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Unlight

[外设] 当年光盘刻录这么多幺蛾子啊,DVD分 -,CD分染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3 1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麦胜、三菱、多彩,其实有了DVD刻录盘后大多数人就都买一些大牌了,cd刻录盘时代还算群魔乱舞,各种颜色器奇怪塑料片。

那时候硬盘贵u盘贵,你要给别人做好的数字文件,总不能用磁盘,所以刻录盘销量很大的。特别是工作领域。刻录好一份可能还要用复刻机复制上百份。所以其实利润很高的。

所以我一个同学才有机会从百脑汇卖刻录盘的,做到jd高管XD

我现在还有一桶cd一桶DVD没用完。以前给企事业单位和老干部,都是需要把视频转换成正确规格的影视DVD的,他们不要u盘的。甚至现在你要做非商业出版物,也还是DVD毕竟bd成本还是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正苗红 发表于 2025-9-23 09:32
您这是反串还是咋地。都是数字数据,差在哪正版的0和1比较圆润吗

刻盘那么好用为啥还要做母盘要是现实世界能那么理想化简单就好了

—— 来自 samsung SM-S9110, Android 15, 鹅球 v3.5.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炉灰 发表于 2025-9-23 11:28
刻盘那么好用为啥还要做母盘要是现实世界能那么理想化简单就好了

—— 来自 samsung SM-S9110, Android  ...

你逗吗,3D打印那么好用所以塑料工厂不用开钢模了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根正苗红 于 2025-9-23 11:46 编辑
红炉灰 发表于 2025-9-23 11:28
刻盘那么好用为啥还要做母盘要是现实世界能那么理想化简单就好了

—— 来自 samsung SM-S9110, Android  ...

您在说个啥?我啥时候说刻录盘好了。又慢,寿命又短,又不皮实,不然怎么被淘汰的。
我只是说在正常寿命内,正常刻录情况下,和原厂cd比起来都是数字数据,音质没差。又不是翻录磁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尼高达 发表于 2025-9-23 11:33
你逗吗,3D打印那么好用所以塑料工厂不用开钢模了是吧

你这例子举的,3d打印精度跟高精度注塑模怎么比
s1被盗版碟坑过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怎么到这时候就忘了

—— 来自 samsung SM-S9110, Android 15, 鹅球 v3.5.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正苗红 发表于 2025-9-23 11:39
您在说个啥?我啥时候说刻录盘好了。又慢,寿命又短,又不皮实,不然怎么被淘汰的。
我只是说在正常寿命 ...

那你觉得没差就没差吧
平时只听流媒体,有不同也是偶尔去串门蹭cd听到的,算个人见闻,碟友之间讨论非常多的cd版本论也不是我提的,有些重制或者很烂的版本甚至比刻录版还差劲呢

—— 来自 samsung SM-S9110, Android 15, 鹅球 v3.5.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炉灰 发表于 2025-9-23 11:40
你这例子举的,3d打印精度跟高精度注塑模怎么比
s1被盗版碟坑过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怎么到这时候就忘了
...

3D打印就算做到和钢模一个精度,正经工厂还是得开钢模,因为只要产量上来了就是无可比拟的成本和效率优势
看你这架势,只要刻录盘所谓的音质问题不存在,光盘工厂也得用刻录机大批量生产商品

盗版盘音源哪来的都不知道,这跟刻录盘是一回事?盗版盘也是压盘啊,怎么音质还比不过刻录盘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炉灰 发表于 2025-9-23 11:48
那你觉得没差就没差吧
平时只听流媒体,有不同也是偶尔去串门蹭cd听到的,算个人见闻,碟友之间讨论非常 ...

你让碟友们把盘的checksum和所谓的母盘比一下不就结案了。这玩意也得上升到玄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正苗红 发表于 2025-9-23 11:53
你让碟友们把盘的checksum和所谓的母盘比一下不就结案了。这玩意也得上升到玄学? ...

不玩说不清道不明白的玄学,整条产业链上的人怎么骗钱
他们现在还在用模拟音频的文学素养诠释数字音频的音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nlight 于 2025-9-23 12:18 编辑
根正苗红 发表于 2025-9-23 11:39
您在说个啥?我啥时候说刻录盘好了。又慢,寿命又短,又不皮实,不然怎么被淘汰的。
我只是说在正常寿命 ...


