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20-4-19
|
楼主 |
发表于 2022-9-2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m.weibo.cn/3967395328/4816928659474443
SWITCH杂志访谈——中山龙(《电锯人》导演)
1、 ——中山导演最初接触的藤本树老师的作品是什么呢?
是『炎拳』呢。『炎拳』和『电锯人』之间就印象而言有着相通之物,一话与下一话之间好像总有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剧情,让人无法预料接下来的进展。虽然看上去经常与读者的想法背道而驰,但并非完全脱轨,最终总会“啪”地一下会聚在一起。
因为作品拥有强劲的技巧和统筹力,作为粉丝,无论阅读哪一本都会收获感动,无论哪一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的魅力所在。电次、玛奇玛、秋、帕瓦,这些为爱而生的角色的的确确地存在着,让人觉得非常厉害。
2、 ——伴随着『电锯人』动画化,导演最开始尝试构筑过心中的映像刻画吗?
由于原本我是喜欢海外电影和实写作品的类型,所以个人考虑着把这种微小的差异引入动画制作之中。这样的方向性是不是和『电锯人』很契合呢?
藤本老师同样很喜欢电影,实写的特征差异在他作品中也有所展现。不仅仅是『电锯人』,『炎拳』、『再见绘梨』、『蓦然回首』中一样出现了此类的手法。关于实写的运用并不会与作品产生冲突,反而会两相融合也说不定呢。从这种角度来说,确实从最开始就有着导向性。
3、 ——关于实写的运用,具体是怎么导入动画制作中的呢?
动画的场合着重点在于『画』,绘制的人本身有着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当然不仅是绘画,色彩设计、写角选定、拍摄感同样也是如此。
举例而言,动画中人物开口的场景,往往会采取人物胸部以上部分进行拍摄,背景和天空会选取蓝色,树叶会呈现绿色,树干部分则是茶褐色。但现实中并非如此。但实际当我们看向天空,太阳有时候会是白色,天空也有灰色的时候。在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中,是不是果然需要实写手法呢?
绘画容易有着先入为主的导向,特别是像动画这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类型,需要通俗易懂。但这次并不想满足于这样的刻画,想要好好类比参照着去制作这部作品。
在动画方面,好像经常会被指摘有那种过于凸显放大画面的倾向呢。不过果然还是想更多地展示角色的特征,如果是寻常比例的画面会让角色变得和米粒一样难以辨认。虽然实写的话这样已经足够,但动画一直都更注重背景美学,需要和美术指导不断协商「这样的情境下怎么绘制背景呢?」之类的问题。
如果不好好地挑战自我,恐怕从此以后的动画没有办法得到任何改变,只会变成不断循环往复地重复机械作业。没有挑战就没有趣味性,像『电锯人』那样的作品所拥有的能量也好,趣味也罢,没有办法去较量和实现。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需要用这样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4、 ——关于角色设计和恶魔设计,您提出过什么样的指导呢?
关于角色设计这方面,我提议过想要运用实线的力量感这样的想法。色彩运用固然必须,但是也想拜托能够画出强硬线条感的人。比如说杉山(和隆)先生。爱着、爱恋之情是角色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恶魔设计则是拜托了押山(清高)先生。这边是和角色设计完全相反的方向进行的哦。想要设计出不知所谓的、新奇有趣的、拥有消遣之心一般的形象。虽然他的日常描绘已经十分出色,但更想创造出能够鼓励他们在动作场面中灵感迸发、推动他们创造力的恶魔形象。
5、 ——这次的嘉宾好像采用了年轻的新人作为主要声优阵营哦?
