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医生狼多

[新闻] 《英雄传说 界之轨迹》公开,ps版9月26日/pc版25.1.23发售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alucardcz 发表于 2025-2-13 23:18
突然想起。。女明星老家那泛魔化 以什么基本判断哪些人能动 哪些人不能动是不是没说 ...

有说,跟主角群强相关的都能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坂莲华 发表于 2025-2-13 23:15
还在这盘,界2给剑女也发个魔装鬼就都老实了,哦按轨迹的尿性肯定还得打一次学妹,再给学妹也发个魔装鬼 ...

本来大家都以为白魔装鬼就是学妹,结果居然是四眼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Squall25 发表于 2025-2-13 22:04
我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之前解包帖有提到过鲁尼打范恩时有句疑似可能跟他动机有关的台词【无论舍弃什么,为了艾 ...

明显不是三角恋,他意思是帮助梵(这也是为了爱莲)

一个も的存在,意思完全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隔壁老黄 发表于 2025-2-13 23:50
明显不是三角恋,他意思是帮助梵(这也是为了爱莲)

一个も的存在,意思完全不一样 ...
あと、話は変わりますが、ルネがラストバトルで、ヴァンとエレインに対して、「自分の何を知っているのか」って言ったことについて。「ルネ母が、男が生まれても女が生まれても、ルネって名をつけた」コネクトエピソードから、前ループのルネは女性でその記憶が蘇ったとか、そういうぶっ飛んだ展開もあり得るかなと。もしくはクエストにあったように「男女児の取り違え」で、実はルネキンケイドではないとか。
ルネが前ループで女性だとしたら、ヴァンたちと別の三角関係だっただろうし、その上で、前ループでヴァンに「ルネ」と呼ばれていたんだろうから余計に名前で呼ぶなって思いそうだし。黎での旧市街地シェアハウスの三角関係もその示唆のようにも思いました。



这个脑洞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柱故事和汉密尔顿对话就是讲了,上下辈子人还是那个人,经历会变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起来七姐不也是帝国的圣女,加上这作实锤蓝毛是法典国的圣女,合着每个国家都得有一个圣女是吧
可惜希娜跟七姐差辈了,而且闪轨实锤七姐没死也掐死了希娜不是七姐转世,要是同一时期的还真想看扯头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卢迪克 于 2025-2-14 13:07 编辑
上坂莲华 发表于 2025-2-14 10:53
突然想起来七姐不也是帝国的圣女,加上这作实锤蓝毛是法典国的圣女,合着每个国家都得有一个圣女是吧
可惜 ...

她是革命之母不是圣女,不过学妹的dlc小人叫纯白圣女来着
希娜本身也不是什么牛逼人物,黎1就说她曾败给王国还被关进监狱,后面靠东方商人资助和银去暗杀贵族才翻盘的。和七姐差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界轨ns会有新封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坂莲华 发表于 2025-2-14 10:53
突然想起来七姐不也是帝国的圣女,加上这作实锤蓝毛是法典国的圣女,合着每个国家都得有一个圣女是吧
可惜 ...

妮娜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alucardcz 发表于 2025-2-14 13:18
妮娜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希娜,妮娜,莉安娜,这不都是娜字辈的,没毛病
查了下太阳她妈叫莱娜,我开始细思恐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界2会把当初闪1和闪3那无意义的序章再拉出来遛一遛让他变的有意义吗(

然后刚刚在隔壁看到时之至宝是反螺旋族没绷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坂莲华 发表于 2025-2-14 13:30
希娜,妮娜,莉安娜,这不都是娜字辈的,没毛病
查了下太阳她妈叫莱娜,我开始细思恐极了 ...

你细品为什么盟主的声优要借用亚尔缇娜……(大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轨迹cv重复也是个问题。。至少超关键的角色不应该搞重复 好比盟主 大总统之类的 大总统的老婆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卢迪克 于 2025-2-14 15:08 编辑
alucardcz 发表于 2025-2-14 14:26
轨迹cv重复也是个问题。。至少超关键的角色不应该搞重复 好比盟主 大总统之类的 大总统的老婆也是 ...

