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89|回复: 47

世界に挑戦する中国CEO No.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に挑戦する中国CEO No.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泪流满脸:~(

求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燃啊,你们这帮废宅学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乃花朔耶 日本漫画家西野公平、西野津久见夫妇合作时的笔名,他们曾获得日本新潮社主办的第一届世界漫画爱好者大赛的冠军

这里的中国人形象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7-2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闪闪发光啊

抹布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7-2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子 于 2007-7-20 11:03 发表
泪流满脸:~(


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o 为什么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子 于 2007-7-20 11:03 发表
泪流满脸:~(

求下载


扫描仪坏了,等我月底买新的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岛耕助中国版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awkward:

我想起了那个“商业漫画”的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有如此燃的作品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神了:crue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7-2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锤无敌张瑞敏

又一新强者诞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是神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是X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awkward: 只看见几张..其余都是叉..不过还算..能看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锤无敌张瑞敏,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
盛大快滚陈X桥
叫白金巨人史X柱
更有观赏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Goldion Hamm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郎咸平的说法,同样是CEO,做的又没通用韦尔奇好,拿的钱却比人家多。

嘛,不过海尔的确欠国家很多钱不还

[ 本帖最后由 Mocilol 于 2007-7-20 13:0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震撼了,很内涵,很有爱,我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にな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cilol 于 2007-7-20 13:02 发表
按照郎咸平的说法,同样是CEO,做的又没通用韦尔奇好,拿的钱却比人家多。

