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16|回复: 25

[分享] 尾石达也自作谈 月刊animestyle连载 更新最终回 化物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fredXC 于 2020-11-21 17:49 编辑

原文为月刊アニメスタイル上的连载「尾石達也 自作を語る」,共6回。作为化物语入门的shaft粉丝,自然十分喜欢尾石的风格。这个连载基本上回顾了尾石从化物语向前的所有shaft作品,无论是对于研究shaft还是研究尾石,我想都很有价值,因此决定翻译并分享出来。自己水平有限,未必能很好地传达原本的想法,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大家可以一起交流。


1. 『不可思议的教室』OP

取材:小黑祐一郎·赤城早苗  构成·执笔:赤城早苗  取材日:2011.3.18   取材场所:东京·杉并区  shaft

负责了shaft作品新潮影像的制作、发表了先锐视觉作品的尾石达也再一次回顾自己的作品。系列的第一回是他首次负责OP的『不可思议的教室』。让我们从「黄色いバカンス」「ルーレットルーレット」「少女Q3OP,走近尾石演出的原点。


尾石 『自作谈』…嗯,真是个沉重的标题呢(苦笑)。当时的事情也有不太记得清的部分,请多关照了。
创作者之中有着各种各样类型的人存在,我觉得自己是属于想让别人看到、让别人喜欢的想法很强烈的那一类人。虽然并不清楚实际做出的东西会怎样,仍然想要做出能够让人想要反复观看的吸引人的东西。

——我还以为尾石先生您是会做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把“这是我的作品!”甩到观众脸上这样类型的人呢。
尾石 基本上是这样啦…果然不能让自己的信念屈服呢(苦笑)。虽然有些自私,但我不仅想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希望能让别人喜欢。但确实很难做到呢。

——本次的主题是『不可思议的教室』的OP。从一开始就决定制作3OP吗?
尾石 是的。应该是和新房(昭之)先生在酒馆聊天的时候说了“想要做”,提出了申请。当时很想做OP

——在那个阶段,您自身是不是也有点想要制作先锋派影像的想法存在呢?
尾石 『PaniPoni』本身就是超现实主义的漫画。一开始读的时候,说实话完全搞不懂(笑)。终于出现了自己的感觉跟不上的漫画,不妙啊,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过,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能够理解漫画的有趣之处。成功理解了的自己也松了一口气。有了原作的印象与曲子的印象,才做成了那样的影像。所以说,并不是我事先就想要做先锋派的东西。我不喜欢曲调与影像背离的影片。我对于原作与曲子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作为结果便是那样的OP

——要比之前的作品更进一步,您也曾考虑过这样的事情吗?
尾石 我每次进行创作的时候,都是投入了创作出自己的代表作的想法去做的。所以我相当拼命地去做了。OP的色指定也是我来负责的。「黄バカ(黄色いバカンス)」的一开始,虽然拜托了色指定自由地制作色彩,不过异常色的使用(アブノーマルの色遣い)很难……交上来的色彩和我的想法完全不同。结果在最后关头我全部给修改了。然后从第2OP开始,全部镜头的色彩都由我来指定了。不过,能够掌控色彩的话,离自己理想中的成品也就越加接近了。「黄バカ」的曲子有点70年代迷幻音乐(サイケ,psychedelic)的感觉,不过影像上是以稍早一些时代的东西为主题。有参考奥黛丽·赫本的《谜中谜》的片头。

——提问的顺序可能有些颠倒,请问新房监督有没有提出对于OP的要求?
尾石 只提出了一点。动画的staff字幕从后面敷衍地进入画面的情况很多,监督希望做出像电影一样,字幕成为画面设计的一部分的OP

——OP中有人物的脑袋变成水壶之类的画面,关于这些新房监督说了什么吗?
尾石 哎呀,意外地很高兴的样子。那个时候我是抱着想见到新房先生的笑容的心情去制作的,他能够高兴我也十分开心。「黄バカ」制作时间很短,分镜花了1天,包含作画在内的作业时间为1周多一点。凭着初期冲动一口气做了出来。做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做「黄バカ」的时候,字体相关的东西我还不太了解,Photoshop也没有用过。所以,我就贴在数码操作员酒井(基)先生背后,对文字进行了波浪感的加工,拉动滑块决定了色彩……我们就像双簧一样进行着作业。

——运用实拍是为了“违和感”吗?
尾石 是这样的。最开始贴上照片可能是『月咏(-MOON PHASE-)』终盘的时候。最初是在痛苦之中开始的。上交中割可是很残酷的(苦笑)……小物等的外形,敷衍地描出来的话就会变得很马虎。人物或者布料之类的话,因为很柔软所以还说得过去,但是本来不应该崩坏的东西软绵绵地画出来的话我就十分讨厌。与其把这种拙劣的画放出来,不如放上照片,这样的感觉。剧中出现的书本之类的装帧或者文字被随意地手绘出来也是不能容许的。不过,尝试做出来后,完成的画面意外地十分有趣。动画的画与照片同时出现时的违和感很棒。在那之前,TV动画一直被认为必须全部要用手绘完成才行。正因如此,我二十多岁的时候一直觉得(ProductionI.G和(STUDIO4℃的作品是自己的理想型,被必须要向着他们的方向前进的诅咒所束缚。不过,在忘我地制作影片的过程中,发现动画中混入不是画的部分作为影像作品依然成立,甚至可以说这样做出的作品才离我的理想更加接近。做出「黄バカ」后,有着从诅咒中解脱的感觉。

——因为制作了「黄バカ」,之前一直被压抑着的能量终于得以释放出来了呢。
尾石 是的。在当时,shaft并不像现在这样引人注目,我们创作出的作品有种谁都没有看的感觉。时间紧张,也十分混乱,年轻的制作现场有的只是干劲。一点也没有考虑周围的工作室的事情,在shaft这一与世隔绝的空间进行工作,反而很好。

——正因为有着“也许谁都没看”这种感觉,反而产生了“要做给你们看看!”这样的想法吗?
尾石 嗯,是不是这样呢?虽然我确实有忘我地工作就是了。不过,也因为「黄バカ」而尝到甜头、气势高涨。『不可思议的教室』放送开始之后,得到了相应的评价,我十分开心。得到观众的称赞十分开心,不是会想要得到更多的称赞吗?新房先生完全放手,任由我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我也成功做成OP在电视上放映,我感觉到无比幸福。

——虽然说了得到喜爱很开心,但还是朝着过激的方向前进了呢。
尾石 在我的内心中,确实存在着像破坏冲动一样的东西。应该说这也有成为创作的能量的时候吗……「ルーレットルーレット」中,玲的裸体上打出WXY的字母那块,我做的时候相当有兴致。虽然因为新房先生并不喜欢低俗的东西,眉头都皱起来了。在做着使裸体透明看到骨头时,我越发地乐在其中了。

——那「少女Q」中让角色一分为二呢?
尾石 那里并不是因为破坏冲动,是我对科技的印象。完全没有想去对角色做残酷的事情,不如说是我太过于喜爱角色才割把他们开来的(笑)。

——原来如此(笑)。因为是高科技,所以蕾贝卡才带着耳机呢。「ルーレットルーレット」的主题是什么呢?
尾石 虽然OP围绕明确的主题进行制作的情况比较多,但是「ルーレットルーレット」并没有明确的主题。这可能是我做过的OP中最让我苦恼的一个了。

——是「黄色いバカンス」版本升级的感觉吗?
尾石 是这样的。我看了汉斯·贝尔默的球体关节人偶,觉得这样真好啊,因为这样的契机做出了大家乱糟糟地合体的部分。特别是没有概念设计,是我看了觉得很帅气想做成影片才做出来的。


——关于「少女Q」您是怎么想的呢?
尾石 基本上从事创作工作的人,一生都会被在青春期影响了他的东西所束缚,或者说以那个为坐标轴进行创作。于我而言,那就是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那阵子流行的亚文化。比如说,大友克洋的『AKIRA』的装帧之类的。首先,漫画有那么大的开本就极具冲击。而且,里面粗糙的粒子的印刷也很帅气。接下来还有YMOart work。从这些东西上受到的影响,很直接地表现了出来。「黄バカ」和「少女Q」中有着对应着制作出来的地方。「黄バカ」中贝琪被扩大,成了印刷品的墨点,而一条在墨点之中。「少女Q」中则是贝琪缩小增殖变成了一条。另外,「少女Q」中吉成曜作画的精彩显得格外突出。

