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37|回复: 62

[讨论] 关于动画销量的迷思,只能说时代变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4 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orfu丶 于 2022-2-15 15:40 编辑

前阵子看到壁吧发的2021年TV动画销量视频,直奔评论区,那确实是一个群魔乱舞,不卖关子,说的就是马娘2这个动画。我从我固有的思维预设出发来看,引出了很多想法,虽然说有些想法大半年前就有了,但很多数据在一段时间之后的现在才能看得出来,借着壁吧视频这个机会在此跟坛友们探讨一下、抛砖引玉。
我的预设:卖东西就是卖东西,跟作品本身关系不大,销量跟质量没多大关系,市场现象透过市场数据来看会是有理有据的解释。解释一下,前半段:押井守在锐评鬼灭的时候提到过铃木敏夫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个作品能有100万人来看是靠的质量,再往上就只能叫社会现象、爆火了,要怎么解释我也不知道”,我本人赞同这个观点,卖碟这种跟厨力沾边的更是玄学。后半段:我们做研究的时候最怕看到的就是类似“它好是因为它好”这种话,亦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类书一样,用很玄学的一个因素就全给解释掉了,虽然大家也喜欢达则企业家精神、穷则系统性风险,但有数据来讲话总归是个好事。
回到马娘这个现象:BD大卖特卖各种破纪录——试图分析原因——动画好、配得上/靠手游特典、德不配位等论调之争,大概撕逼就是这么来的吧。
以下是本人很乱很杂的想法,本人的强硬态度不代表没有讨论空间。在此声明以下论调不涉及动画作品如何如何,这种问题交给什么动画奖项的评委或者赛马娘的各位观众吧,硬要给我鉴定成分那也请便。
1.【动画很好,所以才卖得这么好】即使它没有王之力,即使它是一个纯粹的原创动画,这也会是我一开始就否决掉的看法,参见第一条预设,这个问题跟锐评鬼灭大概是一样的,卖动画跟做动画是个很玄学的关系,动画做得好只是一个一般情况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塞的手游道具很烂,没多少人会奔着手游特典去】这也会是我一开始就否决掉的看法,因为市场整体跟个体看法关系不大,更何况它这有十几二十万份的销量,每个个体怎么看待手游特典没有影响,除非所有买了BD的人中的大部分做出了公允的表态。放在任何市场都是如此,我们的动画市场什么样,不妨碍它能赚钱,游戏市场同理。放在个体,就如同我无法理解传奇类游戏怎么现在还能赚钱、小时候为什么这群土豪把干脆面送我们吃只留卡一样,总之不影响他们做生意。也有人说,“它可以不强,我不能没有”呢。
3.壁吧在之前的视频中提到过【这都足以说明手游的玩家们也是动画的忠实粉丝,而不是什么买椟还珠】本人认为这种说法有问题,包括现在撕逼,感觉就是把手游跟动画作为两个对立的驱动要素一样,买了手游特典的就不能沾动画买BD,本人觉得更多的时候是类似左脚踩右脚的复杂关系,按照互联网公司的运作模式,其核心是用户群体的粘性,其实本人觉得也可概括为厨力,游戏提供的大量用户群体在BD销售的消费潜力绝对是不可低估的,讲人话,我玩游戏的产生粘性去看动画并且买BD支持比纯看动画入坑再买BD支持的动力更显著,更何况二者本身并不矛盾。举例——《魔兽》的票房(题外话,当年被在十八线小破县冲着首映去结果全是人的场景吓到了,后面中国内地票房是北美的好多倍,更是大跌眼镜)
4.几个数据
4.1壁吧得出第3点结论时就提到了一个市场数据,《马娘》排名最高的是最贵的日亚限定版本,如果只是想要手游特典,大部分人会选择廉价的非尼版,加上第二季op在日亚断货,第一季op重回配信榜,这都足以说明手游的玩家们也是动画的忠实粉丝,而不是什么买椟还珠”,本人着重去看了所谓的限定版本数据,之前有一个哥们给我提供的数据(但是大半年前没保存,也懒得再去找,这一点先按下不表,希望坛友能追踪一下),大意就是这仅仅是在日亚一个平台的现象,并且其限定版本并没有占到绝对的优势。就日亚这个数据来看,数据是没问题,尼限比普通版多卖很多,从这一点可以得出结论,这一部分销量并不只是奔着手游特典去的,但显然也得不出结论说是奔着动画去的,这俩在我这里并非对立的关系。日亚上的尼限跟普通版的区别一个是全卷购入的声优演出碟片,一个是碟片的箱子。这边我觉得还是把手游跟动画对立起来的问题,同第三点。
4.2 赛马娘2的预售在手游开服后飙升,后续赛马娘手游的商业成绩有目共睹。同第三点的“用户群体”的解释。
4.3 赛马娘2动画本体BD在淘宝的代购商家不到半年大跌,在煤炉跌到了1000日元不到,因为BD与一系列商品是捆绑销售的,只能通过次级市场来分析,我本人得出的结论是,买椟还珠的情况是绝对存在的,它跌得比当年的LL还狠,然而买椟还珠也只是在讲捆绑商品之间的关系,用这个词形容可能就已经带着“动画光碟本位”的旧思维想法,实际上现在就连光碟这样跌价也不能说明动画本身怎样,只能说明光碟这种商品没人要,其实都是收割厨力的手段罢了。但是这都是定性分析,至于买多少椟还了多少珠,本人能力有限,能收集到的数据也有限,没办法算,实际上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问题,后面会讲。
