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31号就拿到了,结果因为没有近视镜片基本没法用。原本是打算提前配的,客服建议试用后再配镜,我以为这眼镜能一定程度适配近视眼(两只眼睛都是275,不算深),结果戴上才发现啥都看不清。下单配镜的时候结果预定优惠券又没了,怒喷客服一通后搞定。大几千的东西,客服和活动专业度上还是得下些功夫。
配上近视眼镜后终于是可用了,我还买了个beam pro,预定礼金一堆乱七八糟的减完后798入手,也到货了。下面分类型说吧。
先是眼镜本体,戴上之后第一反应是可视范围并不大,因为外观基本没脱离标准眼镜的范畴,投射出来的屏幕不能超出眼镜框的范围,和头戴式的沉浸感肯定是不能比的,其实我觉得可以做大一点,类似墨镜的话可能沉浸感会好很多,当然可能成本啥的就更难控制了。 眼镜可以从画面大小和画面远近两个角度调节,其实我觉得差不多,画面近就只能把尺寸调小,否则会超出可视范围,想要大屏就要把画面拉远。我最终定的是5米190寸左右,还算能接受,不至于稍微偏一下就裁切。云台和悬停模式各有用处,切换也很方便,校准也很灵活。 画质方面虽然是1080p,但因为上面的原因屏幕不会离很近,所以看下来并不会觉得有啥问题。这两块屏的颜色偏暖,看惯了苹果的屏有点不习惯,但观感不差。屏幕边缘有一些彩纹,可能是光全反射导致的,影响不大。有点意思的是因为全反射原理,屏幕下方有类似水面倒影的部分画面,无形中提高了沉浸感? 另外就是这块屏看字会比较累,我觉得和配镜也有关系,比较挑角度,可能眼睛好的人能轻松点,或者干脆戴隐形,比配个镜片好一些。平时建议这个眼镜就玩玩游戏看看视频比较好。 实验性质的21:9和32:9宽屏我也试了,这俩没太大区别,观影效果还不错吧。 音质方面还是不错的,而且漏音不明显,躺床上看片问老婆能不能听见,答曰基本不会注意到。 操控方面习惯后还算比较方便,双击红键呼出菜单,建议是在其他设置里把上下方向反向,会顺手一些,其他没太多可说的。 最后就是发热点,在鼻梁正中,如果贴眉毛比较近会感受到热量,不过不算严重,适应即可。
我用眼镜分别连了iphone和steamdeck。连iphone基本就是个屏幕镜像,操作还得在手机上,其实除了看视频也没法干别的(除非连手柄之类);连deck算是投屏了,配合hub可以实现边充电边玩游戏,这也算是个主流场景了,串流打了一个多小时黑神话,1080p下特效全开的体验很舒服,比之前躺床上用ipad串流更舒适了。基本上这两个场景就是我的主力需求了,操作简单、体验优秀,目标达成。
最后是这个beam pro,本质上是个低配的安卓手机,没有高刷,处理器没明写但估计也不咋地,只知道是高通,系统功能也阉割了不少,g service自然是没有的,找官方论坛看了下,一堆人请愿也没啥回应,估计没戏。我装了moonlight试了一下串流,也还可以,但不如steamdeck易用,主要还是眼镜形态下其实大部分魔改版moonlight的花里胡哨功能都没啥太大用,设置也不方便。看片方面因为是安卓,装了个vidhub后连nas基本和ios上的infuse差不太多。但因为处理器不行,播一个10bit的片卡成ppt,普通的倒还好,如果要用来看片我还是建议用好点的手机。 空间视频和相片还没试,感觉也是噱头大于内容的东西,我平时拿这玩意拍照片视频图啥。。。 连眼镜后可以进nebula OS,beam pro可以当触摸板也可以当飞鼠,虚拟空间里点一点app啥的算是有一点新鲜感,但很快就没了,跟水果那套肯定是不能比的,而且眼镜不适合看小字,基本都是要尽快开app,而用空鼠控制app远不如在手机上划。这个OS感觉还是欠打磨,我在眼镜上双击红键出的菜单被OS接管了,还要用空鼠去点,不是很跟手,而且菜单里那个游戏模式还不能切换,点一下直接整个OS就崩了退回桌面,要拔了眼镜再插才能恢复。 基本上我觉得这个beam pro是买废了,可能得类似air这种没有内置3dof的才比较有用吧。当然如果你没有steamdeck之类的设备,用来串流打游戏也可以,但,do you guys not have phones?
整体用下来我觉得还可以吧,瞄准的看片打游戏这两个场景体验没啥毛病。当然这价格也着实不便宜了,看自己预算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