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00|回复: 17

[电影] 女性电影里常见的“法庭演讲”桥段有什么经典原型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6 1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看了几部这几年的女性题材电影,很多都有女主角最后在法庭激昂演讲的片段。每次我都想起《恶魔的诞生》美术生演讲前陪审的那句话:“(阻止他)这不是一次演讲!”但这些电影里女主角演讲的时候,全法庭都像中了定身术一样单方面听她说。最近的《酱园弄悬案》里不出所料下半部也会有演讲片段。请问这个情节有什么现实或者名作里的经典原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律政剧定番吧,一般不都是女性在原告或者被告席上,男性大律师慷慨陈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6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JFK?
scent of a woman?
不过都是硬汉演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6 1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控方证人,十二怒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的话大概是受到女👊癫疯之作《初步举证》的影响?
讲一个女律师和同事炮·友喝多了打炮,因为吐了难受不想继续搞了,被炮·友坚持访问,回头怒告炮·友性侵但发现告不赢,高呼法律必须改变,对万恶的男性理应有罪推定的神奇故事
不过从大同订婚强碱案和女上位强碱案来看国内好像已经是这么个版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hhellsing 于 2025-6-26 19:36 编辑

这里就不得不提朱迪福斯特在八十年代的控告,国内也有翻译暴雨梨花
不完美的被害人,漠视和放纵的系统规则,最后靠着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结案陈词一顿输出
有一讲一,这种东西既吃编剧的水平,也吃演员的发挥,
比如闻香识女人里最后那段,好人寥寥里哗变翻版,堪称逆转裁判真人版的质证飙戏,造雨人里马特达蒙沉重又如预言一样的结词
当然还有波士顿法律里Alan所有的结词
现在大部分的编剧写不了或者已经写不出这种东西了,代表就是艾伦索金的芝加哥七君子,已经到了胡言乱语的阶段了,高喊恶法非法,难蚌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6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庭剧是个很大的类别,甚至还有喜剧。

比如My Cousin Vinny (1992)

(竟然中文译名还能触发审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2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想起来侃侃而谈的都是男性


—— 来自 OPPO PHV110, Android 15, 鹅球 v3.4.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8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律政戏不都是这样,最后安排一段演讲来升华主题,生怕有些弱智观众看不懂,就得把导演想说的用台词糊到观众脸上。你觉得类似桥段多是因为这几年泛女拳电影太多了,而且但凡和司法有关系的,最后都得用法庭解决,而且开嘴炮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案陈词的戏剧化表现

最早看到还是在波士顿法律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型不好说,我看过的最久远的法庭结案总结演讲是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面那段。

演讲本身就很适合作为戏剧的高潮桥段,属于最“直抒胸臆”的表现形式。法庭这种一来一往的形式也特别适合影视化:一方面法庭是安全可控的环境,另一方面有辩论的戏剧化。印象最深的是《好人寥寥》里面阿汤哥和那个司令辩论的那段,也算影视经典了。二者都不是电影行业自己开创的,毕竟从《威尼斯商人》里就有鲍西娅了。

至于女性电影喜欢拍这种,可能又多了一层“从被害者成为发声者”,夺回话语权的意思吧。比较有戏剧张力,方便导演把中心思想直接输出给观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8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拳师喜欢拍这个可不只是“夺回话语权”那么简单,人家都是冲着修改法律来的

这部长达109分钟的独角戏,改变了英国性侵定罪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04269.html
《初步举证》在伦敦西区演出后,一位英国高级法官打电话给米勒,向她告知,自己已经重新修订了QJ案件中法官向陪审团宣读的指引。这位法官在修订文本中引用了剧中台词,并将其称为“prima facie指引”。
另一位女性法官则改变了北爱尔兰的司法培训规则,要求法官在培训期间观看《初步举证》。英国一些学校将观看《初步举证》作为性教育的一部分,还有一群年轻女律师成立以泰莎(TESSA)为名的XQ审查组织。


cbjz.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8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汪达 发表于 2025-6-28 15:43
拳师喜欢拍这个可不只是“夺回话语权”那么简单,人家都是冲着修改法律来的

这部长达109分钟的独角戏,改 ...