4.4.碟片市场大盘的数据越来越惨,比起相信什么黑马奇迹,我主观直觉更相信市场规律,提一嘴动画产业报告关于碟片市场的一个观点,大盘再怎么跌,实体商品再怎样不济,还是有一部分群体会固定消费,突出一个“收藏价值”,大概就是核心粉丝的厨力了吧,排除掉真的是奔着手游特典去的,可能就是这一部分消费的群体扩大了呢,像接下来要讲的那样?
总之,本人觉得销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动画做得怎样,手游道具又怎样, 而在于“用户群体”这个互联网公司的核心因素,手游能吸引到“赛马娘”这个企划的用户群体,动画也能,与现实中日本赛马的联动也能,最后所有的群体在“赛马娘”这个企划下的一个“赛马娘2的动画BD”这个下属范畴化为消费力,这也是现在互联网公司的评价关键,也是为什么说没办法算,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就是如此玄学,因为很难知道它的用户群体会以什么样一个形式变现。mediamix企划的组合拳就在于此,它的核心在用户群体,个人觉得运作的逻辑和本质跟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一样,资本市场头部研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婆罗门和精神股东们居然想争个高低。所以,分析赛马娘2的销量,如果硬有个结论,结合“用户群体”这个概念和市场数据,我会说最关键的一个要素是,赛马娘的手游带来了丰厚的流量然后变现了,硬要给我说的话我会给它游戏以极高的评价,毕竟是游戏带来了原初的这么多的流量,它吃了第一个螃蟹。至于流量靠什么变现,厨力,暴论一点讲就是流量变现的潜力吧,还是得再强调一下本人的一个想法,没法把游戏割裂开来看,动画党的所谓消费厨力,游戏党也都可以有,因为收割的对象是企划用户,也不是只有看动画的才配要那几个限定特典吧,更何况现在动画本体的BD跌得快把我眼镜也跌掉了。动画做得好只是一个一般情况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
关于马娘2销量的杂七杂八的想法大概就这些,题外话,这种手游mediamix形式,接下来马上还会有,期待一下明日方舟的表现,再幻想一下,哪一天王者荣耀这种体量的也这么玩呢。其实商业动画个人觉得也多多少少附带了这种互联网属性,LL也是mediamix但没有这种体量的手游来得那么给力。
时代变了,大人,在这里想纠结明白这个mediamix企划下的动画BD销量,跟现阶段想纠结明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一样。有空当卫道士不如蹲蹲煤炉的好价BD吧
——————————————————————————————
2022.02.15补充一下问题和想法
【如果这个BD没有塞手游道具,那么会卖得怎样】先说个人的观点,会大打折扣,但也会比一般动画多。还是要先说预设,基于“用户是‘赛马娘’这个企划的粉丝而非‘赛马娘游戏’或者‘赛马娘动画’”这一假设,为什么说会比一般动画多,这个企划有游戏带来的流量,这些流量,即所谓“游戏党的厨力”也是可以通过动画业务收割变现的对象,更何况游戏党和动画党可能本就是一波人,没法割裂开来,更何况cy做得不赖,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日亚限定版要卖的比普通版多。更何况卖BD不是真的只是卖动画BD,我们常说的“BD销量”总是被指代向“动画销量”最后指向“动画”本身(这样搞不吵起来才怪),我觉得在mediamix这里是个很大的问题,动画业务是收割企划用户的一个途径。我个人的指代卖BD是卖“收割用户变现的东西”,可以是光碟本身,也可以是捆绑的周边特典,更可以是收割力max的手游特典。所以说为什么会比一般动画多,因为它能收割的对象广(体量大用户多)。至于为什么大打折扣,仅代表个人观点,我个人给予王之力很大的“尊重”,至于一部分粉丝所说的“手游道具不好”的观点,参见第2点,至于要一个系数?我觉得即使是cygames本家有这么多可用的数据都很难算出个准数。
【BD光碟本就是高溢价商品,跌价很正常】那我可没见过这样子跌价的BD,当年LL也不带这样跌的。言归正题,除非它被错误地定价了,定价跟贬值是两回事,一般来说光碟的内在价值基本就那样了,赛马娘2的BD(内在价值+溢价)没有理由会比其他所有作品的要低。贬值反映的是一个供需关系,还是要提一嘴产业报告的观点,光碟就是没人要,光碟本身也跟动画没啥关系了,动画在流媒体上看(题外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光碟比起周边特典没法很好地收割厨力,是因为人类对这样一种圆盘样子的物体提不起兴趣吗),而会将光碟作为真爱收藏的核心粉丝也就那么相对固定的群体且有边际效应,日渐衰微的大盘加上捆绑销售的BD必然再加上这个体量必然导致光碟的供需严重不平衡,这是大跳水的原因(溢价折价≠涨价跌价,吐槽一下一部分粉丝连经济学原理都搞不明白)。

