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97|回复: 8

[讨论] 读者是不是很容易联系现实对作品里的角色/势力有不切实际的投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6 2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几次见识到这种状况了。例如狩龙人里的太阳神教,火纹三房里的蕾雅,海贼王里的海军/世界政府。明明作品里作者已经给出很多直白白的表现告诉你这个势力是好的,这个势力是坏的。但是读者还是很容易联系现实然后投射到作品里。无法客观看待这些角色和势力,直到作品终盘仍旧对某些势力抱有怀疑或者幻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是人创作的,无论如何都会受到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个人经历影响。而读者也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个人经历,他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作品。

这问题无解。

作者写得好,读者会拿作品扯大旗。作者玩砸了,读者会嘲笑作者见识短浅。一部分觉得作者写得对,一部分觉得不对,那就可以撕逼了。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领域不可避免的现象,“作者已死”不是说说的,作品创作出来后就和作者没关系了,读者可以自由地解读文本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7 1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以为先理解作品设定和世界观是基本技能,现在发现好像不是谁都分得清虚拟和现实,怎么说呢就别真去当海贼王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黒蜜ねね 发表于 2025-9-7 19:46
以前以为先理解作品设定和世界观是基本技能,现在发现好像不是谁都分得清虚拟和现实,怎么说呢就别真去当海 ...

分清虚拟和现实什么的这话就很脑残……说出这种话的只能认为没理解创作这回事。

戏剧表演有两大经典流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一个还原现实让观众理解演员,一个故意打碎现实让观众思考编剧的想法,理论完全相反,但“虚拟是建立在现实上”这一点是一致的,没有现实就不会有虚拟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黒蜜ねね 发表于 2025-9-7 19:46
以前以为先理解作品设定和世界观是基本技能,现在发现好像不是谁都分得清虚拟和现实,怎么说呢就别真去当海 ...

这个其实不是理解设定或者世界观层面的问题,其实某种意义上是按期更新这种形式造成的结果。

我这里先提一个影子故事的概念,这个影子故事指的是在故事更新的过程中,由于读者群体的知识领域和阅读重点的不同,逐渐形成的依附于故事本身的平行的故事。以日漫来说,一个月更新个这么几十页,信息量在读者这边可能不到10分钟就消化完了,剩下的三十天时间读者更多的是在和更多读者交流。在此过程中就会有各类联想能力比较丰富的读者开始对题材进行横向推演东拉西扯,然后在一个小圈子內部,可能有个一个月这类脑洞就找不到源头进化成一种小圈子内的共识了,然后读者基于这个共识读新更新出来的内容,如此反复循环

对于热门作品而言,因为来书写影子故事的读者数量非常大,到故事的中后期,由历次共识拼凑而成的影子故事的规模可能要比故事本身大几倍,内容完全超出一个正常作者可以覆盖的水平(何况作者本身可能并不知道基于他的故事已经发展出了这么庞大的叙事),所以当故事最终完结落地的时候,必然有很多在读者群体中很关注的内容根本得不到解答。这种问题的高发区就是漫区天天在轮的宏大叙事问题。

相比而言,能一次性完成内容输出(比如电影)或者虽然按期更新但是更新速度远快于读者自行构建故事(比如我国网络小说)就很难形成这类影子故事,即使能形成,也很容易和故事本身区分开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xiaoleirei + 1 思路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leirei 于 2025-9-8 11:39 编辑

作品都是需要视角的,视角是聚焦或围绕主角,主角是带有身份立场的(有些身份立场与读者不同,比如侵略者、罪犯等),主角以作者设定的环境和情节,做出戏剧性的行动,这个轨迹可能遵循现实的身份立场,或与现实的身份立场相悖。

假设有一部作品,背景是外星人从广岛登陆侵略地球,以美国人视角,讲美国人如何克服困难,成功在广岛烧烤熟人,然后让日本人评价,日本人能共情美国人的坚韧不拔吗?就算作者加一些设定,比如当地居民在外星人登陆时就已经撤退,烧烤广岛可以破坏登陆点,阻止外星人增兵等等,日本人也很难给好评吧。

作者可能只关心形成的故事是否精彩有趣,读者最初想要也只是作品里的新奇体验,但总有喜欢解读、附会、捕风捉影的阅读理解爱好者,不是整理剧情,而是要挖出作品的内涵,把娱乐作品上升到艺术,配上某某主义,装进弹夹,扫射自己的敌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8 1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23gp199 于 2025-9-8 15:45 编辑

作者立足于现实创作是因为他需要借用现成的公共知识,作品能提供的信息量有上限,如果把精力都用在了解释背景上,要么会冗长无比,要么会侵占故事的占比,所以有些情报需要观众/读者依靠自身的知识进行解码,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拿OP举例就是尾田描绘的海军和读者概念里的海军能不能统一,如果不能统一那到底是作者能力的问题还是读者理解的问题?当然OP做的没问题,这两者最终在剧情和逻辑上可以挂钩;但要是OP里的海军全员穿飞行夹克加抗压服去海上开风帆战舰是不是很奇怪。读者如果无法联系实际那绝大多数作品压根就无法完成,但区分作者水平高低就得看是不是能不能在这基础上做出文章,这些作者的"私货"能不能说服读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11 1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身漫画也不是真的什么平行宇宙的监视摄像头,呈现的是作者的主观视角而不是平行宇宙的客观视角,怎么让读者客观看待
大家都知道岸本把三代目设定成好人,但是重看火影开头,鸣人受尽欺凌家住普通出租屋吃泡面和过期牛奶,三代在那感慨保密工作导致大家把鸣人当妖狐,就问你南蚌不难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10-3 16:25 , Processed in 0.06009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