——是贝琪在彩带中行走的镜头吗?
尾石 是的,是的。草原的时候,是以有些吉成特有的有机特效的感觉画出来的,但是我觉得不对,让他改成了现在这样无机的印象。

——谈论shaft的历史的话,存在着很冷酷、无情的一个时期,而这一时机便是以『PaniPoni』的OP为开端。
尾石 嗯……是这样吗?不过,如果只是一味地冷酷的话,我是受不了的。所以,我一直都想着既做着酷的东西,也要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戴着太阳镜倒着波本酒听爵士乐这样子的东西,我是有点受不了的。

——原来如此(笑)。是想做既要时尚、酷,也要加入笑点这样的东西。
尾石 是的。果然我还是喜欢这样。“在镜子前装模作样,镜头后拉,下半身原来穿着短衬裤”这样的就很好。


OP第一弹「黄色いバカンス」。70年代迷幻音乐为概念。鲜艳的色彩使用、加入实拍的鲜明印象成为了话题。角色的脸变成实拍的水壶等,动画与实拍组合而成的实验性的独特的画面十分帅气。蕾贝卡的眼睛变成花轱辘轱辘转动的镜头尤其让人印象深刻。这是60年代流传至今的RENOWNCM为印象制作的。另外,摇晃staff的字幕、与画面配合改变颜色等,连文字都作为画面的一部分进行设计,可谓是看点满满。多彩的配色、字幕的设计、使用实拍的画面制作,「黄色いバカンス」可谓是充满了尾石演出的原点的OP

OP第二弹「ルーレット☆ルーレット」。角色合体形成的荒诞的画面,冲击力巨大。人体组合的样子,正文中也有说明,灵感来源于汉斯·贝尔默的球形关节人偶。随着镜头切换人数也逐渐增加,合体不断升级的样子让人愉快。传达出了『PaniPoni』这一作品所特有的超现实的风味与角色们热闹的氛围。虽说是玩笑,DVDBOX的特典中收录的NCOP中,追加了蕾贝卡的下半身与震动的河豚(ふぐ)重叠的画面。这便是尾石自己所说的“究极低俗”的neta:“しびれふぐ”。(しびれ意为麻*痹的,ふぐ可能指代女性下体,有说法称しびれふぐ为早期飞机杯的隐语,另外该词汇也可见于AV等的标题之中)


OP第三弹「少女Q」。概念为科技。打出了角色切成两半的冲击性的画面。配合科技风曲调的镜头切换,有节奏地变形的文字感觉很棒。另外还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恶搞。蕾贝卡堆满画面的镜头,印象来源于YMO的专辑「増殖」的外封。3个细长的姬子的镜头,灵感来源于YMO的专辑「テクノドン」。另外,蕾贝卡在丝带中行走的场景,食指从贴在额头到指向镜头的pose,是爆笑问题中太田光的名为“ピップ”的一发技。而手心贴在脸上的pose则是宫尾すすむ的“Hi!”的neta。这貌似是负责原画的吉成耀加入到原本分镜上的动作之中的。还有些更为细小的neta,画面边缘计数着的数字,有些可以形成谐音梗。都的镜头是「都、無視無視」=「3856464」。6号的镜头是「6号さんよい子」=「653415」。「少女Q」在图形的影像设计之外,还加入了大量的恶搞和小neta,成为了『PaniPoniOP的集大成之作。

评分

参与人数 4战斗力 +4 收起 理由
Troll☆Star + 1 好评加鹅
spring_VOV + 1
水里捞鱼 + 1 楼主辛苦
lotatus + 1 干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444334
也上传到b站专栏了,之后都会同步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因为新房先生并不喜欢低俗的东西,眉头都皱起来了。


我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PPD的几个op确实经典,插入曲和ed也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shaft真是充满了才气,2011年-2014年是巅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0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包王 发表于 2020-6-17 00:58
当年的shaft真是充满了才气,2011年-2014年是巅峰啊……

小圆是巅峰了,不过我更喜欢再前面一些的shaf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fredXC 于 2020-6-18 21:10 编辑

2. 『魔法老师涅吉!?』OP

取材:小黑祐一郎·赤城早苗  构成·执笔:赤城早苗  取材日:2011.6.21   取材场所:东京·杉并区  shaft

连载的第二回是回顾赤松健的人气漫画改编动画『魔法老师涅吉!?』的OP。将作为女主角的31位女学生用冷酷的视觉印象描绘出来的感性的闪光一作。系列前期的黑白版本、系列后期的彩色版本,包括TV用的暂定版在内全部5种模式的OP都由尾石亲手负责。

——「月刊animestyle」的第一期您已经看过了吗?
尾石 还没有……实在是过意不去(笑)。不过,我单纯地十分开心。前一阵子还把书给父母送去了。

——真是个好消息,您能开心再好不过了。
尾石 不过我觉得还能再讲点好东西。这次是讲『魔法老师涅吉!?』的OP是吗?那时也是在十分紧张的时间中制作出来的。现在回想起来,总之就是很辛苦呢。

——因为是在有了前作『不可思议的教室』的成果之后,所以是以“下次也要做给你们看看”这样的势头做出来的吗?
尾石 并不是,完全没有这样。我基本上不会变得这么嚣张。大多是“下次要怎么做”或者“可以做吗?”这样不安的情况。因为在shaft制作之前已经有了XEBEC制作的『魔法老师涅吉!』这一版本存在,从这个角度上讲不是会稍微缺乏新鲜感吗?这也会让人觉得可怕。因为有着可以让人进行对比的作品存在,从起点处就被扣分了。接着就是听OP的曲子了。是首角色一直在说话,除了副歌部分没有歌的特殊的曲子。这时我就在想到底要怎么做呢。果然想做出和『PaniPoni』不同的东西的想法十分强烈。『PaniPoni』的影像是以平面来进行制作的,所以做『魔法老师涅吉!?』的时候最开始想的就是“要从立体上来看”这点。唯有“拥有空间的影像”这一方向是从开始就决定了的。

——新房先生有给出什么指示吗?
尾石 只有一点。因为歌曲自身是“既有歌,又有话”这样奇特的构成,所以提出了“希望系列的前半是使用话语的黑白影像,到了后半变成使用歌曲的彩色影像”这一指示。黑白影像和彩色影像都要让人看。我实在是什么都想不出来。听着曲子,脑袋中只浮现出了正统派的动作影像。在副歌部分进行魔法咏唱,魔法阵显露出来……

——有着帅气的pose呢。
尾石 是的(笑)。最后背对地球大家摆出决定pose,类似这样的。『魔法老师涅吉!?』要是这样的话,实在是会变得很糟糕吧。从这之后开始,每当我探寻制作灵感的时候,就反复听着曲子在街头漫步。『PaniPoni』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做过呢。去了神保町,游览古书店的同时寻找着有没有可以作为印象的要素。

——具体的想法出现是因为什么契机呢?
尾石 『魔法老师涅吉!?』的TV版之前,我们做了『魔法老师涅吉!?·春』这部OVA。在画原画的时候,总觉得角色太多记不过来。然后就通过与学号对应“8号·神乐坂明日菜”、“2号·明石裕奈”这样的方式进行记忆。因为有过这样的事,在某个时间点,“用学号而不是名字来称呼角色”这样的OP的印象在我的脑海中突然闪过。在角色的身旁,漂浮着“No.08”或者“No.16”这样的数字。有了印象之后,便是检验是不是真的可以这么做了。因为我在制作影像时总是印象优先,所以要寻找能让自己接受的附加资料,把想到的影像全部看一遍。看了ITC的《密谍》之后,“我想到的印象好像可行,”终于能够决定下来了。

——连接着数字是吗?
尾石 要怎么说呢……ITC的冷酷的气氛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OP中有着木乃香与刹那手指在课桌间缠绕在一起的画面,那也是来源于『PaniPoni』引用过的汉斯·贝尔默的印象。贝尔默的照片中有着切除肉体的一部分十分性感的官能作品。那十分帅气,我很喜欢。ITC中也有着这样的发现。我想要做出角色身处于硬质、冷酷的世界观中的影像。从『魔法老师涅吉!?』的时候开始我就在思考,要如何以这样的印象为基础创作出故事。既是节目的OP,作为一分半的影像作品也要同时成立……虽然这是一部学园作品,但我自己不怎么喜欢学校。高中时有着“难道这种生活要永远地持续下去吗”这样消极的印象。或者说是灰色的印象吧……这正是『战区88』中风间真的“还要多少天才能出去”那样的感觉(笑)。正因为有这样的情绪,我觉得课桌所组成的客体(objet)就像监狱一样。所以这个OP是“即便身处监狱之中,也要将其打破”这样的剧情。像这样的事情,我为了使自己的印象正当化想了很多呢(笑)。