评分

参与人数 3战斗力 +3 收起 理由
Burabura + 1
Cybellybanana + 1
AkiDay + 1 思路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在我看来原因就是
高情商:粉丝经济
低情商:饭圈
二次元: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srds, 多媒体企划不是一直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遍体精淋af 于 2022-2-14 06:49 编辑

百分之九十归手游吧,还是赶在手游开服的时候的特典商法(众所周知马娘手游开服的时候最热资源最稀缺),说白了就是cy一开始就定好的特典商法(就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当然你要说热度有没有出乎意料那肯定是有的。换个角度来说,你要是现在才卖bd可能确实数据不会那么高(游戏道具贬值和马娘手游自身热度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质是手游玩家习惯被养猪了,而且王之力这东西也就11区会玩

腾讯要是出个王者动画 捆绑超级绝版皮肤卖bd 分分钟把马娘秒的渣都不剩

问题是腾讯根本不用出 直接卖就行了 bd和动画完全是额外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2-14 0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2-1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LL靠一个手游发展早期的非头牌手游都有巨大效应,那一个手游盛世的历史级爆款手游能有更强效应也应该很好理解
一个指标凭借爆款大作的热度逆市场趋势实现飞跃,这并不乏先例(比如LiSA被鬼灭直接带飞,在日音配信黄昏期却手握两首配信百万),何况马娘动画碟这种通过手游特典达到更高关联度的
你们不纠结于红莲华好不好听,却天天纠结马娘2好不好看,完全是离题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阳光未知他 发表于 2022-2-14 08:16
泥潭中二电视台四大得不配位是啥来着?

鬼马咒卍
其实主要黑的是东卍,另三个只是玩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奏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在马娘2之前那种企划凉透的感觉下直接出手游,或者马娘2质量没那么高调动不起来宅宅的热情,手游也一样会完蛋。而手游的质量也会进一步延续受众对于马娘企划的热情,带动更多的企划和受众加入,形成正向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抹早春的葱绿 发表于 2022-2-14 08:41
LL靠一个手游发展早期的非头牌手游都有巨大效应,那一个手游盛世的历史级爆款手游能有更强效应也应该很好理 ...

