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43|回复: 28

分流2 Chevalier分步图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妖人六课10000HTIS纪念番组

图较多,用的photobucket相册,显示不能的话右键伺候
因为是私人小研,又是天杀的MSN,只能将一部分供对比之用的实景照片移至163相册分流,建议手动观看……

前回研究
Chevalier 先行版 人物解读
Le Chevalier D'Eon 综合推介
------------------------------------------转载谢绝-----------------------------------------

OP图说
关于这一部分涉及到的实景请 猛击此处
http://photo.163.com/photos/ydydglg/100465939/


开篇,被猴子称作“美得窒息”的第一个镜头,凡尔赛宫皇家礼拜堂(La Chapelle royale)二层法王御座的中心装饰
截图色调比较趣味,铜锈风格,实地的话则是白色大理石制墙壁配以金箔雕像,环绕同样白色的雅典科林森式沟槽列柱,其上还有大型天顶画坐镇
皇家礼拜堂是建筑师芒萨尔(Jules Hardouin-Mansart)在1678-1688年间凡尔赛宫南北两翼扩建工程中加盖的副产品,因为是增建,并未规划于主轴线之上,借此可见法兰西王权凌驾神权之势
虽然被称作皇家礼拜堂,但其本质却是路易十四向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Monasterio de El Escorial)做出的晒命之举
在此路易十五、皇太子路易、路易十六,路易十八、查理十世都曾举行过婚礼,其中又以路易十六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婚礼最为人所津津乐道


亡姐逝去之地——凡尔赛宫御花园中的环形柱廊庭院(Bosquet de la Colonnade),由芒萨尔设计完成,中心是吉拉尔东(Francois Girardon)的雕塑“冥王劫走珀耳塞福涅”(L'Enlèvement de Proserpine par Pluton)
这组画面有个极寒的疑点,就是那完全不存在的一对方尖碑(尤其底座还是半消失效果)……
方尖碑(Obelisk):古代埃及为法老歌功颂德的纪念碑,碑体狭长且顶部呈金字塔状,后也被古罗马皇帝效仿建造
就文物的规模来看,现今世界各地仅存30座大型碑,且未有成对出现,其中13座位于意大利罗马,法国境内仅2座,其一在之后将要提到的巴黎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另一在南部城市阿尔勒(Arles)
埃及卢克索阿蒙神庙(Luxor Amun Temple)第一塔门前曾经并列着两座公元前1550年建造的方尖碑,其中之一在1831年被运到巴黎协和广场
而凡尔赛宫却未有方尖碑出没……所以,画面中亡姐身边那到底是什么(这果然是大河 哥特式 迷死特里 啊)


让我们将视线定格在后方的雕塑上,御花园最著名的阿波罗喷泉(Bassin d'Apollon)……口胡,这仅仅是夏泉(Bassin de Cérès)而已
它是为庞大的凡尔赛贡献人力物力的众多雕塑家中的一位,托马斯・莱高丁(Thomas Regnaudin)的作品,属于以春夏秋冬(Flore,Cérès,Bacchus,Saturne)命名的金色四小泉之一,大多数时候都可说成“死水一潭”,因为很少见它们喷水——父上多次去凡尔赛腐败,未见一喷
然,这背景上的水柱是哪来的……那个谁,出来和我一起看上帝


这一系列镜头反复用帧进看小字看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亡姐灵魂附体时剑身上浮现的血字来源法文版圣经诗篇(Psm 112):SIT NOMEN DOMINI BENEDICTUM,意为愿主永受赞美
1718年法国发行过一套印有幼年路易十五侧身像的银币,这句话也刻在皇家纹章四周
背景交错纵横,连续滚动的词条同样语出法文版圣经诗篇(Psm 35),这一篇章属于大卫之诗,以向神祈求,从仇敌手中拯救自己为主题
下面放出法文原句连同和合本中译:
35:1 Accuse, Seigneur, ceux qui m'accusent,attaque ceux qui m'attaquent.
耶和华阿,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
35:2 Prends une armure, un bouclier,lève-toi pour me défendre.
拿着大小的盾牌,起来帮助我。
35:3 Brandis la lance et l'épée contre ceux qui me poursuivent.Parle et dis-moi: Je suis ton salut.
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的。求你对我的灵魂说,我是拯救你的。
35:4 Qu'ils soient humiliés, déshonorés,ceux qui s'en prennent à ma vie! Qu'ils reculent, couverts de honte,ceux qui veulent mon malheur!
愿那寻索我命的,蒙羞受辱。愿那谋害我的,退后羞愧。
……
以上部分内容也在第7话某位裸奔少女,啊不,是诗人少女身上显现而过


抓到一只小正太,在阿波罗厅(Versailles Salon D'Apollon)的路易十六
阿波罗厅也称太阳神厅,是凡尔赛宫内国王正殿的御座厅,墙体以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铺裱,镀金刻花浅浮雕装饰,奢华可见
两侧是路易十五(左)和路易十四(右,壁炉上)的加冕礼肖像画,路易十四像由巴洛克时代法国最富成就的肖像画家里戈(Hyacinthe Rigaud)所绘,至于路易十五,后面的ED图说中再细谈
出现于正中央深红波斯地毯之上的即纯银制法王宝座,还不如我天朝龙椅华丽……
上方有描绘太阳神驾驭战车的天顶画,因为路易十四一直自诩“太阳王”,所以凡尔赛宫随处可见如此阿波罗主题的相关装饰,其实——他是个玩COS的