——使用了大量的课桌原来是为了创造监狱的印象啊。其他还有什么吗?
尾石 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意识到舞台之类的,这些都没有。刚才说过的从平面转为立体这点。然后就是(使用课桌)简单地组成各种场景效果就很好了。还有,课桌是沿用的『PaniPoni』时做的CG(笑)。用来制作冷酷画面也很合适。虽然想着做了试试,果然在紧张的工期中让那么多的角色登场实在是困难。最初设想的是彩色版本的完全版。虽然没有表记,吉成(曜)画了相当多的原画。无论怎样都想让他来做,非常强行地把他拉来了。

——吉成先生可是GAINAX的主力原画师呢。是怎么与他相识的呢?
尾石 他是我GAINAX时代的熟人。吉成先加入GAINAX,在他之后我才加入并与他处好了关系。最初他的座位在我旁边,因为喜欢上妻(晋作)先生,我们热烈地谈论了很多。当时,他的才能十分惊人。那家伙在说话的同时画出的草稿都好到让人受到冲击。让人不由得又看了一遍。我成为演出之后,时常拜托他画原画。『人造人009 THE CYBORG SOLDIER』的时候,请他画了原画。我觉得在画得好的人当中,也有理解力好坏之分,他属于理解力十分好的那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演出想要的效果。我想『魔法老师涅吉!?』应该是吉成画的镜头数最多的OP了。真的是帮了大忙。集体行走的镜头、鸣泷姐妹拍手的镜头、明日菜和涅吉奔跑的一系列镜头全部都是他画的,最后从突破课桌的镜头也是。另外,只有手和脚的静止镜头也是请他画的。即便是这样的静止画面,也能感受到他的品味在闪耀着。
——不愧是他呢。
尾石 在电视上播出时也有没能赶上的画面,所以一开始做了TV用的暂定版。(暂缺的镜头的部分)用角色在排满的课桌上摆出了“マンボ”的画面进行代替。虽然没有什么意义就是了。

——那个……好像在听之前就知道会没什么意义了。
尾石 啊,是这样吗?隔几个镜头会时不时地加入人摆出的文字,摆了个“マ” ,又摆了个“ン”。下回会摆个什么呢,会是不能放送出来的词语吗?正这么想着的时候原来是个“ボ”。是个毫无意义的答案呢。虽然会让人疑惑到底是“チング”还是“マンボ”呢

——原来如此。超出预想的没有意义呢(笑)。
尾石 (笑)。然后第19话,不是有迷你角色版本的OP吗,只有那回自己完全没有参与,是大沼(心)先生利用素材制作出来的。迷你角色版本中,人物组成了“スカ”的文字,“マンボ(mambo)”与“スカ(ska)”是作为两种音乐的种类可以联系起来感觉似乎有些意义真是太好了(笑)。我制作的OP有黑白3种、彩色暂定版和彩色完成版共5种。

——OP中有着露出腿、裙子掉下来的镜头,但是无论在原作还是正篇中都没有这样的品味。前面说的“マンボ”也是这样。
尾石 是这样的呢(苦笑)……我的性格如此,不加入点黄段子之类的无意义的内容进去就不舒服。之前谈论『PaniPoni』的时候也说过,如果只是一味地冷酷的话我是受不了的。心里总会痒痒的。

——虽然很喜欢冷酷的影像。
尾石 只是冷酷的话,会很痛苦的。像“我很帅吧”这样的,我真的很讨厌。我想为了能够客观看待作品,必须要加入笑点。

——我也想听您讲讲彩色版本相关的内容,配色是有意识到漫画杂志的氛围吗?
尾石 是的。我想做出印刷物那样的质感。比如说,我想表现出网点的差异感。我一直觉得,动画的色彩相较其他媒介有着多年的落后,纸媒的色彩的品味要胜于动画。动画的色彩为什么这么老土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我尤其讨厌的是数码中的#000这一纯黑色。美漫风的影像中BL影完全变为黑色,这种我也不喜欢。实际的美漫印刷在纸上时稍带点灰色,并不是完全的黑色。正是这样的色调才显得帅气,变成完全的黑色就不对了。总之要将黑色从画面中完全排除,我的这种想法十分强烈。当时,我凭借着想将自己感受到帅气的印刷的色彩用在动画上的想法,制作出了彩色版本。虽然是动画,色彩却是印刷品的,是这样的印象。

——这回再次回顾了『魔法老师涅吉!?』的OP,您有何感受呢?
尾石 嗯……现在来看的话当时真是十分努力了呀。不管怎么说,即便只有女子高中生的肉体这一元素作为画面来说不也已经很好了吗。虽然我现在这么说,当时也有想过到底是不是这样(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十分开心的。果然,我想要做漂亮的东西、美丽的东西。不限于『魔法老师涅吉!?』,我不想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放入画面中。我对于“不喜欢的东西”出现在画面之中有很强的抵触感,想纯粹地只以自己觉得好的东西进行构成。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些吗?

评分

参与人数 4战斗力 +6 收起 理由
pyjq + 1 好评加鹅
落日六号_ + 1 好久没见过尾石达也了
xingenge + 2
pgain2004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魔葱的OP着实不错,但正片怎么就搞成了那种sh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2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非常喜欢那个o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icewolf01 发表于 2020-6-18 21:32
魔葱的OP着实不错,但正片怎么就搞成了那种shit……

不知道,也没看到有访谈提到,不过我还蛮喜欢的,虽然可能是童年加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魔葱动画挺好看的,当时我漫画动画真人都看过去了,动画里要说不好看的还是第一季,后面接受一下那种风格就觉得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fredXC 于 2020-6-20 11:26 编辑

3. 『再见绝望老师』OP
取材:小黑祐一郎·赤城早苗  构成·执笔:赤城早苗  取材日:2011.6.21   取材场所:东京·杉并区  shaft
2007年播出的『再见绝望老师』是尾石的OP导演受到关注的代表之作。OP被制作成使用了文字neta的实验性影像的“暂定版”与加入了カストリ杂志风的刺激性印象的“正式版”。这异于原作的先锋派影片,是开辟了『再见绝望老师』崭新世界观的杰作OP。
(カストリ杂志日本战败后以出版自由化为契机,大量发行的大众向娱乐杂志,劣质低价,多为色情、猎奇内容)

——连载的第三回主题为『再见绝望老师』的OP。慢慢地我发现到,这个自作谈,可能是将以做出做出帅气、冷酷的影像为人所知的尾石,意外地中意于无意义的事物这一点公之于众的连载也说不定呢。
尾石 哎呀,这可就遭了呢(笑)。

——让这点为人所知的是『绝望』的“文字版”OP吧。文字主要是从网上复制粘贴的名文集是吧。
尾石 是的。说真的…我也在想,是不是在时间紧张时我脑中的灵感反而会更加明晰呢?

——虽然本人这么说有点怪怪的,是的(笑)。
尾石 是这样的(笑)。也有让我不能接受的话呢,新房(昭之)先生说了:“比起彩色版,文字版的OP要更好呢。”最初被这么说的时候我都无语了。“文字版”可是OP完全赶不上的时候、为了撑过1话而匆忙做出来的。

——大概做了多久呢?一周时间?
尾石 没有没有,大概……一晚?

——包含文字的制作时间在内?
尾石 是的。我一个人在Photoshop前吭哧吭哧地进行作业时,心里有什么东西好像降落下来了(笑)。“就是这个了!”“多么美妙的想法啊!”我的情绪变得十分高涨,一口气做出来了。虽然实际上只是把文字复制粘贴进去就是了。

——哈哈哈哈(笑)。复制粘贴时还加入了空字了。
尾石 真的是想保持原状做出来的。被人说了吉野家之类的不可以写出来。虽然向制片人森山(敦)先生发邮件让他检查neta,当时已经有两回想不出neta了呢。把“想看蛯酱、萌酱、优酱的猫斗(catfight)”(应该是指蛯原友里、押切萌、山田优,3位都做过『CanCam』的模特)发给他后立刻被回了“不行”……让我感到十分羞耻。

——(爆笑)。
尾石 我只是单纯地把自己的愿望写进文章中了,仅此而已(笑)。再没有比没有意义的neta被人否决更加让我羞耻的事情了。这样痛苦的事情依然残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文字版”是先准备角色表,然后复制粘贴文字,在旋律合适的地方进行切分这样一套流程吗?
尾石 是的。副歌部分文字的显示速度逐渐加快。字幕读不过来啊!是这样的neta。实际上本应从第2话开始就替换(为“彩色版”)了的,但因为没赶上又匆忙做了“文字版”的第2版、第3版。文字版做出来时新房先生就很中意,最终回又换回文字版了。但是想不出要说的内容,中途写上了“大家看得开不开心啊?”变得好像是我在说话的感觉。