理论上可以,实际做不到。胶片猫(这位可是非常反老烧的了)做过实验,用三台刻录机互相抓轨刻录,最后再抓出来的数据不一致。
CDDA太过于原始,不是文件结构而是音轨,上古屎山了属于是。
DVDA和BDA没这个问题,但这俩没活下来。包括我CD机都支持读DVD±R/RW DataDisc了,也不支持DVDA。
至于我这边还涉及到的SACD,那玩意更是重量级,目前还处于黑箱状态,同样不能保证抓轨一致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一般机箱光驱位都没了

— from Xiaomi 2211133G, Android 14, S1 Next Goose v3.5.99-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Unlight 发表于 2025-9-23 12:15
理论上可以,实际做不到。胶片猫(这位可是非常反老烧的了)做过实验,用三台刻录机互相抓轨刻录,最后再 ...

我自己有手有电脑,我自己做过把CD抓轨刻录成另一张CD再抓轨的实验,两次得到的文件除了文件头以外没有任何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nlight 于 2025-9-23 12:42 编辑
强尼高达 发表于 2025-9-23 12:32
我自己有手有电脑,我自己做过把CD抓轨刻录成另一张CD再抓轨的实验,两次得到的文件除了文件头以外没有任 ...

你换几个光驱就不一样了

【【HiFi奇葩说·番外篇4】实测不同光驱抓轨对音质的影响-哔哩哔哩】 https://b23.tv/n0KUVqA

其实用EAC多次读取+高质量光驱+准确偏移值可以抓出来一致的。但是刻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 来自 S1Fu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正苗红 发表于 2025-9-23 11:53
你让碟友们把盘的checksum和所谓的母盘比一下不就结案了。这玩意也得上升到玄学? ...

有兴趣的话就看看这篇吧
https://av.watch.impress.co.jp/docs/topic/158045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nlight 于 2025-9-23 12:46 编辑
红炉灰 发表于 2025-9-23 12:40
有兴趣的话就看看这篇吧
https://av.watch.impress.co.jp/docs/topic/1580456.html

什么GoldCD、BluSpecCD这种我是觉得没意义的,都是红皮书有啥区别。
与其折腾这些还不如找理论上真有区别的SACD,比这些玩意好找。但SACD又是另一个坑了,我记得SACD目前还是无法精确抓轨的,模拟母带转录DSD、高码率数字母带直接转录DSD、高码率数字母带经模拟母带转录DSD、原生DSD、CD转录DSD…除了一些古典乐以外,其他的SACD往往都不说清楚用的是哪个方案。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根正苗红 于 2025-9-23 13:06 编辑
Unlight 发表于 2025-9-23 12:15
理论上可以,实际做不到。胶片猫(这位可是非常反老烧的了)做过实验,用三台刻录机互相抓轨刻录,最后再 ...

风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根正苗红 于 2025-9-23 13:10 编辑
Unlight 发表于 2025-9-23 12:15
理论上可以,实际做不到。胶片猫(这位可是非常反老烧的了)做过实验,用三台刻录机互相抓轨刻录,最后再 ...

没懂,跟是不是文件结构没关系。只要是数字流形式的的就能精确拷贝。底层无冗余,没有ECC?那还玩这坨屎山真是情怀了。
就算没有ECC,只要信噪比足够高,以人类的耳朵能听出差别?难不成是抓了刻,刻了抓,循环n遍后造成的误差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nlight 于 2025-9-23 13:19 编辑

不对啊,我讨论的是明明是光盘刻录本身啊,怎么又歪到老烧科Hi大战了
我没打算刻录CD盘放到机器里啊,就算是刻也是放些高码率文件进DVD-R了,但是我刚想起来前两天我还遇到过刻录翻车的例子。单位发下来的DVD-R,部门里换了十几台电脑才读出来,内容应该是没有损坏。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正苗红 发表于 2025-9-23 13:05
没懂,跟是不是文件结构没关系。只要是数字流形式的的就能精确拷贝。底层无冗余,没有ECC?那还玩这坨屎山 ...