很正常啊。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杀死一只知更鸟》,这电影/小说就是为了黑人发声的。刚才又想到个类似主题的马修麦康纳的《杀戮时刻》。这俩电影有没有改变法律不好说,但肯定都属于黑人平权运动的一部分。

类似的,《费城故事》在当时也属于为同性恋发声的先锋电影了,丹泽尔华盛顿也有一段呼吁平权的演讲。这电影有没有直接改变法律不好说,但肯定是属于同性恋平权运动的一部分。

女权电影肯定是属于女权运动的一部分的......同样的配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9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whi7sper 发表于 2025-6-28 22:32
很正常啊。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杀死一只知更鸟》,这电影/小说就是为了黑人发声的。刚才又想到个类似主 ...

正常吗?“夺回话语权”的言下之意是女性真的没有话语权,但是现实中真的没有吗?拿黑奴和txl举例合适吗?女性真的像黑奴之类的一样被限制人身自由摘棉花吗?真的像txl一样不被承认婚姻没有法律保障吗?
现实和电影可是很不一样的,现实中读法律的女性数量远大于男性,有大量的“知心姐姐”在司法体系里担任要职,掌握自由裁量权,人家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大同男和南昌男可被拿捏得死死的,什么处女膜完整啊,女子主动要求女上位的录音啊之类的证据提交上去统统没有卵用,均以女子口头证据为重。
反观女子提前准备的刀具怒砍男友致其毁容,男友差点被砍死,女子砍完了被判缓刑不说还继续骚扰,知心姐姐法官不但不惩治反而各种宽慰,故意杀人未遂,却连牢都不用坐,回头法院还拿出来宣传自己因此被“加害者”赠送了锦旗。现实太几把魔幻了。

【裁判规则的每一次改变,都是彼时社会思潮的阶段性结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95ez5Ehy/
通过山西大同订婚QJ案,跟朋友们谈一谈目前司法实务中实则已然运行了一段时间的性侵案件两大裁判规则:一,是在性侵类案件中,重言词证据,轻客观证据已经成为裁判惯例,客观证据在案件审判中只是辅助;二,是性侵类案件中,关于认定男方是否构成**的裁判标准,已从证明男方是否有强迫与女性发生性关系,过渡到了男方有在发生性关系前,是否得到女方明确的性同意。
这两大裁判规则,是部分社会思潮的阶段性结果,也注定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两性相处模式带来深刻改变,本视频结合我们自己的办案经验,跟朋友们做具体分析。


【南昌女上位**案,二审判决再引热议。你怎么看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NVfzcENS/
【女子砍前男友毁容仅判缓刑?认罪态度好,就能砍人不用坐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ajSzaEa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8201 于 2025-6-29 10:03 编辑

戏剧和电影的经典桥段而已,法庭戏不都这么拍
甚至纪录片都会有啊,什么oj辛普森。老白那律师衍生剧里也很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i7sper 于 2025-6-29 23:11 编辑
汪达 发表于 2025-6-29 08:42
正常吗?“夺回话语权”的言下之意是女性真的没有话语权,但是现实中真的没有吗?拿黑奴和txl举例合适吗 ...

好莱坞电影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政治属性。上面的回复中我只是举了黑人和同性恋的例子,事实上甚至还有借法庭戏来探讨应该教进化论还是按圣经给小学生上课的法庭电影,只是我记不得名字了所以上面没举出来。我的中心思想是,电影作为大众媒体,反映社会现实(或者你可能认为反映了被歪曲的事实),进而推动社会变革(或者你可能觉得是被裹挟推动了不正确的社会变革),这是个很正常的过程。这些也不单单只有法庭戏能做到,只是单纯因为这种手法“直抒胸臆”,简单易懂,显得很有“力量”。
至于电影主旨和影响是否“正确”,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说的“受害者成为发声者”指的是拍摄手法,这几个电影里面做演讲的女性显然都符合这个特征。你当然可以觉得她们都不是弱者,但这并不能改变导演的拍摄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30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便喊口号,仿佛法庭上的口号就是对的,为啥我觉得suits前几季很不错,法庭最核心的不就是庭前交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3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whi7sper 发表于 2025-6-29 23:07
好莱坞电影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政治属性。上面的回复中我只是举了黑人和同性恋的例子,事实上甚至还有借法 ...

真正的大众媒体都被喷“学新闻学的”,电影还能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大众媒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喜欢聊电影,那对电影这套流程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吗?拍电影得先拉投资,拍什么不得看资方的脸色?如果投资的是拳师,导演能拍《狩猎》这种吗?不得拍点拳师喜欢的男害女、GHG题材吗?最好控制的文娱产品就是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5 06:19 , Processed in 0.05624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