因为想要树立一个整体看来比较崭新的形象,考虑着角色们的声音也该采取同样的处理方式。在角色分配环节,声音能否剔除装饰技巧这一点,以及光是听着声音是否就能在脑海里浮现出角色的模样是关键部分。
虽然好像经常被说「使用了新人声优呢」,但其实选角的时候并不是十分在意这一方面。比起年龄和履历,更在意声音本身。最开始试镜的时候是采用听样音,并向数十人发送MP3文件的流程,一同考虑着这样的声音与自己构建的内容是否吻合。
就结果而言,最后选出来的声优是新人团体无误,不过或许正因为这样也有他们才能做到的事情。
在追求着「动画般的演技」畸形业界,向已经熟悉该操作的人群投入一段虽然看上去「更加普通寻常的对话」,不过其实并不尽然。尽管他们已经崭露过头角,但在这个业界还没有涉入太深,户谷君更是如此呢。就算有经验不足之处,对我们的要求能够做到全盘接收才尤为关键。
6、 ——您对电次、玛奇玛、秋、帕瓦各自的魅力点有着什么样的理解呢?有没有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角色呢?
玛奇玛小姐并不是单纯的姐姐类型,从岸边的角度出发来看会觉得真年轻呢。一边说着冷静透彻的台词,一边也能说出可爱的话语,真是让人难以捉摸啊。
电次君看上去是不会经由脑子思考而行动的家伙,但意外地也会带着思考去行动呢,就算说着粗鄙的话,但不会觉得很粗俗,也不会让人感觉很讨厌。因为是主人公,独白部分会很坦诚干脆地写出自己的心情,把自己展示给大家看的确会更容易涌现出亲近的感觉,就算这样,也有些只有男人才能理解的部分呢(笑)。这种地方让人觉得很可爱哦。
像小帕瓦这样那么任性坦率的角色也是被允许存在的吗?但是太可爱太有魅力了。因为小帕瓦是我喜欢的角色,所以画也好、读也好,都很开心。对藤本老师抱着一种「谢谢您创造出了小帕瓦这个角色」的感激之情。
秋君应该是对于自己来说比较容易理解的角色。他被复仇的情绪裹挟,有意识地避免建立亲密关系,或许是出于就算再次拥有值得珍惜之物,也会再度失去的想法也说不定哦。看着秋君安慰电次君和小帕瓦的场景,大概会不由自主地萌生出「原来也有麻烦费事的人存在呢」的想法呢。
除了这四人以外……最喜欢姬野前辈了,和小小红在一起工作的样子难道不是很有趣吗?憧憬的男人是岸边吧。话说原作人气角色票选中岸边和姬野都入选了哦(笑)。
7、 ——预告PV里一闪而过的食物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常描写的全新之处也是本作的尝试吗?
为突出作品的说服力,日常描写是不可避免的环节。动作描写部分可能会视情况而定,而日常描写包含着演绎的要素,不细致入微可不行呢,需要花费精力在这上面。比如这次新PV有一个场景是玛奇玛他们朝着工厂的大门走过去,背影的部分则是为了让作画和演技的风格更加显然易懂,所以把这部分作为了开头片段。
就动画而言,拍摄是紧要的环节,透视感、画角、拍摄方法、角度,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设计。看起来觉得比较复杂的角度,就算操作会很困难,但也会全力去制作。
8、 ——另一方面,猎奇电影性质的描绘在原作中是很重要的构成,对于这部分的表现是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处置呢?
被砍了就会流血吧?流血的话不得不止血吧?——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制作。发生了什么,那么就诚实地记录下发生的一切。血是红色的话那么就画成红色的。但不想让人误解的地方在于,这不仅仅是为了恐怖怪诞的效果,并非追求效果才使用这样的方法。
把数码作画设置成主流、启用新世代的声优、不去自主规避猎奇场景的描绘,都是出于相同的理由,他们本身不代表任何目的,只是为构建理想中的作品而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9、 ——片头曲和片尾曲的部分也公开了参与制作的音乐家阵营呢。
制作方这边抱着如果是米津玄师先生的话说不定可以回应这份大闹一通的期待,而事实上米津先生真的做到了,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哦。虽然一开始是我要求这部作品的片头曲需要一种混乱的感觉,但他把要求融汇进作品之中,并完美呈现出来了。
即便影像还在制作途中,不过我们觉得最终成效一定会很好,如果各位每次不跳过片头曲的话会感到非常开心。
片尾曲的部分也是拜托了很多的音乐家,每一集的内容和氛围都会和曲子交相配合。也就是说,每次的剧集都会搭配以不同的片尾曲,希望各位在观赏的同时也能沉浸其中哦。
可靠的翻译:@insightkiir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