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此方樱 于 2025-7-9 21:34 编辑
※本文纯属闲聊性质,如果有人能因为这篇文字而去补番的话,我会很开心的。 ※本文以实际观看感受为准。 ※本文提到的番剧是本人实际全部看完,若没看完会注明。 ※本文可能含少量剧透。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因为能力有限,难免会有疏漏。 ※本文目的之一就是查缺补漏,如果有我未追但是觉得不错的番请务必告知。 ※所以本人未提到的番不代表不好看。 ※本文提到的作品仅针对TV动画作品,一切未特别注明的评论不针对原作。 ※本文提到的都是本季完结日番,不含不满10分钟的短片,请善用CTRL+F。 ※本文内不会涉及作画技巧等上级向漫评,纯粹为低水平杂谈,想到什么说什么。 ※无人校对,自己也懒得校对,错别字可能大量发生。
前言 □ 上个季度末又是一堆一堆的事情,到了7月头文章是一笔也没动。走上轨道的生活如同车轮擦出的火星,不用动脑子,不会出轨,有的只有意思一丝地摩擦损耗。光溜溜的轨道上确实平整了,但也载不住思绪滑了下来。看了以前自己写的粗糙文章,发现那种文思已经被消磨殆尽了。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回不到的过去,只能浅浅缅怀一下,停不下的时间推着自己走,走到哪是哪吧,起码第20多个年头,我还在看动画。
□ 所以这次文章就偷个懒,但这个懒应该会比起之前文章让看客们(如果有)看得省力一些,大家都偷个懒吧。
□ 惯例,打个广告,欢迎加群149519307。
正文 【推荐】赛马娘 芦毛灰姑娘 全13话 Tag马娘、励志 □ 先不说这一部,整个《马娘》的动画历史就是一波三折。PA在制作初代动画时,原本游戏应该是要配合那个时间点上线,无奈手游难产(估计和CY新大楼建造与公司搬迁也有点关系,因为手游的动捕是在新大楼新动捕设备到位后才做的),动画制作时手游本身的机制和设定也没有完全明确(比如winning live),动画组也无从理解手游的具体设定,只能囫囵吞枣。所以初代动画本质就是一个喝茶日常片,拿钱办事的PA本身对于“跑步比赛”也并无过多的想象创造,讲的好听是一部不过不失,难听一点就是一部比较呆板的动画。而到了动画第二季,正式配合手游上线,作为旧BONES加上新成员的动画组Studio KAI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在剧情和画面上都打了十足的鸡血,在传统战斗模板的劲敌搭配时下流行的百合,苦大仇深暴力催泪,实在是令人不得不记住东海帝王的名字。同时又带动了一批次要角色的人气上升,可以说无论从商业上还是观感上都得到了升华。同时这也直接带“歪”了后续(11区动画首次)国人监督的《Road to the Top》和剧场版(相信就算没看过剧场版也看过PV里“歇斯底里”的表情)。这三部都是以强情感驱动的作品,可以让人看得过瘾。(期间StudioKAI原班人马制作了一部偶像动画《闪耀路标》,风格完全一致,也算是全新诠释了女性偶像动画——女爱豆也是可以有正常情感正常剧情的。然后手游难产,直接变成了NS2单机护航 “大作”)。第二季因为鸡血打得很足,足以掩盖不少剧情上的问题。因为马娘主要以史实为主,所以一部原创的动画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去挑选和编排一匹史实马的光辉轨迹是很困难的,因为轨迹并不可能一直光辉,到底是剪取哪一段,以哪一个故事落幕,期间低弧光乏善可陈的部分又要如何处理,这就是第二季中后期一些剧情上的问题。第三季在WEB之后剧场版之前,明明也是第二季的原班人马,但估计当时手游如日中天,上头的人需要的不再是一部用以开拓人气的动画,而是尽可能让人气(或者想要她人气)角色登场的广告,动画组显然也没了兴趣,支离破碎的剧情,莫名其妙的台词分配,乏善可陈的画面(除了延续第二季最终LIVE的高质量),让动画直接成了一个愚弄玩家的纯粹广告。
□ 于是从剧场版开始接手的CY本家动画组制作的第四季开播了。这次不再是原创,选取了一部官方漫画,直接解决了剧情问题。毕竟能够连载的漫画,势必会在考据与剧情设置上比起原创动画更为精细。剧情前后的一惯性,伏笔与冲突的篇幅配比也更加流畅。如果说第二季是看过瘾,那么这季对我这种纯剧情消费者来说太不过瘾了——每看一集都觉得好急,想要看下一集。而且没有了剧情压力的动画组也能把精力放到纠错与表现手法上,可谓是与漫画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这也是改编作品的最好归宿吧。而且不只是主线剧情,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点还是要对于比赛本身的刻画。说白了跑步这个动作本身是没有任何看点的,和《MFG》一样,比赛的看点还是体现在赛前准备、技战术说明、意外悬念、场外人员的反应等等,这部把比赛真正做成了“比赛”,这也是这片过瘾或者说令人急着想看后续的主要原因。
□ 如果有时间的话其实还想聊聊这片日式传统下克上的爽点与龙傲天**之间的区别,但是这些也在以前的文章里有零零碎碎地聊过,这里就不展开了。
□ 当年东海帝王的王者风范刻在了心里,而这次绝对强者小栗帽在剧情内详细的解释下更加鲜明而立体,如同她比赛时强劲有力的蹄音,回荡在每一个观众的胸腔里。
【推荐】黑执事 绿之魔女篇 全13话 Tag萝莉、阴谋、历史歪说 □ 好像我又想从动画的历史开始说起了。08年的《黑执事》动画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工业化广告。公式化的卖腐公式化的噱头公式化的3集一段没什么细节的故事就为了介绍一下登场角色,给原作粉丝看到一个动起来的人物罢了,再配上一个致命的毫无逻辑的原创强行结尾,一个“漂亮”的工业罐头就此诞生。要不是依托于A-1强大的画面制作能力能够撑起略带黑暗奇幻风的繁复画面,估计也就被掩埋在了那个狂乱的时代里。所以这部明显卖腐的罐头作品之后我就不再去关注,默默地在心里许下了再看是傻×的魔咒。可能是因为当年纯腐向很少能拿到这么多资源,《黑执事》在市场上非常成功,也成了当时二刺螈人尽皆知的作品。以至于原作不够就干脆在2010原创了新角色新故事的《黑执事2》(2年时间为一部季番良性运作下从开始企划到播出的正常时间。所以《黑执事2》肯定是在第一季得到巨大反响后才开始着手的。评价居然还不错)和居然强行无视当年原创结局和原创新作而在2014年改编了原作大受好评的《马戏团篇》。当然不想成为傻×也就直接无视了。毕竟按照当年第一季的水平与必然的粉丝提纯,所谓好评,可想而知。之后又过了3年,2017年上映了《豪华客船篇》,可能是由于魔咒随着时间效力变小了,又或者是觉得只是一个剧场版看看也不花时间,所以还是点开看了。毕竟是剧场版时长,剧情上只能说改编得不会太简陋,但同时也亏得是剧场版,画面上的精致程度实在是令人满腹。特别是其中在战场上“如跳舞般”用剑杀敌的那段战斗,可以说是在有着相同创作想法下的最佳演出,至今无人超越。接下来沉寂了7年,我跳过了去年才出的《寄宿学校篇》,这季度口碑并不是太好。终于,2025年4月,《绿之魔女篇》开播了。
