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肾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6-9-29
|
浩瀚深邃的宇宙,茫茫闪烁的星海,漂浮在无重力状态下的殖民卫星,以及飞舞在星空中的机动兵器……提到这些,你会想起什么?
没错,《机动战士高达》作为日本经久不衰的国民级动画系列,在30年来已经影响了无数的科幻作品。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传奇,则是一个和其表面形似而神韵不同的故事。
《MGS》之父,KONAMI金牌制作人小岛秀夫缔造的科幻系列——《ZONE OF THE EDNERS》。
序:缔造ZOE系列的男人们:
小岛秀夫
1963年8月24日生于东京世田谷区。1986年加入KONAMI,早期作品包括《METAL GEAR》(现在的《MGS》系列的前身),《SNATCHER》和《宇宙骑警》。1998年推出的PS版《MGS》掀起了3D动作游戏和游戏电影化的狂潮,并最终达成了全球680万套的惊人销售成绩。2001年推出的《MGS2:自由之子》成为PS2平台早期的代表性大作,其本人也被《时代周刊》评为“10大影响未来的人物之一”。随后于2004年推出的《MGS3:食蛇者》再次以全球400万的销量获得了成功。小岛秀夫是《ZOE》系列的制作人,并为该系列提供了最初的构思和灵感。目前正全力投入《MGS4:爱国者之枪》的开发。
新川洋司
1971年12月25日出生于广岛。于1994年《宇宙骑警》开发阶段加入KONAMI,小岛组的御用画师。其创作的人物和机械以注重结构美感,粗犷而不失细腻著称。《MGS》系列奠定了他今天的无上地位,其后的《ZOE》更让玩家见识到了其在机体设定方面的不俗才华。目前负责《MGS4》的人设和机设工作。
村田周阳
1970年12月30日出生于东京都港区。学生时代就开始自主创作电影。1995年加入KONAMI,工作以为游戏的DRAMA(广播剧)CD创作剧本为主。从1999年开始参与游戏制作,为《MGS》创作了官方小说《影子摩西岛的惊天阴谋》。在《ZOE》中担任助理监督,《ZOE2》中担任监督和编剧。目前工作为和小岛秀夫一同创作《MGS4》的剧本。
西村诚芳
1963年2月18日出生于长崎。1983年加入动画制作公司STUDIO DOVE,以作画监督和人物设定活跃于业界,参与制作了大量机器人动画。担任《机动新世纪:高达X》的人物设定使他名声大噪。此外,他还在《W高达》《G高达》《V高达》《绝对无敌:雷神王》《机动警察》等作品中担任作画监督一职。他在《ZOE》中负责人物设定和分镜监督。在《ZOE2》中担任作画监督。
日比野则彦
1973年9月3日生于东京衫并区。曾经留学美国,就读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贝克莱音乐大学(全球唯一把流行音乐和爵士音乐作为主要授课内容的音乐大学)萨克斯专业,用一年零三月的时间读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此后以爵士乐队的萨克斯手活跃于日本国内外。1999年加入KONAMI,进入小岛组担任乐师。代表作包括《MGS2:自由之子》《MGS:双蛇》《MGS3:食蛇者》《我们的太阳》《游戏王DM7&8》。他在《ZOE》系列中负责歌曲和BGM的谱曲和演奏工作。2006年他从KONAMI退社,成立了自己的公司Gem Impact,并推出了第一张个人专辑《灯》(《AKASHI》)。退社后的日比野为《如龙2》等非KONAMI作品担任了配乐工作。现在的日比野依然和小岛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预定为《MGS4:爱国者之枪》继续担任配乐一职。
PART1:草创之初
如今的小岛秀夫因《MGS》系列名声大噪,然而,他在登顶之前的早期作品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1986年加入KONAMI会社的小岛所工作的部门为MSX游戏部。MSX为80年代早期由日本出版集团ASCⅡ和美国微软共同提案,并由索尼等多家日本厂商负责生产的廉价家用娱乐电脑标准。由于先魔兽世界能不足且缺乏软件支持,MSX在销量上一直被FC压制。小岛在MSX平台上推出了《METAL GEAR》和《METAL GEAR 2:SOLID SNAKE》,这两部8位机的作品就已经表现出了浓厚的电影化风格,并成为日后《MGS》(《MGS》)系列腾飞的基础。
以《METAL GEAR》的电影化创作理念为灵感,小岛在PC88,MSX,PC-E,MDCD等平台推出了原创AVG作品《SNATCHER》。故事讲述了2040年,世界范围内发生大规模生化灾难后,检察官JEAN率领部下调查大型公司的财务丑闻并最终揭穿幕后黑手,击败机械魔物SNATCHER。随后在1994年于3DO,PS,土星推出的《宇宙骑警》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SNATCHER》的神韵。剧情以宇宙开发的大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宇航员JONAS在太空漂泊数十年后返回地球却遭遇谋杀命案,独立调查并破获谜团的故事。《宇宙骑警》虽然依然是AVG游戏,但其中加入了一部分枪战部分。而在世界观中,工程用和军用机器人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宇宙骑警》中不但出现了负责宇宙开发的大型财阀公司,在《ZOE》中登场的LEV机器人也曾经多次作为主角用机体出战。因此,很多玩家都将本作视为《ZOE》系列在剧情上的前传。
八位机无法完美再现小岛心目中的游戏电影化理念,他的辉煌固然和主机技术发展的腾飞密切相关。1998年于PS平台推出的《MGS》终于凭借3D技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然而,此时的小岛似乎心中依然有一颗没有落下的大石。
《MGS》于日本迅速突破50万销量后,小岛秀夫接受了日刊《FAMI通》记者的参访。在谈及“您现在最希望制作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时,小岛苦笑一下回答道:“并不是《MGS》的续作。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SNATCHER》和《宇宙骑警》这类未来的硬科幻作品。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机能,我只能制作一些AVG游戏。我希望能够在机能更加强大的下一代主机上制作一款世界观风格类似的动作游戏。”
1998年年末,《MGS》发售后不到2个月,小岛组便开始了续作的企划工作。在将《MGS2》确定在PS2平台上制作后,小岛组认为,有必要制作一款实验性质的原创新作来探索PS2的性能。经过讨论后,小岛提议利用PS2的3D机能制作一款全周天以宇宙为背景的机器人科幻动作游戏,最后获得了一致同意。会议上初步确定由曾经参与《宇宙骑警》和《MGS》的画师新川洋司担任这款新作的机体设定工作。
这正是《ZOE》系列的开端。
PART2:初闻蹄声
