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肾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2-12-23
|
转贴一下,忘记是从哪里看到的了。
我要说:还是没明白~~~
========================
日本著名的硬派科幻漫画《攻壳机动队》,英文名“The Ghost in the Shell”,1989~1990年连载于青年漫画杂志《Young Magazine》,作者是士郎正宗。两大本的漫画版本发表时间为91年。
在最初的原作漫画中,士郎正宗想创造的是一个类似Cyber-punk的科幻风格作品:
西历2029年,在这个时代,以光、电子和生化技术为基础的电脑、人工智能AI和网络主导着每个人的生活。移动通讯向人体靠拢,从可移动通讯终端(mobile,手机等)开始,经由可穿戴通讯终端的阶段,逐渐发展到了可移植通讯终端的阶段。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讯终端直接植入人体成为可能,人类的躯体和思想从此可以直接与标准的计算机和网络互动。这些可移植的终端逐渐的替代了过时的可移动/可穿戴技术,最终的发展形态就是Cyberbrain(电子脑)的原型。
Cyberbrain,使得人脑和计算机网络融为一体。
在故事里,Cyberbain已经成了普遍使用的安全又便宜的东西。Cyberbrain(电子脑)的流行,使得人脑与外部网络连接,人们开始处在脑部入侵的危险之下。最严重的脑部入侵犯罪就是“幽灵黑客(Ghost Hack)”,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人的人格,包括过去的回忆和某个人的身体判断都将受到黑客的支配(通俗的说,就是“人脑”这部超级电脑被黑客攻击了)。人们采取不同的对抗措施,例如开发无数的保护墙和屏障,以及通过法规来约束,当然还有在神经网络系统内部的安全系统的加强。
另一方面,通过机械部件来代替身体器官的义体假肢技术“Cyborg Technology”飞速发展,甚至“所有器官都是人造的”这种极端的情况也可以轻松做到。
于是,人类和机器融为一体,人和机器的界限也变得模糊。由于AI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和机器,似乎只能通过有没有“灵魂”(ghost)来区分。
极端来说,一个全人造的义体,用程序控制就是机器AI,输入灵魂就变成了人,或者说是生化人。但是,“灵魂”究竟是什么呢?
故事的主角草S素子,就是一个身体除了脑部和脊髓之外全是人造的女性生化人。她领导的“攻壳1.0”里有12个故事,从公安9课的创立一直讲到素子离开9课。故事的主线是“人形使”的故事。
“人形使”本来是公安6课用来从事肮脏活动的AI程序,但是它在网路上逐渐获得了灵魂,并宣布自己为生命体。另一方面,素子逐渐陷入了官僚权利斗争的漩涡,她的身份暴露,成了被政府追杀的对象。结果,她的头部被狙击枪打爆。但是,在警察面前被击毙的其实是素子的分身,也就是遥控义体。她的好友巴特事先将素子的脑和脊髓取出,在“素子被击毙”的假象造成后,巴特就将素子的脑和脊髓植入备用的义体中,然后素子就可以逃亡了。遗憾的是,备用的义体腐烂。两人一筹莫展之际,人形使出现,向素子“求婚”(这里的结婚意思是精神上的融合,为的是产生无数变异的“程序意识之子”,从而使自己的‘程序意识种族’不至被某种单一的电脑病毒所歼灭。)。素子答应了。最后,巴特将素子的脑和脊髓植入到一个从黑市上买来的男性义体中,两个人就此告别。临走时,素子说,说不定巴特会在网上看到她的孩子。
事实上,第一次看漫画《攻壳机动队》的人,没有不晕的,尤其是对科幻敏感程度不深的读者。《攻壳机动队》的12个故事很另类,但是漫画的画质相当不好:线条多而杂乱,画风粗糙,每一幅画上包含了太多的信息量,这是漫画的大忌。而且,《攻壳机动队》的故事相当专业,即使是电子或计算机专业的人,也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除了漫画故事之外,作者还常常在栏外插入许多文字补充。这些文字补充,有的是设定介绍和评价,有的是阐述作者的政治、哲学、宗教观点,简直是天书,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根本是“有看,没有懂”。
接下去的“攻壳1.5”是“攻壳1.0”的续集,讲的是素子离开后9课的故事。
以上大略分别地回顾了一下简单的剧场版剧情,应该是一个连贯起来的东西了。
分离的世界DD解读《攻壳机动队~Innocence》
引言:
就让我们以《Innocence》的开篇所写的作为本文的开始:
分离的世界DD
“如果我们信奉的神还有我们追逐的希望只不过是技术的量化,那么我们的爱是否也将技术化呢?如果我们所拥有的身体与意识是可以分离的存在,我们还能称为‘人’吗?”
