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alaLake 于 2021-11-1 10:32 编辑
小黑祐一郎在アニメ様365日中455回到472回关于《逆袭的夏亚》的专栏 原网址: 整个专栏翻译成中文总共3万字左右,算是小黑对《逆袭的夏亚》的个人梳理总结 这一次先放出前4期 关于小黑自己和CCA之间的故事,其实重点在于后面他自己写的影评。影评部分虽然很多内容都是老生常谈但是非常全面,我觉得对于看完CCA有着“懂了,但没完全懂”这种如鲠在喉感觉的朋友看一下小黑的专栏会有很好的帮助。
1楼为455到458期
11楼更新459到461期
25楼更新462到465期
27楼更新466到472期
翻译上实际是机翻为主加润色保证可读性,有日语阅读能力的朋友希望还是直接看原文 
第455期《逆袭的夏亚友之会》(前篇):《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对我来说也是一部特别的作品。姑且不论外界的评价,我认为这是富野由悠季监督作为演出家的终点,也是他的代表作。这次想写一下自己和这部电影的关系。 我后来迷上了《逆袭的夏亚》,到处向人讲述它的精彩,但在上映前完全没有期待,实际上也没有去路演。这部电影于1988年3月12日上映。这是《高达》系列中第一部不是总集篇的剧场作品。内容是第一季《机动战士Ζ高达》之后,描绘了阿姆罗和夏亚最后的战斗。同时上映的还有《机动战士SD高达》。 这个时候,对《高达》系列的标题,对富野导演,业界的期待都非常低。这也只能凭印象说话了,粉丝们对《高达》系列也很冷淡。当然,从以前开始就有《高达》的粉丝,但和一段时期相比,感觉粉丝们的力量也下降了。“事到如今还在聊《高达》?”有这样的气氛。到了富野导演的下一部作品《机动战士高达F91》的时候,比起严肃的《高达》系列,模仿版的《SD高达》会不会更受欢迎呢?变成了这样的状况。以上,就是我所感受到的《高达》周边的状况。 公映前,我从业内某个人那里拿到了一沓这部电影的票。“这个送给你,你和朋友一起去吧。”我想大概有20张票。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拿着一沓票。总之手里的票拿不动了吧。自己在那之前买了带有预告录像的预售票。从别人那里拿到了票,甚至买了预售票,却没有去电影院。我之所以没去看,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但还是无法调动我的情绪。我把得到的票都分给了朋友。 连预售都买了,却不去电影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自己对当时《高达》系列的复杂心境。上映时我对《逆袭的夏亚》没有兴趣,是因为《Z高达》。在《逆袭的夏亚》上映过程中,我也不想再回想起迷途中结束的《Z高达》。自己并没有在Animage负责《逆袭的夏亚》的报道。和读者一样看报道,获取信息。在动画杂志上刊登的视觉图,只能让人觉得是《Z高达》的延续,因此心情也萎靡不振。当时,我不认为《高达》系列会诞生什么新东西。阿姆罗和夏亚的终结成为卖点也很讨厌。我觉得这是在耍小聪明,也觉得他已经没有别的素材了。说是有了结局,但最后还是暧昧不清,继续制作续篇不是吗?我想。 另外还有几件事让我很郁闷。即将上映的Animage特集也令人印象深刻。特辑的题目是《时代的“无节操”与逆袭的夏亚》。标题很厉害,采访的内容也很厉害。采访者突然开始说:“关于最近成为问题的滨田幸一众议院议员的预算委员长辞职事件,你想到了什么?”虽然是以长篇采访为主的特集,但几乎没有提及《逆袭的夏亚》的内容。作为杂志制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不明白,但制作这样的特辑,就好像Animage这本杂志对《逆袭的夏亚》这本作品不感兴趣一样,这让我很寂寞。 我第一次看《逆袭的夏亚》是在 1988 年的秋天或年底。为了写一篇报道而不得不看。所以,最初的观看是视频软件。第一次看的《逆袭的夏亚》和预想的完全不同。我从开头就被吸引,一直集中精力看到了最后。也深受感动。虽然我觉得“这是一部有着什么的作品”,但却无法将“什么”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不知道这部作品的什么吸引了我。