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68|回复: 20

恐怖的童谣――Laura in Silent Hill 2 文/小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0-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戏人物百话

玩游戏的人一般都有些自虐的倾向,比如RPG完美主义者999小时的BT、格斗GAME达人手指的长年累月的老茧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恐怕很少有游戏可以达到像《寂静岭》系列这样高度的完全精神上的自我虐待。
关于寂静岭2的大篇幅的分析介绍,《游戏批评》上面已经登载过特辑,但是所有这些考证也好、分析也罢,似乎都拉下了一个很重要的人,那就是在游戏中始终如同小恶魔一般挥散不去的小女孩劳拉。寂静岭2的很多人名、物品都有其源头可考,从中世纪刑具到《洛利塔》的主演,同样的,劳拉这个名字在设定开始也绝.对.不.是.信笔而就的。
上海有家店曾经进了一批DVD《ART of Silent Hill2》,收录了寂静岭2中很多未能采用的片段和历次发表会的TRAILER影像。自认精神正常的FANS们可以找来看一看。
最初寂静岭2的发表会上,所公布的影像都各有一个主题。2000年第一次公布的TRAILER的主角是玛丽亚,2001年春季GAME SHOW的主角就是劳拉。和前面成熟美艳的玛丽亚相比,劳拉一出场就是坐在充满童趣的涂鸦砖墙上,不管这气氛和浓雾笼罩的恐怖小镇有着多么的不协调……
我们也许早已知道,劳拉是原先医院里和詹姆斯前妻同一病室的小女孩,玛丽一直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着劳拉。但是劳拉对詹姆斯可并不怎么友好。尤其是她出场后的那一句“You don't love Mary anymore!”有如一记重锤,砸在詹姆斯心中的伤口上……
立刻,三角头托拽着沉重的铁器在阴暗的走廊发出的吱嘎声无情的刺激着我们的耳膜,詹姆斯仓皇的逃窜,弥漫的噪波粒子中能见度极低,只有胸前一点昏暗的手电光,周围被未知的黑暗紧紧包围。最可恶的是,劳拉还在不断的给深陷囹圄的詹姆斯制造各种麻烦,踢走触手可及的钥匙、把詹姆斯和两只BOSS反锁在太平间……说她是小恶魔一点都不过分。
然而当嘈杂的电声吉他归于平静,画面一片真白,耳边又传来劳拉那熟悉的声音:
Now I lay me down to sleep
I pray the Lord my soul to keep
If I should die before I wake
I pray the Lord my soul to take
(我躺下就此睡去。
神啊!请保佑我的灵魂。
如果我在醒来前死去,
神啊!请带走我的灵魂。)
似乎是睡前祈祷。但毫无疑问它放在这个地方是有其意义的(张弦叔叔语),也许这正是我们追寻劳拉的足迹唯一的线索……
在这个网络社会,我们很快发现了出处,那是1932年美国一位65岁的女作家出版的一本名叫《大森林的小屋》(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的书,自述她的童年时代在威斯康新州裴平(PEIPIN)镇大森林中的生活。这位女作家的名字也叫劳拉,全名劳拉?伊丽莎白?英迦尔斯?威尔德(Laura Elizabeth Ingalls Wilder)。从65岁开始到她90岁去世的25年间,她总共出版了9卷系列图书,包括《农场少年》(Farmer Boy)、《大草原的小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普拉姆?克里克的堤岸》(On the Banks of Plum Creek)、《银湖岸边》(By the Shore of Silver Lake)、《漫长的冬季》(Long Winter)、《大草原的小镇》(Little Town on the Prairie)、《流金岁月》(These Happy Golden Years)、《最初的四年》(The First Four Years)等等,被后人称作“小屋系列”(Little House Books)。