——虽然shaft现在依然在使用黑板neta,让staff自由地写字,但我想再也找不到其他像这种程度露骨的个人说话的例子了。
尾石 是这样的。贯彻到底就会很强。

——最后符合最终回的结束方式很好。
尾石 “承蒙大家关照了”这句是井上顺的话呢。因为已经是最终回了所以用了些简单的neta。

——「軸ブレ(人として軸がぶれている)」的歌词里的主人公,有着neet或家里蹲的感觉,明显不是望呢。可是,歌词的主人公与网上复制粘贴来的文字有着十分同步的感觉。
尾石 那只是偶然地十分合适。“彩色版”要与歌词更加不符了。虽然与连载第一回说的事情有所矛盾,『绝望』的影像与歌词可能并不是很搭。不过,“彩色版”是有意识到大贤(オーケン,大槻贤二)来制作的。我很喜欢大贤的。虽然没有热衷到足以自满的程度,但我和阿守(モーリー,守冈英行)也有一起去过筋肉少女带的现场。我也说过“做『绝望』的话能请大贤就好了”这样的话,所以主题歌决定下来的时候高兴地不得了。

——也请讲讲彩色版OP的构想吧。最开始是从哪里着手的呢?
尾石 与其说是OP,不如说是开始做『绝望』时,最让我苦恼的便是“上吊”这一题材。当时我是个自杀否定论者,就算将上吊作为噱头对待,都让我有很强的抗拒感。但是要做『绝望』的话,不将上吊作为噱头对待就不行。这让我十分苦恼…另一面,我也有着“不上吊的话『绝望』的OP就不能成立”这样的想法。“要如何将上吊正当化呢”这点是最为困难的,决定在副歌部分上吊便是最初的着手点。

——与以往的OP不同,这次并没有让全部角色都出场。
尾石 是这样的呢。OP的剧情是以可符香是“世界的创造主”的印象创作出来的。望十分放荡,对女人做出了残酷的事情,但最终栽在了女人手中,还是无法从可符香手中逃离。即便死后转生,男人也永远无法反抗女人,是这样的剧情。紧缚和最后的脐带,都是“用绳索相连”的表现。虽然紧缚体现出强烈的男尊女卑的印象,但是在OP中是配合“最终,男人还是被女人束缚着”这一层意思使用的。

——用绳索相连,使用的是上吊时的绳子呢。
尾石 是的。“要如何将上吊正当化呢”这件事最开始就有了。

——原来如此。是反过来得出用绳索相连的呀。最先有了上吊的绳子,然后构想要画出什么用绳子相连呢,最后得出了“男人被女人束缚”这一剧情。
尾石 是这样的。不过也仅仅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让自己接受而追加的理由罢了。接下来,果然还是想做出60年代先锋派的氛围。既然是由大贤唱的话,我就想要将カストリ杂志的印象加入影像中。粟津洁这一设计师所制作的寺山修司舞台剧「犬神」的海报中,有着在人脸上盖上印章的画。我想将女学生完全记号化,便借用了这一想法。确定下印象之后,便是寻找引用粟津的理由了。我在学生时代很喜欢YMOYMO的歌曲中有着引用了戈达尔电影标题的乐曲然后在我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粟津也制作过戈达尔的海报。就这样寻找着关联,逐渐开始觉得自己想要这么做是必然的事情。从这一层联系延伸,我又加入了摄影家细江英公和涩泽龙彦(这位是小说家)等当时有影响力的先锋艺术家的作品的恶搞。

——原来如此。
尾石 接下来就要在里面稍微加入噱头了。开头出现了很多文字的地方,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写的都是些“ボンボンバカボンバカボンボン”之类的无聊的东西。比如小泉今日子的「ヤマトナデシコ七変化」的歌词之类的。“0721”这一数字其实是“自(オナニー)慰”的意思。OP是我和数码操作员酒井(基)先生两人一直闷在单间中进行作业的,因连续不断的作业而焦躁起来的酒井先生对我一顿臭骂:“为什么我非得陪着你オナニー啊!”我就回他:“那我就オナニー好了!”然后就把“0721”加入影像中去了。到处都有加进去的镜头呢。

——真是前卫啊。
尾石 另外就是,果然作监阿守在彩色版中的工作干得很棒。望的脸不是和本篇中完全不同吗?我说了“请画出和本篇完全不同的帅气的望”之后就完全交给他了。我想是那家伙的话绝对能做得很好。并没有制作OP专用的角色表,是即兴画出来的。

——表记新房先生的部分,背景的久米田先生的照片引起了话题呢。
尾石 把那张照片当作是新房先生的人很多呢。

——“竟然在OP中放出自己的照片,这是什么样的监督啊。”也有像这样误会的人呢。那是故意引导别人误会吗?
尾石 是的。(观众)会不会误会呢?我在制作时这么想过,也和新房先生沟通过。新房先生说了“也可以这么想。”我想:“那就是可以了。”所以就使用了。一开始,为了拍摄(久米田先生的)助手前田先生的照片作为背景的和尚使用,前往久米田先生的工作室进行摄影。在那里见到了久米田先生生前葬的照片。把这照片给借了出来,我想:“这么一来OP绝对能行。”像这样没有预想到的地方向好的事态发展,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很多。
尾石的分镜并不是画在专门用纸上,而是在白纸上灵活地画出来

——『PaniPoni』是pop作品,做出了更为pop的OP,『魔法老师涅吉!?』的OP则是与本篇稍有距离但朝着作品世界发展。『绝望』的彩色版OP极大地偏离了原作,但本质却十分接近于原作,这一点非常有趣。原作中虽然有着好像很前卫的道具,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前卫。
尾石 您这么说我很开心。实际上,这个OP包含了最终回的neta破坏(ネタ潰し,事先预测作品后续并公开发表,使作者难以使用这个neta)。『绝望』的最后,感觉是以“(作品的世界是)可符香创造的世界”结束的样子,所以稍微有点“这个neta不是被我破坏了吗”的想法(笑)。还有就是阅读原作的时候,觉得“望就是太宰吧”,有着不会偏离这一点的自信。有了大贤的曲子,有了久米田先生的漫画,仅有这两样也能成为相当亮眼的影像。

——我想对于尾石先生来讲,创作『PaniPoni』和『魔法老师涅吉!?』的时候应该也是相同的情绪,但更引人注目的还是『绝望』呢。
尾石 是这样的呢。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有着很好地反响的作品呢。因为日程上的原因没能参加『绝望』2期,实际上我已经构想好了2期OP的剧情。可符香她们变成了老太婆呢。

——老奶奶吗?
尾石 白发苍苍还穿着和服。然后脸依然是印章。成为老太婆的女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向着望猛扑过来。望几乎要把只对年轻姑娘感兴趣说出口来,毫不留情地对她们又踢又打,我想拍成这样地格斗影片。引用了林芙美子的「花の命は短くて」。

——真是过分(笑)。
尾石 (笑)。但是最后反而被还击,逃亡之后还是上吊了。然后再一次转生到子宫之中,结束。最终是“结果还是无法胜过女人”这样的剧情。这样1期与2期对应,能够实现的话我就满足了,可惜这个neta永远无法使用了呢(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泥潭也不能打オナニー,b站也不让打,反复改了好几次,终于把我的文章给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到了我最关心的环节:绝望先生2以及之后的op是不是在动画组已经知道漫画结局之后才制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点半 发表于 2020-6-20 12:34
终于到了我最关心的环节:绝望先生2以及之后的op是不是在动画组已经知道漫画结局之后才制作的? ...