DD利尔亚当《未来的夏娃》
机器人三大定律:
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于1940年在作品《我,机器人》中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又名机器人人工学三定律。其内容为:
1.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却袖手旁观。
2. 机器人应服从人类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3.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二定律。
这3条定律与其说是建立在机器人的立场上还不如说只是建立在阿莫西夫的作品需要上,由这3条定律可以看出是将机器人放置在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即要维护自己的安全又不能损害人类的利益,这2者间存在着太大的冲突。或许因为阿莫西夫只是个小说家而并非数学家的缘故,就连他在自己的其他作品中都饱受这3条定律的困扰,虽然每次故事的结尾都是由机器人巧妙的避开了定律的约束同时惩治了恶人,但这只是小说的理想主义化。这3条定律是把机器人放在比人类低一等的地位上,它们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要以人类为中心,假设机器人并不具有ghost的话这三条定律或许还能行得通,但仅仅是假设,有时候我们对于自己创造出来的事物也并不是百分之一百了解。
人偶(doll):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DD圣经旧约创世纪1章26节
为什么要制造出人偶?为什么要将机械设定为人类的模样?唯一的解释就是人类希望能从人偶的身上来寻找到自己失去的或者无法达成的愿望吧。看到与自己有着相同外貌结构的个体,大脑就会不自觉的认同它也是人类。“人偶是人类的雏形,也即是人类本身”。人类企图自己来充当上帝这个角色,制造出完全理想化的属于自己的“生命体”。看着自己制造出来的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识行动的个体便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个体上得到了延续,这与生养儿女的涵义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共性的。
只是,儿女不是人偶,他们有自己的意识,会按照自己的意识而行动,不能永远属于自己。而人偶则不同,他们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思想,永远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永远不会让自己失望。但是人类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偶虽然会按照自己的意识行动,但是毕竟是无生命体,即使再完美,他所谓的大脑中也只不过是0和1的矩阵数列而已。如果植入了灵魂的话就不一样了,只要有灵魂(ghost)的存在躯体(shell)只是一个寄存的场所而已。那么将少女的灵魂洁净后放入人偶中,此时的人偶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般,而人类终于成为了真正的造物主-----制造出了一个理想化的会按照自己意识行动的生命体,制造出了能够满足自己卑微欲望的灵魂。当夜色中身穿红色和服头带百合花的人偶少女用尽自己最后一丝理智向巴特求救时,看上去面无表情的脸上一双眼睛写满了痛苦与绝望:“我不想成为人偶啊!”即使再不完美仍然是人类,仍然有自己思考的能力,仍然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如果成为人偶就什么都没有了,属于别人的灵魂即使再完美又有什么价值呢?
