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976|回复: 221

[求战] 日本动画或迎不景气时代:来自中国的收入减少,年产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9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动画或迎不景气时代:来自中国的收入减少,年产值增长不足1%

中国现在能独自创作出空前的大热作品,如果不是有特别需求的话,中日两国之间的联合制作亦显得没有必要。

2019/12/19 14:00



日本版《白蛇传》剧照

作者 | Wind

日本动画产业市场十分依赖海外市场,在之前的《动画产业报告》就有提到过。但在2018年,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趋于停滞,日本动画产业或将迎来又一个“不景气的时代”。

说海外市场、商品和游技是支撑日本动画产业的三大支柱并不为过。

2018年,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同比增加了144亿日元(9.2亿元人民币),这与前几年的增长相比,就像是个急刹车。而日本国内市场,不仅碟片和商品化在明显下滑,电视节目、电影、网络视频、音乐等其他项目的增长也不大。

所以 ,我们看到,2018年日本动画产业市场(广义动画市场/最终顾客)的规模达到了21814亿日元(1393.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0.9%。虽然实现了9年连续增长,但同比增幅只有0.9%,市场规模和2017年几乎趋于持平。



那么,日本动画产业到底有哪些变化?日本动画协会发布的《动画产业报告2019》,释出了这些信息。

海外受挫,核心原因是进中国更难了?

自1985年日本第一部长篇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问世,日本动画产业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期。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日本动画从电影进入到电视,人群从儿童扩展到青年群体,商业模式也从电视广告发展到影像软件和关联商品。



2016年6月13日公布了《白蛇传》蓝光复刻版,售价16444日元

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动画产业不断在成长,由于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日本动画产业也面临着需要改革创新的处境。

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动画片网络化的兴起。网络视频的发展必定会让碟片媒介受到巨大冲击。尤其是因海外违法网站的影响,**片的碟片销售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由于网络媒体的兴起,日本动画作品也能更容易地向海外输出。近年来,日本向海外售出动画节目的网络播放权产生了巨大的交易额。由网络视频销售为中心的海外市场也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点。

“海外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低谷2408亿日元(153.79亿元人民币)到2017年的9948亿日元(635.33亿元人民币),整整翻了4倍。并且,其产值已经接近日本国内市场规模。



不过我们也能发现,2018年海外市场规模仅比17年多出144亿日元(9.2亿元人民币),这与前几年的增长相比,就像是个急刹车。《报告》提到,这个现象正如许多业界人士所证实的那样,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市场的减速是主要原因。

2018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起草了《境外视听节目引进、传播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回顾:《广电总局发布境外节目规定,网络平台引进动画数量等或将受管理》),里面针对“引进境外节目”提到了“许可制度”、“境外作品不得超过该类别总量的30%”、“内容审核规定”、“管理责任、法律责任规定”等。



尽管规则的实施在2019年4月以后,但2018年中期以后就开始对日本动画内容观望,谨慎引进和购买。此外,中国动画产业快速发展,本土原创内容也在各方面得到了大力的扶持。比如,中国大型视频网站加大力度扶持本土优质原创动画。

《报告》认为,在规则的实际运用情况明了之前,这种内容控制购买的状态还会一直持续下去。预计2019年日本动画产业市场的海外市场会处于比较严峻的处境。

而2018年,日本动画产业市场里,电视节目、电影、网络视频、音乐(数字音乐增长,实体碟片下降)、海外市场、游技、演出娱乐方面有所增长。影像、商品化这两个领域有所下降,海外增长幅度小。

要知道,在整个日本动画产业中,海外、商品化和影像的占比位列前三,在2018年也分别拿下了46.3%、22.9%和13%的占比。



海外收入为何增速下降?这和中国市场有关。

《报告》称,近3-4年来,日本动画产业市场的海外销售额基本上靠中国市场支撑,但在2018年9月后,来自这个市场的引进数量、交易总量不会超过以前。来自中国的收入减少,日本国内市场有缩小倾向的动画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并且即便统计中加上手游市场,数字上可能会增加,但由于还原于动画业界的收益是相当有限的,所以在未来2到3年,伴随着10年前发生的影像市场衰退,业界不景气再现的可能性十分大。