一张凡尔赛宫的全景图,历史上留有不少类似的绘画,常见的大多出自路易十四末期,宫殿尚未以完整面貌示人
凡尔赛宫非常巨大,只去参观一两次根本无法纵览全部,它每层至少有123个窗户,花园延伸数英里,所以“照片难以使人对它有正确的认识”
外观为立面纵横三段的标准古典主义建筑风,整体轮廓的左右对称更是理性美学的基本原则,设计师们借助雕像、耳瓶和战利品装饰结合强有力的外部成功的让这一巨大的巴洛克建筑充满了富于变化的多样性
其试作型来自路易十三狩猎之用的小行宫,后路易十四眼红勒・诺特(André Le Notre)设计的沃子爵府邸(Chateau Vaux-le-Vicomte),从而征集了各路名家累计30余年精心烧钱,终造就全欧洲的文化时尚中心,还直接导致各国君主纷纷添置新居以效仿
为凡尔赛的宫殿和园林提供雕塑、油画、壁画等装饰品的艺术家多如过江之鲫——其主体部分主要是由风景园林设计师勒・诺特打造了花园和喷泉景观,建筑师勒・沃(Louis Le Vau)修建了三面宫殿和大理石庭院,继任者芒萨尔增建了三条大道、南北两翼、礼拜堂、歌剧院等附属设施,画家勒・布朗(Charels Le Brun)则负责室内装潢
勒・布朗的室内设计与他所热衷的罗马艺术传统一脉相承极尽奢华,多用白金色调相配,其中又以巴洛克风为主,洛可可风为辅,但总的来说观赏价值远远超出实用价值


罗宾小朋友开枪的地方,阿波罗厅西侧的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尽头明亮的玻璃顶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
厅内装饰由勒・布朗和芒萨尔完成,排满了歌颂路易十四军事上丰功伟绩的油画和半身雕像,镀金壁炉上方还镶嵌着路易十四的骑马姿浮雕像,这些多是雕塑大师库瓦兹沃(Antoin Coysevox)的杰作
可罗宾小朋友打中的竟然是天顶的金色角饰,粉碎了蓝底金百合纹章和太阳王头像(短身管燧发枪能连射?)


这组图案在凡尔赛宫内多以角饰的造型出现,位于天顶和两面墙的夹角之间,中央就是法王的皇家纹章,知名度和出镜率都颇高的金百合
法兰西王室百合(La fleur de lys):根据考证这其实是与百合花极其相似的鸢尾花(fleur de lis),但纷扰数百年也变得可以互换概念了
最早百合在圣经中只意指各种美好的事物,10世纪末神学的大泛滥开始把它同圣母玛利亚联系起来,带有信仰、公正、纯洁等价值观念
三朵的组合象征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金色象征法兰西王权经久不衰,天蓝底色则代表来自天国上帝的馈赠
它最早出现于路易六世在位时(1108-1137)皇室铸币厂铸造的银币上;路易八世时代(1223-1226),玉玺、王袍上已大量使用;腓力四世时代(1285-1314)开始由国王个人象征物演变成家族性徽章,是拥有皇室血统的证明;查理八世时代(1483-1498)明确规定为皇家纹章——所以15世纪后期,蓝底三朵金百合纹章就成了法王的专有标志直到大革命爆发

……也之所以,百合向作品大多同法文脱不开干系……除风雅之用外,便是,这个原因了——哦也


镜头自下飞跃而上,矗立在巴黎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的方尖碑,法国人很没品的直呼其为埃及方尖碑(L'obelisque de Louxor)
这个8.4万平方米的大广场建于1757年,在皇家建筑师卡布里耶(Jacques-Ange Gabriel)的掌舵下建造了20年,其后又陆续添置修整
起初被命名为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中称革命广场,在此处决了包括路易十六、玛丽皇后在内共计1100名皇室成员和保皇派,后几经改旗易帜,确定为协和广场
后方的建筑群是同样出自卡布里耶之手的法国海军部及克里昂酒店(Hôtel de Crillon),反方向眺望即可见宽阔的香榭丽舍田园大道(Avenue des Champs Elysées)
中心高23米且身背3400年历史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方尖碑是1829年豪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大手一挥,花费2年时间硬是从卢克索神庙运至此处的赠品,以感谢法国考古学家商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破译古埃及文字,据说法国给出的回礼是个可怜巴巴的小钟楼……
所以从这以后,卢克索神庙第一塔门前那本是孪生的双碑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得不偿失的片恋着- -
不过等等,再怎么算轮到这方尖碑到此一游也是19世纪的事了,大革命over不说,历史上我们悲剧的主人公也早在1810年就驾鹤仙游了