应该是通过气的吧?等我买的绝望先生全书到了看看有没有提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0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望先生还有这样的制作秘辛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fredXC 于 2020-6-22 22:34 编辑

4. 『向阳素描』『向阳素描×365

取材:小黑祐一郎·赤城早苗  构成·执笔:赤城早苗  取材日:2011.9.20   取材场所:东京·杉并区  shaft

0708年播出的『向阳素描』(1期)、『向阳素描×365』(2期)是尾石达也确立了现今演出风格的作品。1期开始就负责了版式制作(フォーマット作り)与美术设定,将实拍、色彩帧、连续快速的镜头切割等手法组合在作品之中。本作也投入了尾石自身特殊的情感,让我们探寻当时的制作计划与心境。


——『伤物语』的消息已经发表了呢。主页上也上传了预告片。
尾石 是的。虽然只是1分钟左右的短片,时隔很久再度制作稍有点找回手感的感觉。

——本篇也在同步进行之中,让人十分期待呢。那么让我们进入『向阳』的话题吧。似乎是在『魔法老师涅吉!?』TV版的中途,匆忙地决定要参加『向阳』的制作。最初交给你的,是作品的版式制作吗?
尾石 嗯,从结果上来看是这样的感觉。播放两个月前,突然说要做『向阳』。这个阶段什么都没有。时间、人设表、美术设定都没有(笑)。新房(昭之)先生也还是没有确定下作品印象的状态。说起来,好像说过“想做成高野文子的漫画那样的画面”。就这样匆忙地让我负责美术设定了。那阵子,因为积累了『PaniPoni』和『魔法老师涅吉!?』的经验,自己正处于绝佳的状态。所以,作品的启动阶段就参与进来的话,我想绝对要让作品染上自己的色彩。1期虽然上面还有系列导演(シリーズディレクター,series director,实际表记为チーフディレクター,chief director)上坪(亮树)先生在,但我没有与任何人讨论,一个人不停地进行美术设定的制作。『向阳』中的小物是直接将照片贴进去的,这也没有和别人商量,是我擅自做的。

——第1话是上坪先生的分镜·演出回呢。从1话开始房间里的小物就是用的实拍,原来那不是上坪先生的意图吗?
尾石 是的呢。那是我自己决定的:“这样一定能行!”作为这么进行下去的结果,后来现场变得一片混乱……包含这样的事情在内,制作『向阳』时真的是干劲满满呢。负责美术设计本身就让我十分开心了。『向阳』是以向阳庄为中心展开故事的,美术以自己的喜好进行设定,画面不就会变成自己印象的样子了吗。在准备阶段的2个月中,我画了美术设定与1话分镜。虽然是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作业,但我真的十分开心。

——美术设定是彩色制作的吗?
尾石 是的。门要做成五颜六色的之类的,兴致十足地作出来的。虽然原作是“热诚的四格漫画”,但我充满了“要做得十分尖锐”的野心。

——啊哈哈哈(笑)!
尾石 当时,我受到60年代前卫艺术活动家的作品的刺激很大。

——是美术还是电影?
尾石 是美术。看了达达主义等活动家的作品,有了“我也要做出这样感觉的影片啊”的心情。然后在我阅读原作时,设想着只在向阳庄的4位女孩之间成立的世界。某种意义上也是世界系的系谱吧。思春期的女孩特有的,世界以自己为中心存在的感觉……像是不去描写与四人无关的任何事物,我想做出这样幻想的作品。然而,一开始被说了“禁止使用文字。”字幕对于TBSNG的。我在那之前经常使用字幕,这让我抱着脑袋相当苦恼。苦恼到最后,开始加入作为装饰的记号性的画作为文字的代替。比如行走的时候就会出现漫画符号之类的。不过,中间的话数开始字幕的使用也解禁了。新房先生自己也说出了,“果然没有字幕很讨厌呢。”(笑)不过多亏了最初的限制,让我发现了新的演出的方向性。还有,提到关于记号的演出我想到了,第2a part有由乃进入洗手间的场景,门关上的下一个镜头加入了色彩帧。冲水声的下一个镜头是从洗手间出来的画面,中间的色彩帧是黄色的。虽然这回是黄色的,也有是茶色的时候,每月一次还会变成红色。

——真是恶劣啊(苦笑)。
尾石 是啊(笑)。我想这是个很精彩的neta。结果遭到了staff们的强烈反对,虽然除了黄色以外我也没加入其他颜色。回想起了像这样玩弄色彩帧的事情。我想『向阳』1期的第2话,是我明确地认识到与现在的工作相关的演出做出来的。做出后的手感也很好。虽然有着“做出了精彩的一回”的感觉,第2话播完后上网一看,反应出人意料地很差。

——啊哈哈哈(笑)。
尾石 和第1话的味道完全不同,该说是抗拒反应很强呢,不如说是一个称赞的人都没有,全部都是否定意见。我被打击到了。自我感觉很好的影片完全不被人接受的打击很强……但即便是现在,我还是觉得第2话很好。

——切镜方式也很尖锐呢。比如在色彩帧中啪啪地插入漫符来表现行走的状态,这种省略的方法也很棒呢。
尾石 从第2话开始,我有意识地将所有的时间、素材都作为“组件”来对待。以将组件拼装起来的感觉进行影片的制作。虽然现在我觉得,只要在讲台词,就算播放的所有镜头都不同,作为影像不也成立吗?

——只要台词跟着剧情,即使播放着的是别的画面也没有问题,是这个意思吗?
尾石 是这样的。但是这么做的话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就很困难了。只有选出“这个场景的话就没问题了”这样的地方才行。第2话的话,细节部分我都有设计到,因此成功做出了染上自己色彩的影片。就结果而言,『向阳』系列的演出比起第1话,更多是沿着第2话的方向前进的。即便参与的话数不多,只要能留下强烈的印象的话,我想作品就会朝着这个方向转变。

——2期的首席导演(チーフディレクター,实际表记为プロダクション・ディレクター,production director)是由尾石先生您来担任的呢。
尾石 严格来讲2期是没有首席导演的。我的参与方式同『化(物语)』比起来完全不同。只是新房先生除了开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家办公的,所以没有守着现场的人。上坪先生留下的空缺我必须要填上,我抱着这样的念头拼命工作了。设定相关的工作自然由我和人设伊藤(良明)先生两人负责。我们直到交付之前都在进行rush,一心想着要通过retake。我们就这样工作来提升影片的水平。但是,并不是到分镜都由我来修正,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也积累了挫折。虽然有些自虐的感觉,但进行的基本上都是些杂务一样的作业。作品中的看板或是副标题的画面之类的,一味地做些细小的素材。不断地做着设计类的镜头,一直到对话框里的文字都要我打进去。向阳庄里实拍的小物,都是用我的私物或是向staff借来的物品拍摄照片贴进动画中的。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作业我也感觉十分有充实感。说真的如果能更多地参与分镜工作就好了,但是我被要求负责设计方面,忙于幕后工作。

——有时会见到将由乃的戴着的×形发饰用作由乃的记号的演出,那是由哪位率先使用的呢?
尾石 那是新房先生的主意。那个时期,与我使用漫符的相同,新房先生也倾心于记号化的使用。双方互不相让竞争着的感觉。虽然由乃一般被人称呼为“由乃亲”,将发饰摘下的话宫子就会叫她“由乃”呢。看到这,新房先生就会讲,难道这个发饰就是“亲”吗。

——“亲”(笑)?
尾石 发现了摘下发饰就变成由乃,戴上发饰就变成由乃亲。虽然苍树(梅)老师听了说“并没有这样的事哦”,但我还是觉得这个neta十分有趣。那时和新房先生朝着同样的方向呢。我十分开心呢。

——1期的第2话,当时看到了实拍的料理后受到了冲击。
尾石 实拍在『PaniPoni』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了,但是在『向阳』中成为正式的风格实在太好了。第2话是我至今为止的演出回中,最为投入感情的一回。尤其是最后由乃她们跑上山顶、烟花升上天空的场景,我最为喜欢。当时我还疑问演出有没有将夏日终结的冷清感之类的夏日感给表现出来,现在来看的话做得很好。不限于『向阳』,最近我觉得最为重要的,便是将应有的气氛再现出来。跑上山顶那部分,我是想配上瓦格纳的「女武神的骑行」这首古典乐的,但没能顺利实现。

——普通地想的话,『向阳』是部很容易做成温馨、柔软的影像的作品。结果拍得很尖锐、某种意义上是无机质,是因为有“用这个素材做出那样的演出很帅气”这样的意识吗?
尾石 是的呢。阅读原作的时候我心中就有明确地看到(尖锐的印象)。想着只有这样做才行,结果之后被网上的评价给震惊到了。我还以为会大受好评的。

——不过,粉丝们对shaft产生“这就有些……”的想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尾石 啊,确实也有这个可能呢。

——之前也提到过,画面不怎么动呢。
尾石 第2话也是为了证明这点的一回呢。在那之前的shaft,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沿着动的方向制作动画的,我在那一话将“增加镜头数量,几乎都是静止画面”这一方**确立下来。我想将“这样也能做出动画”这件事展现出来。这一方**我原本只是用在自己的话数的,没想到shaft全体会向这个方向转变。

—— “静止画面多”、“食物是实拍”等引起了认为shaft动画偷工减料的批判。但是包括这些在内,您都是全新的意识来进行制作的是吗?
尾石 我心中是这样的。新房先生与上坪先生看了完成的影片后反响很好,都是“就是这个!”的感觉。那时的高扬感与之后观众的反应有着很大的落差。“本应是这样的啊。”这种感觉(笑)。