涉及到有自己独立思维能力的人形机器人这个话题的动漫作品,《攻壳机动队》并不是第一部,早在《铁臂阿童木》的年代开始,人类就试图给人形机器人赋予一颗善良美好的心,而最近红遍大江南北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人形电脑天使心》更是将人类的梦想推向了顶峰DD完美样貌的美少女电脑,可以做任何事情,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意识,爱上一个普通的人类。这是只在乌托邦中才会出现的情节。(而如果在现实中就要考虑每天要给电脑充多长时间的电才能够支撑她一天的生活必需以及零配件的老化问题,毕竟她只是人形电脑而不是EVA战斗用机)喜欢机器人题材的大友克洋先生也曾经在自己的作品《机器人嘉年华》的一个故事中讲述一个男人与自己制造的机器人少女之间的爱情。与这些作品不同的是,从表面上看,攻壳中没有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有的只有全身义体化的人类。“人类是具有最合理的主体和意识的最小单位。”(出自《攻壳机动队S.A.C 2nd GIG》第15话)但是巴特曾说过,素子的实体是否真正存在过也是一个谜,也就是说或许素子从始至终都只是政府制造出来的人形机器人而已。这也就同时暗示着制造出来的个体也会拥有自己的灵魂。
灵魂(ghost):
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名叫亚当。DD圣经旧约创世纪2章7节
想寻求自己生存的证明的话,那只有灵魂。不管灵魂存在在哪里,以哪种方式存在着,哪怕是躯体已经消失,只要有它的存在,就证明自己仍然生存着。在一个人无限接近于机械而机械无限接近于人的社会里,能将自己与机器区分开的只有内在的灵魂。虽然可能会拥有相同的躯体,但是因为有灵魂,就意味着会有情感,会有思维。因为有灵魂,所作的一切才不是出于电脑的程序而是出于自己的思考。可是那些植入洗脑后少女灵魂的人偶要如何定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们是被创造出来的,却也拥有真实存在的人类的灵魂。这样的人偶是否也可以算是人类?在违背机器人三大定律的第三条后的自杀行为或许可以看出Locus Solus公司在制作她们的时候仍然将她们定义在机器人的范畴内。或者打个比方来说Locus Solus只是在制造一个完美的苹果,灵魂对于人偶来说就像苹果中的苹果核,人们购买她们只是为了享受果肉,享受过后果核必然是要被丢弃的,但是没有苹果核的苹果是有缺陷的,无法激起人类的购买欲。苹果中的苹果核,Ghost in the shell。
现实(reality):
“我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DD《黑客帝国》
当我们可以自由往来与现实与虚拟当中的时候,两者之间的界限也就渐渐模糊起来。究竟哪一方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或是说长久以来自己以为真实存在的事物其实不过是在电脑程序运作下矩阵的一角,此时的我们又将何去何从?虚拟中存在的往往是我们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或者曾经失去的,那么我们所经历过的美好是否只是在我们期望下产生的另一个空间?在多个空间的交错下,是否还有真实的存在?
大友克洋导演的《MEMORIES---由她的思想中产生》中被男友背叛的女歌手艾娃,因自己的缘故丧失爱女的飞行员汉斯,为了逃避以往痛苦的回忆而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活在虚拟的记忆中。安倍吉俊的《lain》中的少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不知道家人的名字,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存在。因为无法确定哪里才是现实,于是开始否认自己的一切,陀古萨第一次在现实与虚幻的交错间迷失了自我,究竟自己是否真的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是说着这是在某个房间中的自己做着有家的梦。也许,当我们升华到素子姐姐那个层度的时候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烦恼了吧,无论是真实世界或者是广大无比的网络都是可以容身之所。无所谓幸福,无所谓痛苦,无所谓现实。
何为“攻壳机动队”?
