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宅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7-7-18
|
XP OFFICE这些不说了 太贵
基本接受上限就是50 过百的不考虑
自愿捐助的 MAXTHON 150 暴风影音 150
收费的 WINPIM 瑞星 迷你歌词
用破解版的 WINRAR DVDFAB POWER2GO Alcohol 120% ACDSEE 9.0
何谓“铁公鸡”?《儒林外史》云:“世间孰物最坚挺?铁公鸡、铜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此四宝,当属毛不拔之物.”于是,“铁公鸡”就和“一毛不拔”关 联起来,成为极度吝啬者的代名词.在崇尚“仗义疏财”的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提到“铁公鸡”,无不嗤之以鼻,远避之不及.
但在今天这个科技时代,另一种“铁公鸡”却被人当成了时尚、新锐、理性、智慧的参照物.他们享受网络上各种收费服务,比如使用收费的杀毒软件、使用收费的系统工具、登陆会员制的专业网站、收看收费的在线影视节目、下载收费的资源,却不肯为之掏出一分一厘金钱.怎么办?
各种制作精良的破解软件和绞尽脑汁想出的破解技巧成了他们的“免费法宝”.—他们,就是被称为“网络铁公鸡”的新兴一族.
不管你信不信,“网络铁公鸡”们正悄悄在我们身边增多,并已达到相当的数量,成为一种现象.也许你的个人电脑里也装着几款知名的破解软件,而你本人,不知不觉中亦成了“网络铁公鸡”的一员.
成为“铁公鸡”不难
24岁的陈禹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目前在著名IT公司担任技术执行.外人眼里,他是一个电脑行家、一只不折不扣的“网络铁公鸡”.当记者认为当一只“网络铁公鸡”技术含量一定很高吧,他的回答却是:“成为'铁公鸡',并不难.”
为了证明成为“网络铁公鸡”很简单,陈禹打开了他的笔记本电脑,向记者演示起各种软件的破解方法:
最简单的莫过于破解著名系统工具“Windows优化大师”.这款软件的使用收费是人民币10元,通过“网上银行”汇款到指定账户上,才能收到 “认证码”,成为正版用户.但在陈禹手里,一切变得很简单—他用一个软件“优化大师算号器”算出了正版认证码,半分钟功夫,成为“Windows优化大师”的合法用户.
稍复杂一点的是诺顿、瑞星几款杀毒软件的破解,但经过陈禹的简单操作,“不要钱的正版软件”也顺利装到了电脑上.
陈禹说,其实这些破解软件、破解手段在网上很多,用“百度”搜一搜,蛮容易找到.而且破解软件大多操作简便,有计算机常识的人,再动点小脑筋,很容易就能掌握破解手段.不过收费网站的破解比较复杂,需要通过某些黑客软件来完成,但也不是什么很难掌握的技术.“成为“网络铁公鸡”,真的不难.”
“动点小脑筋,就可以节省几十上百的花费.还能为自己的电脑锦上添花,工作学习娱乐中享受更多的方便,当'网络铁公鸡',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事啊.”陈禹颇有些得意地感叹,言谈中,是如今“80后”们特有的精明、理智.
陈禹并非个例,像他这样的“网络铁公鸡”,在精通电脑的这一代人里,已经非常普及.甚至在很多大型论坛出现了专门的“铁公鸡”版面.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的“网络铁公鸡”们在那里交流网络消费的“省钱”经验.记者浏览了一个名为“易索杭州—铁公鸡”的BBS版面,发现里面的“货”真不少,囊括了软件破解方法、网站破解经验、黑客程序共享和网购省钱窍门等很多方面.半小时下来,记者也学到不少诀窍,成了一只“准铁公鸡”.
“铁公鸡”是否值得效法?
了解了“网络铁公鸡”们的作为,也许很多人都会抱以羡慕、崇拜、跃跃欲试的态度.“如果有可能,也当一回'网络铁公鸡'试试.”
