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uio 于 2019-4-27 14:04 编辑
最近正版化的问题,很多人都在讨论翻译更新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些都只是表象,根源是而是国内正版漫画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自我形成正向循环
一,宣传问题 这也是最重要也是现在国内最大问题的一点,从日本那边来说,一部冷门漫画从没有人气如何让读者知道,只有靠宣传。让读者看到这部漫画,有几个途径: 1动画化: 先从动画话来说,一部漫画如果有潜力,会考虑在电视台购买时段让潜在读者免费看到动画,靠动画吸引读者,然后卖漫画赚回动画亏的钱,这是现在中高型漫画读者来源的一大主力。但这种模式在国内已经越来越行不通:国内的动画播放的目的并不是宣传漫画,而是赚钱。原因是因为国内漫画和动画的版权是分开的,版权方并没有靠动画宣传漫画的想法,而是通过贩卖动画版权赚钱,漫画同理。而动画收费在版权方看来是天经地义,因为在非日本地区动画没有义务为漫画宣传了,动画的目的从宣传变成了赚钱。如此一来,大家会发现,免费接触的漫画宣传渠道没有了,例如B站,占观看者总数大部分的并不是大会员,而是白嫖和连注册都没注册的观众。当动画收费,这部分人是不可能在不知道剧情质量的情况下为动画付款的,而他们因为接触到漫画的几率就很小了。所以很容易就能看到,B站热门的新番动画,B漫里同样是热门,这种带新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没有动画的,漫画点击就很低。 2连载杂志: 中低人气漫画积累人气的最主要方法之一。低人气漫画面临的问题与动画同理,读者是不可能不知道质量就花钱购买你的单行本的,连载杂志在此时为低人气漫画就充当了动画一样的宣传功能,读者因为喜欢看杂志里的高人气漫画而自愿购买了杂志,就会顺便看看杂志里的低人气漫画与新连载,漫画质量高能吸引到读者购买单行本,版权方觉得有利可图又会制作成动画,又吸引更多读者,形成正向循环。这点在国内同样不能做到,首先国内正版漫画因为日本版权方的要求,全都是单话付费制。这种付费方式因为能直接分成很受版权方欢迎。但同样的,漫画间的相互宣传的作用消失了。国内,靠漫画宣传漫画的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3其他形式的宣传广告: 包括电视节目,杂志,张贴广告,周边,联动宣传等。由于国内漫画和动画是作为消费的终端,而不是产业链的一环,版权方不可能在国内投放广告宣传动画,这种宣传方式也是不可能有的。国内B站这种靠动画吸引来人气然后赚游戏钱,也是B站自己的事,对于版权方来说B站这种模式版权方赚不到钱,游戏赚到的钱也是到游戏版权方的腰包。 现在中国庞大的日漫群体本质靠的是早年日漫在电视台还没被禁的时候的电视宣传,网络兴起后的大量盗版漫画动画担当了日本国内动画与杂志的宣传功能。而这种功能现在正在消失。这种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需要日本版权方和中国这边的配合,但出于政策原因,日本版权方进行全面合作,可能性很低。所以,现在的潜在日漫群体,要如何接触日漫呢?这种渠道正在越来越少,现在看日漫的新血如何接替不断流失的旧人,做到整个产业的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是我最担心的,这关乎日本动漫在中国日后的发展。
二,翻译问题 国内日漫比起日本多了翻译这一层环节,别小看这层环节,造成的问题非常大。首先就是劳动力,国内漫画翻译人手的紧缺是随便都能想出来的事。动画由于每季的新番数量有限,顶多也就40来部,长度所限本来台词量很有限,再平均分摊到各个二道贩子手上最多才十来部,一星期十来部动画的翻译成立一个工作组就能解决。但是漫画就不同了,漫画比起动画区别有二:1.更新量比动画要大很多,随着版权购买越来越多,一个二道贩子起码也有上千部版权漫画,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多,翻译需要的人手与成本要远超于动画。 2.读者群体比动画小很多,现在大部分漫画的读者群都非常小,小漫画基本都在亏本赚吆喝,然后靠热门漫画填补亏损。漫画的量大与盈利来源的小众,导致翻译成本对比收入非常高。也就没可能大规模的养着翻译嵌字团队,采用外包翻译的方式先不论能不能控制翻译质量,量的原因成本也不能下降多少。
三,盈利问题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来数数一话漫画收的5毛钱中,一共有多少人分:1原作者与版权方的分成,2,二道贩子的盈利分成,3,翻译成本,4,漫画网站的各种运营成本,5亏本漫画的成本分摊,6风险成本… 那一话五毛够这么多成本的分摊吗?从种种的迹象看来明显是不够的。这点从国产漫画可以看出点端倪,年初开始腾讯网易有妖气大角虫等等都相继发生中低漫画腰斩或改为单话付费或发不出工资的现象。国产漫画不需要二道贩子与版权方与翻译成本的分成的情况下,都不能维持正常运营,日漫在受众与理论更低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维持了。 这点从网易漫画可以看出,网易一话漫画定价2元,同样的漫画B站和腾讯一话5毛。为何会出现此等差异?因为网易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漫画在其中并没有协同作用,网易漫画相比起其他网站更需要自负盈亏。而B与腾讯其日漫主要是作为完善整个链条的一部分,因此其亏损可以在其它部门部分弥补,因此他们就可以定价更便宜。但是,这也暴露出整个漫画产业不健康,从网易之前的消息来看,其漫画部门一直都是边缘部门,作为日漫版权最多的漫画公司都不能赚到钱,其他更加是可想而知。更不用说多少观众是通过会员优惠得来的券去看,这些收入是不算进漫画里的。
四,授权问题: 现在国内很多漫画停更除了翻译人手的缺乏最主要的就是授权问题,很多时候日方要求其进度必须跟上单行本,只有单行本发售后才能更新线上漫画。日本人这种做法在日本这种制度完善的国家能有市场,很多人其实都是追单行本。但是在中国本来就盗版横行,观众长期习惯看免费漫画,其付费意愿本来就极低。而盗版漫画的存在其汉化速度甚至比日本本土杂志还要早,导致国外比日本国内先看到漫画是经常的事。正版漫画在这点先天就比盗版漫画劣势。这部分观众在现在的授权环境基本是很难转化为付费观众。
结语: 由于整体产业的缺乏,日后,单独靠漫画盈利的公司在中国将不会存在,漫画这种媒体只会作为周边产业依附在游戏,广告等盈利项目上,作为下面几种形式存在:1.增加读者粘性,为游戏与平台引流,本身亏钱,如B漫;2.漫画平台本身吸引观众,吸引观众观看其本土连载的成本更低的国漫,用国漫来赚钱,如腾讯。3.作为整体IP的一部分,漫画本身亏钱,但是靠经营IP赚钱,如崩坏3和少女前线 所以布卡,漫番漫画等没有完整产业链的公司,想从漫画赚回来基本不可能。布卡现在还在靠融资,不知道能烧多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