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腾讯动漫取消平台漫画保底稿费”一事,只不过是揭下了网漫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而已。 先从《绍宋》说起吧。虽然腾漫t0依然是《一人之下》和《日月同错》,但这两部作品都有同样的问题:腾漫无法全权掌握。《日月同错》的作者第年秒与《一人之下》的米二,都是作者名气大于作品的存在;也就是说读者不会因为平台的限制放弃对作者的追随和评价。 而第年秒明确说过,甚至说过好几次,日月同错之后不会再画长连载。这对腾漫来说也是不可控的表现。公司需要的不是天才漫画家,而是运转稳定的创作机器和机器上可替换的零件。 而《绍宋》就是腾讯最向往的模式。原作版权在阅文,改编版权在腾漫,漫画作者名气小于作品,且没有任何所有权,就是一个画画的高级打工人。这部作品从ip到改编都是腾讯自产,而且绍宋漫画还为原作重新增加了热度和订阅。可以说《绍宋》就是腾讯最看好的模式和最想打通的路径。 阅文旗下有一堆顶流网文ip,漫改这条路如果能走通,就是老ip再吃一次红利,由于漫画的属性还可以产生扩圈跨圈的热度,这对于握着无数变现乏力过气ip的公司来说,是真正的康庄大道,是一条老ip复热生产线。 然后这条生产线的试作品《绍宋》坠机了。 作为最具备期待值的《绍宋》,趁热打铁今年出了两本实体书,第二册发售时开了一千本亲签与一百本的两作者联签;并且连续开了两次签售会,一次北京一次杭州岳王庙。岳王庙谈了一个多月的合作,有限定门票周边种种,两位作者现场联合签售,可以说是热度满满。而现在来看这几乎就是《绍宋》模式的最后一搏。 几套连招下来,由于对读者热情的透支(线上线下限量签名书与签售活动)和营销过后的降温,以及单行本骨折价都卖不掉的现状,腾漫内部终于也无力回天了。 顺带一提腾漫还有个《道诡异仙》的漫改,也可以算作《绍宋》模式的延续,至少在实体书发售时的原作和改编作者联合签名版这块是一致的。然而道轨的改编更烂。 因为《道诡异仙》就tm是一部没法改的作品。纯纯是因为热度高拉起来的改编,然后条漫流水线迅速给行不通的改变模式盖上了棺材盖。 腾漫现状是什么,是顶流ip,台柱陆续完结,网文改编模式再努力也拉不起来,原创网漫则是彻底的不可控。先不说作者带来的流量无法全部变现,作者的合作意愿也会随着各平台的价格环境甚至读者意愿波动。最重要的是ip所有权,签个十年都有人天天唧唧歪歪,腾漫对于原创作品来说只是平台,不是归宿。 所以腾漫取消了原创作者的保底,是彻底的不赌了。 腾漫再也不相信什么培育中层作者,稳定台柱作者,发掘底层作者的劳累事了,虽然有读者会笑“就好像腾讯干过似的”,但腾漫之前确实没少挖过墙角签过作者,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了而已。比如我不告诉你你可能都不知道,画过《莫林的眼镜》的贝贝龙曾经在腾讯漫画连载过一部巨牛逼的作品叫《假情人》,《勇者传》的作者易飘扬也在腾讯连载过《万事万灵》一样。腾漫在那几年是真的向杂志作者,网漫作者投出了不少橄榄枝。 现在取消保底,是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而已,取消签约,取消挖人这些事早就已经默默做完了。 这就令人唏嘘了,现在的腾讯在文化产业几乎是无孔不入的存在,影视动漫游戏只手遮天,有自己的出版集团,没有任何能被卡脖子的存在,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漫画,打不开销路。 上个十年有个网站叫做“有妖气”,在那个移动支付都没普及的年代,做过漫画付费,做过图书出版,做过杂志连载。然后有妖气和他做过的这些东西都一起死了。 有妖气的图书出版无论是规格还是质量都非常之乱,简而言之就是“草根公司没有出版社撑腰只能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帮忙出版”。 做动画,动画完了;做漫画,新陈代谢跟不上,作者都跑其他平台了;做变现,有妖气死前都没有一家实体店。 可以说这家公司在有些层面上相当的理想主义和行为艺术,比如在2011年联合香港出版社给自己的网漫做出版,普通版和精装版分别是48和98一本,运费18起。 2011年,那时候一碗牛肉面也就四块,阿衰十块八块,漫画派对刚刚五块,故事会三块。然后有妖气出的书来到了一个现在的网漫出版都不敢定的价格。 然后显而易见的压库存压了十几年。 网漫是什么,是十年前有妖气把理想主义的道路走死了,死的很凄惨之后;十年后的腾讯动漫走现实主义道路也走不下去了。 2013年,卢恒宇和李殊洁工作室承包的两部动画被发行,分别是有妖气的《十万个冷笑话 第二季》与腾讯动漫的《尸兄》。 彼时的有妖气蒸蒸日上,台柱们都在热火朝天的连载同时,第一部众筹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也提上了日程;而彼时的腾讯动漫刚靠着《尸兄》动画与《中国惊奇先生》漫画打开局面,《狐妖小红娘》正在紧锣密鼓的热身中,准备开辟一个惊天动地的时代,网漫的两个十年在此交汇,为了以后动漫盛世的头把交椅奋力交手。那时候的谁都会觉得,国产原创漫画会有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而现在回看,那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才是动漫曾经光明过的一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