对此,日本方面也想到了和中国共同制作的对策。2018年5月,双方签订了《中日电影联合制作协议》,日方只要在两国间按照规定进行制作,可在中国市场享受与日本作品同等的利益待遇。并且,现在该协议已经扩展到了电视范围。

但是,该协议已经签订了一年,如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动向。或许背后有一些项目正在进行,不过至少在新闻上并没有相关报道。并且,中国现在能独自创作出空前的大热作品,如果不是有特别需求的话,中日两国之间的联合制作亦显得没有必要。

特别是到了2019年,的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为之一变——《哪吒之魔童降世》(49.7亿元)、《白蛇:缘起》(4.5亿元)、《罗小黑战记》(3.1亿元)这些成人向动画电影力作大受欢迎。这与2018年中国国内的本土作品成绩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电影的出现不仅可以刺激资本的涌入,还能提高中国本土动画产业的地位,并加速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动画制作公司营业额170亿元,但占比仅为12.2%

说完动画产业市场,接下来看日本的动画业界市场(狭义动画市场/制作公司营业额)。动画业界市场是指,动画的制作(produce)、创作(create)直接相关的企业、工作室的营业额,即“动画业界”的市场规模。

根据日本动画协会独自统计,2018年日本动画业界市场规模达2671亿日元(17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并实现了9年连续刷新最高值。



算出这个业界的营业额,旨在得出创造出动画作品的企业和工作室,在动画产业全体中的比率。进一步地说,是为了更直观展示出动画产业的附加价值到了何种地步。通常来说,其比率(狭义动画市场÷广义动画市场)在过去平均为12.7%,而2018年的比率为12.2%,可以看出业界市场是有多小。

这也表明了,实际上动画产业的附加价值并不在于制作方面,而是在于流通方面。

不过,日本的少子高龄化正在加剧,想要扩大产业,开拓海外市场显得尤为重要。不过要进入海外市场,光靠制作公司和工作室是很难进行的。

要打造海外销售网络(电影发行、电视节目发行,网络发行、授权等),除了现在的制作和创作,再到媒体流通一体化(垂直整合)的好莱坞模式以外,还有什么东西是没有实现的,这一点是日本动画业界有必要去研究和实践的。

而这点和“日本为何没有诞生出迪士尼”的问题是相通的,不过要主张“酷日本”的话,必须得从媒体的政策放宽的层面上来考虑。



在日本动画业界市场中,电视、海外市场、商品化、电影的市场份额最大,也是其市场支柱。它们的份额总和达到了79.9%。除了影像和其他项目外,基本都有增长。





动画制作时长接近顶峰,**片成为主流

之前的《日本动画产业报告》就有提到,在电视动画片大国日本,其动画制作时长的多少左右着业界实质性的景气动向。而2018年的动画制作时长达到了130,808分钟,同比增长了12.9%,是史上第二位动画制作时长最长的年份。

增长的14968分钟,相当于在电视播出10部每集30分钟的50集(播1年)长篇系列动画片。这其中并没有包含在Netflix等网站独占播放的动画片,如果把那些网络原创动画系列作品也算上的话,或许有可能超过2006年的巅峰 136407分钟。



那么,为什么制作时长会增加呢?

2005年影像软件(碟片)的销售额迎来了巅峰,随后开始逐年减少,而电视动画片的制作时长也从2007年开始减少,直到2010年到了谷底90445分钟。之后,影像以外的窗口(如视频网站)也有了活性化,制作时长逐渐增加,2013年回到了11万分钟的大关,随后的年份都保持在11万分钟以上。

《报告》中表示,2018年制作时长有大幅增长的直接原因是新作的制作时长增加了。不过再深入地看,或许是动画片的需求增大了,亦或是CG动画的增加等所对应的数字化生产效率的提升,又或是两方面皆有。