□ 我不是记得很清楚为什么我会点开《绿之魔女》,可能是因为生活已经把我雕刻成了大傻×了吧。但我点开这片是在播到第五话的时候。没想到作为纯剧情消费的我大为震惊,当年的一个工业罐头居然能够如此巨细无靡抽丝剥茧地去讲述一段故事,再配上Clover Works进一步升级的画面,我真的震惊了。就好像流行的歪果仁游中国看见一个会动的车子就震惊一样,在这个以角色噱头为主的时代里,当年那个以角色噱头为主的动画居然会这么踏实地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太震惊了。
□ 以至于震惊到觉得一周一集不过瘾,去翻了十年前的《马戏团篇》,又再次被震惊了。那种故事讲到最后令人惋惜的空虚感居然能拿捏到如此,唏嘘不已。当然也因为十年前后的对比,让我看出了《绿之魔女》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以前的塞巴斯蒂更具有恶魔性,对谢尔更加有恶意。而《绿之魔女》里则忠犬化了。
□ 【以下有一定剧透】故事本身是带有一些走近科学的性质,虽然会有不少人看不太惯走近科学,但我个人是十分享受这种感觉的。在一个妖魔鬼怪的世界里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是因为魔法神力,而是毫无特殊能力的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一个个精妙的比恶魔还恶魔的故事【剧透结束】。在这个一战前夕世界均衡即将被打破的日不落帝国里,动荡的社会正是这些歪说戏说故事最好的温床,如同隔着杯子看到的朦胧世界,令人沉醉。
【推荐】时光流逝,饭菜依旧美味 全12话 Tag大学社团、日常、美食 □ 其实我很想把《MONO》和《随兴旅》放一起说,但在这个排版下面,还是各说各的吧。
□ 虽然背景变成了大学,但这个模板是典型的社团日常喝茶片。而我也说过很多次,在这个后日常系时代里,原本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日常片已经卖不动了,一定要“日常+”,也就是需要配合一个主题去进行相对来说比较专业的教程,在“教程中”寓教于乐体现日常系的优点,这样自然而然大主题就会统一,每一集从发散开始都能收回来,这种剧情结构上的完整与美感能直接提升整个片的观感。所以虽然说日常片不需要什么剧情,但是整体结构上的完整也是剧情的要素之一。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作文“分总”解构确实是不变的经典,这片也比其他片更忠实地执行。每一集的自己做菜自己“完食”,抓稳了结构也抓紧了观众的心。
□ 背景从JK升级到了JD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纠结于场景,角色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可以更加自由。以及随着观众年龄的提升,大学反而比高中更加亲近吧。以及做菜这个看似日常其实专业性极高的题材,也很契合“日常+”模式。把做菜当做每一话的点睛而非过于抢占日常篇幅也是神来之笔。可以说是久违的日常佳作了。
【推荐】未日后酒店 全12话 Tag无厘头、末世、AI □ 从《佐贺偶像》开始,CY过一段时间就要出一部无厘头为主的动画。这次的无厘头从OP开始就已经表露无遗。而且OP的无厘头不体现在画面内容上,相反OP的画面极其优秀,整个OP拿去作画集锦都没什么问题(上次觉得这么吊的OP还是《公会接待员》,嗯,被骗了),而是OP这首全程故意走调的歌,实在是玩心太大了。唱歌要全程走调不比全程在调子上容易,真是辛苦歌手了。当年陈奕迅在某次访谈里玩过一次《十年》的全程走调版,特别辛苦。
□ 既然是无厘头动画自然也无需在剧情上讲什么章法,在画面的高投入也代表了主创们瞎搞八搞……不是,天马行空的想法能得到最大化的还原。故事讲了因为神秘病毒原因人类不得不离开地球,而其中一家以人工智能运营的酒店一直在开着等人类回来,一等就是几百年。然后期间碰到各种宇宙人,每集从故事类型到演出风格荒谬的战斗的温情的悬疑的一应俱全。以至于最终话终于等来了人类到最后的最后总觉得应该是要升华点什么的,最终却收在了“魂淡人类!”可谓是贯彻了整个无厘头精髓。
□ 虽然主线不强单元剧为主不如《佐贺偶像》那么皮实,但要比带着毒电波的《秋叶原冥途战争》要舒适得多了。
【可看】摇滚乃是淑女的爱好 全13话 TagJK乐队、狂气 □ 紧接着《GBC》和《Ave Mujica》之后,JK乐队这个题材从正反都已经到了风口浪尖上。所以在开播之初,这片也是聚集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关注。和上述两部正经的跨次元多媒体联动作品不一样,这片是正儿八经的漫画改编,也仅仅是漫画改编,题材还是比较偏门的纯乐器演奏乐队,没有主唱,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摇滚,连校园摇滚都不是。如同片子里所说,这样一个形式是很难打动观众,会让观众不知所措。况且多亏《GBC》和《Ave Mujica》“富有争议”的剧情塑造,这片正经的收集成员上台演出的剧情相对之下就没那么刺激了。
