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蛋疼三四郎

[讨论] 哆啦七小子真是好作品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3 0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哆啦a梦的问题本来不在故事模式,毕竟藤子老师还在时都不会有角色不够用的感觉。只不过沿用旧模式暴露了现在的脚本和监督能力的不足,tv版还能糊弄,90分钟的剧场版就没那么好搞了,再加上水田版的演出和画面丢了以前那种轻微的写实感。我觉得现在还是不如大山版后期靠的画面质感和尝试新模式撑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drilleye 发表于 2019-4-13 09:26
哆啦a梦的问题本来不在故事模式,毕竟藤子老师还在时都不会有角色不够用的感觉。只不过沿用旧模式暴露了现 ...

大山版后期才是衰落的时期,而水田版实现了哆啦A梦剧场版的完全复兴,在2016—18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

另外水田版的监督和脚本一直在更替,每一部都很有个人特色,演出和画面的风格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背景画面的“写实感”在绿巨人传、新铁人兵团、新大魔境这样的作品里也是很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drilleye 发表于 2019-4-13 09:26
哆啦a梦的问题本来不在故事模式,毕竟藤子老师还在时都不会有角色不够用的感觉。只不过沿用旧模式暴露了现 ...

我发觉贬低水田版的人,和经常在我们讨论哆啦A梦角色情感关系时出来泼冷水的人基本是同一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月美夜子 发表于 2019-4-13 09:39
我发觉贬低水田版的人,和经常在我们讨论哆啦A梦角色情感关系时出来泼冷水的人基本是同一拨 ...

大山版的画面感和tv版后期各种特别篇我印象还很深,这两部分我都觉得比水田版好。不过要我用图片来具体论证的话,等以后有空拉片再说吧。
剧场版的话,大山版倒是基本还遵循藤子老师那套模式,水田版创新的部分多点可惜我都不怎么喜欢,同样有空再列举。
写实感这个也完全是我个人观感,虽然新铁人背景好但是我回想中感觉问题是出在背景和人设风格的平衡上。
总的来说完全是我凭印象张口就来,但我是觉得不好看才找原因而不是故意去黑新版动画。不过你们反复讨论大雄的恋爱问题我看着真的很烦。大部分都是八字没一撇全靠脑补,故事上也看不出恋爱气氛,为了推广哆啦a梦也不必要将大雄说得像时下流行的后宫男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买过全套漫画,故事明显更偏成人化一些,小时候还被吓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满月美夜子 于 2019-4-13 10:20 编辑
drilleye 发表于 2019-4-13 10:08
大山版的画面感和tv版后期各种特别篇我印象还很深,这两部分我都觉得比水田版好。不过要我用图片来具体论 ...
不过你们反复讨论大雄的恋爱问题我看着真的很烦。大部分都是八字没一撇全靠脑补,故事上也看不出恋爱气氛,为了推广哆啦a梦也不必要将大雄说得像时下流行的后宫男主。

这有什么可烦的?哆啦A梦有恋爱漫画的属性本来就是定论,明眼人谁看不出来。是你们非要把我们基于作品的讨论强行说成“脑补”
当然不爱看恋爱题材,我觉得从个人喜好的差异上来说也是正常的。但老是跑到明摆着恋爱是一个重要题材的作品的有关讨论里来说“没有没有”,是什么路数我是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月美夜子 发表于 2019-4-13 10:13
这有什么可烦的?哆啦A梦有恋爱漫画的属性本来就是定论,明眼人谁看不出来。是你们非要把我们基于作品的 ...

明眼人×
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和这贴主题无关的就不继续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drilleye 发表于 2019-4-13 10:08
大山版的画面感和tv版后期各种特别篇我印象还很深,这两部分我都觉得比水田版好。不过要我用图片来具体论 ...

以我对哆啦A梦动画版整个历史的研究来说,用图片来论证大山版的画面感强于水田版恐怕是很难的。水田版剧场版的画面精致程度比大山版总体上了一个台阶。这是因为,集结强大的原画阵容并运用现代动画技术来提升画面表现力,本来就是水田版制作时所追求的一大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满月美夜子 于 2019-4-13 10:35 编辑
drilleye 发表于 2019-4-13 10:18
明眼人×
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和这贴主题无关的就不继续说了

开什么玩笑,到底是谁“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要是觉得和这帖主题无关,可以到哆啦A梦专楼把这一点讲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morrow_D 于 2019-4-13 11:23 编辑
drilleye 发表于 2019-4-13 10:08
大山版的画面感和tv版后期各种特别篇我印象还很深,这两部分我都觉得比水田版好。不过要我用图片来具体论 ...