2000年E3展会,KONAMI展台的《MGS2:自由之子》以震撼的画面和直逼电影的表现效果赢得了满堂彩,并毫无悬念的包揽了包括“年度E3最佳游戏”等多项桂冠。在展台上和《MGS2》同时展出的另外一款原创PS2作品《ZOE》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
制作人:小岛秀夫。机体设定:新川洋司。人物设定:西村诚芳。编剧/监督:冈村宪明。初公布的《ZOE》便有全明星般豪华的制作阵容。在随后的东京电玩展2000秋上,《ZOE》不但展出了新的预告片,还提供了试玩机台。让观众对本作期待度水涨船高的原因并非游戏本身的素质,而在于KONAMI在展会上宣布,《MGS2:自由之子》的试玩版将捆绑在《ZOE》中推出。
最终,于2001年3月在日本,北美,欧洲三地发售的《ZOE》销量顺利突破了50万大关。
抛开KONAMI的商业运作来看,《ZOE》的本身素质却不能让人满意。
首先,游戏标榜的“无重力高速作战”在实际表现中并不理想。战斗中游戏的视角横向变化过大,再加上敌人是从全周天的范围内出现,多次切换目标后非常容易让玩家产生眩晕呕吐的感觉。游戏的画面从演示视频来看确实非常眩目,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配色却十分单调。橙色,绿色和红色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空间,抛开多边形和贴图细致程度,单从发色数来看,也许有人会将《ZOE》看作一款PS游戏。
音乐方面,《MGS》系列的御用乐师日比野则彦的实力毋庸置疑,无论是摇滚,爵士还是古典音乐,他都能拿捏的恰到好处。然而在《ZOE》这部作品中,他尝试用一种虚无缥缈的电子声来演奏配乐,尽管初听曲风显得十分空灵,但空洞乏力的表现效果却遭到了玩家的诟病。反倒是日比野为本作创作的两首主题歌曲相当不错。
机体设定,毫无疑问,这是《ZOE》的最大亮点。新川洋司创作的机体在保有机械的质感的同时也能展现出完美的人体结构,那种力量感正是其作品最出彩的地方。在为初代《MGS》制作了棱角分明的METAL GEAR REX之后,小岛秀夫提出让新川为下一部作品创作一些轮廓更加柔和,和人体更加相像的机体。以这个思路为基础,结合自己学生时代曾经创作的画稿,新川创作出了主角机JEHUTY,以及劲敌ANUBIS等机体的形象。为了有别于《宇宙骑警》中曾经出现过的老旧工程用机LEV,新川将《ZOE》中登场的这些新型机体命名为Orbital Frame(来源于丹麦作家勃兰兑斯的原创词汇“轨道破坏者”,表示这些机体具有称霸宇宙空间的强大能力)。安装在肩部的推进喷口,圆锥式的腿部,以及消瘦而结实的结构便是这类机体的共同特征。在设定中,Orbital Frame具有将自身重力抵消的特殊能力,因此无需采用脚步行走的传统行进方式,这也是新川将机体的腿部设定成锥形的原因。《ZOE》机体这种飘逸,修长的风格也直接影响到了后来推出的《MGS2:自由之子》。以朱鹭(埃及神话中智慧之神Thoth的化身)为原型制作的JEHUTY那如同蓝鸟一般轻快敏捷的形象让所有玩家都过目不忘,其他敌机设定也都十分出彩。不过,在实际游戏中的各种机体的动作显得较为僵硬,远没有表现出新川机设原案应有的美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因为技术不足而导致的遗憾。
负责《ZOE》监督和编剧工作的为KONAMI的知名制作人冈村宪明。《ZOE》并不是他和小岛秀夫的初次合作,两人曾经在多年前共同开发《心跳回忆 剧场版》。在制作《ZOE》之前,冈村宪明最知名的作品也是《心跳回忆》系列。此后,他和小岛合作制作了PSP的3部《MGS》作品,并为其编写了部分剧本。
人类由于地球资源紧缺而向宇宙伸出双手的时间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
人类最早在月球以及地月之间的庞大宇宙空间中建立了多如繁星的殖民卫星,火星和其两个卫星也已经建立了永久空间站。不过,人类的开发计划伸向的最远距离,则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
由于在木卫四发现了大量可以用来饮用的冰以及丰富的核燃料,掌握地球实权的联合国决定在木星圈建立一个殖民卫星用于资源开发。经过数十年的建设,永久殖民卫星——安提丽亚,宣告建成。
我们的主角里昂·斯坦帕克一位出生于火星的少年,10岁时他的父母离异,父亲带领他来到了安提丽亚。由于自幼受到父母的冷漠和虐待,里昂的个性非常孤僻,不擅长和别人交往。平淡的校园生活在一天天过去,直到他15岁的那年,发生了一件彻底改变他命运的事件。
2172年,联合国掌握的宇宙联合军和火星非法武装巴夫拉姆在安提丽亚展开了大战。15岁的里昂也被卷入了这场浩劫中,玩伴和好友被战火所吞噬失去了性命,他本人则仓皇逃窜。在被追杀的紧迫时刻,他无意中接触到了神秘的强大机体——JEHUTY。并在宇宙联合军的指挥官艾伦娜·维恩巴克的指挥下开始了阻止巴夫拉姆军,将机体回收的任务,并在任务中,逐渐认识了JEHUTY体内搭载的高智能女性AI(人工智能)——ADA。
坦白而言,单从剧本来说,初代《ZOE》的剧情并无多少可咀嚼之处。主角里昂在本质上和一个普通的自闭少年没有多少区别,我方的同伴:女主角赛雷蒂亚,指挥官艾伦娜等角色也都落入了俗套,只有作为剧情核心角色的人工智能ADA算得上一个小亮点。最致命的硬伤则是老套的剧情结构,熟悉《机动战士高达》的玩家很容易看出本作和《高达》系列在剧情上的相似之处。宇宙联合军=地球联邦,巴夫拉姆军=吉翁军,至于男女主角里昂和赛雷蒂亚无论从性格还是外形上来看都简直是《高达X》里卡洛德和蒂法的翻版。剧情演出的表现形式也是《ZOE》的一大诟病,机体用3D即时演算来表现固然无可厚非,但人物也采用蹩脚的3D建模形象却令人极度失望。呆板的3D形象从形从神都无法还原西村诚芳的人设原案,这也直接导致了《ZOE》的剧情对玩家的感染力急速下滑。制作预算和技术不足固然是导致如此结果的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小岛组在制作《ZOE》时正是《MGS2》开发最艰难的时刻,缺乏更多推敲的时间也是导致《ZOE》表现不佳的原因。
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尽管《ZOE》剧情本身并不算佳作,但小岛秀夫和冈村宪明等人为本作设定的庞大世界观背景和丰富的设定词汇并没有白费,与此同时,埃及神话和未来硬科幻这两种风格结合而成的特殊韵味也获得了玩家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正是这部不过不失的初代作品,奠定了之后的两部动画版以及《ZOE2》辉煌的基础。
在《ZOE》游戏流程的最后,里昂击败了自己的劲敌——巴夫拉姆强大而疯狂的女副官维奥拉,却遭遇到了一台神秘机体ANUBIS。JEHUTY被其强大的力量所压制,瞬间便遭到了重创。危机关头,指挥官艾伦娜操纵母舰亚特兰迪斯成功掩护JEHUTY撤退,并回收了这部机体。
在母舰的格纳库中,完成了任务的里昂在和JEHUTY做最后的分别。尽管经过了生死的考验,里昂和ADA已经成为了无法分离的同伴,但ADA却必须和里昂说再见了。伤感之余,里昂询问ADA,接下来你要怎么做。回答他的是一个冰冷的答案。
“找到阿曼要塞,并在要塞内部启动自爆系统,和其同归于尽”
“为什么?”