不可能的,近藤说本来预计两个月录完音,结果三个月还没录完。一些粉丝还指望更多角色回归,法社一看就没那个钱了,能兼配就兼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闪1闪3是if世界,参考点是黎二那种,和界轨没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性转这也太恶臭了,而且卢尼用了福山润配音,如果真有这种想法,找绪方惠美这种能配男角色的女声优是最优解,然而并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gg 发表于 2025-2-14 13:46
你细品为什么盟主的声优要借用亚尔缇娜……(大误)

单纯就是没钱罢了,你看李曹跟大少都是一个CV,但这俩风马牛不相及,类似的一人配两角在轨迹里很常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隔壁老黄 发表于 2025-2-14 15:24
单纯就是没钱罢了,你看李曹跟大少都是一个CV,但这俩风马牛不相及,类似的一人配两角在轨迹里很常见 ...

濑户麻沙美一人四角。希娜,奥林匹亚,学妹妈,萨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天元突破 我到是真觉得女神有点像螺旋王。想尽办法把人类拖在星球上。空是实现愿望让人懈怠 幻是改变认知 土和火是让人互相争斗。时更是直接把棋盘掀了。 另外我还有个脑洞搞不好幻不是被人逼疯自杀的是被时逼疯自杀的。幻获得情感应该承认了人类想帮人类离开牢笼然后被时不知道多少次按住了。最后无能狂怒自裁了。创里小黑说过女神还有这种机关 我估计他也是被时按马桶里无能狂怒的 从创小黑的行为来看是不是特别像快速统一大陆以后造个啥玩意给时来发大的小黑闪4和创行为完全不同闪的小黑几乎是无目的性的散发恶意创里明显有行为目的 这2位可以做一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螺旋后面还有10集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基 发表于 2025-2-14 15:43
说起天元突破 我到是真觉得女神有点像螺旋王。想尽办法把人类拖在星球上。空是实现愿望让人懈怠 幻是改变认 ...

我感觉螺旋王应该是小黑
奴役全人类让科技水平下降 从而延迟大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游戏走向其实有不少可以参考的
首先就是13机兵 景の海のアペイリア 属于那种虚拟世界 我们看到的都不是实际存在的 但这很伤玩家 那么多年喜欢的角色都是虚假的怕不是要把f社砸了
然后就是天元突破了。硬套还真能套进去。。。
最后就是神之天平 从结构来看最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觉得女神可能就在时至宝的盒子里,眼镜最后说的是人类没有打倒神,雷瓦丁计划也说了要屠神,单一个时至宝我觉得上升不到神这个地位,而且同为至宝时能召唤七骑合体的黑骑也说不过去,最后复原时至宝和召唤黑骑有可能是女神的神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8: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nata 发表于 2025-2-14 18:11
我现在觉得女神可能就在时至宝的盒子里,眼镜最后说的是人类没有打倒神,雷瓦丁计划也说了要屠神,单一个时 ...

女神可能就是个超级电脑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卢迪克 发表于 2025-2-14 15:42
濑户麻沙美一人四角。希娜,奥林匹亚,学妹妈,萨拉

学妹她妈一开口直接串到阿尔法女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弑神范恩也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宝石1里那个小女孩是朱迪斯她奶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5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鲁夫 发表于 2025-2-15 22:22
记忆宝石1里那个小女孩是朱迪斯她奶奶吗?

是。。。。。。(紫薯布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7 1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nata 发表于 2025-2-14 18:11
我现在觉得女神可能就在时至宝的盒子里,眼镜最后说的是人类没有打倒神,雷瓦丁计划也说了要屠神,单一个时 ...

还不如猜盟主就是女神,盟主目前来看最少也是个水之至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7 1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女手办

—— 来自 realme RMX3708, Android 15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2 0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怪条子,支持老范把他干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3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时候没注意OST出了,原来Final Boss 2 bgm的曲名叫神怒之日,这首和女神之歌两条track能循环播放到下作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伊苏pc日本用户占14.2,黎轨2pc日本用户占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可以列举的小谜团数不胜数,但随着出场次数的增加,散布在作品中的元素也随之增加。您在选择哪些内容应该收录、哪些内容不收录时,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近藤:粉丝们经常会问,为什么连结事件没有包含在游戏主线中,虽然内容很棒,但事实上,游戏主线中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它们。我们本来希望在长期游戏中能包含更多连结事件,但如果这样做,就会失控,所以我们很不情愿地将它们放在连结事件中。

比如关于艾蕾因和范恩的故事。关于结社的故事都是在黑之庭城进行整理的。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虽然我们已经做了20年,但我们仍在努力,不断进行试错。

——噬身之蛇组织是在故事的现场干预,他们在这里的出场变多了呢。
近藤:是这样的。我最初看到「界之轨迹」的剧情时候,唯有这点我批评过。我惊讶于结社的出场太少了,所以我指出他们根本就没在剧情里。在我指出如果不把他们放进去会怎样后、结社的活跃就在某种程度上刻画在了黑之庭城里。