过于耳熟能详的镜廊(Galerie des glaces),1680年在普通长廊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相比之前的皇家礼拜堂,这才是芒萨尔最深入人心的作品
我天朝人对其印象深刻大都源自一战后在此签订的《凡尔赛和约》
南接战争厅,西临御花园,东通国王寝宫,长76米,宽10.5米,高13米的镜廊,一面是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一面是483块镜子构成的17面巨大落地镜
排列两旁的有8座罗马帝王雕像8座古代天神雕像以及亮到晃眼的24支镀金大烛台,周遭是白色大理石内壁,绿色大理石壁柱,柱头柱础一律黄铜镀金并饰以金色太阳王图案
脚下是细木雕花地板,上方则悬挂24盏波希米亚大型水晶吊灯,还有勒・布朗亲自操刀完成的再现路易十四执政初期历史事件的巨幅天顶画
曾经镜廊中的家具花木装饰均为纯银打造,每当夜晚举行假面舞会时,经过层层镜面反射,等同于3000支烛光同时点亮,这场面……极昼吧



需要合起来说的两组画面
先是炼金术神棍圣・日尔曼伯爵写下的NOVUS ORDO,再者是欠扁革命男罗伯斯庇尔写下的SECLORUM
合而为一成拉丁文短语Novus Ordo Seclorum,意即无神的/异教的 新世界的秩序
Novus=New, Ordo=Order ,Seclorum=Godless or Heathenish
多么昭然若揭的野望,让他们见鬼去吧,现在这句话被写在一美元的纸币上拜金天下


出现在空中的就是全片的谜样焦点——「王家の詩」
也是11月24日发售的DVD第一卷初回生产限定特典的封面仕样


OP的最后段落是燃烧的凡尔赛宫和落魄的路易十五,其实凡尔赛宫即便在大革命期间被打砸抢,也并未像日后杜勒里宫(Palais des Tuileries)那样遭受火光之灾,而路易十五也来不及等到革命落魄之日就得天花一命呜呼了
重点是画面中他所处的寝宫,细节部分在第6话还能看得更清楚些
这张古怪的床,乃至整个路易十五的卧室都集中体现了洛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它的设计师是上文中建造协和广场的卡布里耶
实际上从后路易十四时代起,随着天朝文化的大举入侵,洛可可风已逐渐开始蔓延,那时皇族的床前都设有一道隔栏以保王权,这样原本的大房间就被辟出了一块专供放置床铺的区域,俨然“祭坛一般”
路易十五卧室内是一张金红织锦大床,前方隔有镀金护栏,天顶是以“法兰西守护国王安眠”为主题的巨型浮雕,厚重的帷幔自四柱撑起的华盖垂下包裹四周,其红底绸缎上镶有羽毛,还雕金描银显得华丽异常,日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床甚至用尽了几吨的金银丝绸……
卧室整体装饰趋向女性般的柔美细腻,尤其墙壁也采用相同的花纹图案,所以从正面直直看去会有种国王睡在墙中的错觉


天边的三色旗寓意过盛,虽然不能说成纯纯的口胡,但历史上我们悲剧的男主角与法国大革命确实关系不大
法兰西三色旗:(le drapeau tricolore):世界上最重要的国旗,因为它对世界各国国旗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深远影响,激发了后来许多国家国旗的设计灵感
最早出自1789年在大革命中担任革命军总司令的拉法叶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之手,起初只是革命军的帽徽——红蓝是巴黎市徽的代表色,白则象征皇室,毕竟当时还冀望联手创造“独立、自由、平等、博爱”的“新世界的秩序”,可惜后来成了砍头党的天下
随着巴黎国民自卫队将该设计当作旗帜使用,三色旗就开始担起了自由引导人民的重任,其上的三种颜色历经多次顺序变化,直到1812年才算固定下来,1830年正式取代原本的王家百合旗而成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旗
------------------------------------------转载谢绝-----------------------------------------

ED图说
关于这一部分涉及到的实景请 猛击此处
http://photo.163.com/photos/ydydglg/100466445/


ED前几幕的特点是通过变换的字符重组成新的含义
出现在第1话王妃所言的HOMMES∴OPTARE,如字幕组考证一为法语“人类”,一为拉丁语“愿望”,合二为一有“人的愿望”之意
但将字母乱序排列组成METAMORPHOSE后,除意为“变身”、“蜕变”外,还有“变性”的含义
实际上在冲方丁的原作中,有所谓「勝利の塔」的设定,根据HOMMES OPTARE将诗人分成不同的位阶:第1位阶,热心者(Malchut)、第2位阶,理论者(Iesod)、第3位阶,实践者(Hod)、第4位阶,神智者(Netzach)、第5位阶,练成者(Tiphereth)、第6位阶,掠夺者(Geburah),再往上暂不明
这些都来源自圣经旧约创世纪中的世界树,代表树上的10个Sephirah:王冠(Kether)、智慧(Cochma)、理解(Binah)、慈悲(Chesed)、神之力(Geburah)、优雅(Tiphereth)、胜利(Netzach)、荣光(Hod)、基础(Iesod)、王国(Malchut)


