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1-4-29
|
本帖最后由 阿尔法水王 于 2019-4-17 14:05 编辑
1月时候比较忙,没有追这番,这两天工作轻松下来后才一边翻专楼一边把本番补完,专楼还有接近一半还没看,但还是忍不住先瞎写了一些东西,没有干货,单纯絮叨一下自己的体验,之前标题比较弱智,改一下。(#后半截有剧透):
从《动物朋友》到《烟草》,たつき监督展现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创作出具有浓郁科幻魅力的作品。
一部低成本未花大量成本宣传的作品,却在一月档期获得了口碑销量的双丰收,不由让人好奇其作品独特在何处?
的确,就人物塑造而言,《烟草》算不上立体;就剧情跌宕反转而言,《烟草》算不上曲折;就画面表现而言,《烟草》甚至只能用“寒酸”二字来形容,那《烟草》究竟独特在什么地方?
有人说是世界构建新颖奇妙,有人认为是驼鹿监督在故事中倾注的纯粹的爱与善意,有人认为是类似宫崎英高通过道具说明构筑黑魂世界一样通过互动中透露的碎片信息展现世界观的手法。
这些说法我都赞同,除此之外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极为有意义的一点是重新强调了动画这一表现形式中由故事作为作品主要驱动力的可能。
这部片子的长度就是季番标准的12集,但在每集看完后却无法将它从脑海中挥走,心中涌出千万个问号,恨不得找其他同样观看过的人讨论。
在脑海中不断思考的不是哪个情节如何火爆刺激,哪段演出如何令人击节叹赏,而是其整体的故事、人物及其设定背后的意义。
回心细想,原来动画中的随意一个镜头,一处场景,甚至一句对白,都是对整个故事和结局一点点的推进、启示、解释。
更奇妙的是,当你再一次重复观看的时候,每一事物便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在知道结尾后,对整部作品的感受已经不会再一样了。
相似的感受上一次出现是在我玩《生化奇兵:无限》的时候,尽管那是一部并没有多重结局的单机游戏,也没有《辐射:新维加斯》那样丰富且能影响后续发展的选择支,却有能力令你想立刻再次重玩,去找寻每一段提示,每一项细节,每一样被遗忘的物品。
有相当数量的老动画是以故事驱动的,然而近年来动画作品中故事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淡化,故事在许多作品中只是附属品,甚至没有故事都行,角色才是重中之重。
在有故事的作品中,越来越多的精力也被花费在对故事讲述手法的深究和对已被人熟知的故事的解构上,即怎么讲远大于讲什么。而角色塑造在越来越追求效率的今天也日趋符号化和同质化。
近年来虽然也还是有类似《ID-0》这样以故事驱动的作品但似乎热度每况愈下,《烟草》这样一部以其故事性吸引人反复重温的作品大获成功也许可以让人们从越来越狭窄的视野中抬起头来,看到别样的风景。
故事的产生,来源于角色与角色,以及角色与舞台之间的互动。世界末日的猜想作为人类精神焦虑的一个永恒命题,演化出了启示录与后启示录这样的环境类型。
后启示录的风格兴起于二战后萦绕于每个人心头的对核武器毁灭之力的恐惧,是发现科技发展的另一面是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后的一种反思,是对文明“毁灭—重建—毁灭”轮回的一种无奈。
而无论是《动物朋友》还是《烟草》,都很难说是单纯的后启示录:舞台更在后启示录之后——连挣扎求生的人类幸存者也消亡了。
而一致保持在其中的,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人类地位的消解。
随着日心说取代地心说,人类不再是宇宙中心的神之子;随着进化论的提出,人类不再是特殊的万物之灵,而只是当下环境中最适应环境的一个普通物种;随着对宇宙半径探索的不断拓展,人类更是成为了宇宙偏僻角落里的一粒微尘——人类地位的消解是科幻文学作品中时有提到的内容,但在动画作品中是比较罕见的。
在主流论调是“文学即是人学”的环境下,一个去人类中心论的舞台,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新颖奇妙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不仅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甚至不存在于现存的知识中,而没有了人类的世界,却有在新的法则下继续运行着,人类科技的残骸废墟在动画中角色看来,和自然产生的环境并没有什么区别。
驼鹿监督作品中的角色设定也往往是似人而非人的:小包是砂之星喷发时毛发化为的人类朋友;大若叶是受雇备份即将消失的地球文化的外星研究者;被复活的莉莉用烟草将自己一分为六,新若叶也是被小绿复活的,除了在回忆中,故事角色的智力水平大概相当于进入青春期之前的孩童。
但是在观众眼里,包括动物朋友中的BOSS,烟草中的小白这样的机械,所有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
那我们不禁要问,人和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本区别在哪?而这在驼鹿监督的作品中再清晰不过了:是相互的联系。
即使人类的概念都已消失,角色们懵懂无知,却依然有亲情、友情、爱情,懂得尊重、责任、勇气。
所以这样一群继承了人类社会性本质的非人角色,为什么不能称之为人呢? 在一个没有人类的废墟舞台上展现出来,反而更显纯粹,体现了科幻视角下更通达、宽广的人性观。
至于本作写的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在一场实验事故中两个人相互守护的故事。
有人说是写环保与文化保护,有人说是写驼鹿监督找回做动画的初心,我想创作过程中多少会有相关的想法,但并不能当做整个故事想要讲述的东西。
毕竟不是每个故事都一定要是对一段现实的隐喻,它也可以就是单纯为了展现美好而被娓娓道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