――轨迹系列很多2部作品看起来像是1部作品的情况,但关于这次,在黎开始有膨胀的感觉,第1部作品出来后从跨度上来考虑过去的发行方式,中间还加入了「空之轨迹 the 1st」。「界之轨迹」的开发花了多长时间呢?
近藤:与「黎之轨迹II」的制作几乎同步进行的形式。虽然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通用的,但以决定剧本的人为首,核心成员先行参与了「界之轨迹」,目的便是「黎之轨迹II」结束之时「界之轨迹」已经定好剧本。

制作方法方面,「黎之轨迹」2部作品是一个组合,并在游玩平台、表现、3D模型也有所改动。沿袭这一流程,而「空之轨迹 the 1st」也包含在内,但系列仍在继续所以在对基本系统继承的同时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容升级后发布了第3部作品。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orangee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3 0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ordofsoul1 于 2025-8-3 03:51 编辑

采访:TOKEN

撰稿/摄影:胃上心臓

采访编辑后记

虽然采访是在6月中旬进行的,但无论是实施还是刊登都延迟至此,是因编辑部人手不足所致,特此提前致歉。但并非因为此缘故,我们对将于9月19日发售的《空之轨迹 the 1st》也进行了采访,相关内容将于近日发布。

※文中部分涉及游戏本篇剧透,敬请留意。


------

“界之轨迹”的标题是对制作团队走向结局的信息

——(采访者TOKEN)距离发售已过去一段时间,请问粉丝们的反响如何?另外,请您也谈谈有信心的部分。

近藤氏: 因为泽姆利亚大陆长久以来的巨大谜团终于揭晓,我们确实感受到粉丝们应该也体会到了故事终于向前推进了。不过,我们也收到了很多“这还没结束嘛”的声音。对于这点,我们也想尽快推出下一作……但现实是诸如《空之轨迹 the 1st》发售档期在中间等因素,情况变得比较复杂。

——您之前在“闪之轨迹”时期也说过,其实原本是希望尽量在第三部就完结的吧?

近藤氏: 是的。所以共和国篇也本想控制在2-3部完结,但实际开始制作后,因为是新舞台,为了描绘卡尔瓦德共和国是个怎样的地方,就用了《黎之轨迹》第1部整整一作的篇幅。之后才展开关于整个泽姆利亚大陆的故事,所以确实有点拉长了剧情,这点是需要反省的。

——除了舞台是克洛斯贝尔的《零》、《碧》之外,似乎大多数情况是按舞台更换标题(利贝尔王国=空,埃雷波尼亚帝国=闪等)。这次也从《黎》变成了《界》,请问这方面有什么意图吗?

近藤氏: 倒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理由,主要是想通过标题向玩家传达本系列正迈向高潮这一信息。

我们感觉《黎之轨迹》似乎停留在了共和国的故事上,虽然会继续描绘共和国,但更重要的是,从《空之轨迹》开始一路描绘至今的泽姆利亚大陆的故事,其结局将在此迎来终结。这也想让制作团队的成员们意识到这一点。

毕竟一直做下来,很容易就按部就班地继续做了。但这次不同了,正因为是高潮部分,所以包含了希望大家更加投入的信息,我们决定改变标题。原本“黎”是象征范恩的意象,但故事发展将关系到整个世界,所以使用了代表世界、境界的“界”,想从标题上表现故事将变得更加宏大的一面。

——轨迹系列经常是两部作品构成一个阶段的感觉,这次从《黎》到《界》似乎有种扩张感。考虑到第一部发售后的时间跨度,对比过去的发售节奏,中间还插入了《空之轨迹 the 1st》。《界之轨迹》的开发大概持续了多久?

近藤氏: 基本是和《黎之轨迹II》平行开发的。因为大部分开发人员是共通的,但包括剧本决策者在内的核心成员是提前参与了《界之轨迹》的开发。我们原本的打算是在《黎之轨迹II》收尾阶段,《界之轨迹》的剧本最好能基本敲定。

制作方法上,《黎之轨迹》两部作为一贯的一个阶段,在这阶段更换了平台、表现手法和3D模型。在这个流程中又加入了《空之轨迹 the 1st》,但系列仍在继续,所以基本系统会继承下来,同时也考虑到时间因素,进行了一些升级后推出这第三部作品。

[图片]图片占位符


------

三条路线分支是在开发过程中决定的

——规模也很庞大,和《创之轨迹》一样采用了多路线并行描绘的形式。虽然范恩依然是主角,但像这样从多角度描绘故事是原本就计划好的吗?