亡姐肖像后出现的字符,与亡姐名LIA男主名DEON重新组合成的LION DEA
LION大约是指“狮子”,DEA则为拉丁语“女神”
此处意味有些不明朗


凡尔赛宫的正门装饰,继续那皇家纹章的金百合——好吧,这片子要没有百合情节的话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VERS+AILLES=VERSAILLES
这涉及到凡尔赛地名的来头,因建在起伏的山坡上遂将拉丁文Versus(斜坡)加上后缀-alia演化成法语的Versailles


身着龙骑兵队长制服,胸前缀有圣路易十字勋章,该形象是流传于历史长河中的D'Eon de Beaumont 典型肖像,只是画这张像时他远没有ED中那么年轻
关于这个角色,在6月初的研究部分就已说尽
总而言之他的人生是一场意味深长的悲剧,所以我个人建议最好能以严肃的心态来观赏这部动画


进入正题,皇族肖像画,请不要小看这些御用油画,它们的尺寸通常都意想不到的巨大
那么先拜一下负责在ED中绘制这些插图的尾崎智美老师和toi8老师
首先是路易十五,它的原型是巴洛克时代具有弗兰德斯(比利时与荷兰交界处)血统的画家凡・鲁(Louis Michel van Loo)所创作的、现放置在凡尔赛宫战争厅与里戈的路易十四遥相呼应的加冕礼肖像画

至于路易十五的生平简介,在先行版研究时代已汇报完毕,这次来说点小道的,口桀口桀口桀
虽然他继续着太阳王的挖法兰西墙角大业且有过而无不及,但其本人的德行到也并不像“报复性的历史”中所描绘的那么 坏
此人是法王中首屈一指的 帅锅……且“能一整个下午狩猎,而夜晚与女仕们纵情作乐”(咳咳),据说只是幼年时接受的宗教教理坏了他的事,让他时而虔敬万分时而荒淫无度
总体性格是闷骚的,大部分时候都很仁慈,但偶尔会残忍的极绝,对待知己朋友则非常和善,甚至还“用他那尊贵的双手为他们调制咖啡”
不得不说,路易十五对女性的品位相当不错,情妇各个优雅明丽知书达理内涵满点,但他却因在瑟弗(Parc aux Cerfs)“一连欺凌了那么多为他铺设卧室的女孩子”——而成为皇家历史上少有的卑鄙恶汉
这么说的话……果然他的德行还是很坏=''=


嗷,夫人满赛
这是洛可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的作品
作为深受夫人资助的艺术家,布歇留下的夫人肖像可谓不胜枚举,虽然基本都属同一类型,服饰也未有太多变化
动画人设自然也秉承传统,只是为了突出夫人在幕后操纵政治军事的「影の女帝」的一面而显得妖艳

这个发型就是著名的蓬帕杜尔侯爵夫人式,当年该时尚风潮在上流社会的大量蔓延直接推动的产物——直到现在还闻名于世的法国香水……因为此类发型夸张复杂的设计导致广大女性没法经常洗头,恐怖的情形可想而知,于是她们不得不随身携带金制或象牙制的小刮刀,以便“更为优雅且痛快的 搔头”
布歇擅长描绘服饰的材质,喜欢将夫人塑造成双颊绯红,拥有牛奶般肌肤的陶瓷娃娃,狄德罗(Denis Diderot)对此十分反感,直接称其所画的是“木偶”
顺带一提,洛可可时代的绘画,主要是法国的绘画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 色气重
尤其布歇后面的弗拉戈纳尔(Fragonard, Jean-Honore),笔下的女人眼神尤其YD


位列情妇身后的王妃,存在感薄弱的玛丽・蕾珊斯卡
以她为主角的画作也不多见,其中纳吉埃(Jean-Marc Nattier)的翩翩红衣少女时比较有名,ED的插图则明显借鉴了凡尔赛宫内的正统加冕礼肖像画
不过在这类油画上,王妃要么双手摊开做母仪天下状要么抚花弄叶或是指向皇冠,ED中却一如既往的相伴那没情调的头盖骨
据悉历史上的玛丽・蕾珊斯卡也曾以持有某个特殊物件而沾沾自喜,那就是17世纪法国知名交际花妮农・德・朗克洛(Ninon de Lenclos)的头盖骨
只是这一代名妓奔三张后就热衷沙龙文化,八十高龄才含笑而逝,与片中的LOLI貌似没什么交集,还是说——八十身十二心?


奥尔良公爵腓力二世,ED上所写的生卒年代导致该历史人物在动画中完全架空,这点稍后再谈
此画原型大约来自巴洛克时代的画家让・巴提斯特・桑提尔(Jean-Baptiste Santerre)之手
那个时代叫让・巴提斯特的艺术家有很多,包括上文提到的凡・鲁,他的画家父亲也叫让・巴提斯特(Jean-Baptiste Van Loo)

奥尔良公爵(Duc d'Orléans)是法兰西从1344年开始使用的贵族爵位,主要授予皇室亲王,以其最初的封地奥尔良命名,从1344年起,共组成过五个奥尔良公王朝,动画里这位是属于波旁家族的奥尔良第五王朝的腓力二世(Philippe II)
法语版历史中曾称呼他为菲利普/腓力三世(Philippe III),因为在瓦卢瓦家族的奥尔良第一王朝时代已有一位Philippe,加上第五王朝路易十三的儿子Philippe,排到这位的确已经是三世没错,但在英语里腓力二世的说法比较深入人心,遂全民改口