我的理解是精确读取肯定没问题,抓轨是可以抓出来的,但是刻录幺蛾子比较多。CDDA和CD-R物理层面上就不完全一致。而且都不是说音质这种玄学区别(CDDA的纠错机制足够了,差几个采样听不出区别,但不算Bit-Perfect了),而是更明显的文件损坏、读不出、挑机器。
我这边前两天还遇到过。单位发下来光盘,部门里换了十几台电脑才读出来,这还是DVD-R(清华紫光的吧,也不是什么大牌子)。CD-R刻成CDDA格式是不是也会类似。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根正苗红 于 2025-9-23 14:12 编辑
Unlight 发表于 2025-9-23 13:16
我的理解是精确读取肯定没问题,抓轨是可以抓出来的,但是刻录幺蛾子比较多。CDDA和CD-R物理层面上就不完 ...

反正楼主也是rip下来存无损,无所谓了。但如果CDDA要是底层不保证数据完整性,那可就能给这帮整玄学的可劲折腾了。那您这一批盘下来都可以有差异了,还可以误差积累叠罗汉日本人整这出应该事最来劲的。
刻录盘本来就不耐造。不说化学介质的问题,随便划伤重点就完蛋了。要么当年源兴和先锋的光驱卖的好呢,主打一个不挑盘。你们单位要拿刻录盘做冷存储,应该赏他们一嘴巴
只是刻盘听歌没啥刻焦虑的。当年也刻了几百张盘了。都是-r的数据盘,多是动画片,没刻过CDDA就是了。飞了的没几张。没严重划伤怎么也能用大几年。


至于极限寿命呢,不知道。因为过几年后根本懒得动这一堆破玩意。跟翻书似的,从一堆大盘包里掏屎,用户体验贼差劲
但是,何必呢。反正都放无损文件了,更没玄学了,一个u盘就解决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Unlight 发表于 2025-9-23 12:39
你换几个光驱就不一样了

【【HiFi奇葩说·番外篇4】实测不同光驱抓轨对音质的影响-哔哩哔哩】 https://b ...

也就开头结尾多些0少些0,中间根本不会有区别
为什么总要在极大概率能判断数据完整性的东西上搞玄学,又不是没校验没纠错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就是早就该被淘汰的东西,日本那边现在还在卖DVD然后还有人买简直有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 发表于 2025-9-23 13:56
总之就是早就该被淘汰的东西,日本那边现在还在卖DVD然后还有人买简直有病 ...

毕竟买的是特典 dvd比蓝光至少便宜1000日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正苗红 发表于 2025-9-23 09:53
刻完盘不查checksum吗?刻录盘又不是只能放歌和流媒体。你刻录个软件,一个bit错了也是完蛋。虽说刻录盘的 ...

音乐cd那种和后来的数据格式的cd是不一样的,没有校验机制,错了就是错了,反正人耳朵也没那么敏感。所以并不能算数字格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根正苗红 于 2025-9-23 15:34 编辑
danman 发表于 2025-9-23 14:51
音乐cd那种和后来的数据格式的cd是不一样的,没有校验机制,错了就是错了,反正人耳朵也没那么敏感。所以 ...

不能几个1变成0了,几个0变成1就开除数籍了。
搜不到CDDA底层ecc的具体内容,但和坛友辩经的反馈中大概知道这玩意要么没做冗余,要么ecc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我真是闲的等疼在这坨屎山上浪费时间你们为什么还用这坨屎山
模拟信号搞玄学还算nature。这玩意也搞也太low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扯到HiFi上去的

光存储不都是RS码负责检错纠错的么,反正我相信抓轨出来校验和一样就行

The Reed-Solomon code is the same one used for encoding of data on Audio CD's and CD-ROM disks, as well as many magnetic and optical disk controllers. You basically want to use Reed-Solomon coding in any situation wher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is needed, i.e., the decoder will not have the option of requesting retransmission of bad blocks.


不过自己刻和批量生产压盘的质量不一样,十几年前自己刻的盘,拿出来染料数据层和塑料盘体直接分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年前交付投标资料还需要是光盘自己刻录,自从U盘编译后换u盘了,批量采购投标盘不到6块钱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nlight 于 2025-9-23 16:45 编辑
根正苗红 发表于 2025-9-23 15:21
不能几个1变成0了,几个0变成1就开除数籍了。
搜不到CDDA底层ecc的具体内容,但和坛友辩经的反馈中大概知 ...