大山TV版后期真没啥可吹的。大山版动画后期的迷走期是日本本土公认的,至今在网上还可以搜到各种各样对于大山版后期的批评言论。包括大山版的最终话(《哆啦A梦的假日》重制版)在播出后引起了一面倒的负面评价。中国的观众往往是靠DVD或者电视台播放的引进版接触大山版动画的,而这就导致基本上绝大多数观众对于大山版动画的实际制作情况毫不了解。

举一个例子,大山版从82年到05年这二十多年来大部分时间都采取了新作+重播的制作模式,每集两个故事中只有一个是全新制作(含重制),而另外一个故事直接把以前的动画拿来重播。如果说如你所说,水田版的TV动画现在是“糊弄”的话,那么大山版长达二十年每周只有十分钟是新作的模式(而且还没有算上停播)叫什么?




至于你说的大山TV版后期的特别篇,首先需要说的是你确定没有把在电影院上映的中篇附映和TV版特别篇搞混吗?水田版动画的特别篇基本上都是实打实的特别篇,而大山版的特别篇到了后期的时候已经沦为了重播地狱,或者直接播放老故事,或者把电影院已经放过的中篇附映拿到TV版中再放一遍。

水田版当然有其自身的不足,甚至在13到16年这几年也遇到过瓶颈期,但是水田版自身的优点也好,还是遇到瓶颈期以后所主动采取的革新策略也好,足以证明水田剧组到底是不是如你所说,甚至不如连每集两个故事全部是新作都无法保证的大山版动画了。

更何况,藤子·F·不二雄所创作的短篇中也存在大量的低质量故事,收录到45卷里面的故事只是藤子创作的所有故事中的其中一部分,而大山版动画在重播率超过50%的情况下也没有摆脱迷走期。在这时,如果有人要求每集动画都完全新作(除非极少数特殊情况会重播)的水田版要每集都能够保持高质量的话,是不是也太强人所难了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我也喜欢看,哆啦美和哆啦小子好像还是cp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月美夜子 发表于 2019-4-13 10:28
以我对哆啦A梦动画版整个历史的研究来说,用图片来论证大山版的画面感强于水田版恐怕是很难的。水田版剧场 ...

吉:逆转别人的思维是难于登天。既然觉得对方毫无道理,那就别搭理为好吧。浪费精力,亲痛仇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喜欢哆啦王,感觉四次元袖子太中国味了,袖里乾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4-13 14: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哆啦七子可有意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4-13 1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黑尽阵 发表于 2019-4-13 13:55
吉:逆转别人的思维是难于登天。既然觉得对方毫无道理,那就别搭理为好吧。浪费精力,亲痛仇快 ...

这个嘛,其实在论坛里发的回复,本来就不是只想给一个人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香港coco連載過整套和出過單行本,但都是20年前的事了

那套製作質量還挺不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4-1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4-1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edees3 于 2019-4-13 16:31 编辑

泰坦尼克号的那故事改编成动画绝对秒杀现在的剧场版,现在的那些除了翻新的其他的都看不下去,太无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seedees3 发表于 2019-4-13 16:29
泰坦尼克号的那故事改编成动画绝对秒杀现在的剧场版,现在的那些除了翻新的其他的都看不下去,太无聊了 ...

吹过头了,剧场版秘密道具博物馆和南极大冒险比七小子系列的任何一个故事都强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宅闻天下 发表于 2019-4-13 16:21
一集动画毕竟只有十分钟,里面出现的人物注定是切片式的,大长篇剧场版也只有九十分钟,对于只在这个故事 ...

去年金银岛莎拉和静香在海盗船上共同生活、在玛莉亚亭餐厅打工的那一段剧情,就属于“下闲棋”,以多角度表现人物性格的日常生活场景,也是这一部里我最喜欢的桥段之一
进入水田版时代后,剧场版的时长有所加长,包括近两年在内,多部作品达到了近110分钟。这已经与很多原创动画电影的长度相仿,也就意味着可以容下更多这样的描写人物的片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很爱看,感觉比本篇有意思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edees3 于 2019-4-13 17:08 编辑
满月美夜子 发表于 2019-4-13 16:37
吹过头了,剧场版秘密道具博物馆和南极大冒险比七小子系列的任何一个故事都强多了 ...