□ 这片的主要看点就是演奏时极其张狂的演出和演出后的对喷,配合上简单的剧情冲突塑造确实是能令人血脉喷张的。但其中有一个问题还是在于原作是漫画,演奏的好坏只能靠台词或者心理描写去塑造。如果是原创企划倒还会以演奏为主旁白为辅,但是为了还原漫画就势必会在狂气的演出里配上狂气的台词,以此来带动观众对于这场演出到底是顺利还是遇到问题了的正确的理解。毕竟绝大多数观众对于演奏的好与不好还是没有什么概念的,本质上和上几楼的马娘跑步一样,还是得靠间接描写来撑场。但就我个人来说,这种规矩的剧情结构和演出我是很喜欢的,本质套路还是大家喜欢的下克上,纯乐器乐队的弱势地位去打赢那些正经人气乐队,有着纯粹的快乐。
□ 女主对于生活的反叛全部来自妈妈改嫁入豪门之后,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对自己的禁欲高压生活与自己内心对于摇滚的渴求之间的差异。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片最大的谜题还是在这个其貌不扬的病娇母亲是如何才能先让一个摇滚大叔为其倾心,后又让一个土豪世家之主取其为妻。既无权势又无外貌,那看来只能是——。
【可看】忍者与杀手二人组的日常生活 全12话 Tag治愈、致郁 □ 一开始真的没想到这个季度最先吵得不可开交的居然是这一部作品。谁说SHAFT无可用之将,SHAFT凭一己之力把这片制作到了不属于它的高度,然后噼里啪啦底下一顿乱炸。其核心问题就是在于剧情上的恶意,很不道德。能不能吵,吵得多欢这种事情本质上是和吵的对象的本质没有多大关系的。一部片只要做得够好,能让看到的人足够多,就能开始吵。相反只要做得足够不好,看得人足够少,便能相安无事。而从这片也能看出我国的情操教育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开始逐步接近白左之势。只能说还是吃得太饱了。一旦开始吵起来便会和滚雪球一样,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也一并卷进去吵,吵到最后连这片的简称“忍杀”和另一部小众电波佳作重名也能开始吵,我觉得这种现象是比传勇传现象(幸存者偏差)更值得社会研究一下。
□ 其实我还想展开聊一聊所谓“道德”这种东西,很多时候无非是近代西方在经济上比较突出,连着一些其他行为也被拔高到成为“人类统一道德”。说到底,again,还是吃的太饱了。道德,换句话说还是一种非典型性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是一种结果上的利己行为,是一种逆熵带来的快感。罢了罢了。
□ 跑题了那么久,还是回到《忍杀》本身吧。这片最大的争议点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算是一部风格上的诈骗作品。其内容核心是一部黑残深作品,但是以往的黑残深都在研究怎么黑怎么残怎么深,特别是在《小圆》之后出现过一批黑残深马猴烧酒作品,那叫一个毫无人性的惨烈(但吵的人就少)。但是这片如其名“日常生活”,圆润可爱系的画风十分明亮,甚至轻百合风格也和一般的傻白甜日常系作品如出一辙,但讲的故事却是二话不说把人做掉。然后再配上无辜被做掉的人所留下的未尽之事梦想之事,与被留下来的人坚强活着的小片段,深入浅出,如同雪白纸上的一滴墨水,不断晕开,分外扎眼。所以剧情上确实是带有明确的恶意的。
□ 治愈和致郁很多时候都是一体两面的,当这个角色经历了致郁,最后得到了解脱那便是治愈。但这片不是,这片是把治愈和致郁分割到了不同的角色上,主角们负责治愈,而另外一些人担当了致郁。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因为制作出色,日常轻百合的部分确实观感极佳,忍者与杀手这两种非日常(现实)的职业在日常生活里产生的一些笑点舒适而不尴尬。就像些许酸味会凸显甜,并非浓墨重彩的黑,更反出了日常的温馨。
□ 【以下有一定剧透】只能说很可惜,剧情的上的恶意并没有延续到最后。如果最终主角们受到了恶意的反噬,留下了更大的空虚倒也算是一桩乐事。但最后制作组还是选择没啥新意的平稳落地,毕竟也犯不着在这种小体量作品上去做得罪原作粉丝的事。叫指不定还能做2期,不能把自己饭碗丢了。
【可看】随兴旅-That's Journey- 全12话 Tag旅游、带货 □ 这片日文原名叫做“杂旅”,意为粗糙的旅行,这就很对应这个剧情,女主作为漫画家想不出新作,所以就在X上以东南西北给大家投票确定旅行的方向,然后去那个方向上有什么没去过的地方,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杂”或者说粗糙还体现在由于没做足功课,所以经常会出现走错地、想去的地方已经关门之类的意外,随遇而安也是一种说走就走的奥妙。而且为了体现杂,就连一段一段的旅行都不是按照单集为单位,有时候只剩下小半集也会继续塞下一段旅行的内容,当中完全没有衔接,可以说极为粗糙,可以说是极为点题。就和上面几楼说的,这种日常系虽然不需要注重剧情,但核心一定要抓的稳,一旦核心稳了,自然会散发出这片自己独有的味道,提升不少观感。
□ 其实我一直在考虑目前越来越多的旅游带货片(圣地巡礼片)到底有什么看头,特别是这类片对地方宣传有不少贡献之后,越来越多的画面廉价的作品相继诞生,很多时候在介绍景点的就是几张实拍照片,靠PS风格化一下,连转描都懒得画。后来我发现我自己也会津津有味的去看不少外国博主游中国的视频,大概这就是一种逆向恐怖谷效应吧,当旅游内容真实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代替自己被禁锢的身体与灵魂去看看这个世界,就是自己内心渴望自由的最真挚感情吧。当然如同恐怖谷一样,如果完全真实,如果完全只是单纯的旅游带货,其中缺乏了角色自身的感受、缺乏了人文情怀,那就只是单纯的乐色广告了。没错,我说的就是《摇曳露营》第二季,完全抛弃自己的特色,开始流量网红带货。但是《杂旅》这片就在这方面拿捏的不错,而且比《MONO》更有《摇曳露营》的韵味,以主角为核心的各色人物们并不需要全程抱团,各自有着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日程自由搭配,更体现一种生活。
□ 其实懂日文的人在看到主标题和副标题应该一下子就懂了,但由于自己也没有在乎标题,当最后的旅行结束时,随着优雅的旁白娓娓道来才反应过来,整个观感瞬间升华。