嘛,不过海尔的确欠国家很多钱不还


海尔变形记
[/free]
0133郎:我们今天很高兴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袁教授,来到我们节目.袁教授在国内是研究MBA的专家,袁教授,今天很高兴您能来到本节目.
0146袁:我也很高兴.
0147郎:那么我们刚才前面提到了很多关于海尔的问题,我想跟你讨论的就是海尔这个职工持股会.对,整个海尔的商标,以及海尔所有的零部件供应.那么这个利润加起来,前面我说过,到现在为止,98到现在,差不多是30几亿,那么通过海尔投资,跟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叫海尔中介,这些利润有可能可以转化成实际利润,有职工持股会,所享有.那么在这里,职工持股会到底控制多少资产,按照他自己批露的讯息,职工持股会所控制的商标的市值,就高达612亿元.再加上其他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生产商,起码是七八百亿.
0243袁:嗯,这个数字听起来是很惊人的.当然了,这个MBA,和高管这个收购,回购股份这种做法呀,稳定啊,这种高管的积极性,他还是有他的好处的.但是呢,他这个比例呢,大概有那么个说法.因为企业他基本上是靠出资人,出资人是占多少,然后出资人是拿分红.然后呢,管理人员,或者职工呢,拿到他应有的劳动报酬.那么因此他资本的分红,和劳动报酬他也要有一个依据,按比例.如果你这个不是资本分红,而是一个劳动报酬,不会,要有一个规矩,规矩不能太高,这是一个.再有还有事后,我们现在听到,好象这个商标呀,或者是配套呀,配件生产,好象他是作为资本出资人来做,对吧.那么我们就要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他这个商标和零配件,这个资本的评估,或者资本的出资是不是属于他,如果是属于他,他的确是拿这么高.(0358)那我们就把他作为出资人来对待的话,那无话可说.现在我们看到,因为他的这么高,比例太高了,很高,要引起我们的加倍注意.他这个比率是不是合适,这个商标包括出资人的,最早的原始出资人,还是整个工厂,整个企业,还是这几个高管人员,还是.
0423郎:商标100都是职工持股会的,您讲,顺着您的话讲,当初你哪有钱投资啊?你是职工哎,你赚几百元还有什么钱投资.
0433袁:商标并不是一个,给商标起了名字的人,或者是商标的品牌,也不是只是经济人,或者是管商标的这些人,他是整个企业的,他代表了一个企业.代表了企业的整体素质,整体的含量,资本含量,知识含量,包括市场含量,所以很明显,商标不能说是,只是高管.
0457郎:而且啊,我们这整个的产业界,搞出一个观念,职工没有资格来控制公司,职工只能你一点薪水,给你一点激励措施,你给我好好办事.真正的老板,不然就是国家,不然就是我们股民.不要把这个观念搞错了,打着这基地机制的招牌,什么违法事都可以干,干到最后甚至这公司都变自己的了,这个不可想象的.
0520袁:这个应该有规矩吧,就是我们说的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规矩,就包括计划经济也有计划经济的规矩,那么在我们转规过程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规过程中,也有规矩.你比如象海尔这个产权,他是不太清楚,海尔现在搞不清楚,他是一个集体产权呢,还是一个国有产权呢,还是一个可能包含有个人产权的混合产权.很可能他是一个不太明朗的,个体的产权,很可能,但是他很大部分是不清楚的集体产权.那么他是一个转规过程中,即使转规过程中,你要考虑到这个社会,或者这个经济体制整体的状态.以及这个合伙者,或者我们说的合作者,投资者的大家的这个同意,允许的状态,大致上.现在我们觉得,大概和我们目前这个转规过程中,这个进展过程中,还是有待.
0626郎:而且真正出资人,一个是我们的股民,一个是我们的国家,他的利益在哪里体现呢?我很难想象,他的利益如果体现出来,这就是一个所谓的国退民进,改革的一个最可笑的荒谬.
0640袁:当然这个事情给制度建设或者改革,提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有些事情呢,即使我们的制度还来不及建立的时候,我们可以就一个重大的案例,重大的事件,来进行一些比较认真的,慎重的探讨.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很大,如果当他是作为一个先例,第一例的时候,那尤其要认真.这个我们要看到,高管人员是不是在整个资本,在资本的扩张过程中,他起了多大作用.或者他所占有的资本是不是很完全的,成为他的.
0719郎:对,你的观点跟我也比较一致,你是劳动者,你是个工人,你管理者,你所拿到的就是一个管理者拿到的.我可以给你几千万的薪水,但你不可以拿公司的股权,是不可以接收的.
0729袁:这肯定是可以这样说的,因为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这个高管人员,股权化的问题,他指的是用股权的方式来激励你,使你是不是参与到股权的这个升值过程中,是不是他还是用你的劳动收入,本质上是你的劳动收入,作为反投资回来,来作为帮你股权化的,而并不是说把股权的一部分分给你,不是这个意思.也可以把分的几个钱,分股权,这个分股权是收入.那么这个问题你就可以看出,你这个作为高管人员,你的收入,最后你在整个资产增值过程中,包括待分配,权益过程中,你能占多大.我们所说的是,他有一个资本收益,劳动收益的一个基本分配原则问题吧.
0823郎:好的,袁教授,今天非常谢谢你来到本节目,以后有机会我们再继续合作,好吗,感谢你,感谢你.
0832郎:那么节目最后呢,我想作一个总结.从1997年开始,海尔职工持股会浮出水面,从98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这么六年当中,基本上累积了大概30多亿的现金.从2000年开始,把职工持股会控制在海尔投资,从当年筹建海尔中介,一直到今年4月6日,正式完成,在香港成立了海尔中介.这个是属于什么样,这个叫循可记,就是职工持股会,通过海尔投资,能够把帐面的利润转化成实际的利润.通过海尔中介,能够把实际利润,通过一些比如说资产置换啦,股权置换啦,抛售股票,等等方式,合法方式把钱掏出来.那么提出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海尔在中国是最富盛名的企业之一,(0928)他这个做法,可能是合法,但是合不合情,合不合理呢?这是本节目所探讨的重点,那么我提出一个数据.海尔商标,也就是任何一个下属企业,用了海尔的商标,都必须交0.8%的专利费,这多少钱,这赚了大概有20多亿,这个持股会所赚的,而持股会所控制的商标,目前的价值多少钱,市场价值按照海尔自己的工本来算是612亿元.全世界不可想象的,没有一家公司的职工,会有如此大的权利,全世界没有一家大众持股公司,会给管理层,或者职工如此优惠的股权,那是不可想象的.各位观众,612亿是个什么概念.同时海尔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由职工持股会来控制的.因此海尔职工持股会控制了商标,控制了零部件的供应.(1030)所创造的利润归于海尔持股份,这个公平在哪里,我现在知道海尔里面真正的股份结构是怎么一回事,我希望海尔能够正式公布出来.我认为我们观众有必要了解,这整个循可记,是不是我们社会可以接受的.