——现在所讲的内容,在shaft历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事件呢。那么,『向阳』2期第1话中,有着由乃剧烈运动的场景呢。这是对1期第2话被人说“画面不动”的回应吗?
尾石 嗯……(苦笑)嘛,算是吧。把“动起来”的部分给他们看看。我们也有着像阿部(严一朗)和今村(亮)这样的,有活力的年轻原画师。2期第1话于我而言是复仇战。主要是『向阳』1期第2话时,我感觉看到了“向阳风格”,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够做好。不过实际上,在制作2期第1话时,新房先生提出了“请做出更像实拍电视剧的普通的画面”这样完全相反的要求。
——也不要做的pop点?
尾石 是的。但是,我有种不无论如何把我心目中完美的向阳风格地做出来的话,一定会留下遗憾的感觉。所以,我拒绝了『俗·绝』(『俗·再见绝望老师』)OP的工作,埋头于『向阳』2期之中。『向阳』2期第1话,我想我已经做到了连细节部分都全部设计到地尽善尽美了。虽然也算不上“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就是了。

——哈哈哈(笑)。让你们看看没有偏离中心的样子,这样的。
尾石 对对对。不向那些大骂的人复仇的话,类似于这样的感觉。从这个角度上讲,制作时的动机也是与之前紧密相连的。

——“向阳风格”与第1话过剩的动作是有关系的吗?
尾石 这倒不是了……那是在赌气呢(笑)。那个时候,对“shaft尽是做些静止画面”的批判很强烈。我因为展现了增加镜头数的风格、使shaft的方向发生了转变,稍微产生了“这样下去可不行”的危机感。但是我自己果然还是喜欢这种表现手法。『化』也是在增加镜头数的方向上一路前进。真正的动起来的只是『向阳』2期第1话而已。不过,只有动起来才更有看点吧(笑)。

——还真是部考虑了各种事情的动画呢。比如动起来会怎么怎么之类的。
尾石 那是真的有考虑过的呢。『向阳』于我而言有着很深的回忆,是部怎么样都不能排除的作品呢。

——原来如此。如果没有『向阳』2期的话就会做『俗』的OP,这回还蹦出了这样让人在意的发言,那么下回就让我们听听绝望本篇的故事吧。


『向阳素描』素材
上图全部是尾石制作的作品内的素材。场景用漫符记号化的画面或者、粘贴了实拍的画面、副标题的画面等等。
尾石以游戏的心态写出的小小的文字也很引人注目。
1.将由乃记号化的符号。如正文所说,加上了“亲”(っち)字。
2.将实拍粘贴进动画的房间。
3.将行走的场景记号化的漫符。
4.左上“Rabbit”的下方有着小小的“sekine(关根)” ……
5.色彩缤纷、引人注目的向阳庄的门。
6.副标题的画面。右上角写着“ホッホケキョとなりの○○○くん”(薄煎饼旁边的○○○君)。作品中与之相对的“答え 晩ごはん”(答案晚饭)的画面也有登场。
7.沙英的原稿。这也是尾石手写后拍成照片的。
8.最上方的鲤鱼旗上,用罗马字写着“五月は子供の日で酒が飲めるぞ”(5月儿童节时可以喝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坪说过1期无疑是新房的监督作品,自己不过是辅佐;2期尾石说分镜都不给自己检查的,早期的新房应该对作品管得还是挺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分

参与人数 2战斗力 +3 收起 理由
小隐隐于自宅 + 2 好评加鹅
p3335158 + 1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fredXC 于 2020-10-4 11:59 编辑

5. 『再见绝望老师』
取材:小黑祐一郎·赤城早苗  构成·执笔:赤城早苗  取材日:2011.9.20   取材场所:东京·杉并区  shaft

本回询问的是『再见绝望老师』正片工作相关的话题。从字幕设计为首的设计相关的工作。并且,说出“在我自己的印象中,望是太宰治”的尾石,将会讲述自己内心中描绘出的『绝望』的演出方向。

——本回将向您询问『再见绝望老师』正片工作相关的话题。上回出现了“如果没有『向阳(素描)』2期第1话的话,就会制作『俗·再见绝望老师』的OP”这一让人在意的话题呢。

尾石 我当时真的是干劲满满呢。可是『向阳』2期播出时间快到了,所以没能参与。我怎样都没法兼顾多部作品呢。参与了一部作品的话,就没有办法同时考虑其他作品的事情了。而且,1OP「軸ぶれ(人として軸がぶれている)」颇受好评,再做『绝望』的OP的话,就不能做出糟糕的东西。我觉得在参加『向阳』的同时是无法做到这样的。『绝望老师』正片的话,即便只把一话的分镜演出工作做好,我自己的内心说不定也能痛快一点。

——您的这种不痛快感,我很是在意呢。您是以什么方式参与『再见绝望老师』第1期正片的呢?

尾石 一开始是新房(昭之)先生说要我负责所有的设计工作。这是我第一次负责用在海报上的主视觉图的构成呢。那是张绝望老师站着的画,虽然绘柄是由king(record)指定的,但之后的工作都交给我负责了,所以在背景贴上了鸟的图案。我从海报的上色开始投入制作,初期绝望老师他们和服的花纹都是由我制作的。

——啊,是这样啊!

尾石 是的。初期的和服都是我把花纹给制作出来的呢。和服的花纹是我用买来的千代纸和从布料店“冈田屋”买来的布料扫描之后组合而成的。1期还做了全员穿和服一回呢。

——是相亲回(第6话「見合う前に跳べ」)呢。

尾石 是的呢。副标题的图案也全部是我负责的。现在来想的话,字幕的文字什么的谁都可以打,但是1期的时候我只管遵从吩咐全部都是自己打进去的。比如“不要”、“因为是○○○”或是“恋爱开始需要些办法”。虽然只是不断地按照指示将文字输进去而已。就这么进行作业终究还是厌倦了,在一个字幕中输入了「やんこまりたい」。乍一看有些吃惊,实际上是Snakeman Showneta。虽然只是一瞬间会看错类似「おこめ券」的文字,但是新房先生却像鬼一样的发怒了。另外,我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做这个有意义吗?”的作业。比如和我讲了“希望给小林优的画上色,”我心想:“这做不到的吧。”(苦笑)使用小林优的画时,我将「仲良きことは美しき哉」、「咳をしても一人」等俳句毫无意义地搭配了起来。不过,输入文字意外地是项麻烦的作业呢。着手去做的话也会花费相应的时间。实际上,我想像『向阳』时一样,在更早一点的阶段进入正片的制作,从分镜演出开始寻找『绝望』的制作方向,但是迟迟不能进入分镜阶段。我也没有办法啊。

——那么,就是以OP和字幕的作业为主了。

尾石 是的。字幕与和服花纹的作业,普通地很有压力。完全没有画分镜的时间。每一话要制作30张字幕呢。但是我内心十分想做『绝望』的正片。因为我有着“想展现出战前的日本那样的氛围”的野心。能做出来的话就心满意足了,可是完全做不了。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想做成战前日本那样,指的是单纯的一话吗?

尾石 不,是世界观整体。

——“动画绝望老师讲的是战前的故事!”这样的?

尾石 对!类似于出现战后的暗市之类的印象。虽然战后的暗市不在战前就是了。

——哈哈哈(笑)。我懂的。

尾石 在我的印象中,望就是太宰治。所以,我想明确地表现出并非现代的氛围。会出现结核病疗养院(サナトリウム),也想描绘出奔跑着市内电车的过去的日本桥或是银座。我很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绝望』的视图。我自己担任分镜的那一话,本来应该演出也是由我负责的,因为有着种种事情回过神来已经降格为原画了(笑)。途中开始画原画去了,结果没有办法连演出都一并负责了。

——我先把结论说出来,您负责分镜的第12话,只有您自身的原画部分,展现出了昭和初期的氛围呢。

尾石 是这样的呢……只有这点,算是小小的抵抗吧。

——只有在前往学校的场景中,不知为何乘坐着路面电车,路上的行人是停战后的样子呢。

尾石 是的。还有路人都是做成了印章人(脸上都盖着印章),印章的名字也都加入了neta。写上了YMO的名字或是甲级战犯的名字。我心目中的『绝望』就是想做成充满了这种东西的作品。

——与「軸ぶれ」的OP土地相邻感觉的的印象吗?