之所以不太明白,是因为作品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追着追着已经竭尽全力了。而且,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剧情过于独特,让人无法接受其魅力。在电视系列片中15岁的阿姆罗·雷在这部电影中29岁。20岁的夏亚·阿兹纳布尓已经34岁了。既是新人类,又是英雄的两人,变成了充满抑郁的大人,这似乎很现实,但我并不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他们没有成为帅气的大人,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 正是庵野秀明先生的话让我对《逆袭的夏亚》这部作品到底是什么进行了自我整理。
第456期《逆袭的夏亚友之会》(中篇):
从那时起,我在业界就对这样三个人有着“作为动漫迷,我比不上这个人”的认知,三人分别是佐藤顺一、井上俊之、庵野秀明。佐藤先生抓住了动画的本质,井上先生是一个超级的作画狂,而庵野先生在所有的意义上都很浓厚。既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夸张,他简直就是狂热爱好者的榜样。先声明一下,这次和下次我都用“庵野先生”和“先生”来写稿。如果像往常一样使用敬称略,感觉不太合适。 我和庵野先生谈过几次《逆袭的夏亚》,我深受影响。最初,我和庵野先生谈论《逆袭的夏亚》,是在Animage 1990年4月号(vol.142)的采访报道中。这是《蓝宝石之谜》播出时特辑的一部分,是长达5页的长篇采访。在采访的最后,他说:“电影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对事物的看法。富野由悠季在电影方面的工作非常出色。‘这个人连这种事都考虑到了吗?’在动画中想要描绘出那样的人类的行为,光是这样就很厉害了”,另外,“富野先生作品表现出它自己的裸体一样的东西吧。能把衣服脱到那种程度,很厉害哦”。庵野先生后来也对导演在作品创作中的态度做出了“脱下 内裤/不脱下 内裤”的发言,大概就是因为这次采访。报道中虽然没有提到《逆袭的夏亚》的标题,但应该是把这部当时的最新作品纳入射程的谈话。
重读一遍,庵野先生的这句话点出了富野作品的核心。对自己来说,这无疑是整理关于《逆袭的夏亚》想法的契机。也就是说,从这里开始思考富野导演的个人感觉、价值观和作品的关系。不过,这些想法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另外,当时我周围没有人喜欢《逆袭的夏亚》,也没有人想重新讨论富野导演的作品。所以,庵野先生热情地谈论富野导演让我感到新鲜,也为有这样的人存在而高兴。 同年9月号(vol.147),关于制作中的新作《机动战士高达F91》,对富野导演进行了长篇采访。采访结束后,我用一页篇幅请庵野先生谈谈富野的作品。这篇报道也是我负责的。在4月号的报道中,庵野先生的发言很有意思,所以我想把它作为延续的企划。当我再次阅读文章时,我发现自己对富野监督和《逆袭的夏亚》的尊重在提高。
有一段时间,我反复看了好几遍《逆袭的夏亚》。这个9月号的时候,应该相当着迷了。每次看都喜欢上了《逆袭的夏亚》。每次看都有发现。“这个角色虽然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是这么想的吧”,我深入阅读,从前看的时候没怎么想过的角色的言行举止中,我有所感触。信息量极大,而且,表现了复杂的事情。解读它是一种乐趣。
《逆袭的夏亚》是一部带有悲观色彩的作品,而且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登场人物。角色的生动性和写实主义融为一体,充满说服力地描写了某件事。那就是,人类是愚蠢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悲伤。这种消极反而让我心情舒畅。我感受到了那里的魅力。 第二年的4月号(vol.154)上,即将公开的《F91》成为了卷首特集。特集由4部构成,PART1按照主线剧情恰当地介绍作品。PART2以“THE富野主义,那是《高达》中的娱乐”这样强有力的标题,深入富野导演的作家性的采访。下面介绍这篇文章的引子。这是我的原稿。
