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涉及剧透,配图可能不适宜工作时间浏览,请酌情观看 近期jk漫研社的《JK女子攻兵》汉化工程终于竣工,读罢不禁感叹,松本次郎的的确确是藤本树高配:藤本树为人所赞叹的部分,松本次郎一样做的到;而藤本树在创作上贫弱的部分,松本次郎却十分扎实,滴水不漏。 众所周知,藤本树在国内漫画圈的爆火是因为《电锯人》,曾经在追《电锯人》连载的时候我也一度对藤本树有过极高的期待,当然这种期待都随着《电锯人》后期如同拉稀一般频发的廉价反转而幻灭了。下面我将对比《电锯人》和《JK女子攻兵》,从各方面阐释一下为什么我说松本次郎是高配藤本树。 据我所知,《电锯人》的第一次爆火,是因为电次跳出刻板印象的角色塑造: 电次只面对着眼前的生活,不尝试去摸清世界运行的逻辑,这种随性的角色形象远远超出了大部分少年漫画读者的角色模板库,却又意外迎合了那种为了对抗现在逐渐糟糕世界的虚无主义思潮,受到了少年漫画读者的广泛欢迎
第53话:令人津津乐道的好耶是这种性格的表现 电次的这种随性体现在他战斗的理由上,电次战斗的理由一直是自己的欲求,一般少年漫画中构成主角“战斗意义”的部分被置换成了更本质的东西。这种轻度的解构也是电次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第9话;可见电次只为了欲求而战斗
作为对比的《JK女子攻兵》中,松本次郎也是非常有能力写好一个怪角色的,我们可以拿大佐(上校)来做对比。大佐在故事的第一话就出场,他是主角小队的顶头上司。表面上大佐是一个冷漠、爱说冷笑话的军队领袖,后来被掌握了次元物理(故事里隐喻了二次元的科幻设定,掌握了次元物理能随意操控时间与空间)的月子揭露是一个妄想被恋狐女子攻兵爆菊的性变态。 写出一个怪角色并不是难事,重点是如何让这个角色在怪得有特色的同时,让这个角色的特质值得信服。 而这种性格来源于大佐对于这个被次元物理侵染的世界的悲观认知,在一个被预元者(故事里被制造的超级ai,掌握了次元物理)完全操控的世界中,主观能动的自我认同已不再存在,人们的一切智慧都不再可能超越超级电脑做出的规划。因此大佐一边冷漠地指挥着猎杀行动,一边幻想着成为恋狐女子攻兵,让秘书戴着假**爆自己的菊。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想沉溺在性幻想里。在下达最后一道指令后,大佐戴着胸罩,半裸着饮弹自杀。
第2卷;大佐毫不犹豫地拒绝向前线补给,他不在乎伤亡
第3卷;被揭露性癖的大佐
第6卷;向主角阐释自己绝望的大佐
第6卷;大佐在下达最后一道命令后自尽 如果说电次对欲求的直接态度和他面对世界的方法都来自于他的童年,那大佐面对世界的自弃态度则来源于他面对超级电脑的绝望和幻灭。足可见松本次郎塑造人物的能力。 《电锯人》受到广泛欢迎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我觉得是电锯人设计精巧的想象力奇观。
当时连载到暗之恶魔登场的那一话,真的是各个地方都讨论爆了,宇航员被当作登场背景的出场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喜爱,宇航员在奇幻漫画里被用作表现黑暗的恐惧,非常精巧,当然还很时髦。打雪仗这种回忆和现实的剪切、玛琪玛施法杀人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内容
第64话;暗之恶魔的登场 想象一些贴切而新奇的桥段本身已经不容易,藤本树值得称道的一点是他能很好地去呈现他的想象力,他也更倾向于写出新奇的第一想法,而不是为了剧情推进而套用一些烂俗的桥段。(也变成他摆烂的由头)
作为对比,《JK女子攻兵》里松本次郎对于想象的呈现,不仅有和电锯人一样设计精巧、一击即中的令人震悚的表现:女子攻兵驾驶舱弹出、击发后浮在空中的手枪、**中融成一团**的肉体(这个打码的话要打成筛子了,就不展示了),不一而足。
