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369|回复: 330

[硬件] 苹果M1:拳打N/A,脚踢INTEL?是真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外挂全家脚气 于 2020-11-17 16:42 编辑

御用GEEKBENCH: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1053469.htm
对比已经发售的任何Intel平台Mac,单核性能都碾压,包括酷睿i9-10910(10核2.7GHz)加持的iMac(1252分),最多可领先达37%。

多核方面居然比12核至强E5-2697还高,而且明显胜过i9-9880HK加持的16寸MacBook Pro

Gfxbench:
IT之家将苹果 M1 的跑分与苹果 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 Radeon Pro 5300M 显卡进行了对比。

两款 GPU 的运行环境都是 Metal API,在不同的测试场景中, M1 GPU 在 Onscreen 模式中表现比 5300M 更好,在 Offscreen 中不及 5300M。据悉,“Onscreen”模式是按照设备自带分辨率进行测试,而 “Offscreen”模式则是在 1080P 分辨率下运行。

更新:“On Screen跑分对MacBook Pro 16不公,因为MacBook Pro 16的On Screen分辨率是3072 x 1920,M1 Macbook的On Screen分辨率是2560 x 1600.
据HOTHARDWARE报道,日前有人通过GFXBench 5.0发现第一个基于苹果M1配置的测试成绩。更加有趣的是,M1的GPU与英伟达GeForce GTX 1050 Ti同时出现,这两套系统都是在Mac OS X上运行Metal API。鉴于苹果近年来在Mac系统中只使用AMD的独立显卡,这块GeForce GTX 1050 Ti很可能是通过Thunderbolt 3端口连接到主机使用的。

以基准测试的成绩来看,M1证明了其配置的GPU是GeForce GTX 1050 Ti的有力竞争者。在Aztec Ruins场景中,Normal Tier模式离屏测试提高了22%,High Tier模式离屏测试提高了约21%,Car Chase场景和曼哈顿3.1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大概有20%的提高。M1的GPU真正提升的地方是曼哈顿和T-Rex的基准测试,它分别比GeForce GTX 1050 Ti快30%和25%。

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更新:好,目前看到的消息都是真的强无敌,兄弟们真的开眼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5 1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已经用上mac os了,那就什么都跑一圈试试呗
什么r23,等以后能装win或者虚拟机了,那就3d matk/steam都跑一圈

—— 来自 HUAWEI PCT-AL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8809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神十三煞 于 2020-11-15 02:19 编辑

牙膏和农企u标单核4ghz内也就10瓦内
水果ipc高一点吹下也没什么不可信的
但也不会有啥黑科技
多核满载连续跑该热耗都免不了
桌面看着高功耗
就是turbo烧电热丝拿热耗换极限性能

PPT和评测其实都有笔法的
看起来和12核比
实际这些老e5多核还不及3700x三分之二性能
八年前的洋垃圾IPC不行老早就是弟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明显胜过i9-9880HK加持的16寸MacBook Pro

这么自信你倒是把16寸的M1也放出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拆骨羊肉2 于 2020-11-15 19:01 编辑

不是,现在intel都10了,这拿个e5 2系的比
这是有多不自信啊
隔壁国产寨机厂都把amd 4500u塞进掌机满帧跑生化3了

这块GeForce GTX 1050 Ti很可能是通过Thunderbolt 3端口连接到主机使用的。

外接显卡损耗也有30%了吧

—— 来自 OnePlus GM19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M1横跨N个纬度对比
官网参数介绍打i3 3.6 i7 1.2

媒体打i9 9900k E5

再对比新来的5950X也要被砍下🐴

粉丝直接吹黑科技 X86当场去世

WDNMD有没有同意口径?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5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敲碗等R23/SPEC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弱至果粉吹呗,我倒要看看这些人里有多少用macos不用window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理解中苹果硅的性能达到一线水平足矣,现在的性能优势消息更多的是拉拢用户和开发者。
果硅的意义还是生态更封闭,差异化竞争,提高利润。
乐观看好几年后hedt平台的性能,就是不清楚怎么分摊芯片成本,学amd胶水小核?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Sza 发表于 2020-11-15 19:15
在我的理解中苹果硅的性能达到一线水平足矣,现在的性能优势消息更多的是拉拢用户和开发者。
果硅的意义还 ...