□ 日文的“杂”即是That’s的谐音。这种粗糙的旅行,That's also Journey。
【可看】乡下大叔成为剑圣 全12话 Tag战斗 □ 从片名上可能一眼看着像龙傲天,比如某个在乡下只连挥剑就无双,到城市里各种点头哈腰觉得自己各种不配的廉价傲天流派。虽然确实带了一些在里面,但是在扎实的叙事和尽量回避廉价桥段的努力下,整体观感更偏向于正剧。不如说只凭不骄不躁的叙事节奏,就足以赢过一票类似的幻想风中世纪快销品。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要在于对于大龄男主的长辈视角和思维描写比较到位,不至于强行装傻扮猪吃老虎。
□ 这片男主在战斗表现上没有过多的龙傲天式爽点,而是以一些扎实的基本战斗思路赢过对方,爽点主要是体现在每个故事里的主要强力角色都是男主的徒弟。虽然大家都对男主倾心,但也不至于把男主写得如同行走的荷尔蒙人见人发情。最主要在收服萝莉的剧情后,两者之间的相处方式如同父女,体现出一种温情感,而不是烂大街的萝莉也是上床预备军。
□ 这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在于从OP里就体现出的剑法体系。不是日式讲究快与一击必杀的剑法,而是比较标准的古欧洲昂撒剑法,主打一个甩剑与卸力,这在一些描写古欧洲战争的故事或者神话影视里会比较经常出现。所以整体的新鲜感与专业感会比较强。当然后期随着作画资源的下降,也讲不上那么多架势了,比较可惜。
【可看】快藏起来!玛琪娜同学!! 全12话 Tag纯肉、萝卜子 □ 在这个肉番稀缺的年代还能出这么一部画风扎实继承了自肉燃特色的高纯肉番,实属难能可得。其实同期还有另一部《鹰峰同学》也一样,甚至剧情模板都差不多——都是女主(强行)遇到问题后都需要男主以一个比较色情的方法去弥补女主的问题。所谓肉片即是性癖,在某些网站翻几百页的宁缺毋滥精神自然对动画也是一样的要求。那边的S御姐和低智商剧情实在不是我的菜,还是天然的少女风萝卜子更适合我。
□ 重点是在天然少女风而不是萝卜子!
□ 故事讲的是一个用于魅惑人类男性的机器子却被禁止阅览色情内容,以至于想和男主啪啪啪却不得其法。而男主虽然天天做女主的春梦梦遗,但依然保持人类的操守不和女主啪啪啪。期间穿插一些其他的萝卜子和角色丰富以下福利层。10多分钟一集的轻量化剧情只适合用来放松,拿来用还是有点勉强了。
【可看】紫云寺家的兄弟姐妹 全12话 Tag恋爱 □ 《租借女友》的作者宫岛礼吏的作品。《租借女友》那边就好像是完结了就拿不到工资了一样拼命拖玩烂活,终于告白了但依然互相拉扯。如同要互补一样,这边是毫不吝啬说喜欢,一些可以安排假装没注意的桥段也全都不拖时间彼此心知肚明。光这点来说就已经算得上观感还行了。
□ 当然这片观感的最大贡献肯定是和剧情没什么关系的,主要在于动画工房的精良制作上。当年动工为了摆脱日常系专用工作室的名头,尝试了不少方向,但主攻方向还是在美少女大量发生的恋爱赛道上。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人特别喜欢五等分,把以前明示正宫的标题换成一些模棱两可不带有具体指向性的标题,ED里的CAST也是按照辈分或者年龄来排,然后配不多不少五个妹子进行党争。本家《五等分》,同期的《学不来》,其他如《女神的露天咖啡厅》,连《租借女友》都陆续五人到位。是因为少一个角色少一份周边少一份收入,不能比其他人少;多一个角色多费工夫没有那个必要吗?
□ 这作的剧情也极为简单,原本一土豪家兄弟姐妹七人五女两男,结果一天父亲告知(自己是性无能)他们都是领养的,结果发现五个妹子全都对身为长男的男主有非分之想。多么方便剧情展开的设定,一下子解决了同居、平时活动经费的高中生恋爱主要前提问题。剧情上中规中矩并没有太无脑的福利,也没有过于噱头的剧情,同时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恋爱桥段。所以但凡是画面粗糙一点便没什么看头,而画面精致一点这种平实不作怪的剧情正好能展开妹子们的可爱。
【可看】直至魔女消逝 全12话 Tag治愈 □ 这片是这个时代里难得的轻改治愈片。但不像20多年前那种以讲人性为主偏向黑暗风格,又不似以《ARIA》为代表的纯干净剔透的催眠风格,是以主角明亮开朗的性格为主要特色,解决事件解开心结的一系列故事。
□ 剧情其实很简单,女主因为诅咒的关系只有一年可活,而在这一年里只要收集到足够多的幸福眼泪可破诅咒,于是作为魔法学徒的女主运用自己的魔法。简而言之就是四魂之玉模板治愈系亚种的《小鸠》剧情模式。在《小鸠》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时间限制,确实有一手。而即便在一年之后会死去这种比较悲情大前提下,女主的关西大叔性格无时不刻在逗比耍宝,不得不说这种反差确实适合治愈这个题材。如之前所说,要治愈先致郁。
□ 而我对这片的好感除了女主的性格之外,主要来自于中前期对于故事或者说每个事件的刻画。其实很明显为了赶进度一些故事都加速了,但剧本在加速之余能把重点抓住,虽然不够细致但是核心构架都很完整,是能够让人看着心里感受到一些温暖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一集里面要讲两个故事,居然依然还能把故事质量把控的不错,进行了高强度治愈。虽然有一定的百合营业,但并不会喧宾夺主,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这就很难能可贵了。最后再配上尾浦由纪作曲手嶌葵演唱的ED可以说是极为舒服了。
□ 然后故事就进行到了传统的日式叙事悖论,写好小故事是为了主线的大故事,而小故事能写精致而大故事根本没有能力,导致前后观感撕裂,或者说不断被拉升的期待终究是要跌落悬崖。中后期开始增加的神魔故事,以及女主成长之后能影响世界的大魔法故事,在规模和故事深度上都是前期无法比拟的,但总有一种牛逼吹破的感觉,故事框架太大导致重点抓不准了。
□ 这季度完结,女主余名还剩半年。之前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女主所在的小镇里。接下来女主要去往大世界旅行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去寻找自己的身世。女主的旅途还将继续,动画还会继续吗?