虽然18年是最接近最高纪录的年份,但是,2006年的电视动画片并没有发生明显质量下滑的状况,并且当年也没有出现把全部工程扔向海外的事态。在这种情况下能维持着原有的质量,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不过也因此,出现播出延期等现象是确有此事。

以2018年为起点,今后制作时长会继续增长,还是说这个水平是界限数值,还得关注往后的发展。



众所周知,日本的电视动画片分为儿童家庭(全日带)动画片和成人(深夜带)动画片。“全日带”指的是6点至24点的时间段,而“深夜带”指的是22点以后的深夜时间段。

在2015年以前,全日带的动画片时长是一直都大于深夜带动画片的,但自2015年开始,深夜带动画片时长开始超越全日带,并且两者的差距在逐年拉大。这也在进一步说明,日本的动画片不仅仅属于孩子。



在1955年以后出生的日本人,是属于能费时间和金钱在自己的兴趣上的人。在他们之中,至今还在沉迷动画片的人(所谓的阿宅群体)相继迎来花甲之年。一般来说,他们即便上了70岁以上、80岁以上都还会继续看动画片。也就是说, 20至30年后**片依然会不断增加,并且会迎来动画片收看人口的顶峰。

另外,令人担忧的是,儿童家庭动画片有着减少倾向,17年这类动画片的时长到了谷底43868分钟。虽说**片在逐渐增加并超越了儿童家庭动画片,但从产业角度来看,类似《宝可梦》这样的动画片取得了世界性的突破,其经济波及效果也是**片的数百倍、数千倍。

所以,今后日本动画业界应该要摸索取得两者平衡的道路。

动画行业虽景气,但经营难度越来越大

日本动画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做该报告之前,每年都会发放调查问卷以计算调查结果。

最近一期,对“动画作品的制作费用的变化”的问题发放了调查问卷。从近2到3年的问卷回答来看,动画制作的费用有着明确的上升倾向。有人回答,“与10年前相比,以**片为中心的制作费用平均上涨了20%以上”。

也有人回答:

“平均1话的制作单价上涨了”

“3DCG作品等有在增加,全体制作预算有增加的倾向”

“制作费增多”、“制作费涨价”

“电影的制作费在逐渐增高”

“商业订单变得有从业界外和海外过来,制作费也变高了”

“预计有高单价订单的游戏案件在变多,收益也在改善”

“单价在上涨”

另一方面,也有人关于人才和用人费用问题进行回答:

“越来越难确保有足够的创作者,用人经费也在变高”

“由于人才不足,订单单价增加”

“本期,有超出能力的订单,并且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动画师的确保拘束费增加了,由于工作方式改革人员开支的增大跟不上预算的微增。感觉收益恶化不可避免”

“随着应对工作方式改革等以及制作现场、动画师等的劳动环境改善措施和增员,费用在增加”

“由于制作、动画工作人员的雇用形态要适应工作方式改革,人员开支和管理费增高,动画制作费比以往更加压迫”

“要求提高质量但预算跟不上”

“软件环境涨价”

虽说制作费用提升了,但“人才不足”、“工作方式改革”、“质量提高”这些应该解决的问题也还残留着,所以说如果认为制作费用的提高会直接关系到利益,未免有点草率。

此外,协会还就“动画产业的景气感”问题发放了调查问卷,该调查从2011年就开始实施。如下表所示,我们可以发现自2011年开始景气感是在逐渐地提升。



为了更明显地反映数据,日本动画协会还制作了“景气感水平趋势表”。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好/稍好”的比例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差/稍差”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外,“好/稍好”加上“没有变化”的数字,也就是维持现状以上的比率。

该比率从当初的50%,到2018年的82.6%,呈现出上升趋势。

总的来说,就是日本动画行业还算景气,但经营难度却越来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次把中国资本当凯子,结果国内宁可用垃圾3d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行情向好有足够惠及中国一线制作人员吗?我之前看到的中国一线人员的好消息少,坏消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柳昭陵 发表于 2019-12-19 15:31
一次次把中国资本当凯子,结果国内宁可用垃圾3d了

3D的迭代比2D方便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fefe 于 2019-12-19 16:06 编辑