第3卷;击发后停滞在空中的手枪
第7卷;主角在另一个“现实”中弹出女子攻兵的驾驶舱 而且松本次郎对于细节的刻画程度,远非藤本树可比(当然,连载杂志和连载周期的不同让这种对比有点不公平),因为松本次郎是切实地去构筑了一个活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在真实地发生:精神污染严重的女子攻兵不只出现在对话中,在背景里他们的机体会大小便失禁、他们的驾驶舱会开裂、死亡的机体不只是倒在地上,里面的驾驶员也会掉出来试图逃跑。这种背景的信息密度令想象的世界运转着。
第4卷;在被击杀后驾驶员试图逃脱
第2卷;未维护的机体因副作用失禁 有些人也会喜欢《电锯人》里的情感表达,像是捏他flcl的那支姬野送的烟,蕾塞的“我也没上过学”,秋的打雪仗之类。不过我必须得说,藤本树几乎很少写出像样的长线,少年漫里十话左右的规格,已经是他的极限(在刺客篇及之后登场的角色的生死不再令人动容)。
因为情感表现的强度不仅是分镜决定,更需要谋篇布局、徐徐图之。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烙印战士》的蚀之刻,近十卷黄金时代故事的铺垫,最后让蚀之刻的献祭变得非常有力、非常精彩。虽然藤本树在《电锯人》中有过几次高光的表现,但是总得来说(尤其是后期),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是比较疲软。
第52话;典中典之我也没上过学,高光之一 作为对比,《JK女子攻兵》的故事在情感表达上着墨不如《电锯人》密集,但是稳扎稳打的故事让情感表达在该有的时候绝对不会失语,所有主要角色的死亡都很让人震撼,没有莫名其妙的垫脚石出现:J子死于舍身救队友、传令兵带着希望和笑被上校下令杀死、常房在迷惘中自杀,他们的死都有鲜明的叙事效果。
第6卷;在歌声中被主角一行击毙的传令兵,死在空镜头里的一声枪响,极压抑
第7卷;陷于对现实的迷惘而自杀的常房 而且《JK女子攻兵》真正着力刻画的,是一个关乎神与人权力关系、关乎自我认知和生存意志的主题。这也是我感觉松本次郎是高配藤本树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他有组织长线故事架构的能力:《JK女子攻兵》的故事中,草蛇灰线埋伏千里的悬疑、自洽而且主流的价值观表达(也就是一个“王道”的故事),这两项东西都在最后一卷合流,创造出故事和主题表达上的高潮:最后一卷不仅导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充满meta感的决战。而且还写到了作为超级ai的月子,被充满生存意志的主角打败,在决战和决战途中,主角的队友有的死于战斗,有的死于迷惘,有的死于沉沦。主角泷川的性格就在这个时刻变成了松本的表达,《电锯人》中角色的死都只在一个小段落里有回声,甚至没有回声。这就是组织长线能力的差距。 藤本树千缺万缺,最缺的就是好好布置结构的真诚和能力。甚至在他最近创作的《再见梨绘》里,完全放弃了故事的谋篇布局,转向一种看似解构实则刻奇的叙事。这种不真诚的叙事是兜不住任何表达的。《电锯人》后期的情况也非常类似,刺客篇开始之后,新角色不再能让人有任何波动就是源自于此,频繁的反转让新角色无法立足,分镜技巧的粉饰也无济于事。
如果说想象力和分镜技巧的优劣还可以讨论的话,在这一点上,松本次郎就是藤本树望尘莫及的了,就算藤本树做到了和松本次郎同样激烈的cult风格,就算藤本树有如何花哨繁杂的分镜技巧,没有谋篇布局的能力和踏实铺垫的真诚,他也永远会是松本次郎的低配,因为缺少了这一项,所有的表达都不可能落地,最后也只是一个马戏团的哑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