1050郎:谢谢观众朋友观赏我们节目,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1250郎: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郎闲平,欢迎收看《财经郎闲平》.在?节的第二天,今年4月6日,我注意到了一则消息,一则有关海尔的消息.根据这个消息,我做了三个月的调研,主要是由我亲自指导,长江商学院的MBA学生,把这个案例做出来了.所以今天希望通过本节目,能够跟观众做个分享.这是什么样的一个问题呢,我突然发现,在4月6日海尔在香港,与香港一家本地公司,成立叫做海尔中介的公司.哎呀,看到香港的媒体开始吹捧起来了,真是海尔面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等等.我根本就不信,为什么呢?如果海尔国际化,你为什么选香港?而且你的搭档,跟你合作的公司,是香港一家非白色家电公司,一个电讯公司.电讯公司跟你白色家电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毫无关系,因此这个就引起我的怀疑.(1358)海尔中介成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国际化.因为他要国际化的对象,并不是一个白色家电公司.那么你是为了筹资吗?我注意到了,海尔中介筹资多少钱呢?5000万,海尔的整个公司的年销售额是806亿,5000万有个什么用处啊?因此海尔中介既不是为了国际化,又不是为了融资,那是为了什么.从那天开始,我就开始研究海尔,到最后我的结论是什么.海尔变形记,这也是就是今天的题目,叫《海尔变形记》.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当天发生什么事,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1634郎:我想观众看了短片以后,应该理解到我今天谈什么题目了.这个短片可能还不能清楚地说明问题,因为整个结构十分复杂.那么我在国内,我有个习惯,对任何企业的行为,我都有兴趣了解.我非常地深刻地想了解,海尔到底想做什么.那么我们看一下,海尔中介的结构图,各位观众请看一下.在右上角,大家注意到没有,有一家公司,控股刚刚讲过的,17%的股权.现在是35%左右,但以后增加到57%.叫什么名字,叫海尔投资,海尔投资是国内观众,甚至国际观众都相当陌生的一家公司.到底谁是海尔投资,那么这又再一次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海尔投资有两个大股东,(1738)第一个股东叫作海尔职工持股会,占了多少股权呢,各位观众猜一下.98.6%的股权,另外一个股东是非常非常小的股东,叫作海尔集团总公司,占了1.4%的股权.为什么海尔职工持股会成立海尔要拉一个海尔集团入股呢?按照中国公司法的规定,必须拉一个股东,就这么简单.所以给他一点股权算了,1.4%差不多了.那么海尔职工持股会基本上就控制了海尔投资.什么是海尔职工持股会,我们根据国内所颁发的相关法令,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海尔持股会,就是海尔员工的一个代表团队,行使人怎么确定呢?其实股东的权利,就这么简单.我们有很多形式,海尔持股会,有很多形式的持股会,基本上持股会的意义呢,就在于行使股东的权利和义务.(1842)这么简单,海尔持股会什么时候浮出水面的,按照我们收集的资料,发现是1997年开始浮出水面的.到了2000年,有一件有趣事情发生了,中国证监会规定,持股会不能作为法人,而且也不得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就在当年,海尔持股会成立了海尔投资,控制了98.6%的股权.也在同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酝酿什么,就是片子中的海尔中介.海尔中介呢,到了2004年,正式地完成了.到了8月份,就是青岛要批准这个项目.好的,这就是整个的一个历史.海尔职工持股会的一个历史,当我们继续做更深入的调研的时候呢,我们发现到让所有人意外的一个事实,海尔职工持股会所扮演的不是一个股东,不是一个正常的股东.(2003)而是他是一个拥有独立资产的一个持股会,也是海尔投资,一个独立资产的持股会.那么因为什么资产,我先卖个关子,我们先休息一下,回来以后,我们给各位作一个深入剖析.
2041郎:欢迎观众回到本节目,我刚刚卖的关子现在给予解答.海尔持股会和海尔投资呢,控制着独立的资产,什么独立资产呢,海尔商标,以及海尔零部件的供应.这就是所谓的独立资产,那么这个独立的资产,到底有什么价值,价值多少钱.为了表示我这个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全部用海尔所公布的资料,来给各位观众作一个解答.商标专利是控制在海尔投资手上,而海尔投资是由职工持股会几乎完全控股.这代表什么意思,代表说海尔属下任何一家下属公司,如果生产的家电产品,需要挂上海尔的名称的话呢,都必须交0.8%的专利费给海尔投资职工持股会.0.8%的收入,这0.8%的收入费当成商标给职工持股会,那么总共是多少钱.我作了非常详细的一个计算,从98年职工持股会成立到现在,总共赚的利润是11.54亿元.(2155)对不起,是.
2204郎:海尔职工持股会商标使用权中,从98年到现在是多少钱呢,是22.7亿元.也就是说每一次使用海尔的商标的话,需要付那么多钱,付六年钱下来,总共22.7亿元.那么另外海尔职工持股会还控制了零部件的供应,零部件的供应根据我们的计算,是11.54亿元,也就是从98年以后,那时候职工持股会浮出水面嘛,98年到现在,是11.54亿,加起来,30多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那么我跟各位观众讲,一个更惊人的数字,这个商标啊,因为你是每年都可以使用的,每年先进流,因此它有一个价值,他的市场价值是多少钱呢?根据海尔自己公布的,批露的讯息呢,职工职工持股会所控制商标的市场价值是612亿元.(2304)那么612亿元,612亿元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大的一个数字,那么整个海尔集团2003年一年总的销售额,差不多806亿.当然了,这个商标数字跟销售是无关的,但是我要让各位知道,海尔职工持股会所控制这块资产,与他的全球销售额相比,多么的有价值.全球销售额我再说一遍,是806亿.海尔职工持股会控制的商标市值就是612亿,每年这几年可以创造出不少的收益,这我刚才讲了20多亿.好的,我刚才说了一件事,证监会在2002年,公布了职工持股会不得成为股东,不得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不得成为法人.因此这些钱你海尔不通过投资的话,你没办法实现的.你必须由海尔职工持股会控制之下,私人公司叫作海尔投资.(2412)因为讲得很清楚,你不能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必须私人公司,海尔投资公司就浮出水面了,在2000年.我刚才讲的这30多亿,只是一个帐面数字,职工持股会是拿不到这个钱的,是帐面数字.你必须找到什么,你必须找到相关,才有可能把这个钱给兑换出来.海尔投资就是第一步,但这个我知道,私人公司你要行使这个所谓的兑换,所谓套线这个手段的话呢,那是很费事的.因为你没有一个市场,你不可能迅速地交易你做不到.所以一家上市公司,另外一个更好的可能呢,就是成立海尔投资的当年,悄然形成.那么这一科就是背投书上所讲的,海尔中介.海尔中介整个的过程,整个的筹建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由于时间所限,(2519)我简单地把这个过程向观众交待一下.那么海尔中介,基本上是由海尔投资,也是职工持股会所控制的海尔投资,和香港的叫中介电讯,所合资成立的.那么海尔投资的前身就是中介电讯所控投的一家上市公司,叫中电数码.从2000年运作到现在,中电数码已经变成了所谓的海尔中介了.