博物馆还行,南极那个我是真觉得无聊,想了想原创的剧场最不善于塑造氛围,带动不了冒险的情绪,和原创角色的友情羁绊信赖占比太多(对旧剧场的刻意模仿但又不达火候),氛围都被这些冲散了,七小子也很强调这些而且也很差,但由于是漫画处理起来比较快速不拖沓,或者说是恐怖悬疑成分极大,没有被抢过风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月美夜子 发表于 2019-4-13 16:37
吹过头了,剧场版秘密道具博物馆和南极大冒险比七小子系列的任何一个故事都强多了 ...

原话还给你也正合适
吹过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seedees3 发表于 2019-4-13 17:04
博物馆还行,南极那个我是真觉得无聊,想了想原创的剧场最不善于塑造氛围,带动不了冒险的情绪,和原创角 ...

我很喜欢《南极大冒险》那种跟随主角们的视角一起在未知领域中探险的感觉,就像早期大长篇《大魔境》和《海底鬼岩城》一样,很吸引人。
影片的几大亮点是:冰下遗迹的风景描写、有关雪球地球理论的脑洞,以及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下的时间旅行。秘境中的南极遗迹既壮阔又有沧桑感,基本上是参照小说《疯狂山脉》的文字描写做出的背景画面,因此当史前外星人、巨大章鱼、冰巨人等要素先后出现时,对于了解克苏鲁神话的观众来说是很有乐趣的
有关雪球地球理论的部分是核心科幻创意,这一部分不仅是有趣的科普,还基于这个理论做出了很有启发性的想象。最后时间系的trick则把伏线回收做的很漂亮,有种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感觉。包括我自己在内,不少科幻爱好者都觉得这一部看完很有满足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迪斯兜帽 发表于 2019-4-13 17:07
原话还给你也正合适
吹过头了

秘密道具博物馆和南极大冒险都是刷新了当时的哆啦A梦剧场版系列票房纪录
南极大冒险是2017年日文推特数唯一超100万的电影作品,在日本科幻迷里引发了相当大的话题性,比如:
マクガイヤーゼミ 第29回「克苏鲁神话与『电影哆啦A梦 大雄的南极大冒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QP2IKcLo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哈迪斯兜帽 于 2019-4-13 18:03 编辑
满月美夜子 发表于 2019-4-13 17:31
秘密道具博物馆和南极大冒险都是刷新了当时的哆啦A梦剧场版系列票房纪录
南极大冒险是2017年日文推特数唯 ...

我不是很明白你发这些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是想表达这两部剧场版很厉害,那么后续作品也有超过这两部的票房,之前的剧场版的观影人次也有不输这两部的。

你回复的那位很直接的否定新剧场版,但是你也一样全盘否定了七小子。既然你这么擅长贴数据,那么就不用我把数据搬来了吧。
吹过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迪斯兜帽 发表于 2019-4-13 18:02
我不是很明白你发这些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是想表达这两部剧场版很厉害,那么后续作品也有超过这两部的票房, ...

这两部剧场版跻身于哆啦A梦剧场版历史上最成功的几部作品之列,而哆啦A梦剧场版本身是日本动画史上一个伟大的系列作品
客观地说,你觉得七小子作为一部作品,在日本漫画史上的影响力又如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月美夜子 发表于 2019-4-13 18:10
这两部剧场版跻身于哆啦A梦剧场版历史上最成功的几部作品之列,而哆啦A梦剧场版本身是日本动画史上一个伟 ...

还真就把七小子开除多啦a梦,开除剧场版了?
那我佛了,我辩不过你。
我寻思七小子也是名正言顺的附篇电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猫奴盛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morrow_D 于 2019-4-13 19:24 编辑
seedees3 发表于 2019-4-13 17:04
博物馆还行,南极那个我是真觉得无聊,想了想原创的剧场最不善于塑造氛围,带动不了冒险的情绪,和原创角 ...

有句说句,南极的优点和缺点你恰好说反了吧。南极的长处在于冒险氛围的刻画,而短板恰恰在于情感描写。

南极里面的真假哆啦桥段画虎不成反类犬(照搬《漫长的一天》但又只学到了表面),而且五人组和原创角色之间的互动也过少,这些都是南极在情感描写方面的短板的体现。但是南极在冒险方面做得是非常到位的,尤其极地冒险的那一段可以说是整部作品做得最出色的地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morrow_D 于 2019-4-13 19:40 编辑
哈迪斯兜帽 发表于 2019-4-13 18:19
还真就把七小子开除多啦a梦,开除剧场版了?
那我佛了,我辩不过你。
我寻思七小子也是名正言顺的 ...