“高达”系列之父,也是这次的《F91》的监督富野由悠季先生。
他是在现在的动画界中,具有最强烈的作家性和与之相匹配的表现力的演出家。而且,对动画迷来说一直是令人兴奋的存在。
塑造一个个独特而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描绘生死的戏剧,将人应该如何做的主题放在作品中,同时作为机器人动画适当地表现娱乐。那里确实跳动着其他导演看不到的“富野主义”。 为了更好地享受《F91》,这次想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再次确认那个富野主义。首先,结合对富野导演的采访来看一看过去作品中的富野主义。
这是一篇干劲十足的稿子。向读者传达富野作品的精彩之处。这种使命感在熊熊燃烧。断定他是“具有最强烈的作家性和与之相匹配的表现力的导演”,这也很厉害。想法高涨到让人断定。取名为“富野由悠季先生”,是当时Animage的约定。其实,他并不想在这里用“先生”这个词。
第457期《逆袭的夏亚友之会》(后篇):
Animage 1991年4月号(vol.154)的《机动战士高达F91》特辑对自己来说是非常投入的工作。我想向世人展示富野作品的精彩之处,也想在自己心中给富野作品一个了结。上次也提到过,特辑由4部构成,PART1是使用主干故事来介绍《F91》。PART2“THE富野主义,那是《高达》中的娱乐”是深入富野导演作家性的采访。这个部分也刊载了至今为止的富野作品的名场面。我很努力地选择了那些照片。PART3“以各自的视角讲述富野主义”,押井守、田中芳树、会川升、星山博之、今川泰宏、高桥良辅、远藤明范、优纪雅美等人对富野导演和作品进行了讲述。PART4“还有《F91》的富野主义”,从《F91》的分镜中选出富野导演色彩浓厚的部分,并对此进行解说。总之不是《F91》的特辑,而是关于富野主义的特辑。PART1由其他编剧负责,PART2到PART4由我负责。PART3的采访也是,8个人中有6个人负责采访。 在《F91》的分镜中,在高潮部分,主人公西布克从大蕾西亚放出的光芒中感受到了铁假面的精神,“那不是人的劣等意识的结块吗?”他嘟囔道。在分镜的内容中,对那句台词做了注解:“右边的台词会被Cut吧。”台词本身就很惊人,特意把要剪掉的台词写进分镜里,还预告会被剪掉,这一点也很有趣(另外,在《F91》中,这种有趣的部分还有许多)。虽然知道是会被删掉的台词,但是在PART4中也刊登了那个部分的分镜。《F91》与《逆袭的夏亚》相比,不能算是多么成功的作品,但我更想把它作为《逆袭的夏亚》式的作品来看待。我认为把最尖锐的部分挑出来,才能接近富野的作品。
特辑的核心是PART2对富野监督的采访。采访的主题大概是三个点,“生动的人性描写”、“悲观主义”、“导演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观在作品中的体现”。这些对于作为娱乐作品的机器人动画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里,我想请大家通读一下报道本身,但引用的话篇幅太大了。概括一下吧。关于“活生生的人的描写”,富野导演说,那是制作戏剧必须要做的最大原则,也是最小条件。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只把它作为制作主题是错误的。《高达》中有机器人,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相对,必须创造出不输给机器人的角色和故事。这种“机器人”和“人物剧”的搏击乐趣,构成了《高达》的娱乐结构。为了构筑不输给机器人的角色戏剧,生动是必要的。