海尔中介就是一家上市公司.那么各位请看,我刚才讲过了,海尔职工持股会不能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只能作为私人公司股东.自己又不能当法人,所以他必须找一家私人公司,在2000年,这法定一出来,就成立海尔投资.海尔投资成立,就可以把海尔职工持股会那些30几亿的利润,可以转化成实际的现金.那么在同年,就酝酿了海尔中介.那么海尔中介在今年8月,由青岛国资局正式审批通过以后呢,(2625)就是一个合法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请记住,这是海尔投资的下一个,也就是说海尔投资控制了海尔中介,因此呢,通过一些股权转让,比如说从海尔投资转向股权,通过海尔投资把海尔卖向中介,等方式,或者是直接抛出海尔中介的股份,职工持股会就可以直接获利.而这个获利有巨大利益,而不止这33亿,因为你有生产价值,这个生产价值可以有十几倍,二十几倍都有可能的.因此这个从职工持股会到海尔投资,到海尔中介就是一个海尔变形记,也就是海尔循可记.到现在为止,大功告成,我非常期待着看到下一步就是一个所谓的MBO吧.那么把这整个的循可记讲完了以后,变形记讲完了以后,我要提醒观众一件事.可能观众听了有点奇怪,(2730)在很多媒体报导里面,常常谈到这海尔有相当多的关联教义啊,这些东西.好象是太多内幕交易不清楚,我现在搞清楚了.我发现,除了海尔职工持股会到投资,到中介以外,另外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海尔整个运作流程,是分上游中游跟下游的.把它加在一起非常清楚的,上游是什么呢,上游就是由海尔职工持股会所控制的零部件供应,供应海尔所有的下属机构,所有的生意单位.下游呢,是由海尔集团所成立的42家工贸公司销售,中间是最不赚钱的一个部分,就是海尔青岛股份,就是上市公司,是最不赚钱的.上游的利益归于职工持股会,而职工持股会通过海尔投资,通过海尔中介进行掏线.下游属于国家的,42家工贸公司所赚的钱,就是海尔集团.(2832)这两个上下游是海尔真正的经营的主体,而作为上市公司,只是一家不怎么样的上市公司而已.但是上游是国家的财产,没什么好谈的.下游是国家财产,没什么好谈的.但上游呢,这一些由零部件供应所产生的关联,你通过海尔投资,海尔中介可以得到兑现.这个就是海尔所做的事,那么我们现在听一下,我们采访了山东国资部门,以及青岛国资部门,看看这两个部门的人员,对于我刚刚提出这个思惟,他们是怎么样点评的.
3011郎:好的,由刚才的短片,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青岛部门的国资局,对这个海尔做法,还是抱着比较智明的态度.所以说我自己也期望8月份的话,这个审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我们先休息一下,回来以后我们继续谈这个题目.
3029郎:欢迎观众回到本节目,我们在前面两届里面,详细地谈到了海尔中介成立的背景,政绩.那么各位观众肯定很想知道说,象海尔职工持股会如实的做法,是否构成了侵占国有资产的嫌疑.那么根据我们自己所做的调研发现,这一切过程基本上都通过青岛国资局审批的,如果来论法的话,我相信是合法的.可是我今天通过本节目,要传达一个讯息.那就是在我国产权改革,就是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有太多流弊,法律不健全的缘故,有太多流弊.我甚至发现,你只要打着产权改革的旗号,你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事都可以得到审批,包括以前谈到的TCl的问题,一直到现在海尔的问题.(3121)那么我请各位观众思考一下,全世界有哪一家公司,他的职工有如此大的力量,控制着整个上市公司,或者整个海尔集团呢.有哪一个公司可以说职工可以占在98.6%的股权呢?这个事情是绝对不可思议的.我们必须了解一个问题,海尔的职工,不管你是张瑞敏也好,或者你是一般的劳工也好,你是工人,你是管理人员,你是被聘来受委托,而进入这家公司的.真正的出资人,不管是国家也好,或者是青岛股份的上市公司的股民也好,你们才是股东,你们才有权控制这家公司.国有财产,不是离我们身边很远的东西.国资财产就是你我的财产,因此真正海尔的股东,应该是你我以及上市公司的众多股民们.这个才是海尔真正的主体,海尔真正的股东,真正拥有海尔的人.而不是海尔职工,海尔职工更不可能如此无限制地控制着98.6%海尔投资的股份,这是不可想象,不可思议的.(3231)我就提出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我国产权改革是不是走入了歧途?是不是作错了?至少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海尔职工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股份.海尔职工不能够控制有612亿价值的商标,这些不是属于职工的,应该属于谁?应该属于股东的,那么既然搞清楚.至于说海尔能不能控制零部件的供应呢?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详细批露,这个过程怎么来的,海尔职工持股会怎么有如此多的钱,来操控这么多的资产,这是我个人所在本节目要提出的问题,我不理解,我希望海尔能够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当然了,节目最后我希望能够作为一个,至少我感觉到很痛心的一个结局,在我国这十几年来,产权改革的浪潮中,很多国营企业老总说是自己人,功劳没有被肯定,这是个事实.(3344)必须为宁人服务,说下台就下台,对于你以前的贡献,似乎没有太多的解释,没有太多的补偿.象类似事件发生以后,国营企业老总,总是对于自己的未来,或者对于自己对这家公司的贡献呢,有很多的想法.但是这是我国一个特有的现象,那么我发现,有更多可以让我议论的问题.象这些公司,在你当国营企业老总的时候,你就做得不好.变成民营化,变成自己化以后,你做得很好.那我想反问你一个问题,你的信托责任在哪里.我今天只听到一面倒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国营老总这么努力做的事,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可是我们的社会有没有给予另外一种声音呢?(3431)那就是你当国营企业老总的时候,你有没有尽到你的信托责任,有没有尽到一个作为你管理,你对国家的责任,或者你对中小股民的责任.我告诉各位,可能有吧,但是我看到不多.我们看到只是一面倒的追棒国营企业老总,如何让他多拿钱,8小时是不反对的,因为这个激励机制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国营企业老总,对于老百姓,对于国家的信托责任是太落了,但是就算是机制,拿更多的钱,也必须有个限度.象海尔职工持股会如此大规模地控制海尔集团的股权,依我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谢谢各位观众观看我们的节目,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7-20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7-2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7-20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btt 于 2007-7-20 17:47 发表