在欧美地区,喜爱小屋系列的人们非常多,在作者的家乡裴平镇还专门成立了“小屋博物馆”,成为当地最知名的旅游项目,每年慕名来到小劳拉家乡的游客络绎不绝。
书中的小劳拉所生活的时代属于美国拓荒者时代后期,孩子们身边没有米老鼠或者任天堂之类名目繁多的娱乐产业,连布制的洋娃娃也都是奢侈品,属于她们的娱乐就只有口传身授的MOTHER GOOSE而已――所谓MOTHER GOOSE,就是指英美地区在孩子们中间广为流传的古老童谣。《大森林的小屋》中,除了寂静岭TRAIL中用到的那首童谣“Now I lay me down to sleep”以外,书中还有“Yankee Doodle”、“Up and down the City Road”、“Pease porridge hot”、“Polly put the kettle on”、“Three blind mice”等等……想象100多年前的孩子们,就只有歌唱这些童谣自娱自乐,和她们相比,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很幸福?也许……也不一定。对人类幼年期的怀念恐怕还是亚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来的更透彻些。
小劳拉的小屋系列在欧美的确很受欢迎,但是在日本也是尽人皆知,这主要应归功于宫崎骏等人。1975年,NHK(相当于日本的中央电视台)开始放映由《大草原的小屋》改编的动画片《大草原的劳拉》。动画很受欢迎,同年10月还发售了动画主题歌的唱片(那年头当然不是CD的了)。宫崎骏当时就身在高田勋的动画公司,参与了《劳拉》的原画设定等工作。从图片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1975年的日本动画和同时期甚至更早时期的中国国产动画都还是无法比拟的,但是却和2002年的国产动画和游戏动画水平相似。当然1975年的日本小观众们是不会像今天的我们这样挑剔的了,毕竟电视在日本也不过才普及了十年,能看到屏幕上有蓝眼睛的外国小女孩在异国的大草原上开心的生活,这样的国产动画片在当时的日本是很流行的。同时期的有宫崎氏参与的动画片中,我们更熟悉的可能还有《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吉》和《未来少年柯南》,后者是宫崎骏作品的里程碑,从依附于公司的小小动画人到独立表达自身理念的动画大师,70年代末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时期。
而在70年代末成长起来的孩子,看着《草原上的劳拉》长大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为日本游戏公司的中坚制作小组的成员们(像今村哲裕和坪山优史就成长于70年代)、对《Silent Hill》的制作人员们来说,劳拉这个名字意味着那个纯真无邪的童年,意味着印地安那州草原的芬芳……所以,詹姆斯,这个饱受煎熬的中年男子,心中虽然还保留着对纯真的期盼,但是却永远也无法再次触摸到那份纯真,因为对挣扎在社会漩涡中的我们,纯真往往意味着更加痛苦的摧残……这便是寂静岭中劳拉存在的意义。
图:TV动画《草原的少女劳拉》
放映时间:1975年10月7日-1976年3月30日
放映话数:26话
制作:日本ANIMATION
音乐:川口真
主唱:大杉久美子
角色设计:森やすじ