我理解的行情向好是开始发展起来了,目前来看,谁也不清楚是在朝着好的方向或者坏的方向发展。

我不觉得中国能解决底层动画人员的生存问题(达到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也不觉得国内的创作者能将创作主动权从资方手里抢过来(尤其是你要向日本一样走tv市场)。只能说我们目前比日本好的就是资方手里有闲钱还能随便折腾。

还有一点就是国内面临的政策变化风险比上述矛盾比起来影响更大一些。如果真的关注的话,去年年底开始的全片审核已经制造了不小的麻烦,曾经辉煌的若森好像今年过的并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临界点 于 2019-12-19 16:36 编辑
Ahegao 发表于 2019-12-19 15:49
中国的行情向好有足够惠及中国一线制作人员吗?我之前看到的中国一线人员的好消息少,坏消息多。 ...

2D不知道 3D自从大圣之后是好多了  不能说待遇有多好但起码算是一份工资比较过得去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种傻逼轻改龙傲天动画能绝种的话也是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凯文夏特 于 2019-12-19 18:05 编辑

编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蛋疼三四郎 于 2019-12-19 16:51 编辑

说实话,中国资本什么尿性我们自己人还能不清楚吗
说难听点,中国资本就是热钱,在文创行业上一向都是劣币的追捧者,就像是腾讯想把怪猎偷家变成自己的东西,结果人家就不给你偷,另一边自己的运营也XJB折腾最后该死的还是得死。
中国资本在任何市场上都是装凯子发家,最后做渣男的,这是他们屡试不爽的套路。一个靠着人口红利壮大的管理层,再有钱还是农耕社会的管理模式
遇上了日本这种各行各业都是超合金铁公鸡的,能成大事才有鬼了
短期合作可以,长期合作,有多远绕多远以后我真的转行卖玩具,我绝对不找这种资本盲目扩张
至于日本那边,该啥时候断气就啥时候断气吧。我记得泡沫经济结束后的纪念不是很多画家改行去给游戏画美少女去了吗?寻找新的新兴行业切入点苟一天算一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1985年日本第一部长篇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问世

1985?1985???
这编辑没过脑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瞧不起钱?钱瞧不起你

评分

参与人数 2战斗力 +2 收起 理由
若风之景 + 1 欢乐多
冬夜女公爵 + 1 正是如此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反倒是06年那会被认为质量比较好的那几年没咋变日本动画啥时候能别接那么多小学生水平的异世界改编啥时候才有可能有救,不过也有可能是整个产业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想接也接不了

—— 来自 HUAWEI TRT-AL00A, Android 7.0上的 S1Next-鹅版 v2.2.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9 1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登皮尔斯 发表于 2019-12-19 17:44
草反倒是06年那会被认为质量比较好的那几年没咋变日本动画啥时候能别接那么多小学生水平的异世界改 ...

我记得有人说现在的动画基本全是给漫画小说做宣传的工具了,本身不太能盈利的,全靠带动原作

—— 来自 OnePlus GM19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2.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19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 2013起的版权大战吃了一波福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有中国市场天天不思进取拍全年龄厕纸活该完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凯文夏特 于 2019-12-20 22:10 编辑

编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中国动画缺的是编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拉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自己做的不行,这几年整的都啥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wuyin211 发表于 2019-12-19 17:28
看看大圣归来就知道日本那边对于代工中国这边的ACG产品是什么态度了。

大圣归来那个主要还是找的公司不行吧…………做手游的公司给做成那样不能说多重视,但是能力也就那样了
国产动画找的那些可是有大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夜女公爵 发表于 2019-12-19 17:48
前几年国内资本涌进日本ACG的大潮下,但凡有一个制作社,本着给新客户留下良好印象的心态,拿了钱好好办事 ...

不是制作社的问题,是制作委员会制度的问题。中国资本当时又不可能直接买下一整套产业做中国资方说了算的动画,自然顶端和底端严重隔离。中国资方钱投不到,动画制作公司吃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1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日本人是抖m
给网飞就能做好就不给中国人做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plazum + 1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21 02:44 , Processed in 0.15916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