但红莲华真的很一般啊,在LiSA歌里也就排中游的水平。
LL难道不是企划本身在带手游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哪到哪啊 以后什么凉宫春日鲁路修小圆全部滚粗 除了EVA前十都是手游 到时候我才破防...个屁 我看我的 它卖上一百万关我吊事

—— 来自 Xiaomi MI 5s Plus,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仟音一心 发表于 2022-2-14 09:24
但红莲华真的很一般啊,在LiSA歌里也就排中游的水平。
LL难道不是企划本身在带手游吗? ...

很一般就对了,被带飞只需要“鬼灭op”这个tie,你觉得好听与否根本算不上因素
LL是邦邦、马娘这种动画-手游同期模式的早期试水者,sif虽然现在糊穿地心,但当年作为二游先帝对LL整体的热度带动还是公认的(邦邦一期动画太烂、马娘手游太爆,对比起来显得sif没那么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1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朔方原的星 于 2022-2-14 10:22 编辑

看个动画看到因为销量写两千字小作文,我也不知道该说你啥

两千字写完拿出的结论还不如壁吧一直贴着那句话
好的片子未必销量高,销量高的片子一定有可取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没变BD一直都是粉丝税,漫区是真整不出新活,壁吧都看开的话题还再嚼

想想游戏区V区好歹是出钱当股东凯子,漫区不如贴吧这捡破烂的环境大概是越来越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不懂为啥要研究这个
首先我觉得国内大多数人都不买bd,粉丝感觉更加倾向于周边而不是bd
还有一点是日本那一堆堆的bd特典和中国人也没啥关系,要不是抽选的见面会(所谓的王之力)
要不是在线的访谈啥的,还要扫二维码,我已经算很喜欢买bd的人了,买来基本也懒得拆,很多bd塞在那里很久,拆开看到早过期了

作为一个每年都要买不少bd的人我觉得bd就两种情况,要不本身动画不错,想买套收藏
要不就是想要什么特典(比如评论音轨啥的),要不就是OST
还有一种就是特别喜欢的动画洗版了来一套

至于日本人,现在经济差成那样,销量肯定只会越来越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1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你就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1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B!的碟卖得也多,不妨碍它是烂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2-14 1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朔方原的星 发表于 2022-2-14 10:20
看个动画看到因为销量写两千字小作文,我也不知道该说你啥

两千字写完拿出的结论还不如壁吧一直贴 ...

这是预设而不是结论,我想探讨的一直是这个销量的驱动因素是什么,而不是动画质量跟销量之间的关系怎样,这一点我是直接当做第一条预设了。否则销量的驱动因素里就会出现动画做得好这一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拟像的事情不用搞得这么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枪聆弹语 发表于 2022-2-14 10:41
时代没变BD一直都是粉丝税,漫区是真整不出新活,壁吧都看开的话题还再嚼

想想游戏区V区好歹是出钱当股东 ...

不不不误会了,要说看开,就不存在看开这个说法,因为所谓看开的结论我一直是当做预设的,说得接地气一点是,我是想知道怎么在大盘往下走的情况下卖这么多,而不是在那里争这个动画行不行,动画行不行不涉及这个话题,不然我们搞实证都给它来一句你把产品做好了就行,听着多不把其他部门放在眼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kirakira~ 发表于 2022-2-14 06:21
srds, 多媒体企划不是一直有吗

是的,但是这次比ll啥的要来得更猛烈,我觉得会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多媒体企划还大有可为可能不只有偶像和手游这么简单,可能驱动大家再找找能带来更大流量的点(瞎说一下比如现在的asoul?),顺便再往后实体市场再萎缩,做碟片在商家眼里后面会不会变成一个流量变现的成本而不是业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2-1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1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缘好贵 发表于 2022-2-14 13:23
这事得怨壁吧,因为是壁吧把“名作之壁”的名声搞大,还有一宽什么的。。明显的把销量和作品质量甚 ...