“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生命存在的意义。”
伴着凄婉的片尾曲《Kiss Me Sunlights》,《ZOE》就在这不安和温暖中落下了帷幕。等待玩家和里昂的,将是之后更加深邃的宇宙和未来。
PART3:异域之路
《ZOE》的发售并不代表这个系列告一段落,善于商业运作的KONAMI早已准备将这一作品系列化。和游戏同期推出的周边产品便是两部动画——60分钟的OVA《ZOE 2167》以及《ZOE:Dolores,i》。
这两部动画制作阵容和KONAMI的关系并不大。负责操刀的动画公司正是以《高达》系列闻名的老铺SUNRISE。让他们负责军事类的机器人动画可谓手到擒来。
现在来看,尽管这两部动画作品的风格和游戏迥异,但动画版对于世界观的大量补充和扩展,对之后的游戏作品系列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OVA动画《ZOE 2167》讲述的是游戏版初代《ZOE》5年前的故事。舞台背景从木星的殖民卫星安提丽亚转移到了人类宇宙移民的最大集聚地——火星。
5年前的火星武装巴夫拉姆并未像5年后那样强大,军队中服役的主力机体依然是老旧的LEV,由于和宇宙联合军无法在科技上拉开较大的距离,火星在这时虽然发生了一些变故,但依然被地球方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由火星方率先发现的稀有矿物麦塔特隆成为了黑暗中点燃解放火星的唯一希望。巴夫拉姆投入了最精锐的人力资源去研究麦塔特隆在能源和军事方面的应用可能性,并最终发现了它所具有的种种神奇特性:比核能更清洁的能量反应,近乎无限的能量输出,以及类似记忆合金的自我恢复功能。巴夫拉姆立刻开始了以麦塔特隆为动力源和装甲的新型机动人形兵器——Orbital Frame的开发。在制作了无数台初期验证机后,第一台可投入实战的Orbital Frame——IDOLO终于开发完成。
拉达姆·雷巴斯少尉,在火星土生土长的宇宙移民,在军队中为巴夫拉姆效力多年。日复一日的军旅生涯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一杯不得不喝的苦酒。还好,有恋人德罗蕾丝和最忠实的部下维奥拉在身边陪伴,他的生活才不至过于苦寂凄凉。
由于受着地球方派来的高级军官的监视和歧视,即使见到自己的部下被他们殴打至残,拉达姆也依然无能为力,不仅是因为宇宙联合军的官员拥有比他们更高的地位,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火星人自己的力量过于薄弱。由于火星的重力比地球小得多,即使是同为军人,拉达姆的体质也和地球方的官员差的太多,拳脚相向的话,惨败的也一定会是自己。除了借酒浇愁外,拉达姆找不到任何安抚自己心灵的方法。
“我们生在火星,长在火星,永无止境的生活在这片苍凉的大地上,不断受地球人的歧视,经济上也不过是地球的附属。这一切难道都是我们火星人的错吗?”
“不必绝望,变革的时代总会到来的。”面对自己恋人的抱怨,德罗蕾丝只能这样回答。
“时代?真是可笑……那种东西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来?我现在只想要力量……能够让他们全部屈服的力量!”
由于在军中的表现出色以及经验丰富,拉达姆和维奥拉以及德罗蕾丝一起被调往由米歇尔·林克斯博士负责的Orbital Frame机密开发小组,并成为了IDOLO的实验机师。
初次亮相的IDOLO便显现出了惊人的火力,机动性和防御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它的实力都远远凌驾于老旧的LEV之上。军方对IDOLO的实验性能大加赞赏,并决定迅速将此机种投入量产。然而在进行第二阶段的试飞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意外。作为二号实验机师的维奥拉登上IDOLO后发现,机体的控制装置完全不会接受他的命令,然而,在拉达姆驾驶机体时,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米歇尔·林克斯博士对这种不解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然而,最终得出的结论却让他不寒而栗。驾驶IDOLO的拉达姆和机体产生了思想和脑波上的共鸣,正是因为拉达姆让IDOLO拒绝被其他人驾驶,控制系统才会对维奥拉和其他机师的命令毫无反应。麦塔特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稀有矿物,它甚至可以和人类产生思想上的交流和共鸣……察觉到这一切的米歇尔感到了彻骨的恐惧,由于麦塔特隆还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特性,出于安全性考虑,米歇尔向军方申请中止Orbital Frame计划的开发,却遭到了高层的反对。
另一方面,宇宙联合军派遣在巴夫拉姆中的卧底也在详细关注着IDOLO的情况。在内鬼里应外合的配合下,联合军率领一只特种部队突袭了开发IDOLO的秘密基地。米歇尔博士和他的助手德罗蕾丝被联合军劫持到了运输机上,与此同时,拉达姆和前来抢夺机体的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尽管联合军的士兵成功启动了IDOLO,然而完全不听从命令的IDOLO却径直冲向了墙壁,将驾驶舱内的士兵撞死。
拉达姆得知德罗蕾丝被运输机挟制前往火卫二空间站的消息后,不顾部下维奥拉的一再反对,毅然启动了IDOLO决定亲自前往火卫二搜寻德罗蕾丝的下落。巴夫拉姆高层为了不让绝密的Orbital Frame技术泄露给地球方,他们做出了和宇宙联合军联手摧毁IDOLO的决定。
为了救出自己的恋人,驾驶IDOLO的拉达姆发挥出了鬼神一般的战斗力,宇宙联合军和巴夫拉姆如同星海一般庞大的LEV和战斗机群在IDOLO超强的火力下顷刻间便化为灰烬。拉达姆突破了火星基地前来阻拦他的援军,突破了火卫二空间站的守卫兵力,驾驶IDOLO冲进了空间站内部,寻找德罗蕾丝的踪迹。然而,他眼前看到的一切却让他的全身的血液顿时凝固了,德罗蕾丝为了掩护米歇尔博士逃脱,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射向米歇尔的子弹,鲜血顿时在隧道的失重空间内漂浮……
拉达姆在驾驶舱内抱着德罗蕾丝的身体,不断呼喊她的名字,然而,最后她的恋人还是闭上了眼睛。见到德罗蕾丝的死在自己的面前,拉达姆的精神已经彻底崩溃,在他抱着恋人的尸体不断哭喊的同时,德罗蕾丝的手臂却突然抬了起来,温柔地抚摸着拉达姆的面颊……拉达姆抬起头来,看到IDOLO驾驶舱的屏幕上出现了自己恋人的笑容。德罗蕾丝以IDOLO的力量重生了吗?至少,拉达姆对此深信不疑。
IDOLO顶着无数敌机的火力下成功冲出了火卫二空间站,并在太空展开了无情的杀戮。然而,无论是多么强大的战士,终究有疲惫的那一刻,击倒了无数台LEV的IDOLO,最终还是被宇宙联合军的强大的火力打倒,倒在了地上。
高大庄严的教堂,优雅的婚礼进行曲,洁白的礼服和婚纱,以及被自己抱在怀中的恋人……这便是拉达姆严重所见到的一切,美好和祥和。然而,赶到此地的维奥拉却告诉他一个冷酷的事实。
“德罗蕾丝已经死了,你所见到的不过是IDOLO制造出的幻觉而已。”
恍然醒悟的拉达姆睁开了眼睛,看到的却是无数用枪炮指向自己的敌机。
“拉达姆少尉,投降吧,这样你还能有一丝希望。”
然而,拉达姆并不肯相信这是冷酷的事实,而继续沉醉于IDOLO制造的环境中。
“你为什么要来阻拦我们?德罗蕾丝在为我指引方向。看来,为了让我们永远在一起,我必须将你这个搅局者也摧毁掉!”