图:劳拉手办 怀古堂 中古品 5000日元 SIZE迷你8CM

历史上的劳拉
Laura Elizabeth Ingalls Wilder生平
(历史背景:1830年白人移民开始涌入原来印第安人的土地。
1848年西海岸加利福尼亚也发现金矿,招募大量华工。)
1867年出生于威斯康新州的大森林。(美国西部拓荒时期后期)
家庭成员:父亲查尔斯、母亲卡罗兰、姐姐玛丽
1868年迁往密苏里州
1869年迁往堪萨斯州
1871年返回大森林,和玛丽一起上小学
1874年迁往明尼苏达州的普拉姆?克里克
1876年迁往俄亥俄州的巴欧克
1877年秋天迁往明尼苏达州的沃尔纳特?格罗布
1879年迁往银湖岸边。玛丽因为脑炎而失明
1880年夏开垦农地。冬季住在迪斯梅特镇。从10月就开始下雪。长达7个月的《漫长的冬季》
1882年成为实习教师(15岁)
1883年到为拓荒者们开办的小学执教
1884年和阿曼佐订婚
1885年和阿曼佐结婚(18岁)
1886年生下女儿罗丝
1889年生下儿子,还没有取名字便夭折了
1890年迁往明尼苏达州阿曼佐的双亲家
1891年迁往弗罗里达州
1892年回迪斯梅特镇
1894年迁往密苏里州曼斯费尔德,抚养罗丝成人。罗丝成为小说家。
1922年罗丝获得欧亨利奖
1932年劳拉出版《大森林的小屋》(65岁)
1933年出版《农场的少年》
1935年出版《大草原的小屋》,从此开始“小屋系列”的计划
1937年出版《普拉姆?克里克的堤岸》(70岁)
1938年和阿曼佐访问迪斯梅特镇
1939年出版《银湖岸边》
1940年出版《漫长的冬季》
1941年出版《大草原的小镇》
1943年出版《流金岁月》
1949年阿曼佐去世,劳拉因悲痛而停笔
1957年2月10日劳拉在曼斯费尔德自宅亡故
1968年10月2日罗丝在但贝利自宅亡故
1971年在整理罗丝遗物时发现了劳拉的手稿,讲述和丈夫初婚时的生活。
随后整理出版《最初的四年》
1975年日本NHK、TBS放映TV动画《草原的少女劳拉》
1976年美国NBC放映电视连续剧《大草原的小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人物百话――刀魂之齐格菲     
文/偶家猴子        