现在壁吧讨论最in的不是手游氪金量吗

—— 来自 HONOR KOZ-AL4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2-14 1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2-14 1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2-14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日本动画碟片销量这种小众玩意,是不是eva吹带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デルフィニウム 发表于 2022-2-14 14:07
壁吧自己的数据越来越差,当然要顺着受众的好恶来说

差不差不知道,数据是多少是一回事,怎么解读又是一回事,不过人家确实现在也因为豆瓣评分的事在节奏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缘好贵 发表于 2022-2-14 13:52
不过二游圈那帮批字辈战斗力可比宅宅高多了

原因无他,数据透明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质饭圈拉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2-14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酷乐 发表于 2022-2-14 21:36
原因无他,数据透明得多。

o榜猜销量和机构猜流水有啥透明度的区别吗?反而前者好歹是有一部分实体店数据的,后者的数据来源是啥我一直没搞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习的魔女 发表于 2022-2-14 11:41
我一直不懂为啥要研究这个
首先我觉得国内大多数人都不买bd,粉丝感觉更加倾向于周边而不是bd
还有一点是日 ...

碟片自己崩了还怪到经济上去了?这几年的市场总量可是一直在向上走的(尤其是算全球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酷乐 于 2022-2-14 22:47 编辑
埃拉尼 发表于 2022-2-14 22:38
o榜猜销量和机构猜流水有啥透明度的区别吗?反而前者好歹是有一部分实体店数据的,后者的数据来源是啥我 ...

任何一个销量榜,都是小范围统计然后估算全体(比如Fami通公布的每周游戏销量,就是通过合作店铺估算实体店铺销量,不包括数字版和游戏公司官网通贩),到底包括哪些销售渠道?能不能反映一个全面的收入?而且榜单长度也有限,你只能看到头部。

手机商店的畅销榜是实时更新的,以前可以查得很深,现在也可以查到200,然后每个分类下再查,这样绝大部分产品都可以参与进来,估算的流水即使绝对数不准,相对也是比较准的。最后就是这块有很多专业的数据公司爬,将原始的排名数据转换成直观的解读,也可以互相印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2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酷乐 发表于 2022-2-14 22:43
任何一个销量榜,都是小范围统计然后估算全体(比如Fami通公布的每周游戏销量,就是通过合作店铺估算实体 ...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机构手里的流水数据是哪来的我不明白,尤其当很多人觉得那些机构这不准那不准的时候,什么“卡上限”“头名数据失真”“算法”啥的,我就在想它们原来不是真的获得了资金的流通数据,合着就是猜咯?

那怎么猜的呢?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埃拉尼 发表于 2022-2-14 22:58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机构手里的流水数据是哪来的我不明白,尤其当很多人觉得那些机构这不准那不准的时候, ...

因为上市公司会公布财报啊,通过财报算一下具体产品的收入,这样就可以锚定了。

其实也不需要多准的数据,主要是实时更新+大范围收录+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当前和历史数据,等于随时都有菜上桌,讨论热情自然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2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酷乐 发表于 2022-2-14 23:01
因为上市公司会公布财报啊,通过财报算一下具体产品的收入,这样就可以锚定了。

其实也不需要多准的数据 ...

财报只有每季度会有吧,而且前提还得上市,流水榜可是每分每秒都在更新的,也不管你是不是上市公司,我就好奇数据来源是啥?就算猜,基于啥?另一个悖论,如果机构的数据直接来源于财报,为什么会有“不准”的情况出现?“算法”在这里面又有何意义,不就是钱么,加加减减也叫“算法”?

你说的我理解,讨论度显然是和更新快榜单长脱不开干系的,但我想问的是另一个问题(或者说我并不觉得你说的这些可以用“透明度”来指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埃拉尼 发表于 2022-2-14 23:16
财报只有每季度会有吧,而且前提还得上市,流水榜可是每分每秒都在更新的,也不管你是不是上市公司,我就 ...

不准的意思有:“他考100分是因为试卷只有100分”,“PC版、中国安卓环境没有准确数据”,“掉到榜外无法获取排名,这天的流水只能算0”。

算法的意思就是通过几个锚定点作拟合曲线,其实你能找到的steam销量也是估算出来的。

透明度是因为更多的产品能参与讨论,找到自己的定位(其实这些数据公司原本是给开发者了解自己产品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5-17 17:47 , Processed in 0.14562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