【可看】药屋少女的呢喃2期 全24话 Tag中华风、玛丽苏 □ 作为目前11区最火的二刺塬IP,不得不说原作的硬实力和优质动画的加成效果极为惊人,也算是有一种良币没被劣币驱逐的欣慰感。但其实问题也在于此,由于作品和动画都比较优秀,特别是在二刺塬中华风后宫这个题材里无人能出其右,导致我作为一个天朝观众,会对这片产生一种多余的期待。然后这个季度的收尾只能说把我这种人狠狠地拍到地面上拍醒了,这是一部纯粹的玛丽苏作品,即便故事引人入胜,对剧中中国风国家的历史人文如何描写细致,这终究还是一部玛丽苏作品,期待更多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如果你对猫猫和任氏的关系的享受放在第一,那没有问题,这期剧情会**令你满足。
□ 说的简单一些,我这是想要在《甄嬛传》里寻求《康熙王朝》,这纯粹是我脑子有问题。
□ 这下真不如《甄嬛传》了。
□ 这期高潮故事是从上一期就已经开始伏笔了,这一期几乎也是从头铺垫到尾。并且这期开篇几段小故事的叙事细腻感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虽然断案部分依然比较过家家,行走的图书馆女主反正看一眼就什么都知道了——如果我要辩解一下的话,对这片有过渡期待并不是我脑子有问题,而是这片会让我往大河剧(历史正剧)上想。结果这片果不其然的撑不起叛乱这种大事件大场面,铺垫到后面就成了—个中年龟男慷慨赴死收拾管不住的**老婆烂摊子,为了回避战争描写直接让龟男在无聊的侦探解谜中成为必要之恶,让整个叛乱不了了之,让一个横跨48集的大事件成为了仅仅是让任氏再登场的装饰,是为了让男主女关系走上新台阶的嫁衣,因为这个大事件中男主和女主根本没有任何实质上的作用。
□ 说到底现在的日本人还是很难理解中央集权制度下所造成的各种行为与现象,宫女甚至都能欺负高级妃子了。1期的时候还能说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各种无解,到了2期就能发现整个中华风设定开始往西方白皮的现代价值观上逐渐迁移,而且为了弥补之间的差距开始利用自己的文笔以情感描写为主各种找补。简单来说你能用剧中角色的主观情感去解释所有该有但没能发生的事件,但能解释得通不代表能接受,而这种割裂感在之后的3期里势必会更加明显。原作还算比较在意不会用英语外来词,但动画里终究还是没那么严谨。不过最后子翠的“拜拜”显然是刻意为之,毕竟要去海的对面寻求“自由”了。对于这种偏移有着白皮价值观的日本和欧美市场势必会越来越亲切,这也是为什么这片会环大陆好评的原因。或者说这是很多作品环大陆好评的根本原因——在优秀作品中价值观的微妙差异会导致根本性的差异。
□ 当然《药屋》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已经很努力创造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壳,对于我国文化也挖掘了不少吧。但就我个人来说另外一部《后宫之乌》,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其中一方主军政一方主祭祀的双王设定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之一。只不过从夏商周开始,主兵戈的王同时也是主祭祀的大巫祝。光以武力征服是无法统治群众,无以为国。而《后宫之乌》刻意将两者身份分开倒也不失为一种戏说的好办法。只不过这片主要内容还是以玄幻为主,感觉这作者找的资料是不是晋江文学……动画也因为过度删减赶进度导致观感欠佳,实属可惜。
【一般】Lazarus 全13话 Tag动作片、美国爸爸主旋律 □ 从结论上来说,渡边信一郎又江郎才尽跌落神坛了。
□ ——跌了两次都跌得有点冤。
□ 19年的《卡罗尔与星期二》渡边明明只是挂了一个总监督的名——简单科普一下,TV动画领域的总监督一职基本等于挂名,一般不实际干活或者干一些他自己真正喜欢的部分比如当个音监之类的情况会比较多——但全世界的宣传都是渡边信一郎的新作。那时候正好是美国逐渐接替天朝成为11区动画海外版权最高销量的途中,也是网飞在日本动画领域的全盛期,当时会有一些想专门卖给美国爸爸看的动画。而渡边在美国宅界享誉盛名,于是就被献祭了——当然钱应该没少拿。
□ 而再往前翻翻,渡边正经作为监督的作品,17年的《银翼杀手2049》外传收获了一致好评。而再往前则是《东京残响》,虽然整体有些单薄,但是电影化叙事(勿CUE龙哥)和一如既往的风格也是收获了不少好评。要再往前追溯,那便是一整条星光大道了。
□ 因为动画本身没什么好多说的,所以在说动画之前,让我继续为渡边翻一翻案。这次的《Lazarus》并不是之前所说的想要卖给美国爸爸,而是在美国爸爸发现11区冻鳗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载体确实是香饽饽的现在,正儿八经的由美国爸爸出资的动画。这次的爸爸叫做** Swim这个美国电视台栏目的下属板块,并也会在其栏目Toonami播出。** Swim不像其他流媒体平台那么灵活,像Crunchyroll这种本身就是死宅创立,很早就和11区接洽了,而诸如网飞则是大手一挥直接成立日本分布开始大范围采购播出。不过**Swim这个板块的创始人之一Jason DeMarco,也是现在的主要负责人,他同样也是一个死宅,还是绝对的《星际牛仔》粉丝。在2001年他刚创立** Swim的时候,《星际牛仔》便是这个板块的首播节目之一。