    SIEGFRIED――明日之魂
    使用武器:大剑
    武器名:莱克雅姆(镇魂歌)
    流派:我流
    出生年月:2月6日
    家族构成:父弗莱德里克被他自己杀害;母亲玛格莱特
    出生地:奥巴格辛贝尔克/神圣罗马帝国
    身高:165cm
    体重:56kg
    血型:A型
    对战场地:威尼斯
   
    头发被山风吹动,沉重的大剑“镇魂歌”压在肩上,似乎要将他矮小的背影都贴上被夕阳熨红的地面。
    年方19的佣兵队长,对着辽阔的大地,仿佛终于走出了那黑色的影子。

    齐格菲,来自北欧神话的少年英雄,因为他身上的传奇特质和不同于其他神话人物的形象,进入了无数的文学以及动漫游戏作品。时至今日,国内各大动漫论坛对银英里英年早逝的齐格菲的怀念之声经久不息,固然有这部通俗作品本身所具备的艺术感染力,而来自北欧神话的齐格菲原型本身具有的性格特征,也注定了他无论在怎样的改编作品中出现,都不会被人冷落。
    齐格菲的经历和故事出于日尔曼民族史诗《尼贝龙根之歌》,在这之前则是作为民间传说被流传了很久。他的故事,在瓦格纳的歌剧《尼贝龙根戒指》里有很详细的叙述:
    女武神布琳希德爱上了英雄齐格菲,教导他诸神的知识,并献身于他,并希望齐格菲到世界各地去旅行,齐格菲将尼伯龙根的指环送给她当作爱的证明,布琳希德则回赠丈夫爱马格拉奈,齐格菲为了学习武士精神,依依不舍地离去。而布琳希德则沉睡在烈焰环绕的火墙之中。
    当时的豪门王族季比芬格族 (Gibichungs) 的族长昆达 (Gunther)有一个异父兄弟叫哈根 (Hagen),哈根建议兄长娶布琳希德以荣耀季比希家。但要想获得布琳希德昆达必须越过火墙,哈根回答只有齐格菲作得到,而他是王妹古鲁特娜最适当的丈夫人选,只要让他们结婚,就可命他将布琳希德带来。但古鲁特娜怀疑自己不够有魅力让齐格菲爱上她,哈根表示他可以使用媚药和遗忘药的力量达成目地。
      古鲁特娜给齐格菲一杯饮料,他喊著“敬布琳希德”饮尽了饮料,没想到中了饮料中的媚药和遗忘药,爱上古鲁特娜。昆达说只要将被火焰包围的布琳希德带来,他就将古鲁特娜嫁给他,此时齐格菲已经把布琳希德忘掉了,于是答应了昆达,且跟昆达结拜。
      其实这一切都是哈根的阴谋,他利用昆达和齐格菲,希望夺得尼贝龙根的指环。
      女武神娃特劳特出现在布琳希德的面前,告知她众神的危机,只有将指环还给莱茵的少女们才能化解,但布琳希德因这是齐格菲爱的证物,不肯交出指环,娃特劳特黯然离去。
      齐格菲利用隐身帽化成昆达穿越火墙来到,要布琳希德成为昆达之妻,布琳希德举起有守护贞操力量的指环反抗,但这个昆达其实是她的丈夫齐格菲所化,指环起不了作用,于是变成昆达的齐格菲夺下她的指环,将宝剑诺顿克插在两人之间,发誓为结拜兄弟昆达守誓,而与布琳希德共渡一夜。
      齐格菲回来,告知大家昆达将和布琳希德一起回来举行婚礼。
      昆达看布琳希德来到,她看到戴著戒指的齐格菲,顿时了解是他化为假昆达夺走了戒指,立刻指责齐格菲,但在齐格菲的记忆中,他是打败巨龙时得到戴在手上的。布琳希德十分伤心和困惑,不明白自己教出来且献身的齐格菲为何背叛她,昆达也感到不高兴,此时哈根怂恿他们杀死齐格菲,以他的死偿他的罪。布琳希德则说毒龙的体液已让他变成刀枪不入,但也许由背后树叶的印记可以刺杀他。三人发誓复仇,而婚礼开始了。
      莱茵少女们在河中游泳,齐格菲打猎至河边,她们想尽办法说服齐格菲交还她们指环,正当他决定交回时,少女们却警告他指环已经遭受诅咒,持有者一定会死,他不服气,改变主意不交回指环了,于是莱茵少女们预言他今天将被杀。
      大家在用餐,昆达问起齐格菲身世之事,齐格菲侃侃而谈,而哈根在酒中加入了记忆药,让齐格菲谈着谈着就回忆起和布琳希德成婚之事,使昆达震惊。此时两只乌鸦飞过齐格菲头上,哈根藉机问他是否听得懂乌鸦之语,当齐格菲抬头看乌鸦时,哈根大叫:“乌鸦建议我复仇!”,用矛刺进齐格菲背部,齐格菲反击无力,倒在自己的盾上,哈根向大家解释这是惩罚他的背信,走入森林消失了。齐格菲唱出了告别布琳希德的话而死去,众人抬著这位英雄的遗体向城堡前进。
      众人回来告诉古鲁特娜,齐格菲被野猪杀死,古鲁特娜指责昆达杀了他,昆达则告诉她是哈根杀的。哈根坦承不讳,说是惩罚背信之人,并要拔下齐格菲的指环。昆达警告他不许动古鲁特娜的继承物,拔剑逼他决斗,但被哈根一剑轻易打死。当他要拿取指环时,已死的齐格菲居然将手举起阻止了他,而此时已知道一切的布琳希德踏著庄严的步伐出现,指责古鲁特娜和哈根,并指挥众人将齐格菲的遗体烧去,并拔下指环,歌颂著齐格菲的英勇、信义与爱情,对奥丁的使者乌鸦说众神之末日到了,烈火将延烧到天上的瓦露哈拉城,火焰将使指环洁净,回到莱茵的少女手中。说完就随著天马投入火中。燃烧的火焰突然被高涨的莱茵河水淹没,哈根想夺取指环,被莱茵少女们拖入水中溺死了。莱茵少女因拿回指环而欢呼,不久水就退了。而火焰毁了季比希家,也烧到天上,众神群集瓦哈拉城中,却被火焰围住,于是古代日尔曼的众神就在熊熊火焰中消失。

