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xisailuo

Halo Wars 獲評 6.5 分. Gamespot 論壇 Halo fans 暴動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2-22 18:39 发表


以你对SCE第一方跟第二方的了解
我宁可相信你是索黑

别给索饭丢脸行不

连INFAMOUS是谁作的都不知道的人还好意思说别人,你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阿,说KZ2好就是不了解阿,你这索黑软匪不觉得可笑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2-22 18:18 发表
最终100万左右吧,猜测

我是根据Halo Wars demo突破200w下载量来猜的。而且这次欧洲比北美先发售。北美要等到3月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言论太神了,来COS下
“那群拼命顶NGB的软菲虽然是ACT白,但是至少是NGB让他们开始不再喷ACT了,NGB还是很有正面意义的,从各方面来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oyifanjason 于 2009-2-22 18:39 发表
233,你们以为全世界就你们会打枪吗,这优越的


EG等老牌论坛早年还能见到不少“TV VS PC”的战帖的

其实本质就是日式VS美式

两派人都是抱着老死不相往来的心态

只不过现在日式游戏日渐式微了,美式游戏更加强势还彻底入侵了TV市场

主机青们战自家的大作的时候就免不了要涉水一些不了解的PC游戏类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越了不是一两天了,连对SCE了解不了解都能优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加上定语: 优秀的console fp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死但丁 于 2009-2-22 18:42 发表

连INFAMOUS是谁作的都不知道的人还好意思说别人,你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阿,说KZ2好就是不了解阿,你这索黑软匪不觉得可笑嘛


狡狐大冒险好歹3作我是都通了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2-22 18:45 发表


狡狐大冒险好歹3作我是都通了的,谢谢

所以就优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2-22 18:41 发表
我一度以为那个电影取消了.......
主角不好找

电影版是万年延期了,剧本费就花了100w。前面有人说做成纯CG其实是挺好的。但是微软野心更大,要玩真人电影。你看看Halo 3当时真人广告气势就知道了,想去抢暑期档Top10的。
Peter Jackson做的那个还是游戏,但是会用到很多真人和电影手段

OXM去新西兰Peter Jackson的Weta Workshop探过营。你看这图,做游戏需要这样的东西吗——









真车,可以跑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untryCat 于 2009-2-22 18:44 发表
请加上定语: 优秀的console fps


HALO的历史意义在于告诉人们FPS也可以上console,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N64的007只办到了第一点,没办到第二点

至于之后TV上的一堆没为TV量身定做就胡乱移植的FPS,那就跟HALO没关系了

(说起这事,谁还记得2003年的XBOX版CS?绝对算水管的耻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2-22 18:45 发表
Demo下载量和实际销量到1:1不可能啊
ODST过量百万倒是没问题

呃,损失的考虑进去了,因为下载demo的基本是金会员Live死宅
那么新的宣传攻势再找到一批LU,加上同期新的小说已经出来了

没准刚好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2-22 18:48 发表


HALO的历史意义在于告诉人们FPS也可以上console,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N64的007只办到了第一点,没办到第二点

至于之后TV上的一堆没为TV量身定做就胡乱移植的FPS,那就跟HALO没关系了

(说起这事,谁还记得2003年的XBO ...

所以halo的高评分 并不是指游戏本身品质有多优秀 而更大程度上是强调这个游戏出现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MC又不露脸的,为什么演员难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untryCat 于 2009-2-22 18:49 发表

所以halo的高评分 并不是指游戏本身品质有多优秀 而更大程度上是强调这个游戏出现的意义


现在的人都说HALO品质如何如何,这个缺点那个缺点的

也不看看初代是XBOX的首发游戏

作为历代主机的首发游戏,HALO的完成度可以彻底砸翻PS2的三款作品跟NGC的路易鬼屋

也就只有几款任式家用机的马尿跟塞尔达可以预期相提并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2-22 18:48 发表
(说起这事,谁还记得2003年的XBOX版CS?绝对算水管的耻辱)

一点都不耻辱啊……Xbox 版 CS 在Live对战榜Top10里还算是常客,当然是说xbox时代

另外,没有这个,哪里来网上用从xbox版里导出高精材质和场景的优化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untryCat 于 2009-2-22 18:49 发表
所以halo的高评分 并不是指游戏本身品质有多优秀 而更大程度上是强调这个游戏出现的意义

……历史意义新说

扯太远了。我就不参与这话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2-22 18:47 发表

1代没玩,2代95%,3代90%.........
个人评价远超Jak和Rachet


Jak这系列还可以
2代好歹当时也算PS2最强画面

Rachet这系列就纯粹名声大于实际素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2-22 18:51 发表

XBOX那个不是另一个制作室移植的么?水管本身没参与那摊子吧?


不是水管做的?