IDOLO举起了右手,准备发动最后的攻击。
“不要啊!少尉!”
维奥拉的惨叫已经无济于事,无数台LEV同时将自己的火力倾泻到IDOLO这架机体上,长久的喧嚣和爆炸过后,剩下的只有一片废墟,以及坐在自己机体的驾驶舱中,无力的哭泣着的维奥拉……
这件事故发生在2167年,被称为火卫二事件。是由于巴夫拉姆掩盖新型机动人形兵器存在的证据而和宇宙联合军一起摧毁新型机所导致的恶性冲突,也是Orbital Frame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但是,由于官方删除了一切与此相关的任何资料,因此这件事故本身的存在性也没有人能够证明。
而这,只不过是麦塔特隆初次和人类相识后,发生的一个小小故事而已……
尽管游戏《ZOE2》的剧情无比深邃和庞大,但就笔者看来,《2167》这部OVA作品才是《ZOE》系列中剧情最为出色的作品。整个剧本以《ZOE》中一笔带过的火卫二事件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世界上第一台Orbital Frame——IDOLO的诞生和毁灭。60分钟的片长使得整个影片的剧情显得极为紧凑,高潮迭起,毫无拖泥带水。影片对那个挣扎在动荡年代中的人类心灵做了深刻而细致的描写。拉达姆·雷巴斯原本只是一个略带软弱和愤慨的机师,然而,在他接触IDOLO,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后,内心也开始变得残暴不仁。在一直支持他的恋人德罗蕾丝被挟走后,他开始明白,力量不应该用于仇恨,力量应该是为爱而生的。最后为了营救自己的恋人而牺牲的结局,也让无数观众动容。米歇尔·林克斯博士虽然身为军方的武器研究人员,但她的内心中依然保留有最基本的良知,在察觉到拉达姆的异常情况以及麦塔特隆可怕的危险性后,他毅然决定中止Orbital Frame的开发。在被地球赶来的宇宙联合军以生命威胁,要求她为地球研究军事技术时,她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而另外一位值得一提的角色,则是在初代《ZOE》游戏中,以最终BOSS身份登场的维奥拉。
“OVA中有很多剧情都是关于维奥拉的,我们将亲眼目睹她是如何从一个软弱而单恋上司的LEV驾驶员成长为一个冷酷而任性的Orbital Frame机师。随着之后TV版动画《Dolores,i》的播出,《ZOE》的游戏和两部动画作品将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小岛秀夫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儿童时代的维奥拉深受地球的宇宙联合军的迫害,因为居住的殖民地的防护罩被联合军击毁,维奥拉自小便患上了宇宙放射线病,失去了生育能力。进入军队后,她曾奉命去刺杀拉达姆,并叱喝他为“地球的走狗”,然而最终自己却被拉达姆身上的坦诚和率真所感染,成为了他的部下,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四处调动。她单恋着拉达姆,她也深知有了德罗蕾丝的拉达姆不会选择自己,她只能祈祷在军中永远做他的部下。在拉达姆决定一意孤行去营救德罗蕾丝时,维奥拉选择了拼命阻止,然而最终她还是放走了拉达姆。最终随大军赶到火卫二的维奥拉原本希望拉达姆能够平安的活下去,但出现在她眼前的却是自己上司惨死的一幕。从那一刻开始,维奥拉的心中占据着的只有黑暗,没有光明。5年后出现在木星殖民卫星安提丽亚的她,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位冷酷无情的死神。
《2167》的结束并不代表《ZOE》动画作品的完结,紧随其后在电视台上播放的则是TV动画《Dolores,i》。TV版的时间设定在2172年,和初代《ZOE》游戏的时间吻合。
詹姆斯·林克斯,49岁的中年大叔,以运输货物为生,多年乘坐运输太空船不停奔波于火星和地球之间。他的妻子是火星的科研人员,在5年前的火卫二事件中的神秘事件中被宣布死亡。然而詹姆斯却一直坚信自己的妻子依然还活着,并过着奔波于太空的生活,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她的蛛丝马迹。
在一次交货完毕后,詹姆斯在火卫二空间站接到了一个新的活计:运输一件珍贵物品到地球。随后不久,詹姆斯便发现这件货物是一台名为德罗蕾丝的Orbital Frame,而将货物交给他的人正是他的妻子米歇尔。随后,詹姆斯的运输船遭到了宇宙刑警的搜查和神秘组织的袭击,尽管詹姆斯驾驶德罗蕾丝成功逃离了事故现场,但神秘组织却将警察死亡的黑锅扣在了詹姆斯头上。德罗蕾丝成功抵达了地球,然而詹姆斯的两个子女——雷奥和诺伊鲁面对这个抛弃他们家庭的父亲却十分不满。但由于地球警方将“杀害宇宙刑警”的詹姆斯定为了一级通缉犯,一家人只得乘坐火箭逃亡到火星,顺便寻找母亲米歇尔生还的下落。
尽管剧情尚算精彩,但在节奏感上,TV版《Dolores,i》可以说算是不及格。作为26集的半年番动画,前13集剧情几乎都和主线无关,主角抵达火星后的节奏也显得十分拖沓。反到是最后10集的剧情如同猪突猛进般推进,让人难以适应其中的变化。
悬念设定方面,TV版从一开始就在不断暗示这部作品和OVA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在避免直接联系。整个剧情主线有如抽丝引线般逐渐带出,并由关键人物和OVA的故事最终串联在一起。
主角詹姆斯·林克斯作为退伍军人,其妻子正是OVA中开发Orbital Frame的米歇尔博士。在火星服役期间,詹姆斯对米歇尔一见钟情,出身于不同的行星并没有成为两人结合的阻碍,他们最终在地球结婚。然而,随着火星和地球的关系迅速紧张化,米歇尔选择了回到火星为巴夫拉姆进行军事研究,两人便就此分开长达十数年之久。与此同时,在OVA结尾处被宇宙联合军击败的拉达姆并没有死亡,凭借着自己和机体内麦塔特隆同化的能力,他以身体一部分机械化的代价成功活了下来,并重新获得了巴夫拉姆军的军籍,策划着他的阴谋。
木星殖民卫星安提丽亚一战大获全胜后,返回火星的诺曼成功夺取了强大的ANUBIS作为座机。他将ANUBIS的技术资料交给了拉达姆,使得拉达姆开发新机体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巴夫拉姆的另一高级军官武多卡上将出于表面上共同的目的,和拉达姆在火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意图直接摧毁联合国在火星的统治。
宇宙联合军经过惨烈的战斗后终于将武多卡的叛乱镇压了下去,但事情却并没有结束。拉达姆背叛了武多卡,他率领手下的部队摧毁了火卫二空间站后从火星脱离,前往地球。事实上,拉达姆对于武多卡将军解放火星的计划没有丝毫的兴趣,他唯一的目的是摧毁地球的轨道电梯,彻底断绝火星和地球之间的关系,并让两个行星的人类就此走向灭亡。
从火星基地被营救出来的米歇尔向詹姆斯说出了他驾驶的机体的真相。德罗蕾丝和拉达姆的座机哈托尔都是5年前火卫二事件的产物,以IDOLO被摧毁的残骸为基础,米歇尔开发出了这两台机体。也就是说,德罗蕾丝和哈托尔是一对拥有相同机能的姐妹机。而德罗蕾丝机体电脑系统中的女性AI,正是当年火卫二事件中拉达姆不幸身亡的恋人德罗蕾丝的人格变化而来。在火卫二的空间传送设备被拉达姆摧毁后,唯一能够阻止他的,只有詹姆斯驾驶的德罗蕾丝了。
“拉达姆为什么会如此执着于破坏和杀戮呢?难道他有什么不可化解的仇恨吗?”面对自己的敌人,德罗蕾丝对詹姆斯这样问道。
“希望是人生存下去的食粮,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正是因为拉达姆曾经坚信地球和火星的人类能够和平共处,所以现在的他才会如此失望,如此仇恨。但是,人不能被绝望和颓废吞噬一切……所以,我们一定要击败他!”