□ 因为早年《银翼杀手》这部电影对渡边有深远的影响,间接催生出了《星际牛仔》这部动画,所以他当时很爽快的接下了电影制作工作室的邀约,拍了那一集外传。而作为有钱不赚是傻吊原则,对于《银翼杀手》这个IP由想要发展动画领域的** Swim和Crunchyroll联合出品一部13话的动画剧集。作为渡边粉丝的Jason DeMarco势必会力邀做过外传的渡边接手。虽然不知道事实是如何,应该是渡边明白这是一个坑,又或者是Crunchyroll这边死宅的要求,仅仅答应了一个创意制片人,把锅丢给了同样被《银翼杀手》影响而催生的《攻壳机动队》当前系列导演二人组荒牧伸志与神山健治。于是《银翼杀手黑莲花》的超低评价属于是连粉丝都不买账了。当然** Swim搞砸改编动画还有伊藤润二的《漩涡》,2023年的两部《FLCL》(原创作品有《忍者神威》,虽然最后也砸了,但前期的高质量高逼格成了当频道当时的最高收视)。不得不说Jason DeMarco确实是死宅,着眼点都很刁钻,最后的成品也很刁钻,观众看完了就没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看。
□ 于是当** Swim单独作为出资单位,再次邀请渡边制作一部原创作品时,渡边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于是作为《星际牛仔》粉丝的Jason DeMarco,对渡边的要求很简单,给我再来一部《星际牛仔》。渡边曾经提交过一份更加fantasy的方案,直接被Jason DeMarco否了,“我们还是做一部像《星际牛仔》那样的,不要这么饭太稀”。这作为制作轶事极少有媒体报道,而我如今在翻找过去的报道时,仅有的博主似乎也删除了这一条。更别提观众们会去翻英文访谈。于是这一条出资方对作品有着一定程度干预的记事被掩埋在了历史当中,只有渡边默默接下了这个锅。当然Jason DeMarco也是坚定的DEI支持者,相信我们在剧中也看到了。
□ 以前的LGBT+,现在的DEI,明明包括我在内二刺塬应该是最多元化最包容的,但是在目前的社会风气下,确实也变成了一个见DEI就不爽的人了。这就是一种“文化熏陶”之于现实的实际影响。从要求平等变成了实质上的要求特权,越来越多的DEI非但没有成为多元包容,而是变成了一种刻板印象。随着**对DEI的切割,主流社会的DEI风潮也终于大坝断水,至今为止积累的种种,终于开始大范围反噬——但在二刺螈里好像男娘除外——即便DEI在这片里虽有刻意为之,但无非是为了迎合爸爸的喜好,也没有整天在眼前乱跳,但这片还是因为DEI元素而被恶评。当然比起最终话的CHINA!这都不算啥。
□ 没错,这就是一部纯粹的美国主旋律作品。《疾速追杀》导演为这作量身定做的高质量动作场景,比起好莱坞大片毫不逊色,这也是这片最主要的享受点。而长得很像斯派克的难以捉摸、随性而为的男主声优选择了宫野真守,不得不说极其合适。而如同好莱坞流水线大片一样,没什么剧情只追求场景演出到最后突然出现了一个中国杀手。直到倒数第二话我还以为这片不但要迎合美国爸爸还想一片两吃再舔舔天朝。毕竟一个看着像大BOSS的全片武力第一的角色,虽然是反派,但依然感觉倍有面子。虽然这个片本质上的恶人是美国军方,准备演一出虽然是内部出现了问题但是内部解决了,大美利坚依然是美好的明灯,虽然这个杀手仅仅只是被雇佣过来阻碍男主,但在最后两话的塑造里似乎是要把杀手作为极恶之源,给他按上了一个主要角色才会有的复杂设定,并在最终话终于喊出了“China!”。对于美国爸爸来说确实是万恶之源了。
□ 于是瞬间天朝流媒体下架,全部都崩塌了,这片的一切,一地鸡毛。
□ 如果说要评比跪舔美国爸爸大赛,我愿把剧中的交通工具HYPER CUBE列为首位,当年现实里的美国提出这个利用一定程度的真空降低风阻提高铁路速度,可实现更加经济快速的大运量长途工具,然后天朝某地还急着说我们也有我们也有。这种明摆着空手套白狼骗投资骗补贴浪费公共资源的项目,我看了都觉得丢脸。但是动画里为美国爸爸实现了。
【一般】瞬间治疗却被视为无用而被流放的天才治疗师,以黑暗治疗师的身份幸福地生活着 全12话 Tag看标题长度知风格系列、龙傲天、后宫 □ 虽然顶着这种名字一看就知道是没什么营养的原作,但作为新动画公司第一次元请的动画,可以看的出来还是挺用心的。虽然不富裕,但尽量保证了角色的形不至于崩坏,而且一些战斗场景演出有一些想法,提升了不少观感。我一直说无脑龙傲天这个题材和搞笑是很合得来的。毕竟谁不喜欢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呢。不如说去正儿八经的写无脑龙傲天才是脑子有问题。所以这片里男主的吐槽系搞笑手段才是真正意义上救了这部片。
□ 这片就是我楼上提到过的,男主是行走的荷尔蒙,活人死人半人人见人想上。身边的萝莉也是还没到第二性征发育就一个劲地发情。而且作为公司的开门作品,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调研的,第一集开篇半集是毫无铺垫和说明的低智商后宫争宠戏,难道只有我对这种戏码特别反感?还好后半拽回来了故事把握得还行,男主的吐槽极大地淡化了无脑剧情的负面观感。而且不像其他以治疗师为主角的动画各种牵强附会直接肉身打爆所有敌人。这片男主虽然也有不弱的身体能力,但主要对手与事件依然还是在一般意义上能以治愈应对的事件里。虽是无脑龙傲天但也没有那么无脑。一些故事性的转折处理也还算中规中矩。
□ 佳作一般会让观众沉思和愉悦,只看佳作会让大脑阈值不断拉升,同时增加大脑负担。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对多数作品提不起兴趣,导致电子ED,所以看一些让大脑放空的拙作能起到调剂作用。但对于我这种又不想让脑子爆掉又不想让让脑子坏掉,这种不上不下的片还是挺不错的。
□ 这虽然是新动画公司的第一部元请,但也不是唯一的一部元请,楼上《杂旅》也是。这公司也是深知投资风险,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选取了目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来分散风险可以说是很明知的选择。那么again,为什么要开片选择那么下头的片段啊!
