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书追放运动,又名「禁止有害图书运动」,「扫荡不良读物运动」、「驱逐坏书运动」(日文:悪書追放運動),是1955年日本各地PTA(家长与教师联合组织)和文化人团体发起的针对漫画为主的驱逐「恶书」的运动,期间出现在校园烧毁漫画书等激进的行为,昭和三十年(1955年)四月十二日《读卖新闻》使用「恶书追放运动」一词来描述这次民间运动,此后「恶书追放运动」被独立使用于不同场合。
背景
二战后的婴儿潮,在五十年代步入儿童时期,成人开始关注儿童的成长问题。儿童向漫画杂志在这个时期也大量增加,漫画在那个时期成为儿童文化的主流。当时媒体将日本战后青少年犯罪上升,伦理性风俗的急剧改变的情况归为不良漫画的影响。社会保守派对漫画不良影响的批判声音也随着漫画的发展而增加。
1954年日本的中央青少年问题审议会在7月召开「青少年に有害な出版物、映画等対策専門委員会」,讨论谈及国民运动的发展及启蒙宣传的途径;优秀出版物和电影的推荐方式;各关系者的自律方案;立法措施等。
次年,1955年初第四回青少年问题全国协议会在东京召开,各都道府县均有代表出席。中央青少年问题审议会为青少年问题全国协议会的讨论作总结,5月公布「青少年に有害な出版物、映画等対策について」。
跟着各地的关注儿童团体纷纷就对策展开会议和讨论。
影响
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青少年保护法案。
当时的日本的知名漫画家的作品纷纷受到影响,其中当时已经十分出名的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受到的冲击最大,他的《莱欧物语》(Lion Books)因为系列中的《复眼魔人》中有女性更衣画面而招到批评,《铁臂阿童木》因为有投水自杀画面,亦受到抨击。手冢治虫在当时接受了大量儿童相关团体的访谈和杂志采访。
在舆论压力下,同年在小学馆的指方龙二召集之下,成立了「日本儿童杂志编辑协会」(日本児童雑誌編集者会),希望透过编辑自律来平息舆论。
在战后流行赤本漫画大量查封,贷本漫画风气在六十年代之后消失。
不少儿童杂志废刊或者休刊
废刊
よい子幼稚園(集英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6月号)
幼年(博英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6月号)
私の幼稚園(同)(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6月号)
二年ブック(学習研究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6月号)
三年ブック(同)(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6月号)
太陽少年(太陽少年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6月号)
少女の友(実業之日本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6月号)
夫婦生活(家庭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6月号)
デカメロン(全日本出版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7月号)
あまとりあ(あまとりあ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8月号)
りべらる(白羊書房)(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9月号)
休刊
おんな読本(家庭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4月号)
読物娯楽版(双葉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4月号)
奇譚クラブ(曙書房)(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5月号)
風俗科学(第三文庫)(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5月号)
少女サロン(偕成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8月号)
幼稚園えほん(秋田書店)(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8月号)
漫画少年(学童社)(最后一刊为昭和30年10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