以惊人的速度突破了宇宙联合军在月球轨道和地球圈设下的防御体系后,拉达姆率领数量庞大的无人机部队向地球轨道电梯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尽管詹姆斯驾驶德罗蕾丝将哈托尔击败,但轨道电梯受到的破坏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想,用不了多久,这跟长达数万公里的庞大建筑就将失去平衡而坠落到地面上,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时候,德罗蕾丝飞向了宇宙,她想利用自己机体内的麦塔特隆进行空间压缩,缩短轨道电梯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让月球的重力为电梯提供平衡。然而,德罗蕾丝体内的麦塔特隆跟本不足以维持如此大的空间压缩,她的机能也在逐渐走入极限。
危急关头,幡然醒悟的拉达姆驾驶哈托尔来到了德罗蕾丝身边,并将所有的无人机部队都结合在了一起。无数机体的麦塔特隆所聚集的能量成功缩短了电梯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处在死亡线边缘的地球终于转危为安。而拉达姆则驾驶着哈托尔,拥抱着自己恋人幻化成的机体,在光芒的包围中微笑着走向了死亡……这是他的赎罪方式,也是他的解脱。5年来的爱恨情仇,终于在这一刻全部烟消云散了。
TV版动画《Dolores,i》解答了OVA设下的全部悬念,并为游戏版《ZOE》交代了后续剧情。从整个系列的结构来看,《Dolores,i》是一部承上启下之作。经过这部作品,两部动画和游戏原作被串连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TV和OVA两部作品对整个《ZOE》系列的贡献在于其庞大的世界观设定。《机动战士高达》系列的机体和势力关系极其复杂,但在宇宙住民的生活和人文方面则少有涉及。而动画版《ZOE》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军事范围之外的,完整的宇宙移民世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动画版都进行了详细的勾勒和解说。游戏版初代《ZOE》的舞台仅仅设定在木星的殖民卫星安提丽亚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两部动画版则向我们展示了从地球到火星以及各大殖民卫星的全景图。这些详细的资料设定,为之后游戏版《ZOE2》奠定了辉煌的基础。
2001年年初,任天堂当时的主流掌机GBA发售后不久,KONAMI在该平台推出了一款SRPG作品《ZOE:2173圣约》。
无论从机体设定还是从战斗系统来看,《圣约》都和《超级机器人大战》极其相似。事实上,这部作品的开发商并非KONAMI,而是《机战》系列的旧主WINKY SOFT。
《圣约》在战斗系统方面的最大特色是攻击和回避的手动操作。进入战斗后,玩家可以在一个模拟的驾驶舱内操纵光标来进行攻击和回避,击中敌人的弱点部位还可以发动会心攻击。虽然初上手会觉得这种方式非常新鲜,但在一回合中发生的近十多场战斗,每一场都需要手动操作实在让人感到非常乏味。虽然玩家可以在系统菜单中关闭手动操作,但游戏中敌我机体的实力差距极大,敌方的命中率往往和我方相同,甚至略高于我方,关闭掉手动操作后游戏的难度也会激增。所以如果想要顺利过关,大多数情况还要利用到手动操作,这也直接导致整个游戏的战斗时间过长,游戏节奏过慢,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
剧情方面,本作和其他作品的关系并不大,讲述了在2173年,巴夫拉姆军发动叛乱,并逐渐占领整个火星圈的军事行动。系列中多次被提到的阿曼要塞也在本作中浮出了水面,为之后的《ZOE2》埋下了伏笔。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已经由国内汉化界知名人物施珂昱的小组推出了中文版。尽管由于缺少翻译,汉化经过了数次中断和波折,但《圣约》的汉化版还是于2004年和广大玩家见面了。能够将这款文字量将近30万的作品进行中文化,实属不易。汉化组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值得所有的玩家去尊敬。
PART4:觉醒
2001年冬,制作周期长达3年有余的《MGS2:自由之子》发售,小岛秀夫从此心中放下了一块大石。《自由之子》的全球销量在不到半年的世界内便突破了200万大关,小岛秀夫也获得了《时代周刊》中“10大影响未来的人物之一”的美誉。
《MGS》系列的声望被推向了顶峰,但小岛秀夫的心中还挂念着另外一个他同样无法割舍的系列的前途。他不想让这个充满了希望和梦想的系列在第一部实验性作品推出后便草草收场,他希望这个系列能够得到进化和新的升华。
2002年E3,KONAMI展台再次成为了焦点。《MGS2》的资料片《实体》的公布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而紧随其后的一部作品,则让在场的所有观众摒住了呼吸。
镜头的飞速切换中,闪烁的是机体轻快而迅猛的身影,JEHUTY在广袤无垠的3D空间内展开华丽的战斗……这段长达5分钟的预告片告诉所有玩家,经过一年多的等待,《ZOE》回来了。
《ZOE:THE 2ND RUNNER》(《第二机师》),日版名为《ANUBIS:ZOE》,在KONAMI强大的宣传攻势下,从E3公布的那天就引起了无数玩家的持续关注。其后在4个月后的东京电玩展上,KONAMI不但放出了本作的试玩机台,还发放了多达3万份的试玩版光盘。然而,展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依然是展会上公布的新预告片。完整版主题曲《Beyond the Bound》通过大屏幕的扬声器散发到展台空气的每一个角落中,这段长达8分钟的预告无论从画面,音乐,剪辑,信息量上都无懈可击。凭借着试玩和预告片出色的表现,《ZOE2》还赢得了第6届CESA GAME AWARDS FUTURE优秀奖的荣誉(由日本CESA协会颁发,FUTURE奖只授予尚未发售而备受玩家期待的游戏)。KONAMI在展会上所做的宣传活动可谓完美,唯一令玩家不满的则是游戏的发售日从2002年冬变为了2003年春。由于小岛组忙于《MGS2:实体》的开发,不得不将《ZOE2》大幅度延后。
2003年2月13日,《ZOE2》日版迎来了他的发售日。机器人动作游戏的历史,从这一天开始,翻开了新的一页。