近藤氏: 更偏向于是制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只从范恩一个人的视角来描绘的话,故事会变得越来越冗长。增加视角可以更紧凑地进行叙述,在《创》时采用类似手法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

[图片]图片占位符

例如,如果要让一个主人公去克洛斯贝尔、再去帝国、然后再回来,光是衔接这些故事就会让体量变得异常庞大。

当《界之轨迹》需要展现共和国整体的动向时,与其只关注局部,不如从各种视角让大家看到“此刻正在同时发生这些事情”的描绘方式会更好,所以《界》是在开始制作后才决定采用这种形式的。

[图片]图片占位符

——是有意识地配置了各路线中作为玩家视角的主角色人物及其伙伴吗?

近藤氏: 只有让凯文出场这点是共和国篇开始时(《黎之轨迹》时期)就决定好的。但凯文是否能作为准主角操作,在当时并未确定,是在决定制作《界之轨迹》后才重新规划的。

[图片]图片占位符

而黎恩(リィン)则是最后才定的。是否让他出场一直犹豫到最后。当然,肯定会有玩家乐见他回归,但一旦他出场(明明以范恩为主角),多少会有点抢戏的感觉。

不过,黎恩会与共和国产生联系这点,在《创之轨迹》时就埋下了伏笔。我想即使他没在《界》里登场,也应该设定为在幕后以某种形式活动着。

[图片]图片占位符


------

结社成员原本计划不在“界之轨迹”中出现

——关于系统方面,我们想请教一下。本作以《黎之轨迹》两部积累的内容为基础并加以发展,即时战斗(フィールドバトル)的规格似乎也有追加内容。请问是基于怎样的经过才发展成现在这种形式的?

近藤氏: 那个战斗系统本身对我们来说也颇具挑战性,是完全从零开始打造的东西。正因如此,在《黎之轨迹》时就凸显了一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反省点。

之后在《黎之轨迹II》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那些不足。总之,轨迹系列的战斗是回合制,节奏感和速度感有所欠缺。这正是我们当初想改革的理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产生了即时行动与指令战斗相联动这样的设计,我认为这在《黎》两部中得到了实现。

然而,节奏感变好之后,单调感又显现出来。于是思考如何增加变化点,便构思出了《界》的追加系统。

[图片]图片占位符

基本上,我们自己也在《黎之轨迹》两部期间犹豫到底要在动作要素上做到什么程度。如果过于侧重动作化,可能会影响到那些因为不擅长动作游戏才选择轨迹系列的玩家,这让我们非常纠结。

另一方面,既然难得加入了动作要素,我们也收到“不能再多做点什么吗”的意见。对此,我们通过加入觉醒(Burst)状态、即时行动中的魔法攻击(アーツ攻撃)等方式进行了应对。

此外,因为节奏变快,重复操作感强烈的部分也更加明显。为了在战局中带来变化,以及为了在进入指令战斗后一定程度上增加玩家的选择项,才诞生了诸如B.L.T.Z.(ブルータル・ライトニング・タクティカル・ゾーン)、碎片指令(シャードコマンド)、区域控制(ZOC / Zone Of Control)等系统吧。

我个人觉得增加了这么多会让玩家理解起来很吃力,但《界之轨迹》还是选择了向更丰富内容的方向迈进。

[图片]图片占位符

[图片]图片占位符

[图片]图片占位符

——是否精通所有这些系统很大程度上交给玩家判断了,但冲刺蓄力(クロスチャージ)和团队蓄力(スクラムチャージ)的规格变更感觉很不错。以前的操作会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

近藤氏: 包括觉醒(Burst)在内,最初我也担心效果如何。但实际加入后感觉首先是爽快,也很帅气。组建队伍时,也让人产生“队伍里至少要有一位能发动觉醒的角色”的想法,成了选择角色的一个基准。所以回想起来,觉得加入它是正确的。

[图片]图片占位符

——关于作为游戏辅助要素的“黑色庭城(グリムガルテン)”,请也谈一谈。它给人感觉也深深涉入了本篇,请问在平衡感方面是如何把握的呢?