难道是GEARBO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个名声大于实际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halo3网战太欢乐,一度上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2-22 18:54 发表
不是水管做的?

难道是GEARBOX?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2-22 18:55 发表
忘记了,印象里好像是叫什么什么Studio.........不确定

你们都是伪非呀……CS xbox版就是做L4D的巨龟的蛋呀

[ 本帖最后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2-22 19:0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2-22 18:54 发表

Rachet的PS3那作相当让人失望,Isomniac还是去做抵抗好了


抵抗节奏太差,高潮不起来
要是制作人能学战神2那样,把开篇的BOSS做出最终战的气势,这系列销量肯定不止那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2-22 19:04 发表

Turtle Rock Studio, 就这个


多谢答复

查了一下,这公司还给CS:Source做过地图

对XBOX版的CS只剩下两大印象了

一个是不能单机对战BOT的脑残设定
一个是刚公布时的大片刀

再加上画蛇添足的修改版地图
这作绝对是PC移植家用机FPS的反面教材

CCTV5段暄那游戏节目播放这作的宣传片时的介绍是“虽然人们都说FPS不适合出在游戏机上,但是既然有了完美解决操作问题的HALO这个前辈在,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现在想想这段话……实在令人哑然失笑

[ 本帖最后由 Macro 于 2009-2-22 19: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k22ak 于 2009-2-22 18:41 发表



噗,原来FPS历史了解多了就不FPS白了。看来学历史的最英明阿


人家明年今日可能就去N个大学做演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2-22 16:27 发表

不敢苟同

关于console rts操控机制方面的问题,以前在tg有过长篇大论的讨论。看看我能不能挖出来

客观的一个事实是,现在主机上的RTS是越来越多了,而非越来越少

Tom Clancy EndWar这种渣都可以拿7.5,Halo Wars 6.5,Gam ...


我觉得Gamespot的大多评分是很不错的,但是及时战略的评分尺度非常糟糕。比如那个world in conflict的 9.5,那是个画面好看到极点,但系统肤浅的极点的游戏。用我朋友的话说是\"Gamespot评分的时候可能之看没玩吧……\"
还有就是我玩了Halo战争的试玩感觉是画面细节很好,但作为RTS应该是及格以下,操作糟糕,兵种定位可以说很糟糕。不过整体上仍然可以找到很大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f 于 2009-2-22 21:29 发表


我觉得Gamespot的大多评分是很不错的,但是及时战略的评分尺度非常糟糕。比如那个world in conflict的 9.5,那是个画面好看到极点,但系统肤浅的极点的游戏。用我朋友的话说是\"Gamespot评分的时候可能之看没玩吧……\"
...


抛开塞钱与否,发篇老文,关于GS新的评分标准






(正经KUSO)关于游戏评分不得不说的话题

GS新评分问题:注意你的屁股

今次的扯淡中心是新版GS评分,因为我刚刚看到Bioshock的分数……

9.0分加上七个优点!新纪录!不对,左边好像有个“See all merits”……他们还藏了两个!这待遇和当初著名的\"Hour to Victory\"一样了——不过那个游戏是额外藏了两个缺点,一共九个……我不得不说,GS的新评分系统还是蛮有趣的,它改变了评分的核心思想:你们所要做的并不是一个“达到平均”的游戏,而是一个优点展示得很好并且缺陷掩藏得很干净的游戏。我们可以管这叫Show merits guideline(缩写为SM Guideline)或者Cover your ass development(著名的先进开发方法CYAD,参见某篇文章)。

我们都知道游戏业喜欢评分,每当一个新游戏推出的时候,都会有一大群人围着评分指指点点,就像每部新电影推出的时候都会有一大群影评人和一群民间影评家在IMDB上晃来晃去一样。不过,在行业内真正重要的分数却只有两个:Gamespot分数(只对英语世界的游戏)和Fami通分数(只对日本游戏)。每当有一个重要作品的分数出来,无聊的群众就会云集在各重要论坛上展开口诛笔伐,或引为奥援或咬牙切齿——在很多论坛专门有个叫做“System Wars”的板块来放这种帖子。有个著名的战场论坛叫TGFC,上面的百姓专干这事儿,如果没有见识过的人可以去见识见识。当然,我们也一直听说这两个最重要分数私下里都是受到某些美日大厂的控制的,专门嫌贫爱富,鄙视小公司作品和创意作品,专门捧大公司类型化渣作的臭脚。从统计分布来看,这个现象肯定是存在的,至少在GS分数里面是存在的。可以确认的加值大概包括以下:
大公司原创+0.5~1.5
大公司代理+0~0.5
小公司-0.5~1
额外广告投入+0.5
糙俄国人做的-0.5
死德国人做的-1
第三世界国家?What the fuck,他们还会做游戏么?-2
(备注:在游戏界,我们一般认为第一世界是美日,第二世界是英法德俄加,其它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次世代主机初期作品+0.5
本/次世代主机重要作品,主机商给了钱+1~2
本/次主机拖期移植作品-0.5
上世代主机作品-1~2
(备注:拖期移植指的是那些独占六个月以上的作品。上世代现在包括PS2,可能会包括Wii,将来有可能会包括PS3)
电影改编作品-0.5~2
PC版本-0.5~1(只适用于没有家用机版本的游戏)
热门类型(越肩视点射击、自由类GTA游戏)+0.5~1.5
死亡类型(战略、冒险)-1~2
备选死亡类型非大作(RPG,RTS,二战游戏)-0.5~1
第二代续作+0.5
第三或四代续作-0.5
大系列的改革复兴作品+1
编辑很不喜欢/编辑很不高兴-??
(备注:大公司给过钱的不许用这个属性加值)
不过这不是今天我要谈的事情,毕竟他们已经改革了过去的评分方法。当然,新方法下这些统计规律仍然存在。