    在这部歌剧中,一位少年英雄就是这样被刻划的,而挪用到游戏中来,年少的齐格菲因为杀死父亲的罪恶逼使他踏上寻觅的旅途,期间受到邪刃力量的侵蚀,而一度变身作欧洲传说中恐怖的夜魔骑士,就好比在《尼贝龙根戒指》中受骗喝下带有媚药和失忆药的饮料那样,迷失了自我,付出了丢失灵魂的代价,但只有努力冲破邪刃的束缚,方才能恢复自我,重新拾回以前在父亲身上表现的“黑色旋风”荣光。
    有意思的是,许多初玩刀魂系列的朋友,都喜欢选择这个使用重武器的角色,原因是攻击力高和直线中段技较强,而且主要的攻击技都带有变段功能。但真正会玩刀魂系列的,必定会注意到齐格菲招式段为变化间的破绽和初着意图过于明显,如果以攻为主,只适合初玩者,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玩家,却都会反其道而行,以静制动,利用齐格菲变化丰富的架构来破解对方的出招。不管是在故事里,还是在游戏中,这都是一个先被动然后产生巨大力量的角色。
    西方人似乎非常偏爱这个英雄传说里的角色。熟悉近代战史的朋友,对“齐格菲防线”这个名词必定了解非常,它不仅是盟军在西欧布防的生命线,也因为希特勒实施并取得成功的对此防线打开缺口的“莱茵河卫兵”阿登反击计划,促成了以美军为首的盟军部队进入全面战略进攻的转折。热爱电影的朋友,也一定不会忘记第九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歌舞大王齐格菲”里刻划的这位百老汇传奇人物和风流巨子,一生声色犬马,为百老汇歌舞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最后却猝死于艺坛之上。
    总之,这个名字所带来的形象似乎总可以受到女性的偏爱(甚至连描写战争的“西线无战事”也是如此――“齐格菲防线”所在的地域正是二战中盟军的西线战场),带着一点青年英俊的豪奢,展示了一点曲折离奇的动荡传奇,每每又以悲壮动人的死亡(刀魂中齐格菲也是有着一度灵魂的死亡)来完成最后的人格魅力塑造,拥有着强大的原型魅力,也不乏宽广的再创造可塑性,所以日本制作游戏经常喜欢引用欧洲的神话传说以及文化风物,是不无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1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孔姐姐,偶 ……偶想提个意见……

如果偶没有看过北欧神话也就算了,可偏偏偶却看过。……实在受8了齐格菲这个恶心的译名哎-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格是偶家猴子很早前写的
那时候正在看《银英》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罪魁祸首就是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小孔 发布
[B]
    有意思的是,许多初玩刀魂系列的朋友,都喜欢选择这个使用重武器的角色,原因是攻击力高和直线中段技较强,而且主要的攻击技都带有变段功能。但真正会玩刀魂系列的,必定会注意到齐格菲招式段为变化间的破绽和初着意图过于明显,如果以攻为主,只适合初玩者,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玩家,却都会反其道而行,以静制动,利用齐格菲变化丰富的架构来破解对方的出招。不管是在故事里,还是在游戏中,这都是一个先被动然后产生巨大力量的角色。[/B]



写的很好啊
不过要是再把2里的关于这个角色的剧情也补充进去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早上1:00,俺把灯全关了玩SH2,10分钟后…………GIVE UP~~~受8了,前面的迷雾,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静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切换版面时一片漆黑,只有PS2的电源灯在发光………………555……恐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k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2-10-2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上这里来呀?
曝光曝光!
eken就是
传说中
集中营元老之一的――无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2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吖?无类君(无粪?-_-)

请受小弟一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TK流奥义!@@


无类在早期电软(叫集中营似乎更好)到是个有趣的人物~
那时的编辑都挺有性格

现在的很多编辑,除了名字不同外没什么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师和MUMU还算比较有性格的吧.......

我估计主要因为现在的编辑年龄都偏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小孔 发布
[B]你也上这里来呀?
曝光曝光!
eken就是
传说中
集中营元老之一的――无类!!!!!!!!!!!!!! [/B]

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永远的访客 发布
[B]天师和MUMU还算比较有性格的吧.......

我估计主要因为现在的编辑年龄都偏低....... [/B]

老大,是电玩杂志啊
年龄高了反而有点不正常-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类!!!
叩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3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没来好贴子很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4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而且你家里的疯狂红杏出墙-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2-10-4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powerwolf 发布
[B]
昏!盟军的那是马其诺防线!!!
齐格菲防线是德军对应马其诺防线为保护工业中心鲁尔区设制的! [/B]


大汗

这么一说的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0-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跟猴子说过是马奇诺防线的……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arrc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2-10-6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4-21 04:58 , Processed in 0.16576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