近藤氏: 和《创之轨迹》相比,这次似乎更强烈地希望玩家去玩(黑色庭城)。准备这种东西的理由之一,果然还是需要练级的场所。另外,因为毕竟是高潮部分,角色增多,导致每个角色能被描绘的篇幅必然缩短,在本篇中无法充分准备练级的地方。

从整体俯瞰来看,如果放在本篇里做,体量会变得极其庞大,所以只能作为次要的、辅助要素,以那种形式准备。制作方这边当然希望玩家去玩,但项目管理那边则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没必要这么强推吧”这样的争论。

还有就是,即使某些角色在本篇中没有互动戏份,到了黑色庭城,也能有一些类似NPC对话的交流,描写久别重逢之类的场景。从满足剧本需求这点考虑,团队内确实也存在“果然还是需要它”的意见。

[图片]图片占位符

——因为结社《噬身之蛇(身喰らう蛇)》在故事上是点式介入的,所以他们在黑色庭城的戏份更多了些。

近藤氏: 是的。最初我看到《界之轨迹》的情节大纲(プロット)时,唯一提出了反对意见。就是结社几乎没出场,我很惊讶,吐槽说“这不是没有结社出场嘛”。当时我就指出“不在这个时候让他们登场怎么行”,因此结社的活跃很大程度就在黑色庭城这边被描绘出来了。

在那里表现和讲述的内容,当然即使没掌握,也仍能继续享受本篇。不过,特别是诺华提斯博士(ノバルティス博士)被聚焦得相当多,他那种既疯狂又有点可怜的感觉(比如被年轻部下们捉弄),不就被描绘出来了吗?从这种层面来说,我觉得做了还是好的。

只不过,塞进这些内容才总是导致拖长吧。明明系列也该适时收拢了,但每次都是在“想塞更多进去”和“不,必须推进主线”的拉扯中定下来的。

[图片]图片占位符

——想到这些,三条路线的制作量看起来相当辛苦呢。

近藤氏: 其实我也认为让结社能更好地融入主线会更理想。但原本并没有计划让结社成员出场,结果后来才硬塞进去,这也是实际上无法融入本篇的原因之一。

——(深入挖掘的话)小谜团说起来没完,但随着出场的增加,埋下的东西也会增多吧。取舍选择方面重视了哪些点呢?

近藤氏: 经常有粉丝提出意见,比如羁绊事件(絆イベント)内容这么好,为什么不在本篇里做?但实在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位置放进去。其实我们制作方也想在更长的游戏里描绘更多,但那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只能忍痛放在羁绊事件里做。

例如艾蕾因(エレイン)和范恩的往事。关于结社的故事也整理集中到黑色庭城那边了。即使做了20年,我们还在反复摸索、不断试错中挣扎呢。

[图片]图片占位符

[图片]图片占位符


------

下作将讲述结局与至宝功能的故事

——关于故事,您在之前的采访中说过不会有所保留。截止到《黎之轨迹II》埋下的伏笔以及泽姆利亚大陆整体的谜团,是否感觉都按计划展示出来了?

[《英雄传说:黎之轨迹II》采访链接示意]

近藤氏: 我认为做到了。在《闪之轨迹IV》时,我们明确指出泽姆利亚这个世界的本质与地球不同。终于能够明确揭示这一点,所以我感觉进展还算顺利。

——关于至宝的线索,这次似乎直接与世界本身的谜题挂钩了。这部分的构想是很早就有的吗?

近藤氏: 哪个地区有哪些至宝,是很早就大致定下的。比如共和国有时之至宝《雷加鲁之匣(レーギャルンの匣)》,甚至可以追溯到《空之轨迹》时期就模模糊糊地决定了。但实际上,更具体的设定往往是在开发制作阶段才定下来的。

例如克洛斯贝尔的至宝(幻之至宝《空之虚神》)其实并非本体本身,对吧?这类设定有些是后来补上的。在埃雷波尼亚帝国内部使用多个至宝展开故事这点,也是实际开始制作帝国篇(闪轨)后才决定的。

大框架在最初阶段是大概设定好的,但更具体是什么样子,大多是在投入制作后才决定的。在这之前就算定了,也总有种“暂时先这么定了”的感觉,那还不算真正的定案。安涅艾斯(アニエスの存在)的存在也是如此。

[图片]图片占位符

[图片]图片占位符

——这次的结局处理给人一种强烈“戛然而止”的感觉。决定在那里收尾是计划好的吗?