画面,这是《ZOE2》带给玩家最直接的震撼。小岛组舍弃了前作继承自《MGS2》的引擎,为本作开发了一套全新的专用引擎。尽管同屏出现的敌人数目非常惊人,但游戏画面帧数依然被牢牢地稳定在60帧,拖慢现象极少发生。前作中枯燥单调的配色深受玩家诟病。而在《ZOE2》中,新川洋司等美术组彻底抛弃了前作的配色风格,整个画面以灰色和深蓝为主,素杀的金属冷色调画面充满了未来感,攻击时发射的炮火和机体身上的光泽则采用了天蓝和绿色等亮色,使得战场上纷飞的炮火在整体背景的衬托下如同烟花般绚烂。新川洋司还提议在爆炸烟雾效果中加入动态模糊和卡通渲染技术,使得《ZOE2》在保持真实质感的同时,还拥有一种日式卡通片的鲜活和动感。《ZOE2》的舞台设定在多个地点,历经木卫四冰川,火卫二空间站,火星荒野,宇宙移民城市等多个地点,场景的广阔程度和自由度令人叹为观止。
机体设定依然是《ZOE2》的强项,新川洋司为本作设计了十多架极具特色的BOSS级机体和多种杂兵量产机,前作中敌兵种类过少的问题在《ZOE2》中得到了解决。JEHUTY的造型经过了新川的重新设计,以蓝绿为主色调的这部机体看上去比前作更加清爽自然。以埃及狼头人身的死神为原型的ANUBIS,其充满气势和压迫感的造型也令人印象深刻。新川个人最得意的作品则是VIC VIPER,这部以《宇宙巡航机》系列的V字型毒蛇战机为原型的机体拥有变形的能力,并在战机形态保留了《宇宙巡航机》中跟踪子机和环状光线等招牌能力。以《女神转生》系列闻名的“恶魔画师”金子一马也参与到了本作的开发,并为KONAMI设计了一台个人风味十足的机体INHERT。
由于同屏敌机数量的增多,《ZOE2》的战斗也远比前作华丽壮阔。荒野乱战中,战场上同时出现的近白架如潮水版前赴后继的敌机群足够让所有玩家热血沸腾。巴夫拉姆舰队战一关中,JEHUTY需要单机击沉5艘战舰。穿越过如同星海般繁多的护航机群,闪躲舰队强大的防空火力,找到战舰的引擎部分并将其一一击破,整场战斗一气呵成,观赏性十足。对巨型
Orbital Frame一战中,JEHUTY面对的BOSS级机体拥有比自身庞大十多倍的体积,这种“蚂蚁搏大象”的视觉震撼力丝毫不亚于2年后推出的《旺达与巨象》。“未确认浮游快感”的制作理念在本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小岛秀夫为本作提出了明确的制作思想:在操作性方面弱化空间感,在观赏性方面大幅度强化空间感。《ZOE2》中敌兵的耐久度比前作低很多,再加上主角机体JEHUTY更加强大的能力,玩家可以做到在群斗中迅速消灭锁定的机体,并将目标转移到下一只猎物上,避免了玩家在战斗中频繁切换目标调整视角带来的眩晕感。
为了让机体的动作显得更加流畅自然,《ZOE2》采用了动态捕捉技术。动态捕捉演员在双肩联接上钢丝,吊在半空中来模仿机体在无重力状态下的动作,这使得《ZOE2》中机体的各种动作如同真人一般逼真自然。捕捉到的动作经过电脑处理微调,进行了适当的变形和夸张,JEHUTY挥动激光剑进行斩击时,那迅猛无比而大开大合的动作足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
考虑到《ZOE2》的游戏风格比前作更加高龄化,小岛组并没有采用西村诚芳作为人设,而是换用了另外一位新人政尾毅。政尾毅于1997年加入KONAMI,并参与制作了《Betamania》等音乐游戏的2D动画制作。相比较新川洋司,政尾毅的画风具有一种更加细腻柔和的美感,这也是小岛选择他担任《ZOE2》人设的原因。主角丁格·伊格里特和Snake同样作为小岛作品中的标准硬汉,表面上一脉相承,然而内心又截然不同。丁格作为隐居多年的退伍军人,整天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然而白发下遮挡的冷漠眼神中,散发出的却是一颗热血和真挚的心。最终BOSS诺曼充满邪恶和霸气的造型也令人过目不忘。正是在《ZOE2》中出色的表现,使得政尾毅后来担任了PSP的《METAL GEAR ACID》系列游戏的人设和插画工作。尽管他卡通风格十足的画风并不适合《MGS》系列,但他的人设的确和《ZOE》的世界观有高度的统一美感。
《ZOE2》抛弃了前作中简陋的多边形人物模型,改用了2D人物3D机体的表现方式。为《ZOE2》制作过场动画2D部分的公司为GONZO。GONZO是日本动画界著名的技术派公司,早在1999年的《青之六号》中,GONZO就开始尝试将2D人物与3D的机体和背景进行有机融合,其后的《战斗妖精雪风》更让业界见识到了GONZO在2D和3D结合方面的不俗才华。此前从来没有人考虑过如何让TV游戏的即时3D多边形演算和2DCG动画结合在一起,因此《ZOE2》对于GONZO的工作人员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经历了很多技术磨合后,《ZOE2》在剧情动画方面的表现无疑是令人感动的。高明的剪辑使得2DCG和3D演算在切换时毫无突兀之感,与此同时,2DCG的精致程度也十分惊人,玩家在观看游戏剧情时犹如观赏一部精彩的剧场版动画,震撼力十足。
为《ZOE2》负责音乐部分的乐师依然是前作的日比野则彦。参与过《MGS2》的制作后,日比野的配乐功力已经越发成熟老练。在《ZOE2》中,日比野充分分析了前作音乐的不足之处,将配乐风格定位为略带重金属风味的电子管弦乐和打击乐相结合的曲风。游戏中充满摇滚风味而不失大气庄重的配乐让玩家充分享受到了高速浮游战斗的快感。日比野还在本作中还尝试了RAP,人声合唱等多种创新的表达形式,均获得了成功,使得《ZOE2》的配乐在代入感和气氛烘托方面达到了顶点。脍炙人口的主题曲《Beyond the bounds》采用了芬兰语和英语混合填词的表现方式,木村真纪那中性十足的嗓音为这首主题曲带来了爆发力极强的能量感,急促咏唱的芬兰“咒语”让玩家马上将神话与机械——这两种原本没有交集的东西联系到了一起。日比野则彦为主题曲配乐中添加的电声小提琴跟堪称神来之笔。
剧情单薄俗套是初代《ZOE》最致命的弱点。KONAMI在《ZOE2》中停用了冈村宪明,选择了村田周阳作为本作的监督和编剧。村田周阳曾经和小岛秀夫共事多年,两人联手创作了《MGS》的官方小说和广播剧等外传剧本。
木卫四——克里斯多,这是一个被冰天雪地覆盖的世界。主角丁格和他们的伙伴在这里以操纵LEV采冰为生,并为附近的安提丽亚殖民卫星提供饮用水。平静的日子终究有被打破的一天,丁格在一次采冰作业中发现了强大的麦塔特隆矿物反应,顺着反应源头的他搜寻到的并不是矿脉,而是消失了两年已久的机体——JEHUTY。与此同时,火星政权巴夫拉姆的军队闻风赶来,展开了对JEHUTY的搜索行动。指挥官诺曼驾驶ANUBIS出现在了丁格面前,并逼迫丁格交出机体投降。面对自己的老上司,丁格没有任何的屈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反抗,并被心狠手辣的诺曼枪杀……