官方解释是“装备有攻击性装甲外骨壳的机动部队”。也就是公安9科。何为“攻击性装甲外骨壳”?在漫画里,9科使用的是FUCHIKOMA,译为“攻壳车”。在TV版动画中,使用的是TACHIKUMA,称为“塔奇库玛”。为了方便,以下一律简称为“攻壳车”。攻壳车的设定是火力强大,比较崇拜素子,对巴特很亲密,说话声音像个小孩子(很可爱的)。对它的定义可以是“城市局地战用对义体高机动兵器”,义体即假肢,在这个世界里代称所有的“非自然肢体”。基本装备是两手的机枪和“口部”的榴弹炮(平时锁着)。AI水平较高,基本上可以独立行动,比9科的女性操作员的AI要优秀。在9科里被视为重要装备,只有巴特把他们当作孩子一样对待,所以对巴特十分亲密。这里可以看出巴特温柔的一面。攻壳车的装甲不厚,用反坦克武器打一下就挂了,不过机动性弥补了这个不足。因为是AI,他们没有对“死亡”的恐惧,相反,被干掉的还会被同伴羡慕:“啊,被干掉了,真棒啊,可以换上新零件了。”
狗(dog):
一种名叫巴吉度的克隆狗,喜欢吃环球公司生产的一种“吉巴度”牌的给吉巴度吃的狗粮。虽说是条超级麻烦的狗,但正是因为它我们才看到巴特不为人知的一面。不是那个面对尸体毫无表情的巴特,不是那个手持机关枪将黑道组织的十几名成员送入天堂的巴特,而是一个温柔的男人,会为爱犬每日买新鲜的狗粮,会为它梳理毛发,为它抓痒,让它睡在自己的腿上,甚至在爱犬吃饭的时候会将它的耳朵小心的放在碗的两边以免弄脏。少了素子,似乎巴特变成了铁面男,只有和这只狗在一起的时候才露出了少许的温柔。
巴特
在这个半男不女型偶像人物横行的时代,他可说是少见的硬汉。喜欢收集枪,爱好是健身(其实对于全身义体的人来说,这个行为可说是毫无实际意义。还不如升级控制软件和更换功率更大的义体。)。对机械持有特别的兴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爱!”在特种部队的经历让他拥有强健的身体,坚韧的精神力和全面的专业知识。在战场上绝对是值得信赖的伙伴。在与攻壳车和自家的那条老狗相处的时候,他也表现出了他那独特的温柔。从长相来看,可说是与“帅哥”这种词搭不上边。但他的魅力比那些个所谓“帅哥”要强上不知多少倍,这是真正的男人。一向给硬汉配音的日本著名声优大冢明夫先生的卓越表现,也为这个角色注入了灵魂。
巴特与素子
对9科的队员来说,素子是值得托付生命的少佐。对攻壳车来说,素子是无敌的女王。对上司来说,素子是个拿多少薪水干多少活的得力部下。对政府来说,素子的身体和GHOST都是重要的财产,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宁可毁了她也不会让她落在别人手里。
对于巴特来说,她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我只知道,在素子被人狙击的时候,巴特一定会用自己的身体为她挡住子弹。在后有强大追兵的情况下,巴特一定毫不妥协的说:“你先走!”即使在素子的灵魂依附在一个娃娃的身上,巴特也会脱下自己的防弹衣给她披上。还有大冢那句超经典的“motokoooooo!(素子)”
对于巴特,素子是少佐,是上司,是战友。
但是,对他来说,她也是这世上唯一的女人。
那么素子对巴特呢?
从表面上看,巴特是一个在战场上可以把后背托付给他的伙伴。
我们看到的是她的冷酷,她的高傲,她的美丽。从不在别人面前显露真实感情。
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场景:素子弹尽粮绝陷入绝境,千钧一发之际,巴特赶到,解救了素子。然而等待巴特的永远是一句话:“osoyi!(太慢了!)”