      韦尔奇一上手就可以玩通用这个庞然大物,张总一上来可只有一家无名小厂


韦尔奇功过
[/free]
各位观众大家好
我叫郎咸平
欢迎收看《财经郎咸平》
首先我想先自我介绍一下
在台湾或者是在香港的话
自我介绍比较容易
比如说郎咸平
郎是什么郎
就是新郎的郎
咸就是咸阳的咸
或者是清朝咸丰皇帝的咸
平就是平凡的平
听起来还可以
到了大陆来以后就不一样
因为大陆是简体字
所以咸这个字
由咸丰皇帝变成了咸鸭蛋
平凡的平还是一样平凡
这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这个名字加起来不是太好听
可是取节目名字的时候
它就很有参照意义
比如说咸鸭蛋配上什么
配上一个谐音
叫做闲话家常的闲
平凡的平就配上一个评论的评
因此这两个字加在一起
就是本节目的特色
本节目就希望以闲话家常的方式
和各位观众深入地评论
大家所关切的财经话题
好 今天我给大家挑到
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叫做《韦尔奇 是非功过任闲评》
谁是韦尔奇
在我回答这个问题以前
我想先卖一个关子
我给各位看一个广告
从报上抄下来的一个广告
我们做一个特写
大家请看一下韦尔奇的图片
他的照片
胖胖的老头子
他在六月份的时候
到中国做了两次演讲
一场在北京一场在上海
请看一下 他说了一句话什么话
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对本次中国之行
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期待什么
期待它的票价
每一个人的标准入场价
是4800元一个人
但是如果说你肯出三万元钱的话
他还可以出台
出台做什么呢
陪你吃晚饭
行 我们看看他赚了多少钱
这一次 他能够拿走一百万美金
这个一百万美金是个什么概念
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到中国来的演讲的几倍 四倍
克林顿只拿了二十五万美金
韦尔奇拿了一百万美金
为什么那么多人趋之若骛
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掏腰包出来
来听他做演讲
我就不卖这个关子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短片介绍
看看他是何许人也

好 观众看完了这个短片介绍应该知道
他就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一家公司
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家公司
当了二十年的首席执行官
他上任的时候是1980年
下台的时候是2001年
这二十年间他把通用电气
创造成了一个企业界的
可以说是神话故事
是不是神话
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就是我们对哈佛商学院院长的采访
看看这位院长是怎么评估他的