尾石 是的。大概OP就已经用尽全力了吧(笑)。本来想全篇都做成自己原画部分的那样的。

——虽然OP的评价很好,但对于作品还是有些遗憾呢。

尾石 是这样的。没能做成自己想做成的样子。不过,『绝望』的风格确立下来后,比起1期,『俗』的1话3篇的构成我觉得要更好。『绝望』的时候,各种地方都很困难呢。只负责设计的话总归是有极限的呢。

——『绝望』在设计以外作品的色彩构成的部分占了很大比重呢。

尾石 是的。不过如果在较早的阶段做出前例的话,也许会有哪里变得不同。我当时抱着像制作『向阳』时“(其他的作品也)在较早的阶段展现出帅气的风格的话,系列整体不就会向不同的方向转变吗”这样的幻想,实际上没有变成这样。『绝望』做到最后,设计也只不过是设计,并没有到达决定作品方向的程度。如果连美设(美术设定)也做到的话,也许又会不同了。

——完成后的作品,并没有成为以美术风格来推动的系列呢。

尾石 是的。如果武内(宣之)先生参加『绝望』的话,我想在视觉上或许会变得更具特征一些。但是毕竟是持续了3期的系列作品了,只能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作品本身还是非常好的。因此在回顾『绝望』时,更加会变得只剩下“不行的自己”这样的话题。

——只有绝望了。

尾石 真的绝望了。

——我很想由尾石先生把绝望先生绝望的故事给做出来。

石 (笑)。

——很想看到深深的黑暗。

尾石 我初中时很喜欢太宰,那时就读了他的书呢。

——初中就读太宰有些早熟了吧?

尾石 是这样吗?读完「人间失格」后我号啕大哭了呢。沉迷于太宰的人,会将太宰投影到自己身上吧。所以说,『绝望』是一部能够描绘出我自己的印象的作品。……真的不是做着什么和服花纹的场合啊。

——哈哈哈哈(笑)。不过,如果这才是1期的话,不从脚本开始参与也许会很困难呢。

尾石 是呢……我负责的分镜中,虽然出现了太宰出生的家“斜阳馆”,但是完全没能好好用上。不过,即便连演出也由我负责的话,也不知道能不能使用背景好好地表现出来就是了。

——『向阳』的方向是由“尖锐无机质的感觉”向“流行又时尚”转变。『绝望』的话,我想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但一定要说的话,还是“前卫而又有和风的古式高雅的感觉”。也就是说,与流行或是无机质的感觉稍有些区别。

尾石 嗯……

——如果要展现出新的方向的话,就是OP那样前卫的氛围了吧。流行或者无机质,展现出格式的话便可以量产,但是前卫很难量产呢。

尾石 ……是这样的!

——一旦将模式创作出来,大家就会跟风模仿,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尾石 是这样的呢。所以现在对于『向阳』我有着“即便不是我也能做到嘛!(笑)”的感觉,稍微有些寂寞呢。

——对于尾石先生来说,『再见绝望老师』是一部除了OP外没能够尽到全力的作品呢。

尾石 是的。这之后的『向阳』也有类似的地方,因为是从幕后进行参与的,希望更多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制作,所以积累了压力。之后参与的『玛利亚狂热』也是这样。基本上都是作为OP要员,然后就是制作字幕了……这样的角色一直持续了一段时间呢。

——然后在那个时候,『化物语』的动画化的企划开始启动了。

尾石 是的。所以,我将那之前的郁愤都发泄在了『化』上。不过对于『化』,我觉得只做了文字的地方也很多,那一点也非常悲伤。

——下期的最终回,我们将询问发挥尾石演出真正本领的『化物语』的相关问题。
1.和服的图案

2.主视觉图

3.第12话尾石原画的镜头。加入了昭和初期的气氛和neta的印章人是尾石想通过『绝望』来表现的世界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4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AlfredXC 发表于 2020-06-20 12:52:37
应该是通过气的吧?等我买的绝望先生全书到了看看有没有提到过
今年久米田和神谷对谈节目中神谷问了这个问题,久米田一开始表示没说过,然后又说当时和新房聊了很多,可能在那期间说过。总之他自己已经记不清了。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4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fredXC 于 2020-11-21 17:48 编辑

6:『化物语』


取材:小黑祐一郎·赤城早苗  构成·执笔:赤城早苗取材日:2011.12.21  取材场所:东京·杉并区  shaft


连载的最终回是尾石的代表作『化物语』!本作中,尾石作为系列导演参与了作品的方方面面,这是部每个角落都点缀着他的审美的影片。可谓是将他演出风格、先锋派的画面创作贯彻到全篇的集大成之作。

——连载的最后,终于到讲『化物语』了。读了原作有什么想法吗?

尾石 单纯地觉得有趣。不过也觉得会很难。登场人物一直在讲话,要怎样才能做成影像呢……不过做出来之后再看,意外地很合适。虽然我是第一次对小说原作进行动画化,但是将文字转化为影像的话,也有着自由度高的好处。将漫画原作改编成动画时,无论怎样都会被漫画的画给束缚住,反而也会有很难办的情况呢。  

——我想动画在脚本阶段就对原作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整理,是以将脚本有效利用的形式做成分镜的吗?

尾石 西尾(维新)先生的小说,仅仅是台词就很有魅力,脚本上一个字都没有随意改动。所以基本上是不改动做下去的。但是,在间隔的部分有无论如何都想加入的台词,会在分镜修正时加入以维持平衡。  

——尾石先生的头衔是系列导演呢。

尾石 是的呢。不过我是在『化(物语)』启动之后稍微经过了些时间才加入的。最初是武内(宣之)先生和渡边(明夫)先生在参与。我参加进来的时候,武内先生已经进行到第五话左右的分镜会议了,从这之后我才了解相关的信息。大概那个时候,武内先生已经无法维持一边制作设定一边绘制分镜,所以才会让我参加『化』的制作。  

——在您参与之前分镜已将开始绘制了,也就是说尾石先生是以对这些分镜进行检查的形式进行工作的吗?

尾石 是的。最初是新房先生进行修正,之后我再来检查。  

——这之前的作品,都是将各话的分镜交给新房先生之后,再由他交给各话的演出,这次还要再经系列导演尾石先生的手一次。这样的进行方式和以前的作品都不同呢。

尾石 是的呢。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有了决定权。虽然只是从结果上看是这样……第一话黑仪从天而降的场景,新房先生最初的设想是,校园中有着巨大的塔这样更加跳跃的设定呢。可是我觉得巨大的塔这样的画面怎么看都不合适,改成了从螺旋阶梯上落下。就这样在各种地方提出意见。所以,最终新房先生完全交付于我,我得以在很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说到我的演出,人们往往只会想起文字或者实拍中过剩的部分,实际上影像的各个部分我都有干涉。现在有了Photoshop,对各人负责的部分的数据我也都进行了调整。不过,开始在shaft实施这种做法的时候也遭遇过困难,但是和同样的staff多次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我的做法也分享给了大家。尤其是美术的饭岛(寿治)先生,有好好地考虑这一点,真的是十分感谢。『化』中,彻底地实现了将影像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加工创作,因此是部十分有成就感的作品。


第一话分镜。黑仪从螺旋阶梯上落下的场景。黑色帧来自于通过高架时一瞬间看不见的印象。




——新房先生也有着想要做出比过去shaft作品的路线更加浓厚、视觉上更加先锐的设想吗?

尾石 唔……该怎么说呢。关于新房先生最初设想的方向,因为我并没有和他谈到那里所以并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关于作品的设想我是听他讲过的。新房先生喜欢的江户川乱步的小说中,有一个短篇叫「虫」。小说中,被主人公杀死的女人的尸体不断腐烂,一翻页,「虫、虫、虫、虫、虫……」,一整页都写着「虫」呢。虽然是尸体中不断涌出蛆虫的场景,但是希望能在动画中也展现出这样的冲击力,新房先生是这么说的,他讲的内容十分有趣。虽然并没有和他讨论到要如何实现,但这也成为了创作的一个方向。  

——(月刊animestyle)4号刊登的新房先生的分镜修正中,有着“加入字幕”这样详细的指示,但并没有写要加入什么样的字幕。

尾石 是的呢。这种情况,我觉得是包含了用字幕做出节奏的含义才写下来的。尤其是第玖、拾两话,新房先生的色彩十分浓厚。虽然第九话的最后,神原和历稍微有些噱头一样的对话的时候,变成了泰斗漫画家的恶搞的部分,是我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新房先生的分镜修正上,这个场景被改成了米格诺拉风格的美漫的噱头。我把那里给修改了。然后就是……一味地坚持着加入黄段子这一点了吧(笑)。历的呆毛竖起来之类的。  

——阅读这个连载一直到这里的读者,想必对此都已十分了解了(笑)。

尾石 虽然会是“你到底是有多喜欢黄段子啊”这样的感觉(笑)。不过,如何让低俗的东西不显得低俗,也是我想坚持做下去的一件事呢。  


第八话「骏河猴子」由尾石负责分镜·演出。运用丰富的色彩绘出了硬核的战斗。


——「骏河猴子」的战斗场景中,历遭到飞踢时「赤齣」的文字变成了「H」,这是“裙子下面露出来了”的意思吗?