历史上身为路易十五叔父及法兰西摄政王的奥尔良公爵腓力二世,他的生卒年代在1674-1723,但动画ED却上书1703-1785,已有蹊跷
然而这个时间段,能同其王朝后继者的路易四世(1703-1752)接的上头,还能同再下一代的路易・腓力一世(1725-1785)接的上尾——果然是跨时代的合体技:路易四世+路易・腓力一世=1703-1785
猴子啊,所以我才说他是活了两代的奥尔良公爵嘛……
不对,是三代——这伟大的炼金术啊,伟大的圣・日尔曼伯爵啊


鲜艳的背景来自路易十五的纹章,主要图案由代表法兰西的蓝底金百合与代表纳瓦拉的红底金链网组成
纳瓦拉(Navarra):西班牙与法国交界地,也是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上四个主要基督教国家之一纳瓦拉王国所在
1589年纳瓦拉国王成为法王亨利四世,遂将两国王冠归于一个王朝,1620年纳瓦拉被西班牙统一后,残存的下纳瓦拉正式并入法国,于是波旁王朝各代法王就一直沿用纳瓦拉国王的称号,直至法国大革命——然则复辟期间又回了两次档……
中间写的Francaise,地球人都知道了,显然这个出现的有些多此一举


ED最后一处画面是遗留在当年重要文件上的,真实历史人物D'Eon de Beaumont 的亲笔签名

[ 本帖最后由 死毙德 于 2006-10-18 18:1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挖坑自己跳,图解一些出现在本篇中的细节,不定期补完

关于这一部分涉及到的实景请 猛击此处
http://photo.163.com/photos/ydydglg/100466531/
------------------------------------------转载谢绝-----------------------------------------

第一話「デオン∴リア」

值得纪念的一组首映镜头,采用了巴黎塞纳河上最古老也是富盛名的新桥(Pont Neuf)
新桥横跨西堤岛(lle de la Cité),连接巴黎左右两岸,整个工程始于1578年亨利三世时期,1603年建成,亨利四世主持了落成典礼
这座由五位建筑师共同架起的桥之所以命名新桥是因为此前但凡巴黎的桥梁上都建有一层商店或是住宅和公寓,唯独这座桥不设,开创了当时的建桥新风,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桥”,但它其实是巴黎留下的最古老的桥,更老的都因不堪其上房屋的重压而倒塌了
桥面宽度是那个时代罕见的28米,由12个桥拱支撑,装饰桥拱的是三百多个形状各异的面具,第二个桥拱还安放着圣玛利丹(Sanmaritaine)水泵,借此将塞纳河水供给卢浮宫(Le Louvre)及周边地区
新桥自完工后几乎没有经历重大的修整,所以在法语里,经久耐用的东西都被比作Pont Neuf

补充一句,那些说尾崎智美人设不好的,莫非你们都是野村渣信者?


中轴线上与阿波罗喷泉齐名的拉朵娜喷泉(Bassin de Latone),1670年建成,20年后被雕塑家嘉斯帕・玛希(Gaspard Marsy)和巴萨扎・玛希(Balthazar Marsy)重新设计,将原来唯一的岩石高台变成了现在的四层同心圆式叠池
这组景观雕塑巧妙的借用了罗马神话的故事:太阳神和月神之母拉朵娜因受到朱庇特之妻的诅咒携子阿波罗、女儿狄安娜出逃,在旅程中她将亵渎神灵的里西农人变成了青蛙
凡尔赛宫的喷泉众多,为了给国王展现喷泉的壮丽盛况,设计师们不惜让数条河流改道,并制造了巨大的抽水机,将塞纳河水抽到150米高的凡尔赛山坡之上,每当国王在园中散步时,就动用大量人力操纵水利设施令1400支喷泉同时绽放,而现在的游客想看到如此的帝王景观可不那么容易了


存放亡姐灵柩的地点——屹立在西堤岛东端的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妇孺皆知的哥特式建筑代表
建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和法王路易七世共同奠基,耗费200年完成,这个地点一直被认为具有神性,古罗马人也曾在此建造过神殿
从12世纪末的法国北部开始使用这样的交叉拱来建造教堂,即典型的哥特风,它舍弃了笨拙的诺曼底和罗马式,显得高峭且庄严,表现出一种对上帝和天堂无限膜拜,憧憬直线上升空间,将全部视线引向天际的精神美学
以修长的立柱和肋支撑作为支架,去掉沉重的石头墙壁换上彩色玻璃窗,基本原理有些酷似我们今天建造的温室,不过当时钢架铁梁还未问世
同时省去的还有罗马式圆柱,因为需要拱顶达到一定高度必须取消圆拱而采用尖顶,但为了缓解拱顶对下面和侧面施加的压力,还得用名为扶垛(bet tress)的强大支架维持整个结构的形状
巴黎圣母院的扶垛跨越整个侧廊屋顶,称作飞扶垛(flying but-tress),它也身兼排水的要职,而屋顶那些哥特建筑中常见的石兽像(Gargoyle)也有此功用
和底层三座桃形大门上成千上百个人物雕刻同为圣母院重要特征的还有画面中央的巨型花瓣格子窗,也就是著名的玫瑰窗,直径10米,二战期间为防止德国人抢夺还曾经卸下私藏过一段时间
在巴黎圣母院举行过百年战争时亨利六世的加冕礼、1840年的拿破仑加冕礼,还有戴高乐将军的光复巴黎弥撒等等,是多次见证法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