杰克 韦尔奇做了多年的首席执行官
他在通用电气的运营思路
令该公司业绩卓越
因此 杰克 韦尔奇的经验
是绝对值得聆听的
企业家们可以了解一下他的经历
了解一下他处理问题的办法
以及他在工作中总结出的有价值的理念
我非常欣赏他在通用电气的一种管理方式
是非常强调员工个人的价值
注重培养人才
因此我鼓励中国企业家们去听他的讲座
学习他的管理经验

好 我们听了这个院长的评论
我不知道各位观众有什么感觉
第一 他这个评论当然都是吹捧的话
但是各位有没有感觉
讲得非常空 非常虚
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
第二点我要请各位观众注意
美国人在和你对话的时候
非常虚伪的
他是当面把你捧得很好
但是我们要从这个话里面
我们要找出一些概念来
到底跟他相关的人
是怎么样评价他的
当然我们说哈佛商学院院长
我可以说很虚 也很吹捧
我说地很具体
我说这是虚伪的话
那么我们再找一位人士
他是谁 他是伊梅尔特
他是现任的
美国通行电气的首席执行官
也就是说
他从韦尔奇的手上接下了这个棒子
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讲韦尔奇的
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好 各位观众听到没有
伊梅尔特他在讲话的时候
他有公司的纪律问题
他讲话必须不偏不倚
必须是非常客观
吹捧一点也无所谓
但是肯定不会说负面的话
因为终究韦尔奇
当了二十年的首席执行官
大家注意到没有
他讲话非常得中立
而且略略带着一点
不是那么兴奋的口气
这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伊梅尔特
就像他在片子当中所讲的
他接下来的是什么呢
他接下了一个烫手山芋
好 那么这个烫手山芋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先休息一下
回来以后我们再继续接着谈

好的 欢迎各位观众回到本节目
烫手山芋
什么是韦尔奇所创造的烫手山芋
首先我想从一个比较负面的角度谈他
然后我再从一个正面的角度来谈他
那么最后我们再做一个总结
韦尔奇上任以前
通用是什么样的通用
我拿一个数字跟各位观众做一个解说
当时的通用是1980年
85%的公司是制造业
1%是金融
14%是一般服务性的行业
比如说技术支持部门等等
二十年以后 到了2000年
他快下台的时候
通用电气制造业由85%降到了25%
其它服务部门包括技术支持等部门
由14%升到了25%
但是最惊人的是什么
是金融服务业
由原先80年的1%升到了50%
因此今天我们谈到通用电气
各位观众请注意
它不是你心目当中的通用电气
它不是一个制造飞机引掣
不止是一个制造一个火车引掣
或者是汽车引掣的公司
它是什么
它是一个金融控股公司
也就是一半都是金融服务业
四分之一是制造业
另外四分之一就是支持性技术的行业
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这样做其实挺好的
我们从股价看
我们呆会儿看一个图片
就是从8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
一个股价走势图
最上面的一条线是通用电气的股价
下面两条线是市场的表现
一个是标准普尔
一个是道琼斯指数
大家请看
在这个二十年里面
通用电气的股价是大幅上升
一直到最后
2000年才开始大幅下跌
我先不谈下跌 大幅上升
也就是说市场对韦尔奇这个人
经营战略是疯狂的 是追捧的
他只要宣布说我今天做什么事
市场就疯狂
我仔细计算了一下
他在这几年当中
总共卖掉了350项业务
买入了900项业务
花了多少钱
1200亿美金
但是他的整个收购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就是他所收购的企业
不是第一 就必须得是第二
而且不是美国的
是全世界第一 或全世界第二
这听起来很激动人心的
通用这么伟大
你看把全世界第一或第二企业
加在一起变成一个伟大的通用帝国
市场当时对这个现象也是非常追捧
股价大幅上升
远远地跑赢大市
问题出来了
这个现象到底好不好
我请大家稍微思考一下
他整个收购过程里面
他是不断做大的过程
这个做大的过程
跟以前通用是不一样的
通用在韦尔奇上台以前
是不做这种收购的
他们是什么
是一步一个脚印
兢兢业业 精益求精的
从一家小公司
19世纪的一个小公司
这个小公司是干什么的
这个小公司是替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所制造的产品
从事生产作用的公司
他们当时是这么起来的
爱迪生时代就有的公司
然后一步一个脚印
通过自己资金积累
通过自己的研究发展
到了1980年
形成一个几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
80%制造业为主的一家大公司
叫做通用电气
韦尔奇把这整个都改过来了
改成一个金融控股公司
我相信他的思维里面
是希望通过一个金融跟产业的整合
提供资金援助
让这个产业可以走的更快
到最后结果
2000年以后我们发现到
通用大概我们粗略地做一下划分
大概有十四个不同的行业
这行业包括飞机制造
包括能源 包括金融 包括通讯
也就是美国国家广播电台之类的
在全世界每个行业
几乎都可以说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因此股价上升
我刚才说过了
非常好啊
可是到最后
发现好像情况不是这么简单的
到了2000年韦尔奇决定收购一家公司
叫做汉尼威尔
花多少钱呢
花了450亿美金收购它
从此以后韦尔奇神话破灭了
股价开始下跌了
他第二年才退休
事实上
他应该在收购汉尼威尔以前
就退休的
至少不会受到这种股价下跌的羞辱
我们来看一个短片介绍
到底什么是汉尼威尔