【一般】阳光马达棒球场 全12话 Tag棒球场群像、卖酒妹 □ 棒球作为11区的国民运动,直接描写棒球比赛的动画已经有很多了。但诸如《钱进球场》这样从另一个角度去辐射棒球比赛周边范畴的作品可以说是别有新意,没有热血沸腾,但却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棒球。偷懒使全人类进步,而八卦亦使人类进步,有时候这种周边小故事比起正经比赛更能激起观众的好奇。
□ 这片讲的就是在棒球场里工作的人和观众的故事。没有刻意煽情或者治愈,就是讲述一个个日常的故事,人生百态,给11区人可能会有感同身受,对于我这种则是图一个新鲜感。
□ 故事主要篇幅聚焦在棒球场的卖酒妹并辐射至观众客人、球场经理、吉祥物、保安、卖便当妹等等。在球场观众席卖啤酒的女孩是一个11区的特色产物。我姑且算是之前就知道这么一个职业,原本以为会比较详细地带有科普性质地讲述这么一个特殊职业(想歪自重),但很可惜的是整个片讲述的内容都偏浅。明明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过于表象,有些可惜。而且为了增加作品的“特色”,去“卖角色”,把一个满嘴猪扒音的辣妹女主硬是设定成一个社恐但非要在男主面前社牛诱惑,事后再脸红心跳后悔的桥段反复多次出现,在这个描写人生百态的作品里多少有些扎眼了。当然这片没有绝对的主角,这里所说的女主和男主是指片中篇幅较多的角色。
□ 所以这片不像《钱进球场》题材那么专且深,很多时候都过于平淡,缺乏亮点,但这种日常感却又很符合这片的主旨和氛围。可以说是败在普通赢也在普通。
【一般】我是星际国家的恶德领主! 全12话 Tag穿越、萝卜、龙傲天 □ 当这片把AI当作常伴自己身边的心灵依靠和以星际宇宙作为背景,我觉得多多少少是有点《宇宙刑警》情怀在里面的。《宇宙刑警》作为我小时候第一次看的略带悲伤的开放式结局,让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难受了好一阵子。而下一次那么难受还要到高中之后看了《日在校园》第一次看到牛头人恶心了好久。而如今在这个开放式结局烂大街的时代里,我已经成了一个无牛不欢的人了。
□ 这片故事很简单,在现实世界事事不尽如人意,甚至自己还被牛了,小孩都不是自己的男主在带路人的指引下穿越到了一个星际国家成为了领主。而这个带路人是以人的负面情感为食,男主穿越之后的环境也充满了各种问题。而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男主拥有了贤惠的AI,绝世武功,走向了人生巅峰。所以这片就是一部单纯的喜剧,很好的冲淡了无脑龙傲天带来的负面观感。
□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标题里的“恶德领主”,由于男主前世受尽了剥削,所以在这一世想要剥削他人,成为一个只有自己享乐的恶人。但是在这个不讲道德黑暗英雄系主角已经不那么新鲜的当下,还在以“恶人”为名,做的事情都是正儿八经的正义事情,“对敌人看不惯比我更恶劣”、“我的人只能我来霸凌”之类说以恶人之言,等行以正义之事的无聊戏码,着实已经过时了。
【一般】Mono女孩 全12话 Tag日常系 □ 其实光看这个片的第一集和最后一集,会让人觉得这片严格遵守了我上面所说的“日常+”模式,一定是充满了JK与他们的朋友们欢笑与感慨的,每集都点题结构紧凑的日常佳作吧。但其实都是假的。像极了当年自己写的跑题作文,总分总结构当中发散到天边了最后的强行最后总结回来,然后不及格。
□ 动画或者说作品开篇用了万能格式,照片部要废部了。当以为自己用脚趾头都知道接下来的发展的时候,结果我以为女主的两位JK,一人买了全景相机,一人买了运动相机。我头就开始冒汗了,因为这基本就告别拍照这个事情了。再往后看两集,我以为的女主两位JK误入一家杂货店,里面住了一个白毛漫画家阿姨,没想到这位才是主角!连主角都偷天换日了!
□ 这片的原作者在15年推出了《摇曳露营》,小有名气之后,在17年画了这部漫画。而在18年《摇曳露营》动画化了。所以《Mono》这部漫画的生命周期是在作者成名之后,特别是18年开始的爆炸式人气。而作品里的白毛阿姨便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什么JK照片部,哪有写自己来得重要。于是动画当中的集数全部变成了白毛阿姨和她愉快的小伙伴们。第一话和最终话的JK也只是可有可无的小伙伴们之一,消失几集都是家常便饭(根据最新漫画,JK组已经消失1年了)。以“日常+”模式大获成功的作者想必已经不想努力了,躺着就能赚钱又何必再去仔细推敲故事和分镜,写一写自传糊弄一下时不时联动一下《摇曳露营》就得了。出版社也是这么想的吧。
□ 所以这片实质上就变成了每集都在随便玩玩的纯日常系动画了。但是日常系动画有活泼的JK兜底啊,谁要看mono阿姨啊。如果此后话题一转漫画家的日常,聊一聊漫画家平时的问题倒也不失为一部“日常+”,但相关内容极少,聊得都还是很片面得东西。于是整个片的内容就变成了无所事事的玩耍,多次硬蹭《摇曳露营》,中期开始每隔一集都要讲一个根本和片子风格不符的正经灵异故事……当然从中期开始隔三岔五会有一段高质量作画,多少弥补了一些遗憾。
□ 看见一个不那么上心的作者多少有些遗憾。
【特色】神统记 全12话 Tag传记 □ 如果说你转生到了一个陌生世界的人类边境小村庄里,因为生存环境严苛,同时有不同种族侵袭,但是有一个强大且英明的领主,村庄里分工明确,大家各司其职。虽然自己在最底层,但每天都和同伴们齐心协力为保护村庄出一份力。突然有一天,你获得了神之力,你开始能够奋勇杀敌,你能夺取敌人的力量,逐渐你有了自己的领地,发现其他种族也各自怀有自己的问题,于是你开始仲裁并解决他们的问题,逐渐扩大了自己的追随者。于是故事的视角继续扩大,人类的王族腐败不堪,世界各地出现黑暗势力,你的将扎根于自己的领地,放眼整个世界!