“'网络铁公鸡',不值得效法.”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翁贤明教授说.这话犹如当头棒喝,制止了我们想当一回“铁公鸡”的冲动.
翁贤明认为,利用破解软件、使用破解手段,虽然从眼前来看,的确带来了方便、节省了花费.但从大局上来看,破解软件的泛滥弊大于利.
首先从道义上来讲,“网络铁公鸡”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不尊重,别人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完成的软件、网站,“铁公鸡”们却用简单的软件就能够免费使用,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
其次,从安全问题上讲,很多破解软件当中其实包含木马、病毒、流氓软件等有害信息,很多网络不法分子以“破解”为噱头,吸引“铁公鸡”们下载这些有害信息,以完成盗取虚拟钱物、网银账号等目的.瑞星反病毒中心统计的数据是,破解软件里的“打包文件”,已经成了流氓软件和病毒重要的传播途径.
最重要的是,从法律上讲,破解软件、破解手段本身就是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使用破解工具与使用盗版无异.从2001年修改后发布的《著作权法》开始,我国已经陆续发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多个有关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电脑软件、网络服务的专署权和使用权已经受到法律保护.所以制作破解软件和使用破解软件,从某种角度来讲,都是违法行为.
2005年,世界软件业龙头老大微软公司开始控告中国网吧“使用破解的盗版windows XP操作系统,要求网吧老板更换正版XP”.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大部分评论认为“网吧本来就是小本生意,现在每台电脑换上人民币2000元的操作系统,这钱足够配一台新电脑了,让网吧业主怎么承受?”所以,两年过去了,微软“正版令”在中国并没有起太大效果,有关部门的统计是:80%以上的网吧电脑和个人电脑还使用着破解的盗版操作系统.
社会学者惊呼:中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太弱了,中国的“网络铁公鸡”太多了.
“铁公鸡”现象,反盗版之路上的新启示
事实上,高端层面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关注度已经很高.2006年7月1日,完全针对网络版权保护而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明确定义:“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
去年9月开始,中宣部、公安部、信产部等八部委针对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开展了首次大规模的专项治理行动.治理成果显示,全国各地共查办网络侵权案件172件,关闭“三无”网站76家,对29家侵权网站予以78.9万元罚款处罚.仅从数字上看,收效还算不错,但与实际情况相对照,却无异于杯水车薪.原因是,这种对网络盗版、破解软件的打击始终停留在“制造者”的层面,忽略了更广大的破解软件使用人群,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讲的“网络铁公鸡”.
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教授,对“网络铁公鸡”现象有着更深层次的剖析.他说:“目前在中国,大多数人的意识里都认为,网络世界属于三无世界—无国界、无约束、无法律,网络上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通过种种手段取得这些资源,就是'电脑行家',值得我们效法、学习.这是不对的.”
的确,很多人只看到了“网络铁公鸡”们身上的“小智慧”,把他们当作模范来学习,效法.殊不知,正是这种近乎于投机取巧的“小智慧”,成了侵害网络知识产权的“大弊病”.
试想,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智慧,而非一种侵权,盗版和破解软件怎能根除?《金刚经》云:“菩萨畏因,凡夫果果.”凡是皆为因果相承,没有“铁公鸡”们对免费软件的需求,又哪来那么多破解软件呢?
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使我们在面对网络上大量存在的盗版行为的时候,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即使拿出最严厉的法律手段,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这是一种客观实际.那么,不妨换一种思考方式,把根治的重点从“以法为纲”转变到“以文载道”上,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网络铁公鸡”并非增长智慧的良友,而是助纣为虐的帮凶.网络世界同样也有必要的生存法则.网络上滥盗取他人服务,与现实中“只进不出”的“葛朗台”一样,并不值得我们追捧.
如此,便是“网络铁公鸡”现象,作为一个反面例证,带给如今进程艰难的“反盗版、反破解”之路最大的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