客观来说,中篇附映和本篇电影的地位确实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就代表把整个七小子系列应有的地位否定掉了吧。

不过顺便说一句,我个人觉得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很多哆啦迷对于哆啦A梦的漫画以及衍生作如数家珍,但是对于水田时代的动画却缺乏足够而且客观的认识与了解。这就导致经常会出现在讨论的时候顺便踩一脚现在的动画的情况出现,而且关键在于很多批评现在的动画的言论又往往是不够客观的(比如很多观点都是印象流)。这些言论难免会让水田版动画的支持者觉得别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_mmer 于 2019-4-13 21:01 编辑

七小子老实说我没看完,就我看过的篇章来说,有些剧情和脑洞真的很不错,七只机器猫聚在一起热闹非凡各显神通,看着很舒服。

不过,要说比本篇好还是算了吧,更别提“秒杀”。我不知道是因为某些剧情特别能击中部分人的心,还是因为七只机器猫的设定满足了看本篇时无法满足的心愿,许多人都说自己相对本篇更喜欢七小子。但我被人安利了这么久,还是没把这个系列看完。一个原因是田中和三谷的漫画水准问题,另一个是整个系列的完成度问题。比如七小子的人物形象,虽然可以说成功,但很难称之为优秀;再比如有时展开情节模式单调感受不到巧思。我相信我没看过的七小子作品中可能有剧情比本篇大长篇更紧张刺激的,但根据作品的整体风格我不相信其中有整体观感胜过本篇大长篇的(包括部分原创)。

而如果不依赖《哆啦A梦》系列的名义,七小子是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受欢迎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是属于《哆啦A梦》系列,国内很可能都不会引进这些作品。想想藤子本人创作的那些优秀作品,《小超人帕门》和《小鬼Q太郎》,就质量来说肯定不比七小子低,但由于国内的传播渠道太窄,人气完全比不上“外传”性质的七小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2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小子看看还行,但是和前17篇本篇大长篇还是有差距的,我小时候一直想去海底旅行,也想去梦里面,但是七小子没有这种让我很想去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迪斯兜帽 发表于 2019-4-13 18:19
还真就把七小子开除多啦a梦,开除剧场版了?
那我佛了,我辩不过你。
我寻思七小子也是名正言顺的 ...

哆啦七小子是哆啦A梦的衍生作品,这个当然不能开除,我也没有说过要开除
但是作为中篇附映的哆啦七小子动画版一共7部,最长32分钟,最短7分钟,没有也不可能达到喧宾夺主、与剧场版正片相提并论的程度。因此七小子系列的主要作品还是漫画版(当然还有游戏),评价这个系列也是主要基于漫画版

另外,我实事求是地说一句,即使在哆啦A梦剧场版的中篇附映作品里,七小子也不是水准最高的作品。1997—2002年有一组渡边步监督的“感动系列”(哆啦A梦回来了、大雄的结婚前夜、奶奶的回忆、加油胖虎、我出生那一天),公认是更经典的。其中《奶奶的回忆》获得了那一年的每日电影奖动画片奖
还有《超能力魔美:星空下的跳舞娃娃》也是哆啦剧场版的中篇附映,作为1988年的老片,近年却受到爱好者的关注,多次在一些电影节和动画节的展映活动里上映,包括2017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宅闻天下 发表于 2019-4-13 16:21
一集动画毕竟只有十分钟,里面出现的人物注定是切片式的,大长篇剧场版也只有九十分钟,对于只在这个故事 ...

对于短篇,扁平(切片式)的人物是正好适应形式的,与作品的深刻性并不矛盾。比如《呼唤精灵的手镯》中的雪精灵就是非常具有审美价值和挖掘深度的。至于大长篇,其实藤子系作品一大特点就是“有一点不可思议”,异世界中的角色常常会闯入日常生活,或许就是你所说的“下闲棋”场景。比如《大魔境》中的扁扁,在本作的一开始就与大雄相遇,作为大雄的宠物狗与他一起生活,展现了完全不同于王子的一面。

当然也有一些作品在人物的立体性上做得不够好,但《哆啦A梦》本来就不是刻意追求深刻的作品,如果这部作品能有趣到让人注意不到人物略显扁平的问题,那我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配角不只有那些只出场一话的人物,还有大雄的父母、胖妹等人物,他们塑造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出木杉就功能性太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25 20:49 , Processed in 0.06831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