尾石 ……这倒不是(笑)。不过这样看的话说不定也不错呢。我自己觉得是“Hit”的意思。  

——啊,是这样啊(笑)。

尾石 不过,这样也不错呢。这样的解释说不定更有趣呢(笑)。就当作是裙子下面被看到了吧(笑)。  

——因为是尾石先生的作品,我觉得不从有着黄段子的角度去观看可不行呢(笑)。所有的字幕都是由您制作的吗?

尾石 基本上是的。也有很多张是由别人帮忙的。我想大概98%的字幕是我自己做的。  

——这次的色彩帧进行了升级,画面上加入了「黑齣」「赤齣」这样的文字呢。只有台词或者效果音的色彩帧时,则会出现「音聲/臺詞」这样的文字,为什么会加入这样的字幕呢?

尾石 那是……不是因为没有画了吗(苦笑)。嘛,这是玩笑就是了。  


色彩帧


——「音聲/臺詞」是为什么加入的呢?

尾石 我不想把色彩帧作为偷工减料的道具。我想从「黑齣」「赤齣」中改变,做出新的字幕。然后在进行旧字体的变换时,我发现「音聲/臺詞」这几个字十分帅气(笑)。仅仅是这样而已。  

——一时间还读不出来呢。

尾石 对对(笑)。我很想看看「音聲/臺詞」这几个字的冲击力。  

——这几个字出现的时候有没有“观看时请注意声音”这样的意思在里面呢?

尾石 嗯……嘛,也有着这是想要强调声音和台词的镜头这一面的。总之,是和色彩帧意义不同的。  

——在『化』中使用字幕,也有着将难以表现的台词或是难以影像化的东西用文字来表现这一目的吧。

尾石 这倒不是。将文字与画同等对待是最主要的理由。只是西尾先生的小说中经常出现难以表现的话语,影像化的话不是十分难以传达吗。有着「荡漾(蕩れ)」之类的文字游戏。这些地方也有着用字幕来补足的一面。不过,我基本上是以即便不看字幕也可以为前提进行制作的。之后,便是通过字幕的加入创造出镜头的节奏,或是表现出色彩的差异。  

——原来如此。接下来我要讲的尾石先生您也许并不喜欢,第十话的「諸事情ニヨリ削除」的字幕。

尾石 啊,是是是。  



字幕


——虽然我觉得那很帅气。

尾石 是这样吗?「諸事情」是什么呀,这样的?  

——在那个场景附近,剧情变得十分紧张,观众被影像所压倒了呢。在这么一段中,不让角色出现而是打出「諸事情ニヨリ削除」,只让人听见声音。十分帅气呢!

尾石 唔……(苦笑)。  

——让人感受到能与『再见绝望老师』的字幕版OP相匹敌的利落。

尾石 (笑)。如果是被人这样看待的话就当作是这样吧……我姑且也是gaina(GAINAX)出身的,可能在什么地方也受到了庵野(秀明)先生的影响吧。  

——是的(笑)。有点『EVA(新世纪福音战士)』最后两话的感觉。另外一提,原封不动地将电影版『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Air/真心为你)』预告中的 “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这句明日香的台词用字写出来的镜头,在『化』中就有呢。

尾石 嗯……因为字体是明朝体的缘故吧。虽然使用文字之后,什么都意识不到了。我并没有能够模仿庵野先生的才能。但是,对待作品的态度,也许在哪里受到了他的影响。毫无疑问,在gaina的经历也是我的根源之一。  

——虽然没能赶上日程,但反过来说,这就如同进一步将您推向了前卫的方向一样。

尾石 哈哈哈(笑)。  

——然后,您看上去是自信满满地做出来的。

尾石 唔……实际上肯定不是这样的。  

——有股类似于自暴自弃的力量的东西冒出来了哟(笑)。

尾石 毕竟,不去做些什么的话。我真的是拼命地去工作了。所以没想到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作品有着很大的强度,(网络配信的话数)延期之后又是延期,延期到那种程度还能有人观看实在是值得庆幸。  

——网络配信已经是读秒阶段了呢。“现在,正在编辑室进行作业中!”这样的(笑)。

尾石 哎呀,实在是抱歉。网络配信日期被推迟,已经处于万分紧急的情况,但我也不想对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做出妥协。然后我在手头做出来的是『マカロニほうれん荘』(鴨川つばめ的漫画)的画……  



各种neta

一同 (笑)。  

尾石 “我到底在做什么呀!”我也有想过做着这种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啊,但还是停不下来。所以我听说,在“最后的镜头送来啦!”把素材送到V编室,结果发现是『マカロニほうれん荘』的画的时候,大家都好像要摔倒了。在各个方面都十分感谢。  


——现在来回顾的话,尾石先生您是如何着手制作『化』的呢?


尾石 是的呢。至今为止我所参与的作品,大多是OP或是各话中简短的影像,所以都是抓住每一卡所制作出来的,但是贯穿整个系列、全部镜头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还是没有做到。这样的话,接近自己目标中影片的办法,就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将有违和感的地方排除。虽然不同话数也分我过目分镜的话数和新房先生比重较高的话数,但即便是细微的地方我也极力将“只有这点我很讨厌啊”的部分除去。比如说,我是无法忍受摇摆不定的主人公的。对于异性不够热心的角色,我感到十分的违和。在约会前会开心地叫出来,恋人感到不安时就会用手握紧对方,这样的主人公很让人想做是吧。『化』的主人公历是一个会对异性产生反应的角色,因此帮了我大忙,不过在分镜检查的阶段,我仍然非常强调要补足这一点。  


——那么影像的方面您是如何着手的呢?画面创作的方向上来讲是至今为止最为无机质的,记号性也有提高呢。尤其是在美术方面。


尾石 如果您是这么觉得的话,那应该就是这样吧。不过我觉得和我过去演出的话数相比风格并没有太大变化呢。应该说是在反复施放过去所培养出的技能吧。可能是因为成为了贯穿整个系列的具体方向,所以才让人感觉更为强烈吧。另外,『化』对于背景的依存度要远远高于『绝望老师』。而过去一直有合作的美术监督饭岛先生,再加上武内先生,这两位的突出表现,在画面中随处可见。


——与『向阳(素描)』或是『绝望老师』不同,是部表现出空间的作品,虽说还是平面化的,但还是对世界有所描绘。然后在第二话的回忆场景中,黑仪的母亲不是使用了实拍的女性来表现吗?现在回想起来的话,在那里就已经有了越过了界线的感觉。


尾石 (笑)。是呢……那一块啊,我是十分愉悦地进行着分镜修正的呢。我自掏腰包买了可以进行升格摄影的数码相机,请了模特进行拍摄。拍出来的视频,我请人一帧一帧地帮我剪出来了。实际上,我对这一工作并没有觉得有那么辛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十分有制作出东西了的实感。


——话题可能稍稍有些跑偏,您在越过这条界线时,会产生自己越过了的实感吗?


尾石 唔……可能会有吧。虽然基本上每次我都是持有“我正在创作杰作!”的心情进行创作的,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我总会陷入困境了呢。到了极限的时候,我体内的其他的回路开始活动了,或者说是大脑中出现了麻药一样的东西。虽然我时不时地也会想着全力挥拍。嘛,总而言之,对于提拔了我的新房(昭之)先生和久保田(光俊)先生,我也想表达我的感谢之情。现在正在进行『伤物语』的制作,因此在我心中『化物语』还没有结束。  


——直到『伤物语』完成之前,都还处与『化物语』的制作之中这样的心情是吗?


尾石 是的呢。『伤』虽然是『化』的前日谭,但是在我看来,无论是对于羽川还是对于历,都是『翼猫』最终话的后续。我现在完全沉浸于『化物语』中还未深入展开的羽川、忍以及历的故事之中。

评分

参与人数 5战斗力 +6 收起 理由
番茄子 + 1
downnote + 2 好评加鹅
维斯瓦军团 + 1
欧派爱欧派 + 1 好评加鹅
spring_VOV + 1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18 05:58 , Processed in 0.06780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