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9-5-10
|
本帖最后由 MonicaRuan 于 2020-7-31 23:54 编辑
皇骑群有人滴滴滴up我去看了一眼动态,发现up打算以后做地球,从1和2以及一些周边话题开始
其实在国内做有“新意”的地球解说实在是太容易了,日站有极其丰富的讨论,挖掘和各种古早的电视访谈,而且都相当有料,也不断出现对日本人都有“新意”的怀古思今式探讨,比如亚马逊2016年这本书
https://www.amazon.co.jp/gp/product/4864369461/ref=ppx_yo_dt_b_asin_title_o04_s00?ie=UTF8&psc=1
文学としての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日本とドラクエの30年史
切入的方向就很像B站Academia那个up喜欢的社会学和文学角度(还有很有意思的八卦,分析某诺奖陪跑和堀井雄二的关系),这个可能适合融入到剧情解说
甚至有日本人不好提的角度(DQ系列作曲是极端右翼分子,支持日本的战犯): https://kotaku.com/the-sad-story ... ho-pretends-5901590
虽然DQ游戏本身没有政治色彩,但是作曲家椙山在政界的影响力和DQ早期的成功是有关的。因为DQ早期的宣发(在那个电子游戏还难以登堂入室的年代能够上电视,出唱片,关于DQ打开游戏唱片史这个单独就可以拿出来写一篇文章),和椙山利用他的政治资源推波助澜有关系,原因是DQ2主题曲之一“この道わが旅(my road my journey)”最早的演唱者愛知和男是和椙山私交颇深的日本的一名高层政治家(衆議院議員、防衛庁長官、環境庁長官),而且有发售CD(1987年发售)。关于这方面话题即使是资料(相对)最全DQ大百科也是讳莫如深。
除了上面这两个相当婆罗门的话题,
稍微轻度一点的,美版DQ的有趣历史,和任天堂的瓜葛,
DQ和同期龙珠漫画人设的共同之处,鸟山明的画风在设计DQ和创作龙珠时的变化,有哪些互相借鉴(关于这个2年前我看了国内一个14岁的小画师的分析,深受启发,自己都找到一个沙鲁 vs 皮萨罗的梗,龙珠《别了悟空》封面和DQ4日版卡带封面的梗,DQ居然在前!)
和巫术创世纪的深度关系(不是网上随便聊两句那种),怎样把当时的欧美RPG重新解构简化,爽点重组,这些探讨起来都非常有意思,而且可以串联相当多东西。关于这个我最近发现一个很好的体感切入点:Sega Master vs NES版的Ultima IV,前者贴近原版,而后者是按照DQ建立起来的JRPG范式(UI,剧情量,引导,画风)翻修后的作品。
……总之这样的话题list很长很长,当然不会期待up做那种很深度的,只是随便提一嘴:关于有新意的题材无穷无尽,怎么根据自己和粉丝口味选个合适的点才比较重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