我们看到了什么?一向高傲的素子竟然在别人的面前显露了她的任性。
在INNO里,巴特为她披上衣服的一刻,素子说:“你还是没变呢。”
至于巴特在素子心里是个什么地位,说实话,我不清楚。
有位名人说过:“地球上的女人或许比外星的男人还难以理解。”
想来这也是素子这个人物的魅力所在吧。
在PS2游戏版《攻壳机动队SAC》中,在故事最后素子与假冒的素子打的难解难分。巴特赶到,他手里端着枪,但是敌我识别信号失灵,哪个都显示是友军。无奈之下,巴特大喊:“MOTOKO!”两个素子中有一个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立刻就被打成了筛子。之后也是同样经典的一句“OSOYI!(太慢了!)”事后素子问巴特怎么区分出来的,巴特说:“我就知道那个时候真正的你是不会理我的……”
欣赏攻壳有一个理由就是:攻壳里没有一般动画里那种唧唧歪歪的高中生之间幼稚的所谓爱情。
只有那种欲说还休的成熟。那种成人之间的默契。
借用押井守监督自己的话:
“我个人很喜欢那种男人和女人之间相互吸引的世界。”
“对于素子来说,对象只可能是巴特……只能是……”
导演:押井守(mamoru oshii):
这位在《机动警察minipato》中将自己幻化成一只类似于“巴吉度”的狗,被fans戏称为“押犬”的动画界大神再一次展示了他在创作方面的惊人才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创作出了《攻壳机动队~Innocence》。作为《攻壳机动队》的续篇,《Innocence》基于原始的框架却又脱离了攻壳的主线,融入了太多新的元素,甚至启用巴特作为本篇的男一号,讲述“男人与狗之间的故事”,而作为公安9课核心人物的草S素子少佐从始至终一共出现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且不是以素子姐姐养眼的性感造型再现,难怪死忠们会怨声载道。所以说要欣赏这部作品只能把它看成是一部独立的与任何动画都没有联系的电影。押犬创作时的淋漓快感在《Innocence》中得到充分展现,从杀人现场分尸工具的对称性摆放到腐败残破的香港小巷中墙上贴的小广告;从择捉岛经济特区宛如拥有歌特式教堂均衡严谨之美的舍利子建筑群到游行在街道上的华车精细的亭阁吊顶、细致的花纹处理,无处不体现押井守的严谨求实却又不失浪漫唯美的作风。一如既往,穿插在故事中的警句格言及专业名词增加了欣赏本作的难度,有时不得不停下影片的播放先理解一下主角们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大概就是押井守的魅力所在,永远客观的反映自己的主题,不向世俗妥协,在现实与虚幻的狭缝间寻找到微妙的平衡点。在众多的SF作品中,押井守的作品一向以严谨的故事结构,精密的场景处理,少之又少的科学漏洞著称,比起某SF作品中机器人在宇宙中激战仍能听到枪林弹雨的震耳欲聋声来说,咱真庆幸自己是押犬的Fan。从82年接手高桥留美子原作的《福星小子》剧场版开始,押井守先后监制了《Twilight Q》、《天使之卵》、《御先祖样万万岁》、《机动警察》等科幻题材的动画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融合了押井守自己的世界观,在不影响原作的同时将作品的深度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想要充分了解押井守的世界观这些作品都是值得欣赏的。
Innocence,中文的意思是无罪,清白。但是现实中不可能有人是真正无罪的。“生死来去,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世阿弥《花镜》)像诗中所写,当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想一下为了自己的欲望犯下的无数罪行所换来的一切到头来只是落落磊磊而已。借着《无罪》让人们看到有罪的自己,押井导演,您这招还真是高呢。
洁工
实际上GITS讲了两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可以用那个收垃圾的清洁工命名。
大体解释一下故事经过。存在于网络上的意识‘傀儡师’为了得到情报,想侵入外相秘书的GHOST,为此他需要现实中的人来为他输入病毒。清洁工和那个杀手都是已经被他侵入GHOST的人。这两个人的记忆都被更改了,并强行加入了不属于他们自己的记忆,让他们以为自己这么做完全是由于自己的意志。还有,由于病毒比较大,假如在同一个地点连续输入很快就会被警察抓住,所以才要利用移动的垃圾车在几个地点利用公共电话分段输入。(断点续传?)