3个月后,在火卫二空间站,被加装了人造心脏装置的丁格从JEHUTY的驾驶舱上苏醒。为他复活的女主角肯·玛丽内雷斯向他解释了这一切。
“你的心脏和肺部已经被枪伤毁掉了,现在的你是由JEHUTY提供着心肺机能。换句话说,只要离开JEHUTY,你就会立刻死亡。”
驾驶着和自己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JEHUTY,丁格在肯的协助下来到了火星。与此同时,巴夫拉姆已经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火星的宇宙联合军已经几乎被消灭殆尽,整个火星圈都落入了诺曼手中。而丁格驾驶的JEHUTY,则背负上了阻止巴夫拉姆,阻止诺曼的沉重使命。
村田周阳的笔触风格大气而不失细腻,《ZOE2》中无论是几位主角还是各路配角,其人物性格和人生经历都非常深刻典型。前作《ZOE》讲述的不过是一名卷入战争中的少年的故事,而《ZOE2》则以丁格等职业军人的角度带入了这个炮火纷飞的世界,时代的动荡和人心的变更在村田的剧本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前作主角里昂·斯坦帕克在本作换乘新机体VIC VIPER继续参战,他为了不让巴夫拉姆得到JEHUTY而将其隐藏在了木卫四,并选择了不借助JEHUTY,用自己的力量来阻止诺曼。2年的风云过后,久经沙场的里昂已经不再是当初自闭而内向的少年,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就连老道而高傲的丁格,也不得不承认他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实力。
巴夫拉姆的科学研究者罗伊德,研究Orbital Frame的核心人员,也是为诺曼座机ANUBIS分析战斗能力的学者。即使知道现在的巴夫拉姆军已经腐败变质,但曾经向诺曼效忠过的他依然无奈地执行自己的研究工作。为了将击败诺曼的希望留给丁格,他交出了让JEHUTY发挥全部实力的程序,并以生命为代价掩护丁格从诺曼枪口下撤退。从他的眼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名古稀老人面对命运变革的无奈,和将未来交给年轻人的信心。
女主角肯·玛丽内雷斯自称是宇宙联合军派往巴夫拉姆的卧底,她让丁格复活,并希望阻止诺曼的计划。面对丁格玩世不恭而消极遁世的生活态度,肯感到恼火而又无可奈何,两人的矛盾随着时间不断加深,最终却被危机所化解。肯为了掩护丁格而落入了诺曼手中,面对着前来营救他的丁格,肯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跟本不是卧底,我只不过是一名想要叛变的士兵罢了。父亲在军中神秘战死,我为了探情父亲死亡的真相,才选择加入巴夫拉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父亲是为诺曼的计划而死的。你必须阻止诺曼,这也是为了我的父亲!”
“理查德·玛丽内雷斯……”丁格想起了这个名字。“他经常在军中帮助我的。”
“我们是同伴,不是吗?我已经动不了了,但我的队友一定会帮我完成我的愿望的。生还者有义务去奉献。你那些曾经牺牲的战友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吧?拜托了……请你一定……一定要阻止诺曼!”
尽管各色配角都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整个《ZOE2》中,最耀眼的人物,依然是主角,丁格·伊格里特。
他曾经是巴夫拉姆军中最强的王牌机师,也是诺曼的得意手下。然而,在一次前往木卫四执行任务的途中,他的中队被诺曼出卖,所有人都死在了宇宙联合军埋伏的枪口下,只有他一个人生还了下来。面对沉重的打击,他选择了消极度日,在木卫四当一名工人来渡过每一天。
他重情重义,在巴夫拉姆出动大军抓捕JEHUTY的时候,他却甘愿自投罗网,仅仅为了不连累到自己的同伴。
他信念坚定,他无所畏惧。面对诺曼强大的ANUBIS,在JEHUTY严重受创的情况下,他依然面不改色嘲笑着对手,并将ANUBIS斩于马下。
他辛酸,他无奈。在火星他援助着宇宙联合军进行作战,然而来自地球的军人并不相信这个土生土长的火星人,尽管一再解释,尽管在心中他已经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同伴,但宇宙联合军的指挥官艾伦娜却依然将他视为巴夫拉姆的间谍,并用武力威胁他交出座机JEHUTY。
“没错,我曾经是巴夫拉姆的人,我的同伴也被你们宇宙联合军杀害了。”面对着自己面前的大军,丁格面无惧色。“但是,我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巴夫拉姆,阻止诺曼而来的。我并不喜欢你们,但我依然相信我们应该是为了同一目的而奋斗的战友。话至如此,如果你们依然想轰我,就尽管下手吧!”
联合军的LEV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他们终于相信了眼前这名战士是和他们站在一个壕沟中的战友。指挥官艾伦娜也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我明白了,随便你们去吧。”
“如果你们想挺过这一关,就听从我的指挥!” 巡视着目前仅存的LEV部队,丁格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并和里昂一起率领着这些兵力,义无反顾的奔向了前方的战场。
至于游戏中的最终BOSS诺曼,坦白而言,这名角色塑造的并不算十分出色。他的奸邪和霸气在每个玩家心目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后他不过再次走上了拉达姆的老路。他费尽巴夫拉姆的财力制作了军事要塞阿曼,其最终目的却并非让地球军方俯首称臣,而是通过麦塔特隆反应,制造出一个强大的黑洞,将太阳系的一切吞噬入其中。
“经过了漫长的数个世纪,人类的文明在能源的领导下前进。那么,像麦塔特隆这样的能源,又会将文明引向何方?是破坏!将一切彻底破坏!宇宙的意识,人类的意识,所有的一切都在期待着自己的结局!看吧,丁格,这就是麦塔特隆的意志,你阻止的了吗?”
丁格没有理会这些胡言乱语,依然将ANUBIS摧毁的支离破碎。然而,阿曼要塞已经启动,空间压缩开始进行,黑洞吞噬了丁格眼前的一切。面对此景,丁格只能和ADA商量对策。
“ADA,将JEHUTY的能量释放出来攻击阿曼的核心!”