男主角听从王妃建议,在圣母院藏书中查找到的插图
原型是17世纪法国画家卡洛(Jacques Callot)的雕版画“战争的巨大苦痛”(Les misères de la guerre),原画上并无nqm字样
卡洛以在画作中表现战争恐怖而闻名于世,这张画反映了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屠杀景象
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1618年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哈布斯堡皇室统治为肇始,起初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最后却导致全欧洲都卷入成为新教天主教的大混战,历经30年,直到1648年哈布斯堡皇室战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才宣告结束
战争中法王首席大臣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不惜以红衣主教身份联合新教徒同盟进攻哈布斯堡皇室,法国大败西班牙军队还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在欧洲的地位极速上升


出现这一幕是有明显用意的,为了展现经典的洛可可家具样板——
18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高级木器细工里赛纳(J.H.Riesener)和奥本(J.F.Oeben)打造的国王写字台,现存巴黎卢浮宫
洛可可的家具样式是严重侵染到天朝风味的结果,摆脱了巴洛克的棱角分明,变得娇柔雅致,符合人体尺度且轻巧易于搬动
一般线条柔和,表面近似波浪,轮廓高雅,具有纤细的女性体态造型,装饰华丽繁琐,在构图上刻意强调不对称
本来洛可可一词就指代那些镶嵌的贝壳岩片(Rococo),作为路易十五时代的典型洛可可家具,大量采用核桃木、果木、红木,配上色彩柔和的织物装饰,图案多以不对称的断开曲线、花,扭曲的漩涡饰、贝壳等东方艺术情调为主


男主角独自营救同伴的地点,大约是今天巴黎地下墓穴(Les Catacombes de Paris)的雏形
这座占地1.1万平方米300公里长的地下墓穴原本是废弃的采石场,1786年巴黎瘟疫横行,已经饱和的土地无法再掩埋一天天增加的死尸,只能紧急开挖公墓将大量的前人尸骨转移到采石场内,这项工程到1810年才算告一段落
隧道内现存有600万的白骨,成堆林立在高度不足3米的昏暗潮湿的地道一侧,但都被当时担任搬运工作的教士排列的异常整齐优雅,实属巴黎一景


第二話「四銃士」

奥尔良公爵府邸,在第5话作为标题的皇宫(Palais Royal)
这座宫殿是1624年黎塞留枢机主教为自己在卢浮宫北面建造的官邸,当时被命名为枢机主教宫(Palais Cardinal),1636年黎塞留去世后此豪宅被进贡给路易十三,成为皇家住所,改称皇宫
路易十四年幼时曾经在此居住,不过因为投石党叛乱(La Fronde),登基后就迁到卢浮宫,于是皇宫落到了出手阔绰但同时也债台高筑的奥尔良公爵手里
奥尔良公爵为此新加了180座拱廊,以供租售来偿还债务——所以片中的路易十五对公爵说这里适合经商
当时那些拱廊里充满了酒吧、放荡俱乐部和赌场咖啡厅,游走穿梭着浪荡子及隐秘的共和党人,不知不觉间成了大革命的摇篮


圣・日尔曼伯爵赐予仆人的诗篇,大约 是写的SAQHLOZ
意味不明,见一些法国FANS也在讨论,貌似同样没有结论


第四話「革命の信徒」

主角四人组开碰头会用的水岸观景台(Pavillon du Rocher)
不过历史上这栋小亭却是1777年路易十六时代的建筑师理查德・米克(Richard Mique)为玛丽・安托瓦内特所建造的


圣・日尔曼伯爵的仆人被亡姐杀死时墙上和地上浮现的血字
大约是Gloire à  France,也就是他死前所高喊的口号“荣光永伴法兰西”


第六話「王の騎士」

开头举办宫廷舞会的地点,位于凡尔赛宫主楼东北角与北翼连接处的海格里斯厅(Salon d\'Hercule)
路易十四时代皇家礼拜堂未建成,这里就作小教堂之用,后改为国王接见厅
上方是勒曼(Francois Lemoyne)在1773-1776年间完成的天顶画“海格里斯的赞颂”(l\'Apothéose d\'Hercule),片中省略了原画四周的一组标志性细节


第七話「ガーゴイル」

科隆大教堂(Kolner Dom),世界上最高的哥特式建筑,双塔高157米,占地6000平方米,也被称作最完美的哥特教堂
1248年开始建设,工期断断续续,直到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象征性宣告完工,前后长达632年之久,由于二战期间遭到轰炸所以至今仍在不断完善中
第7话当主角一行人来到科隆时,教堂标志性的双塔还未完成,因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加上财政困难,一座塔建了不到一半只能搁浅,结果一搁就是300年
另外剧中提到的科隆特产香水,也就是著名的古龙水,直译科隆之水(Kolnisch Wasser),一种含2-3%精油的清淡香水,其实它的发明者是意大利人……