作品之所以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大概是是因为自己的癖好中有这样的地方吧。然而,我已经努力防止厌世的东西出现在作品中。至于《逆袭的夏亚》,虽然很烦人,但还是保存下来,做成了友好的形式。作为采访者,当我说我对悲观的部分感到舒服时,他回答说我理解得很好,因为我自己也是。除此之外,在过去的2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可能没有机会接触到现实亲人的死亡,或者我们可能在现实中感受不到任何痛苦。至少在剧中,他说,如果他能准确描绘一个人的死亡,他就应该画出来。虽然那和娱乐没有关联,但该提供的还是要提供。 关于“导演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观在作品中的体现”,我问到例如“人必须怎样”这样的主题包含在作品里的情况不是很多吗? 富野监督答:那是对自己来说的主题,它作为作品的主题表现出来。但是,我认为创作者的想法过于泛滥,对于娱乐作品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对于作品的细节似乎都原封不动地体现出富野导演的问题,他回答说,作家所拥有的东西会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但作品不能全部都是作家人格的反映。所以,关于自己和作品的距离,虽然有意识地努力保持,但还是会出现。但是,如果作品不能反映作家的人格,人们就不会去看。也就是说,人们想看的是别人在做的事。去年看了电视上播放的《逆袭的夏亚》,自己也觉得“哇,这个导演真能干”。如果不让别人看了也这么想,就没有人会看。我一直都在努力避免草率的台词,避免拼凑场面。他说,那个结果,和自己出演作品是有关系的吧。摘要到此结束。
关于文章中“人们想看的就是别人在做什么”,由于字数的关系,我无法在文章中体现出来,但这里再听他说几句。举的例子是电视综艺节目中介绍普通家庭餐桌的栏目。“邻居家都吃些什么”。娱乐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这种兴趣。而且在电视剧中,展现“别人在做什么”也是一种娱乐。也可以说是对他人的无聊的兴趣和娱乐联系在一起。在《逆袭的夏亚》中,在周围有人的地方,葵丝问夏亚:“上校,我是拉拉的替身吗?”我想不用多说,拉拉是夏亚以前的恋人,葵丝是夏亚身边的少女。现场弥漫着尴尬的气氛,身为观众的我不禁嗤之以鼻。听了富野监督的话,我想起了葵丝问的场面。原来如此,那个场面是富野式的娱乐,值得一笑。 在机器人动画中,角色的剧情需要与机器人的存在相匹敌的力量。角色的剧情和机器人的战斗相抗衡的地方有《高达》(=富野导演的机器人动画)的娱乐结构。而且,为了制作强有力的人物剧,生动是必要的。悲观主义是富野导演自己的喜好,创作者的人格会反映在作品中。没有反映人格的作品,谁都不会去看。创作者的人格如何体现在作品中,也与娱乐有关。 创作者的个性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也带来了娱乐性。之所以给这篇采访文章取名为“THE富野主义,那是《高达》中的娱乐”,是因为富野作品的魅力,归根结底在于他独特的作品创作,以及作品中所反映出的人格 在这次采访中,我不认为我说出了当时富野作品的全部,但收获很大。我得到了很多可以思考富野导演工作的材料。对自己来说是非常满意的采访,但对读者来说却是不友好的报道。我和很多读者之间,应该存在着相当大的温度差。因为是觉得应该做才做的报道,所以并不后悔,但客观地看,应该是跑过头了吧。然后,报道刊登后,责任编辑指出:“这不是让富野先生心情愉快的报道。”确实,只是单方面地询问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却无法展开对话。因此,作为读物变得过于生硬。我到现在为止,做了很多采访,但是关于采访本身几乎没有被说过什么,那个少数的例子就是这个采访。 在1991年4月号的特辑里,我打算在自己心中为《逆袭的夏亚》做个了结。但是,关于《逆袭的夏亚》的活动还没有结束。今天的原稿标题加上了(后篇),但是比预想的要长。我将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第458期《逆袭的夏亚友之会》(完结篇):
