否流行,主要还是得看他面向的阅读群 ...
cloudys 发表于 2009-7-29 17:25

首先得承认销量不是流行的充要条件,但一定是流行的必要条件。连大众知名度都谈不上的东西,还能谈什么流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到各类云云,楼主真是太调皮了,叫伸惠姐姐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呃,楼上头像同步率越发进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伪物...


小呗 小姐 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___-


而且主角明明是  井伊遥奈 他哥 -_-
stangall 发表于 2009-7-29 17:13

更换自己语言风格可是一大乐趣哦。这等无趣的话,就好像“明明获得了第一名,可是参赛选手只有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换自己语言风格可是一大乐趣哦。这等无趣的话,就好像“明明获得了第一名,可是参赛选手只有一个”!
哀川 润 发表于 2009-7-29 21:07




乱换风格会把自己的运势都换光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有趣的人物,有波折的故事,有悬念的伏笔,有惊天的诡计,到最后还有作者一路引进门给你讲解真相,几乎完全不用动脑,这样的小说,为啥没有流行的可能?
至于什么黄金年代,本不本格社不社会的,这些已经是以前吵到不想再提的无结论论点,但是,区别黄金年代欧美系侦探小说的,这个百家争鸣,诞生出了无数作家和他们的名作,争议作,糟粕作的,涵盖范围不仅在于智慧游戏,甚至衍生到了社会,政治,婚姻,伦理,家庭等等的,在世界侦探小说历史甚至世界文学史都独树一帜的日本推理小说时代,毫无疑问是伟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最强来说运势什么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日本流行的其他更奇怪的东西比起来,这个简直太普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日语等语言比较适合写推理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伸手求个东野圭吾的TXT打包,这儿正版书好难买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伸手求个东野圭吾的TXT打包,这儿正版书好难买到
lhh_ah 发表于 2009-7-29 22:58

http://www.paipaitxt.com/r4739313_1/
请自由地……
推荐嫌疑犯X的献身
还有一本是《白夜行》,虽然也是有口碑的书,不过个人不太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paipaitxt.com/r4739313_1/
请自由地……
推荐嫌疑犯X的献身
还有一本是《白夜行》,虽然也是有口碑的书,不过个人不太喜欢
彼方君 发表于 2009-7-29 23:09

大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0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统推理小说的桥段都被人写光了,后人很难发挥。
现在欧美好像都没什么出名的推理小说(有的推荐几本),反而日本的1大堆。
每次去书店推理小说柜面前都是没几个人的,玄幻魔幻言情的1堆人在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7-30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0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以为还是阿加莎的年代么?

日本二战后的推理小说独树一帜,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ulian 发表于 2009-7-28 22:59


  尼尔森图书销量排行榜显示,截至2007年6月,英国推理小说销售额达3630万英镑,比2006年同期上涨10.7%,图书销量的增长率为8.5%。
  
  推理小说平装本2007年增长极为猛烈,2007年理查德&朱迪最佳阅读奖的得主杰德·鲁本菲尔德最为风光。他的《谋杀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Murder)一书今年平均每周销售2.2万册,其后的销量更大(目前已售6233万册),甚至超过了位居推理小说平装本排行榜第二、三、四位图书销量的总和。
  
  斯特弗·彭尼的《狼的柔弱》(The Tenderness of Wolves)曾获2006年2月的Costa图书奖,后来由Quercus出版社出版了平装本,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还是在榜图书中书价最高的一本。马蒂娜·克尔的《靠近》(Close)一书摘得平装本第五名。詹姆斯·帕特森共有3本书打入精装本推理小说前6名,3本共销售14.5万册。
  
  去年,莎比·达得妮的《冷血》(In Cold Blood)一书在一个地区的售量就超过30万册,这要归功于电影《女帽》(Capote)的上映。然而2007年却没有哪本书能取得同样的好成绩。
  
  瓦特斯通的西蒙·罗伯特森认为,现在是推理小说创作的黄金期。“我发现,当下推理小说的创作很有深度和力度,形势喜人。这些年来我一直做图书销售,却从未发现有哪段时期跟现在一样。虽然该类图书很容易受价格影响,还面临着来自超市的竞争,但每年都在增长。”出版社对市场的了解正变得越来越到位,而读者也能接受新作家以及推理小说的新写法。“每个人都赶上了潮流。大西洋出版社和费伯出版社分别出版了马特·李斯和杰森·谷德温的书,老街出版社也为吉安瑞科· 卡罗非利欧出版了一本精装书《过去如异乡》(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这表明,出版社对推理小说市场还是很有信心的。出版社正尝试新的角色或故事情景,比如谷德温的小说主角就是一个很没有男子气概的人。”

  不管是英美的大家、英国的新秀,还是“欧洲推理小说派”,他们的图书在整个榜单上的表现都不错,给哈珀·柯林斯等一些老出版社注入了活力。“一个新的市场诞生了,《达·芬奇密码》的老读者都变成了詹姆斯·帕特森和李·查尔德的读者,这个转变相当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已经偏到硬汉、冒险、间谍、惊险和纯解密码上去了,日本一边发展出独有的社会派,而另一边守着本格的路却拐弯到了新本格

黄金时期的那种推理小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死了 ...
司马宙 发表于 2009-7-28 22:35


确实如此。想想挺悲哀的,没有赶上作者们在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日本的思路是,一旦一个模式成功,那么就一条道走到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21 04:51 , Processed in 0.15001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