第八話「女帝謁見」

圣彼得堡的沙俄皇宫冬宫(Winter Palace),面朝涅瓦河,占地超过4.6万平方米,有1050个房间、1786道门、1945扇窗和117座楼梯,房顶上还立着100多尊雕像
冬宫最早是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到此后所建,但在1754-1762年间,彼得大帝之女,即剧中亡姐的爱人,啊不,是友人,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请到了意大利建筑师拉斯特雷利(Francesco Bartolommeo Rastrelli)大规模修缮,打造成一座巴洛克风皇宫,并有意将其规划为皇家博物馆
叶卡捷琳娜女皇时代扩建了私人博物馆隐宫艾尔米塔什(State Hermitage Museum),分350多间展厅存放欧洲和北亚各个时期的艺术珍品,观赏路线长达30公里
罗曼诺夫王朝终结后的1837年冬宫曾被大火焚毁,二战期间又遭极大破坏,重修后被冠以艾尔米塔什国立美术馆之名,现在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

貌似很多人对主角一行能如此之快的从巴黎赶到圣彼得堡心存疑虑,但就时间来看,历史上的D\'Eon de Beaumon 用了3个月,而片中复活节后(4月左右)出发,极昼时到达(7月左右)的设定也是完全合理的……至于中间剧情的跳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冬宫中的沙皇御座厅,圣・乔治厅(The St George\'s Hall),也是第8话最后举行化妆舞会的场所
延续着凡尔赛宫白墙金纹的罗马古典艺术格调,拥有上下两层的巨型玻璃窗,双排白色大理石的雅典科林森列柱和六盏镀金的三层枝型大吊灯,拼花地板则采用多种名贵木材
御座位于头顶金红华盖的八阶鲜红丝绒地毯之上,背景是金线绣出的双头鹫,据说御座后方还有一幅由4.5万颗宝石组成的地图


恶役二人组和欠扁革命男走过的楼梯是冬宫重修后唯一保存拉斯特雷利原作风貌的约旦大阶梯(The Jordan Staircase)
这座位于入口的楼梯左右分开蜿蜒而上,再于二楼交汇,台阶、栏杆、扶手和方柱全部用白色大理石雕凿而成,窗户、廊柱和灯具则装饰金色花纹,充满了巴洛克式的戏剧效果
PS:我记得玩影之心2(Shadow Hearts II)的时候这就有个存盘点……


这段比较有趣,和废柴彼得三世的怪癖有关
话说他原来虽然废柴但还不到SBL的境界,所以叶卡捷琳娜也没打算做绝,不料自他从天花下苟活之后就开始变本加厉
彼得三世喜好小兵人,按今天的话来说也算一位模友,他甚至将成堆的兵人铺在床上拖着老婆和自己玩打仗游戏,还有如唐僧一般罗哩吧嗦废话连篇
某日,叶卡捷琳娜走进卧室,竟然见到老鼠被吊在绳子上,SBL的废柴解释说,因为老鼠犯了叛国罪所以要吊死它们……老娘激动了,啊不,是未来的女帝终于受不了爆发了——此情此景之下我很能理解她日后起兵政变之时不惜将大把砒霜直接塞进彼得三世口中迫不及待致他于死地的彪悍之举
-----------------------------------------------------------------------------------

参考文献
[1] 威尔・杜兰(Will Durant) 《世界文明史》(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1998
[2] 贡布里希(Ernst H.Gombrich) 《艺术发展史》(The Story of Art) 1989
[3] 张耀工作室 《Paris, 一切从塞纳河开始》2005

资料支持
http://www.chevalier.tv/
http://clappa.jp/special/001/special_001_01.html
http://www.wikipedia.org/
http://www.fotoe.com/
http://www.insecula.com/
http://www.ne.jp/asahi/art/dorian/
http://jasoncoyne.smugmug.com/gallery/449326

SP THX
http://bbs.liouming.net/
http://www.ppxclub.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orz

内涵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sto

精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貌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太内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内涵............:awkward:


教主满塞

[ 本帖最后由 银河勇音 于 2006-10-17 23: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内涵了吧

我看得都想去去看你下面放出的资料

以我的水平…………我看了3遍,还是很多看不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LION DEA......

这个意味应该是指象征狮女神Sekhmet?
埃及神话的,那个由太阳神拉自自己眼里的火焰所创造的女神,乃是为了惩罚人们所犯的罪;晚期则变成一爱好和平的女神.........
难道只素形容LION(或DEA)从早期到晚期的变化?

..............看来偶扯远了......:awkward:

[ 本帖最后由 银河勇音 于 2006-10-18 00:4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0-17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真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0-18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mask: 被内涵到了……

等片子出完了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クマ!等洗完澡慢慢看看,果然够精华 想知道法国FANS是指的那些?
KUMA想认识下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啊,仔细看完了,对场景的描绘相当的细腻,可惜目前动画剧情有点拖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银河勇音 于 2006-10-17 23:48 发表
另外LION DEA......