近藤氏: 《界之轨迹》开始制作后,才决定就在那里结束。因为之后还有一波冲突(闷着),那将与至宝的功能紧密相关。所以留下的不仅是结局,还包括与至宝功能联动的故事将会被描绘。

在那其中,范恩所面临的问题、安涅艾斯的命运等等都将得到阐述。应该(注:原文用“とは思いますし”表示强烈的肯定和推测)下一部就是完结了,我们有“伏笔已经完全摊开”的手感。所以接下来只剩下收尾了,但最后又稍微增加了点新的谜团……我想他们(指最后出现的白影人物)将会成为至关重要的钥匙人物。

——那群白色的人……但还没露脸对吧?

近藤氏: 除了一个人之外是的。嗯,除去那个(身份)已经非常明显的人(笑)。

——与其说是暗中活动,不如说通过与主人公们的接触,变得明确了起来。

近藤氏: 是的。基本上是以范恩为核心,但同时,例如黎恩,还有凯文(ケビン)。要描绘今后的泽姆利亚大陆,离不开七耀教会的存在。凯文将通过教会与此发生重大关联。虽然不清楚谜团究竟是加深了还是解开了,但教会也并非铁板一块,它内部分裂成不同派系,按照各自的想法在行动,这层关系已被描绘出来。

其他角色也大量登场,包括执行者(執行者)在内,我感觉还未露面的存在应该所剩无几了。这次登场的人们无疑将继续活跃。共和国篇一直是聚焦于这个国家自身的历史背景来讲述故事的,所以我想请大家留意,这会成为接下来重要的关键词。

[图片]图片占位符

[图片]图片占位符

[图片]图片占位符

——故事变得如此宏大的话,深入挖掘每个角色的个人部分似乎就变难了。还有想深入描绘的角色个人部分吗?

近藤氏: 主线剧情是毫无疑问必须推进的,而且必须描绘。主要角色,比如“解决屋”的成员们(注:指范恩团队的亚伦、茱迪丝等),将继续有与主线联动的内容。阿龙(アーロン)、茱迪丝(ジュディス)当然也会有。这方面应该会继续得到充分的描绘。平衡性上虽然很难,对我们来说也是实际做了才知道结果会怎样。

其实大家的关系都挖得相当深入了,比如莉婕特(リゼット)就跟接下来的剧情发展直接相关。她自身就是个巨大的谜团,这一点将在下一作中揭晓。下一部的剧本现阶段已经完全定稿,故事构成方式与《界之轨迹》会略有不同。预计会采用一种真正为故事后半段设计、注重叙事性的系统。

[图片]图片占位符

[图片]图片占位符

——系统方面看来塞进这么多内容也没有引发不良连锁反应(ハレーション)。下一作也会延续这个方向吗?

近藤氏: 我想应该不太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毕竟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作为完结篇,突然大幅改变系统也会产生违和感。如果要添加什么,我个人觉得玩家的可选项已经过多,恐怕用不过来。实际上这一部分在《空之轨迹 the 1st》里已经进行了重新审视。

《空之轨迹 the 1st》和《界之轨迹》正好相反,在简化玩家可选项的同时,反而在敌人AI上下了很大功夫。它的设计思路是,让玩家自己的“棋子”保持简洁,但面对各种局面时需要玩家思考对策。之后会如何影响《界之轨迹》完结篇的战斗系统呢?我觉得这方面大概是无止境的吧。潮流也在变化。

[图片]图片占位符

——指令战斗(コマンドバトル)本身,同类型的作品也变少了很多呢。

近藤氏: ATLUS的《女神异闻录(ペルソナ)》系列和Gust的《工作室(アトリエ)》系列也是这样吧。感觉大家都在烦恼中前行。但我们还是想守住回合制(ターンベース)。

——还有其他现在才能说的趣闻吗?

近藤氏: 游戏内的开场影片(オープニングムービー)中,有一个镜头是卢内(ルネ)在行走,他当时的影子是古兰戴尔(グレンデル)。其实在发售前发布的宣传影片中,那个影子并不是古兰戴尔,只有游戏内的开场影片才变成了古兰带尔的影子。

曾经讨论过就那样发布,但发布后会有用户一帧一帧地分析,所以担心会暴露(剧透)。

——确实,有些人对影像进行极其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呢。

近藤氏: 因为这么做的员工不告诉我啊(笑)。我是听了开发过程的讨论后,只在公开版本时才更换了那段影像。

——非常感谢您最后分享这些珍贵的幕后故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orangee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3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补轨迹,刚打到闪3,一直都是在steam上玩的,今天刷到这个帖子的标题才发现原来ps版会比pc版早小半年,请问从哪一代开始切换到ps版比较合适可以继承存档?黎轨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3 1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藤的访谈大多都是在扯淡,没啥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5 00:21 , Processed in 0.04920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