好 各位观众肯定觉得很奇怪
为什么汉尼威尔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我再卖个关子
我们休息一下
回来以后 我再替各位观众做个总结

欢迎观众回到本节目
汉尼威尔
我们经过刚刚短片的介绍很清楚
它跟通用电气之间有一个互补的作用
但是当时收购汉尼威尔的时候
它有一个竞争对手
直接翻译就叫作联合技术有限公司
United Technology
是以相互竞价之下 大家冲动
价格越炒越高 到450亿
市场开始反思了
为什么收购这家公司
因为华尔街日报等等的媒体
提出一个最尖刻的批评
这家公司成长率只7% 8%
而通用当时是有15%
你花了这么多的钱收购这家公司
很明显的 会拖累到整个通用
而且事后又经过几个月
到了02年的年初
第一季发表季报
我们发现一个什么现象
通用电气第一季 2002年第一季季报
显示盈利上升17%
但是现金流下降50%
市场哗然 当天股价大跌 为什么
因为这个现象实际上是危险的
很可能是通过这家公司
不断的收购成长的结果
有很多帐目不清楚的地方
因此像这种盈利上升现金流下降
最大可能性就是把现金流转成盈利
可是50%的下降现金流
转到17%盈利的上升
这个本身就很可疑
当时又发生什么现象呢
安然事件
安然事件就是一个美国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造假的故事
所以市场开始反省了
这20年来有没有造假的可能
这个现象太严重了
当时已经是伊梅尔特上台了
伊梅尔特他做了很多事情
包括增聘独立董事
尝试要跟投资人报告说我们没有造假
大概出了好多项政策
可是股价照跌 没有用的 为什么
因为股市已经开始反思了
股市已经开始不信任你了
这个就是韦尔奇神话的破灭
到最后股民开始想了
你有没有必要收购这么多好的企业
所谓的十四大行业
全世界不是第一 就是第二
股民在想如果你不收购的话
如果这是十四家公司的话
说不定更好
因为它本来就是第一或者第二
你不收购的话可能十四家独立公司
我自己可以通过股票市场我来买
我可以买这十四家
我可以买这八家
也可以买这六家
我自己搞自己的资产组合
我真的需要韦尔奇替我忙活这20年
把这个公司做得这么大吗
做得如此之大会有这么多的问题
帐目不清的问题 我需要吗
甚至投资人开始怀疑
如果都没有收购
搞不好更好
我自己可以做自己资产组合
我自己可以选我喜欢买的公司
这个就是股票市场成立最重要的目的
投资人可以自己选择 自己做资产组合
他不需要一个首席执行官
帮他做这么多事
马上观众就会反思了
郎教授您可能这样讲不公平吧
你有通用金融才有通用这一切
没有金融说不定就没有这一切的
好 谈到通用金融
我们再看看短片
叫作通用金融
就是叫GE CAPITAL
我们看这家公司的介绍

