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22|回复: 16

[原创]:我对当前中国动画的感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9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当前中国动画的感受


注:本文讨论的动画特指商业动画

    从小就受到动画的耳濡目染,到现在,我的“动画龄”大概有十五年了。这期间,我看动画从看热闹变成看门道,贯穿其中的是对这门艺术的热情。从幼儿园为之着迷的《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大闹天宫》到高中崇拜的CHIBLI、GANAX、GAONZO、迪斯尼、梦工厂、东映等等制造动画的圣地,以及圣地中迪斯尼、手冢治虫、宫崎骏、高田熏、近藤喜文、押井守、大友克洋等等神一般的存在。这些魔术师们做出的叫“动画”的魔法成为了我生命的主旋律。

    这十五年中,我个人变得成熟了。然而,仔细看看,我喜欢的对象在这十五年中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变:我的欣赏趋向由“中国制造”变成了“舶来品”。事实证明,中国动画观众的观赏兴趣也基本是这样变化的。这十五年中,中国动画从颠峰跌到了低谷。国际上,“中国学派”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而中国商业动画则毫无建树……改革开放后,国外动画的倾销,国内人才的流失, 政府对动画产业的不重视等第,这一切铸成了中国动画产业黑暗的中世纪。这些,已经变成了历史……

    十五年后的今天,中国动画的现状如何呢?现在全国有制作加工动画片的公司、工作室上千家;近年来,动画制作教育也迅速发展,全国共有大专院校设立了87个与动画相关的专业。(注1)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国国产动画片的总产量共完成约1万8千分钟,与去年同比增长5000分钟,增幅为38.5%。(注2)表面看上去,中国动画欣欣向荣。再看看2002年复旦大学对动画受众群做的一份调查:在对国产动画的兴趣方面,不感兴趣或兴趣很低的约占83%,在最喜欢的动画里,前十名中只有一部中国动画:《我为歌狂》(排名第七)从上面的数据中不难发现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动画无人喝彩。或许官方声音并不这样认为但是,从动画观众的角度看,这是个铁一般的事实。

    今天,摆在中国动画前面的考验不胜枚举。首先,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将不得不放开文化市场,中国动画在“有行业无产业”的现状下,受到的压力将越来越大。“2002年,全国送到广电总局审查的动画片只有两部,而全年送审的电视剧是3696集。”近日举行的中国高校数字媒体教学协作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黄会林教授说到这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虽然是“部”与“集”的对比,但是也的确能说明不少问题。其次,中国动画急缺人才。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动画人才大批量流向国外动画的加工业,造成了中国动画业长时间的“真空状态”。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对数字媒体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约在15万人左右。这其中,动画业又占了绝大部分。这些都是导致中国动画水平低下的重要外部条件。

    然而中国动画从本身看还有一个致命伤:制作方与观众――这里指的是真正有思想,有辨别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观众――完全脱节。一方面观众对动画界感到极度失望却只能互相听听对方无能为力的牢骚;另一方面,那些听不见观众意见的制作者和评论家们仍然以学习日本,美国动画为耻,在“民族风格”的泥潭中苦苦挣扎。从观众角度看,他们找不到让制作方倾听自己声音的机会,而制作方又往往忽略观众(青少年)的声音。因为在中国动画“红头文件――制作动画――卖给电视台”的一整套产销模式中,观众并没有出现。从而,观众的话语权就这样被剥夺了。但是,动画是给观众看的,观众的评价是评判动画价值最重要的一环。动画制作者在闭门造车同时,总是有这样一个倾向:模仿日美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动画一定要有了自己的“民族风格”才能考虑其他问题。这恰恰是观众与制作方分歧最大的地方。现在,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动画观众已经能同步获得世界最新的动画资料,长期耳濡目染,观众看动画的眼光已经非常挑剔。他们关注的并不是“民族”或“外来”的风格,而是动画的内涵和制作质量。同样是2002年复旦大学对动画受众群做的调查中,表示最难容忍的中国动画缺点,从小学组到大学组无一例外地认为中国动画“低幼”、“动作僵硬”、“简单说教”。这个矛盾直接导致了中国动画官方评论界与民间评论界的观点分歧。以《宝莲灯》一片为例,官方评论与民间的声音就完全不同。官方评论其优点时,集中在明星云集、音乐阵容强大、采用3D技术等等,而缺点方面又不外乎是太过模仿好来坞,没了“民族风格”之类。反观民间,对于其缺点的批评,则集中在故事老套、电影语言运用不够纯熟、人物设计脸谱化等等。反而“民族风格”方面的批评却鲜有提及。当前对中国动画,观众和制作人都在痛心疾首地寻找出路,但是这两方面走的方向却完全不同。这个问题的确值得人们好好思考一番。
   
    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商业化问题了。现在,中国的动画业正一步步走向全商业化运作。政府慢慢放开了对动画制作的钳制,动画制作公司也不再象上个世纪一样靠政府养活了。但是中国动画的商业运做远远比不上日本、美国等动画生产大国。这其中诸如政府过度保护国产动画
、动画买方为电视台而不是观众等等顽疾还需要长时间的磨和才能消除。
   
    现在,中国动画的振兴,最重要的不是先讨论做什么样的东西,而是要大家静下心问问自己做过什么,有没有用心去做。
   
    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动画专业,而这些新一代的学生都是在世界最先进的动画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新的血液(也就是我们这些人)成长起来后,相信会使中国的动画事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动画的发展任重道远。   
   
                                                            

                                       
注1:数据引自《人民日报》,作者北窗

注2:数据引自中国动画学会2001年会工作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2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楼主的口气真是少有的温和啊,支持你一下,顺便抢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29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中国动画感觉和谈盗版问题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道理,但是决不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29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汗~~

这~~好官方的语气~~

是中宣部驻S1发言人么??

哈  ~~不过说的很中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29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是群众的排斥心理的问题。
这种东西再强调也没用,反正偶到30岁之前估计还是一直看日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29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脾气的说~~

外面还有人在骂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30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其实是篇期末论文来的……

因为要写给常光希(就是拍宝莲灯的那位)看的,总归要照顾一下老先生的心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国见比吕&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5-31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31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给常SIR看?
人家也不容易啊,那么多的制作费都被几个歌星打了水漂,《我为歌狂》同样逃不过这个制作费被摸名瓜分的命运,关键问题既不是思想,也不是定位,是管理和资金运用,如解决这两个问题,再好的东西,中国人也能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时间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6-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6-12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评价不会很高。
您知道的话到说说看老家伙们是怎样说他的?

谢了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国见比吕&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6-14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4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凭良心说我国的幻灯片还是拍得很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1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4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了一遍三个和尚,不错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4-22 03:58 , Processed in 0.12392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