对于某部分读者来说,GS的旧评分方法和Fami通的评分方法都耳熟能详了。但为了方便其他读者,我还是简单介绍一下。Fami通的评分方法很简单:四个自称是编辑的人,每人各打一个介于1~10分之间的主观分数,然后把四个分数加起来,总分介于4~40之间,没有单项评分。总分30~31为银殿堂(相当于7.5~7.9),32~34为金殿堂(相当于8.0~8.5),35~40为白金殿堂(相当于8.7以上)。GS的旧评分则是分项评分的代表,他们把游戏的五个重要方面(不外乎游戏性、图像、声音、价值什么的)单独打1-10的分数,然后取平均,再加上编辑加权得出最后分数。最后分数介于1.0~10.0之间,事实上是百分制的。没错,前者的系统就是电软和游戏机这样TV系杂志抄袭的对象,后者就是像大众软件和家游这样PC系杂志抄袭的对象。GS的分项评分系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项目开发,经常在项目中可以听到“啊,这样的画面去年能拿九分,今年应该能拿个八分罢”、“音效怎么也得有个八分,游戏性低点儿也无所谓”、“最后应该能拿到两个或者三个八,八分就有保障了”之类的话。不过,这一切在今年夏天变成了历史——GS不用分项制了,他们改用优缺点制了。

优缺点制Review的核心思想是把游戏容易犯的错误和容易出的彩编成一个标准化的表,让编辑们在其中随意挑选,然后打到游戏分数上。一个游戏想要得到8.5、9.0甚至更高的分数,至少也要拿到四五个优点;当然,如果他被挑出了四五个缺点,肯定就只能面对四五分的结果了。最后的总分跟画面多好、音效多棒不再有直接关系了,编辑们也不用再昧着良心给一个音效很棒的渣游戏打一个音效4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原则上,一个游戏如果优点多过缺点,编辑们就不会把小缺点列出来了;相反,如果缺点严重多过优点,编辑们就会放过那些优点。他们鼓励的不再是平均化作品了,而是那些优点非常容易看到,缺点非常不容易看到的游戏。一些在旧标准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东西,比如镜头(Bad Camera是最常见的缺点之一)、故事(Weak Story每两个游戏就会打出一个)、缺乏游戏内容(游戏设计太过缺乏深度)、上手度/难度有问题(太难或者太简单都是缺点)在新标准中都变成了清晰的标杆。甚至就连图像和声音也得到了细化:现在的评论图标会直接告诉你图像的优缺点在哪里,是美术概念设计、图形技术还是配色?音效上,有问题的是配音,是音效还是原创音乐?一个像Hour to Victory这样使用UE3引擎的游戏在旧标准下很可能靠着图像混到6分,但在新标准下它被无情的挑出来9个缺点,打了个2.0。这个新标准比以前更主观,但也更加细致和有趣。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那些2.0或者3.0的游戏问题出在哪里,这比知道8.5或者9.0的游戏好在哪里更加重要。把所有的缺点凑在一起就可以弄出一篇“游戏制作过程中应该避免的五十种问题”之类的文章。如果你打算作出一款好游戏,那么要先确保你的游戏里面没有这种明显的问题——或者,如果不能避免,把你的屁股擦干净,尽量别让人看到。

哦,至于优点部分?他们不重要。套用那句老话来说,烂的游戏都是一样的,而杰出的游戏各有各的杰出。你没必要去学到别人所有的杰出,一部分别人的加上一部分自己的就足够了,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9楼的 AIDSL 的帖子

不是说RTS就非得玻璃渣非得微操
而是玻璃渣太深入人心了而已,先入为主

RELIC的作品就没那么强调微操

这完全是两个理念
前者为了追求更华丽的效果而重视微操
后者为了让战略不被手速和操作所束缚而削弱微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20 14:07 , Processed in 0.45330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