好 大家请看
通用金融跟整个通用帝国加在一起
形成一个伟大的通用
可是节目最后
我想提出一个比较尖锐的观点
你到底为股东创造了什么
为什么股东会反对通用如此地做大
大家想想看
金融本身
它的市盈率是10到15之间
什么叫市盈率
就是你赚一元钱
你的市场股票市场价值多少
如果是15的话
大概就是你赚一元钱
你的股价就是增加15倍
这个叫市盈率
在美国金融行业的市盈率
是10到15之间
制造业是20到30之间
现在很清楚
你是一半金融一半非金融
我把两个加起来除以2
10加上20除以2
那就是最低点
15加上30除以2
你会发现 如果我把这两个合并
我什么价值都没有创造的话
这家公司市盈率应该是15到20之间
什么都没有创造
也就是两块 金融和非金融
金融的市盈率加
上非金融的市盈率除以2
就是什么都没有创造
就是没有多余的财富
当时2000年最高点的时候
市盈率是48
等到崩盘以后 一直到现在
各位观众猜一下
通用的市盈率是多少
我们发现通用的市盈率
就在15和20之间打转
也就是说股票市场最终认为
韦尔奇没有创造出多余的财富
韦尔奇只是把两块并在一起
金融跟非金融并在一起
就是两块市盈率加起来除以2
仅此而已
如果你没有创造财富
那么你这20年 你忙活了半天
在忙活什么
你替股东创造了那么多好的行业
可是你加在一起并不是股东要的
股东要什么
股东可能需要14个行业 14家公司
股东可以自己做选择
因此这半年来
这一两年来
美国的媒体不断呼吁什么 分拆
分拆哪几个行业呢
我跟各位讲飞机 能源 金融等等行业
市场认为分拆以后价值会更高
但是节目最后我还是希望
能够正确地评估韦尔奇这个人
我刚才节目前就已经说过了
我先讲负面的 再讲正面的
他有什么正面的贡献
通用电气本身就是一个制造业产业
这个制造业经过一百多年来的磨合
管理 团队 策略 人事个方面的磨合
那是第一流的
真的可以说战将千员
这种公司在全世界各地都很少见到的
甚至在中国大陆
有没有这样的公司我都表示怀疑
如此伟大的一个精英的集合体
它所创造出来的是
一个让人敬佩的制造业的组合
但是不是一个好的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我前面已经说了很明白
我们看一下通用电气
它的长中短期把握如何
我们来一个图片
这个图片请看有三条线
最上面的黄色的线是什么 是总利润
我把这个黄色的线分拆成
一个红色的线跟一个蓝色的线
一个是长期业务
一个是短期业务
大家请看这个图上
我画两个红圈
一个是94年到95年
一个是2001年左右
请看这个图上
当红色的下降蓝色的上升
蓝色的下降红色的上升
这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通用电气的长短期业务
有互补作用搭 配得非常良好
一个坏一个就是好
一个好一个就是坏
因此加总起来的整个利润走势
是非常漂亮的
就是稳定地上升
但是观众请注意
这个稳定上升的背后
是经过上百年的磨合
才做到这一步的
也就是整个公司的现金流
是极其稳定的 极其健康的
长短期业务搭配得非常良好
才创造出一个伟大的通用帝国
是国内很多企业所做不到的
因为要长短期搭配地如此之好
是需要水平的
但是我必须要跟各位讲
这个图是我自己做的
不是从通用年报上拿下来的
因此我个人认为
从一个外部人立场上来看
做了如此漂亮的图的话
那真的充分证明了通用这方面的伟大
最后我怎么评论韦尔奇这个人
韦尔奇把这么多好的企业加在一起
节目的最后
我想给各位观众作个总结
当我们评断一个历史人物
或者一个企业家的时候
我们切记用非黑即白的观念来看他
不能说是你做的好什么都是好的
你做的一切的错事
我们都认为我们只能学习
也不能说是你坏
你犯过一个错误
我们就全盘否定你的功劳
这也是不对的
韦尔奇在位二十年间
他的功与过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我们通过这个节目
作一个我个人的总结
我认为他的功在哪里
他在二十年间
把通用从一个比较中型的通用
变成一个大通用
他把全世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
那么多好项目放在一起
而且以他个人的本领而言
他把这十几个行业放在一起
做到最后的结果
还是全世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这种水平和这种功力不是一般的
这也是我个人对他比较钦佩的地方
韦尔奇没有把事情做垮
那就是他最大的功劳   
过呢 过在哪里呢
过是从他上任第一天开始
把通用从一个85%的制造业
到最后转到25%的制造业
这个整体的转换的过程
他创造出了一个新形态的
一个公司组织架构叫作金融控股公司
也就是到最后他下台前的一两年
通用的一半都是金融
另外一半是制造业
以及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业务
真正的制造业就是25%
这个什么问题
这个产生了所谓的股市的泡沫
市场对它不断地追捧
追捧的结果股价大涨
涨到60块一股
最后因为一个汉尼威尔的事件
股价大跌 跌了以后打回原形
最后我们发现以市场市盈率来看
所谓的金融控股公司
没有替投资人创造出多余的财富
可是不能这么讲
他只是创造出股市的泡沫
但是在产业方面
他没有创造出产业的泡沫
他的产业还是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而且是全世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但是这个所谓的
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产业
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功劳
而是通用电气这一百多年来
战将千员努力的结果
战将千员磨合的结果
我认为这个功劳是大家的
节目最后我相信
经过我这一番分析以后
我们可以更客观的了解韦尔奇这个人
好了 谢谢各位收看本节目
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女的是张绵绵吧,画的还蛮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这里面的一些桥段在取缔役岛耕作里出现过。。莫非那里提到的中国企业就是海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跪求
这个太无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冠正版】挑战世界的中国第一CEO:张瑞敏漫画传

一 口 价:20.80元

作者:(日)木乃花朔耶 编绘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原价:25

出版日期:2006-9-1

ISBN:7532471098

字数: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我真蛋疼

居然上taobao买了一本…:crue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下载:bowkno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敌了 等待扫描版:prou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求扫描版。:hea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泪流满面了,等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用那评论可真囧,市盈率不能跨行业比的……

居然还相加再除二,真猛 - -

上升期的时候市盈率高很正常

2000 年后稳定当然下落了

还说好坏兼顾,根本就是一直往坏的地方说,韦尔奇哭了

[ 本帖最后由 NegativeSong 于 2007-7-21 13: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22 14:51 , Processed in 0.44552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