在Animage做了关于富野主义的特辑之后,我也思考过《逆袭的夏亚》,也和别人聊过。因为动不动就拿这部作品当话题,所以有人说“小黑的《逆袭的夏亚》又开始了”。在一系列关于《逆袭的夏亚》的活动中,达到顶峰的是同人志《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友之会》。这本书出版于1993年年末,作者是庵野秀明先生。其实,这本书已经不在我手边了。虽然有2、3本书,但借给想看的朋友之后,已经10多年没有回来。要是还了就好了,可我想不起来借给了谁。原以为不管他也会被还回来,结果还是没有被还回来。看了这个专栏的小黑的朋友,如果还记得借过“逆袭的夏亚友之会”的话,请不要生气,把它放回去吧。 我请还拿着书的人确认了一下,内页写着有发行人・责任编辑/庵野秀明、编辑/小黑祐一郎、小川。小川是“WEB动画风格”的工作人员B君。内容上虽然有投稿,但主要是采访。 参加的有會川昇、あさりよしとお、幾原邦彦、出渕裕、井上伸一郎、内田健二、大月俊倫、押井守、岸川靖、北爪宏幸、ことぶきつかさ、此路あゆみ、サムシング吉松、鈴木敏夫、鶴田謙二、永島収、早見祐司、ふくやまけいこ、藤田幸久、美樹本晴彦、むっちりむうにい、山賀博之、結城信輝、ゆうきまさみだそうだ。包括参加《逆袭的夏亚》的工作人员在内,业界各种各样的人都向我讲述了《逆袭的夏亚》和富野由悠季导演的故事。当然,富野导演自己也有登场。对我来说,“逆袭的夏亚友之会”是Animage富野主义特辑中“以各自的视角讲述八个人的富野主义”的升级版。
庵野先生和B君一起到处进行了采访。当时庵野先生已经在《飞跃巅峰!》和《蓝宝石之谜》中做过监督。我和庵野先生一起去角川书店,采访了井上伸一郎先生。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的经历。这本书中有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对押井先生和山贺先生的采访也很刺激。而且对富野导演的采访成为了我一生难忘的回忆。或许是因为我们以粉丝的形式面对这部作品的缘故吧,富野导演愉快地讲述了这部作品,还说了相当生动的话。 虽然还记得为了编辑工作住在GAINAX的事,但不记得为什么要成立“逆袭的夏亚友会”。制作这本书的1993年正是《机动战士V高达》播放的年份。《V高达》,和《逆袭的夏亚》的感觉不同,不过,还是富野导演的古怪的部分强出来的系列。随着播放的进行,内容变得过激,我们满心欢喜地看着,但当时的动画月刊杂志并没有把《V高达》的古怪、过激捡起来。我当时不是在Animage,而是在Newtype工作,但没有机会在该杂志接触到《V高达》。既然动画杂志不做,那我们就自己表现出对富野导演的尊重吧。考虑到这一点,我才决定办同人志的。
在《V高达》播放中,业界和粉丝对富野导演的作品还是很冷淡。不只是富野导演,在那个动画界或许不太需要作家的时代。例如,我在动画杂志的编辑面前热烈谈论《逆袭的夏亚》《V高达》时,可能会被当成“怪人”。在业界和粉丝之间,富野监督开始被重新评价之前,还需要几年的岁月。“为什么大家不明白富野导演作品的魅力,《逆袭的夏亚》和《V高达》的优点呢!”至少我有过这样的焦躁。 然后,1993年是《美少女战士R》播出的那一年。许多动漫迷对“美少女战士”系列感到兴奋。我也非常喜欢《美少女战士》,虽然看得很开心,但我觉得与之相对的是“稍微这样就好了吗”。单纯地开朗快乐就可以了吗?有这样的疑问(实际上《美少女战士》也不光是明快快乐的,但也暂且不提),我觉得是为了确认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追求《逆袭的夏亚》。 听到很多人谈论《夏亚的逆袭》和富野监督很有趣。谈论“那句台词难道不是对这种事情的隐喻吗?”也很有趣。在写书的过程中,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越来越深。关于《逆袭的夏亚》,不是剧情好,也不是人物刻画好,而是作品中直接反映了“富野监督”这一点好。这是一部为了享受蕴含在作品中的富野导演的“心情”的电影。这种情况下的“心情”,就是创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终于达到了那样的地步。也许并不是加深了理解,只是成为了核心粉丝。那时候,我沉浸在《美少女战士》中,同时也沉醉在《逆袭的夏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