苹果要考虑啥成本,不卖1000美元以下的MacBook完事儿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我觉得最神奇的是4大4小的M1多核能胜8C16T的9980HK,简直就是神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挂全家脚气 发表于 2020-11-15 19:26
这里面我觉得最神奇的是4大4小的M1多核能胜8C16T的9980HK,简直就是神迹

5 vs 14++++++++
晶体管数量对比起来可能一点都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3.1GHz的M1单核秒杀4.9GHz的5950x,可谓神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蝶风雪 发表于 2020-11-15 20:12
5 vs 14++++++++
晶体管数量对比起来可能一点都不小

9980HK好歹也只落后4800H不到10%,这四舍五入就是M1 四大四小和4800H 8C16T持平了,这可就是5nm vs 7nm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aria 发表于 2020-11-15 19:15
弱至果粉吹呗,我倒要看看这些人里有多少用macos不用windows

我这一年下来除了打国服FF14确实从不用Windows,最近FF14也AFK了,Windows PC基本上都不开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5 2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5 2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sblnrrk 发表于 2020-11-15 21:49
m1有16b的晶体管

与之对应的,amd xbox s x的8核zen2+52cu rdna,只有15.3b的晶体管

果子那颗是SOC,不是单纯的CPU+GPU,和手机一样,内存 GPU NPU都在上面,尤其是NPU,A14的NPU就六七十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5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lyz1196 发表于 2020-11-15 23:00
苹果有打算进军服务器市场吗?

用arm做服务器估计会有人搞吧,但是应该多半不会是苹果

企业用户卡成本还挺死的,水果擅长的还是个人消费用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5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sblnrrk 发表于 2020-11-15 21:49
m1有16b的晶体管

与之对应的,amd xbox s x的8核zen2+52cu rdna,只有15.3b的晶体管

m1对比a14x来看,16b应该是不算内存的
xbox s x 16G内存这部分就要用掉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6 0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鸳鸳相抱 发表于 2020-11-15 23:19
用arm做服务器估计会有人搞吧,但是应该多半不会是苹果

企业用户卡成本还挺死的,水果擅长的还是个人消 ...

华为倒是有arm架构的相关云,好用不好用就不得而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6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sblnrrk 发表于 2020-11-15 21:49
m1有16b的晶体管

与之对应的,amd xbox s x的8核zen2+52cu rdna,只有15.3b的晶体管

搜了下die size,估算m1只有xbox series x的三分之一左右

都是tsmc,5nm密度比7nm高这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6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鸳鸳相抱 发表于 2020-11-15 23:19
用arm做服务器估计会有人搞吧,但是应该多半不会是苹果

企业用户卡成本还挺死的,水果擅长的还是个人消 ...

aws的graviton已经出了两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6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lyz1196 发表于 2020-11-15 23:00
苹果有打算进军服务器市场吗?

苹果本身就有服务器产品,工作站换成机架形式不就是服务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6 0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6 0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6 0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暗铁 发表于 2020-11-15 18:56
这么自信你倒是把16寸的M1也放出来啊

显然m1 gpu部分满足不了高端mbp的性能要求,所以这次升级的都是不带独显的低端产品。总不能出个16寸mbp,只有乞丐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6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sblnrrk 发表于 2020-11-16 07:22
内存没有多少,是gpu特别大

—— 来自 HUAWEI ELE-AL0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3 ...

周围那一圈是内存控制器,不是内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lyz1196 发表于 2020-11-15 23:00
苹果有打算进军服务器市场吗?

某lowb论坛有过讨论:https://v2ex.com/t/725372#reply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6 0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6 0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16 0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23 05:57 , Processed in 0.22975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