CDDA只有CIRC和插值掩蔽,没有EDC和ECC。
传统上CD机又是实时播放的,没有重读机制。只有一些便携机上会有抗震缓存,以及现代高端机会有读取缓存。

CDDA真的是一坨超前的屎山。超前在三个“90”带来的音频质量,放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都是令人满意的。屎山的地方就比如纠错机制原始以及44.1KHz这种玩意。几十年来任何改进的尝试都失败了,哪怕仅仅是给每个音轨加上标题的CD-Text。而且都不说别的,哪怕直接用CD-ROM放WAV,都会少很多幺蛾子。

不过我这机器其实是可以读CD/DVD-ROM的啊,直接把FLAC/WAV/DSF拖进去就没这么多破事了。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CD音轨没校验这种陈年老谣,就应该一开始对你们尊重祝福就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nlight 于 2025-9-23 17:01 编辑
强尼高达 发表于 2025-9-23 16:44
又来CD音轨没校验这种陈年老谣,就应该一开始对你们尊重祝福就结了

谁说CDDA没校验了?
CDDA只有CIRC,没有EDC和ECC
CIRC也是校验啊,只是比CDROM的纠错机制差,又不是没校验…
而且更要命的是传统CD机没重读。我这台现在SACD还好,有缓存。那些没缓存、不能重读的可不就…

而且这个帖子我主要考虑的是DVD-R,既然我机器能读DVD-ROM,我闲的蛋疼去玩CDDA…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Unlight 发表于 2025-9-23 16:48
谁说CDDA没校验了?
CDDA只有CIRC,没有EDC和ECC
CIRC也是校验啊,只是比CDROM的纠错机制差,又不是没校 ...

circ就是e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fhtony 于 2025-9-23 20:37 编辑

说到光盘种类,又可以推荐 Technology Connections 在N年前做过的相关系列的视频了:
The Compact Disc: An Introduction
CD-ROM, CD-R, CD-RW, Books of Red, Blue, Purple, Beige, Orange, Scarlet...
DVD-RAM: The Disc that Behaved like a Flash Drive (← Yeah, that was a thing...)
DVD+R and DVD-R; What was that abou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咱说的不是一个东西
CIRC当然也是一种ECC,但是CD-ROM在CDDA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层独立的纠错码。
当然我之前的说法也不客观,CDDA有纠错,而且实际应用中有效,但比起CDROM来说,还是原始了很多。更何况典型CD机是流式播放,没有重读机制。
我一些乌克兰成色的碟也能正常放,但我机器估计是带缓存的,没准能多次读取?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种互喷md和sfc哪个机能强的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4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刚开始会拆电脑时候光驱后面是有模拟线LR接到主板上的,后来DVD DVD刻录机 康宝 不接那条线也能出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4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点进来是想看大家吐槽光盘给工作带来的痛苦
结果没想到是玄学大战
原来还有这么多人不是因为工作原因被迫使用光盘刻录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了还在吹实体CD音质的,你们可以卖他保健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4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最好玩的还是当年看tc讲这些格式,底层物理原理完全不一样,当年最喜欢dvd-ram

不过既然都存文件了,也就没啥讲究了,又不是最原始的纯音频cd那种超慢速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einhorn 发表于 2025-9-24 15:42
我觉得最好玩的还是当年看tc讲这些格式,底层物理原理完全不一样,当年最喜欢dvd-ram

不过既然都存文件了 ...

后来的DVD-Multi光驱居然连DVD-RAM这个原理上差异很大的规格都兼容,也是很神奇了。虽然这个标准本身的目的就是兼容RAM。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4 1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正苗红 发表于 2025-9-22 14:23
不太理解拿cd机听歌的情怀,那又大又重的玩意,又是数字DAC,能有啥hifi玄学。但你拿来听歌还关心啥性能啥 ...

有的车只能用cd和听广播,我开的福特就这样,丐版车,然后买了周杰伦和许嵩的盗版碟子拿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26 04:57 , Processed in 0.18811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