“没有用的,那股能量是不够的。只有让JEHUTY自爆,才能阻止阿曼。”
“可恶……为什么……为什么你只知道去死!”
没有理会ADA的回答,丁格驾驶JEHUTY冲进了阿曼核心的黑洞内,并在其中见到了ANUBIS残缺不全的头部。与此同时,黑洞内的空间开始崩溃,阿曼能量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眼看一切已经无法返回了……
电光火石之时,丁格将ANUBIS的头部扔进了黑洞的中心,并以最快的速度逃了出来。
一阵如同超新星爆发的耀眼光芒过后,巨大的阿曼要塞化为了宇宙中的尘埃,光芒散去后,在尘埃中间漂浮的,则是残破不堪,但却依然生存着的JEHUTY。
“是ANUBIS,我利用了ANUBIS。既然JEHUTY和ANUBIS的力量相等,那么自爆后的起爆力也应该相同,做事情,还是按照这种有逻辑的方式来才好……”面对肯和里昂的询问,丁格这样解释了自己死里逃生的经过。
一切结束了……丁格被肯送上了担架,他可以安装一个真正的人造心脏,从而脱离JEHUTY生存。
“你不喜欢这个身体吗?”肯看着一旁的JEHUTY问道。
“当然不……这个对我来说太大了一些。”丁格苦笑道。“我相信你,这次给我换个真正的身体吧。”
母舰亚特兰迪斯号的格纳库,《ZOE2》在这里划上了句号。和前作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了哀怨和不安,只有化险为夷后的喜悦,和重逢幸福……
PART5:未来
尽管素质超群,但由于《ZOE2》的发售日选择在了2月份这个游戏淡季,在加上作品本身为原创系列,本作的销量并不理想,仅为全球累积30万份。一年后,KONAMI于2004年1月15日推出了本作的特别版。特别版对游戏的BOSS战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并加入了类似《MGS》中VR任务的EX任务模式。初代《ZOE》回顾影像的加入也让没玩过前作的玩家能够对剧情略知一二。
然而,玩家们所期盼的正统续作却迟迟没有到来。
2006年8月,小岛秀夫在接受美国PS2官方游戏杂志《Playstation Magazine》采访时,透漏了《ZOE3》正在开发的消息。此后,2007年2月12日,KONAMI美国分部正式公布了《ZOE3》,平台暂定为PS3。
目前小岛组正在陷入《MGS4》开发的泥沼,该作的发售日已经从07年年末改为08年初,似乎可以看出,《MGS4》的开发并不顺利。小岛秀夫也曾经表态,希望能够制作《ZOE3》,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需要《MGS4》开发结束之后。
诺曼虽然消失,但巴夫拉姆依然存在,地球和火星的关系依然紧张。仇恨的种子已经被埋下,只等待发芽的那一天的到来。《ZOE》系列的剧情并未在《ZOE2》中结束,一切仅仅只是开始。
而我们玩家所能做的,只有等待……
附1:关于《ZOE》系列的译名问题
大陆玩家喜欢将《ZONE OF THE ENDERS》译为《终极地带》,而港台则有《狂野禁区》的译名。但实际上,这两个译名都有不妥之处。按照官方的设定,“ENDER”一词指的是“边缘人”,泛指一切在地球外的宇宙空间居住的移民,因此《ZONE OF THE ENDERS》这个名称仅仅是代指宇宙殖民地而已,并非“终结地带”。
附2:《ZOE》系列年代表
2014
●地球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达到了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国际计划“轨道电梯构想”出台。
2020
●一号月面基地完成,再次掀起了宇宙开发热。
2022
●位于火星圈L1拉格朗日点的前哨站完工。月球表面的线型驱动运输装置投入使用。
2027
●固定用坐标卫星成功进入轨道。轨道电梯正式开始建设。
2034
●国际计划“火星殖民构想”公开发布。
2040
●一架无人探测机在火卫四——克里斯多发现了一片神秘的平原。
2045
●轨道电梯完成。人类正式进入宇宙世纪。
●NUT公司开发的第一台LEV投入宇宙开发工作。
●月球表面的资源探测设施数量急剧增加。
2048
●位于L4,L5拉格朗日点的殖民卫星群开始建设
2052
●火星有人基地开始建设,火星殖民化工程开始。
●核聚变发电成为全世界能源的主要来源。
2063
●联合国宣布化石燃料枯竭。作为核聚变原料开采地的木星圈倍受关注。
2067
●载人飞船在木卫四——克里斯多发现了麦塔特隆矿脉。
●宇宙特需时代开始。
2068
●人类开始向拉格朗日点L4,L5移民
●LEV作为宇宙作业机械开始飞速发展。
2073
●火星的两颗卫星佛布斯和戴莫斯的永久基地开始建设。
2081
●麦塔特隆掀起了电子技术革命。
2093
●麦塔特隆的空间压缩特性被发现。
2104
●空间压缩弹射器投入实用。
2111
●位于木卫二欧罗巴L5处的永久殖民卫星安提丽亚开始建设。
2130
●火星殖民化的第一阶段计划完工,全面殖民化阶段开始。人类开始移居火星。
●月球开发热潮开始逐渐降温。
2135
●火星殖民地爆发细菌感染事件。地球方开始强化检疫线。
2145
●火卫二——戴莫斯的空间压缩弹射器完成,引发了宇宙交通革命。火星移民速度突飞猛进。州制度被引入火星殖民圈。
2157
●康多尔事件发生。地球方和宇宙移民的不合大大加深。
2158
●瓦斯里亚州建立军事政权巴夫拉姆。
●NUT公司秘密获得了开发中的Orbital Frame技术。
2167
●戴莫斯事件,火卫二基地遭到严重损坏,Orbital Frame被公开。
(OVA版动画《ZOE 2167》剧情)
2168
●巴夫拉姆军官丁格·伊格里特的中队将一批麦塔特隆秘密运送到安提丽亚
2169
●Orbital Frame实现量产化,开始大规模装备巴夫拉姆军。
2172
●宇宙联合军出兵占领安提丽亚,但被巴夫拉姆部队所击退。安提丽亚遭到严重损坏。
●在安提丽亚秘密建造的两台Orbital Frame——JEHUTY和ANUBIS同时觉醒。
(PS2游戏《ZOE》剧情)
●武多卡将军率领巴夫拉姆部分部队在火星发动叛乱,由于兵力不足而遭到地球军镇压。拉达姆·雷巴斯率领残余部队强袭地球圈,地球轨道电梯遭到严重损坏,几近瘫痪。
(TV版动画《ZOE Dolores,i》剧情)
2173
●巴夫拉姆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占领了整个火星圈。
●阿曼计划被公布。
(GBA游戏《ZOE 2173圣约》剧情)
●里昂·斯坦帕克将JEHUTY隐藏在木卫四——克里斯多。
2174年
●阿曼战役开始,巴夫拉姆在火星打响了和宇宙联合军的决战。
(PS2游戏《ZOE2》剧情)
[ 本帖最后由 Macro 于 2008-4-30 22:2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