□ 我觉得这个故事在刺激着一个喜爱RPG的我心里最底层的东西。虽然这个片从头到尾都是缺点:比如画面不行,更别谈战斗都是一坨屎;男主自身没有任何作为主角的优点,甚至连兜底的温柔性格都不算有。但是整体故事不急不躁,稳稳当当地推进,每一段故事的大方向中提纲小剧情都能牵动我也想化身男主去探索并征服这个世界。这个故事框架能够让我有念想有幻想有妄想。
□ 相反如果你的底层逻辑对此感受不深,那么这片就只剩下一堆破烂的躯壳了。
□ 整个故事也算是有着东方风格的内容,汉字名称《神统记》,但发音缺是西式幻想风格《Teogonia》。整个故事推进得非常慢,很有庞大传记的风格,但是动画只拍了一季。男主自身有穿越的要素,但第一季并没有说明男主的身世。各种迹象都表明这片并没有带着过多的广告要素,没有要求一个季度必须发展到哪个核心案件,以供潜在原作买家作为一个快进目录。但就这种成品质量很难说会有第二季。
【避雷】机动战士高达GQuuuuuuX 全12话 Tag同人作品 □ 这是一部争议非常大,评价非常两极分化的高达。争议主要在这片到底是彻头彻尾的烂片还是很有乐子的烂片。相信从这片我的分类里能看出我对这片的态度。本质上这片和《机动战士高达桑》一样是一个纯玩梗的动画,但如果你对这个片态度不仅是乐子还觉得真的好看,建议可以挂个号脑部CT一下。
□ 但无论怎样,这片带给万代带给高达这个系列极高的话题量,远超于前几年的《水星魔女》。只能说玩百合的哪有老ASS直接玩高达梗的厉害。这下真成了年轻人的第一款高达了。
□ 这片作为庵野秀明对自己性癖再解读系列的最新作,仅提供了一个初步想法就把事情全都丢给手下去做了。根据访谈的说法是痞子仅操手了一年战争部分便撒手了,原因很简单,如果再给痞子做下去可能这片就完全成了《0079》新说,没GQuuuuuuX什么事了。所以大家把痞子画进动画,让他成为夏亚的左膀右臂,成为整个片最睿智的人,让他别再出来蹦跶了。完了大家还没玩够,直接让EVA配色EVA式暴走的高达登场了。
□ 要说《高达》对痞子的影响有多深,成为世纪名作的《EVA》本身就受到了不少《0079》的影响,在那个主角英雄阳光的年代,真嗣的窝囊性格八成就是继承了阿姆罗。所以在这片里,你会发现他们把大光头印到了片中的货币上;剧里的kirakira可能真的就是neta自被挖出来的光头某次访谈穿的花衬衫;以及我第一次在高达动画里听到AMBAC机动这个只出现在设定上的词。说到AMBAC我就想笑。因为有不少低端的高达讨论局里会有人说高达这种大型人形机器不实际,然后另一边运用初中知识据理力争。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丢出AMBAC这个词,基本就代表讨论要进入中高端局了——或者像我这样,我也是低端选手,但是用了这个词就能秒杀其他低端选手,乐此不疲。AMBAC机动相对来说是比较核心的粉丝才会在意的概念,其本质其实也就是高中知识,但很好地囊括和提升了MS的实战理论。所以这次特地在TV里提到了这个词,也基本代表了主创们就是以粉丝心态在对待这个片.
□ 所以这片在剧情上的设置完全依托于观众自身对于一年战争的理解。什么JK误入高达,三角恋等等都无非是剧里的一些小添头,剧情大方向根本是依托答辩。
□ 当我第一次知道这片的大致剧情是一年战争的夏亚成功夺取了高达,吉翁赢得了战争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些不理解的。因为谁都知道一年战争基本对应了二战,吉翁的战败也映射了轴心国自身的战败,联邦虽然赢了但体制内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也象征了反法西斯同盟国里的一些问题。所以这次要颠覆这个剧情,还以为要搞什么大的,看完了才发现原来不是要搞大的是要搞千万次穿越也要拯救你这种纯同人妄想……
□ 如同痞子任何一部作品新说,从一个奇怪的角度切入,一开始似乎像是挠到了平时挠不到的地方那样爽,有着和粉丝一样的视角,但逐渐就发现这种hit and run的做法只留下了一地鸡毛。这次的高达也不例外,最终决战说的好听一点是每个人怀着各自的心绪在战斗,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战场上每个人都是分散的,打一枪开个聊天室聊几句,打一枪再换两个人聊两句,然后闹剧就收场了。大光头最讨厌的new type设定被这群“粉丝”直接玩成了超能力。
□ 自《铁血》以来高达的非UC作品总能创造新的下限,话题量却加了一个绝对值,不断地攀升。但是《高达》的全球化推广似乎依然是一个问题。《高达》能成为大阪世博会日本馆的主题,但在天朝只能成为一个粉丝向IP。自由高达都屹立在魔都之上了,但高达的主要成品和拼装模型除了高达基地和万代魂店之外的各大二刺塬丛生的商场货架里看不到(这就是黄牛的力量吗)。这种情况甚至比20年前还要恶劣——在我初中的时候甚至能从学校旁边的文具店里找到高达拼装模型。熟门熟路之后,会问价格几算,6算以上不要。而老板也是门清,搭一个冷门库存还能更便宜。而如今在各种仿造品大模大样的出现在商场里,我却再也遇不到野生的高达模型店了。
□ 听说明年还会有新的高达动画。《SD高达G世纪永恒》又能有苍蝇腿了,挺好的。
【避雷】战队大失格S2 全12话 Tag特摄、反套路 □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第一季的。想要战胜大战队的小战斗员因为各种机缘巧合,与各种各怀鬼胎的人一起夺取了大战队长的神器,战胜了战队长。大战队社会下的战队也并不只是单纯的正义英雄,光鲜之下各种混沌。
□ 然后第一季才刚刚循序渐进,主角刚刚混过了战队入队测试。第二季一开始也花了不少篇幅讲了一个刚刚从基层做起的故事。结果进度条陡然一变,突然就开始再说一个好像很重要的设定,有突然前进到了一个不可逆的主线篇章,好像是一个简单的单元回但结果是极重要的主线。极少有铺垫,在某个随随便便的时间里随随便便地讲完了一段很重要 的故事。新设定新BOSS新战场新形势走马光华像一个马戏团似的,闹腾得不知所以。
□ 显然动画待遇不如作者另外一部《五等分的新娘》。没错,画《五等分》的作者在画特摄战队故事,画恋爱后宫的在画正经战斗。但《五等分》还能想着法的硬续,而即将进行到下个篇章的《战队大失格》也就到此为止了吧。
□ 以上,下次有缘再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