这个故事实际上牵扯了一个相当古老的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在哲学家之间已经争论了几百年。“我们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们的记忆是不是真的?”“一切是不是都是某人(如上帝)事先策划好的?”在故事中的清洁工是非常可怜的。他所珍惜的一切记忆都是虚假的,他的家人,子女,甚至爱人。更残酷的是而他再也找不回自己的记忆了。我想任何人看懂了这个故事以后都会产生刺骨的恐惧感:你就那么确定你不是处在和他一样的情况?甚至坚强的素子也在片中表现出了恐惧感。这可是我们徒手对抗战车的素子啊。我以为对于这种恐惧比对死亡的恐惧要深切的多。
将这种恐惧与怀疑现实化后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熟悉的MATRIX。
攻壳完全有资格被称为“MATRIX OF Matrix”。
两部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如此一致,在查证了许多资料之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黑客帝国的剧本兼导演“龌龊司机兄弟”是攻壳迷。这个事情其实早就得到了那对导演兄弟的承认,黑客帝国这部电影的许多灵感的确来源于这部动画巨作《攻壳机动队》。
花絮与其它
直升机
这是每代固定的开场白,几乎成了攻壳的专利。GITS如此,INNO如此,SAC和GIG2亦是如此。直升机是9课最常用的运输设备,可以在交通紧张的都市快速的将人员和装备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在直升机隆隆的轰鸣声中,攻壳的故事在一种独特的风格中展开。
跳楼
跳楼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过对于现在超人遍地的ACG界,这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而我们的素子姐姐堪称是ACG界跳楼第一人。优雅的降下,精准的狙击,华丽的一击脱离。身着光学迷彩消失在繁华的夜景之中。真是神作啊!!!(这也能成为神作的理由么~~)
相隔了5年,ACG界才掀起了一片“跳之高潮”。各路人马纷纷一展拳脚。DANTE跳了(鬼泣2),秀真跳了(忍SHINOBI),鬼冢也跳了(GTO),甚至SNAKE都跟着过了一把瘾(MGS2&3)(虽说跳的不是楼……)。以后谁要是胆敢在片头没跳过一把那他就是落后于时代了。到了TV版动画SAC里素子也象征性的来了一下,“向前辈致敬”。
扒坦克的盖子
这个也是系列的传统了,其实更好的说法是素子这个坏毛病一直就没改……
GITS里扒盖儿把自己的手都搞断了(全身义体可以轻易的把痛觉关闭,所以大家不必为素子担心。)INNO里又跟一个阀门较劲……到了SAC里也是动不动就跑到人家头顶上去。甚至到了PS2游戏里也是死性不改,幸亏假素子从坦克里出来的及时,要不然估计就直接GAME OVER了。这是不是她的恶趣味啊?
从理论上分析原因,经过反复的思考,大概得出了一个最终结论:
那就是因为有公费医疗!
反正义体搞坏了公家给修……INNO里就更明显,反正也是白捡的身体……
嗯,我们要强烈谴责这种以获得新零件为目的损坏国家财产的行为!
其实作者士郎正宗同志还是好人,他在漫画《攻壳1.5》里为这个行为做了解释。具体就不多说了,自己看吧。
素子和巴特的那两句著名的台词我就不多说了,都看过的人自然心里有数。
成熟性感的素子姐姐,田中敦子小姐的优雅嗓音;帅气的男人巴特,大冢明夫浑厚的语调,可爱的拟生兵器TACHIKOMA,近未来的世界观设定,公认的优秀监督押井守,业内最好的音乐人与制作公司(I.G),创历史新高的投资。题材涉及科学,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医学,工程学,科幻,性学,伦理。
然而,攻壳真正最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她是一部需要观众来完成的影片。现在再反过头来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那种重生一般的喜悦是无法向别人解释清楚的。
如果你只是想花一到两个小时看一部电影爽一下就忘记,那么超级不推荐这个片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