这个意味应该是指象征狮女神Sekhmet?
埃及神话的,那个由太阳神拉自自己眼里的火焰所创造的女神,乃是为了惩罚人们所犯的罪;晚期则变成一爱好和平的女神.........
难道只素形容LION(或DEA)从早期到 ...


-_,- 感谢提供情报

可爱的法国FANS在这里
http://www.hyjoo.com/sujet-2623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クマ!LZ在巴黎否?能否出来见面涅?
KUMA冒昧问句这几句是谁翻译的? = =应该掌嘴
35:1 Accuse, Seigneur, ceux qui m\'accusent,attaque ceux qui m\'attaquent.
耶和华阿,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
35:2 Prends une armure, un bouclier,lève-toi pour me défendre.
拿着大小的盾牌,起来帮助我。
35:3 Brandis la lance et l\'épée contre ceux qui me poursuivent.Parle et dis-moi: Je suis ton salut.
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的。求你对我的灵魂说,我是拯救你的。
35:4 Qu\'ils soient humiliés, déshonorés,ceux qui s\'en prennent à ma vie! Qu\'ils reculent, couverts de honte,ceux qui veulent mon malheur!
愿那寻索我命的,蒙羞受辱。愿那谋害我的,退后羞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8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法语白痴的中国南京人士:awkward:

那是和合本中译的圣经,算是华语世界通用的圣经,那翻译是很古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クマ!自己翻译的,献丑了,不好请谅解= =
35:1 Accuse, Seigneur, ceux qui m\'accusent,attaque ceux qui m\'attaquent.
主呀,控诉那些控诉我者,攻击那些攻击我者
35:2 Prends une armure, un bouclier,lève-toi pour me défendre.
拿起盔甲与盾牌,起来保护我
35:3 Brandis la lance et l\'épée contre ceux qui me poursuivent.Parle et dis-moi: Je suis ton salut.
挥舞长枪长矛对抗追赶我的人,说,对我我:我是你的救星(我救赎你的灵魂)
35:4 Qu\'ils soient humiliés, déshonorés,ceux qui s\'en prennent à ma vie! Qu\'ils reculent, couverts de honte,ceux qui veulent mon malheur!
让那些怪我命者,受辱,名誉扫地吧;让那些与我痛苦者,蒙羞退缩吧

KUMA另外OP最后一幅画面总让自己想到delacroix的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 本帖最后由 ジャックフロスト 于 2006-10-18 17:3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awkward: 这是你私人小研的成果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这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真赞.不留位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不精更待何帖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涵帖阿..存了再看:slee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尖碑我怎么记得是用来镇鳄鱼的orz

罗伯斯比尔那个画完字把剑一扔的动作太可爱了……

说到圣经,中文译本最早看得也是和合本,同学的奶奶一教友给的
后来被人偷去了,很不错的口袋本中英文对照啊
现在看南京基督教学会监印的New International的也还行,总还是想把以前那本弄回来……

法语的Lion是狮子……至少狮子座是这个词,le Lion

说到法国的习俗,除了洗头外,洗澡也是很奢侈的事情
另外就是当时下水道跟不上城市发展,所以街道上粪水横流
夫人们为了避开满脚粪水,于是就出现了高跟鞋……

巴黎圣母院那张粉赞,和照片几乎一模一样啊……

顺便附上小乐堡那里的英文,应该是King James Ver.的~~~
35:1 Plead my cause, O LORD, with them that strive with me: fight against them that fight against me.
35:2 Take hold of shield and buckler, and stand up for mine help.
35:3 Draw out also the spear, and stop the way against them that persecute me: say unto my soul, I am thy salvation.
35:4 Let them be confounded and put to shame that seek after my soul: let them be turned back and brought to confusion that devise my hu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据女发威了……

先上个猎人标记再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路人

:vampire: 上来传达一下民意

以下是引用ASKC在2006-10-25 15:18:49的发言:
http://bbs.stage1st.com/thread-225283-1-1.html

这才叫OTAKU……不,有毛病


以下是引用chry在2006-10-25 16:06:10的发言:

屁呀,最大的毛病它避开来不讲!
那女装呀那女装!!!路易15时期(1730-1770)那时女装全部是同一个款小细节不同而已,全部是方口领,中窄袖飞LACE边,后面是从脖子一直拖到地风琴摺呀!!!洛可可时代的标志呀!!!戏里面除了蓬芭杜夫人的前面款式正确之外其他女人全部穿着1850年之后的衣服,别以为1850年-1870年叫[新洛可可时代]就是同一回事呀!中间跨越了拿破伦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别当100年间的服装改革死的,到1825年之后才出现落肩领.然而男主角在前面演,女主角和一班茄呢咖在旁边后面全部都穿着100年后的衣服荡来荡去干屁呀!
既然场景做得那么严谨,服装上注意一下要死啊!!!


……看,服装系毕业的OTAK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5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下。。。。
实在是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才要集结民意,很好很好:awkward:
其实里面有些场景都已经不是那个年代的东西,在时间的彼岸干屁中……

我目前是美术史专攻,呃,我自己也觉得我有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尔良公爵已经是超年代的设定了...女装口胡些也无所谓了....
这都是圣・日尔曼伯爵的阴谋....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15 13:23 , Processed in 0.26645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