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66|回复: 26

[讨论] 关于AI在动画制作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loudliu 于 2018-6-5 22:26 编辑

在这里主要讨论2D动画 其实很很多重复和相对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可以用ai搞定吧
如上色 中间动作帧补全 背景照片到动画背景转换

应该都可以使用通过深度学习的AI来完成 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提高速度 不需要太多苦力处理中间帧和上色

甚至可以通过预先录制的cv配音自动绘制嘴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如先说说现在有什么真正意义的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坤 发表于 2018-6-5 22:29
你不如先说说现在有什么真正意义的AI……

如通过对关键帧预训练深度学习 补全中间的过度帧

对原画和色彩指定的范例学习 对后面人物自动上色 并考虑环境色温 光照方向这些 技术上实现应该不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在研究这个东西,但现实情况是,离能够做最基本的工作,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参考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 ... 7535810219569711371
第一个是个线上的demo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 ... 7535810219569711371
第二个包含学习过程 用的FRE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你这个demo的结果,放动画里都能算放送事故了……你指望这玩意儿实用????

然后你说有了这玩意儿,可以减少成本,AI开发成本不用算咯= =深度学习的架构,计算生成速度,准确率提升,模型训练库建立都不要钱哟=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 ... 7535810219569711371

这个可以将猫娘用雷姆和艾米莉亚 作为不同的学习样本进行上色 会判断身体不同区域 服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Sacross 发表于 2018-6-5 22:44
大哥你这个demo的结果,放动画里都能算放送事故了……你指望这玩意儿实用????

然后你说有了这玩意儿, ...

又不是没人工干预 处理过程中还是需要色彩指定参与调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liu 发表于 2018-6-5 22:50
又不是没人工干预 处理过程中还是需要色彩指定参与调节

那你会发现人的工作量不会少多少,而且还有程序培训使用成本的问题,而且对动画,比起上色,中间帧的作画才是大问题吧

本质现在深度学习离实用化还隔了挺长一段路,不要想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Sacross 发表于 2018-6-5 22:58
那你会发现人的工作量不会少多少,而且还有程序培训使用成本的问题,而且对动画,比起上色,中间帧的作画 ...

http://www.acgdoge.net/archives/25981   
已经有软件开始用上了  就算中间帧软件画出来的东西不能直接用 需要修改也能省不少功夫  可以释放更多的人力到原画这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想法,这不就是自动写小说的程序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AI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全自动,而是快和精确,目前除了中间帧其他领域完全不够格,而且补中间帧那个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上色 中间动作帧补全 背景照片到动画背景转换  这些都不需要ai而且有成熟算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界点 发表于 2018-6-5 23:03
http://www.acgdoge.net/archives/25981   
已经有软件开始用上了  就算中间帧软件画出来的东西不能直接用 ...

挺有意思,第一次知道,但是去官网看了眼,主力推得是2015年的版本,去推特扫了眼最新的是1.3不太清楚是哪个时间点推的

但是也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都2018年了这一个软件本身也没得到大范围推广,目前就少部分作品使用这个技术,反过来是不是能证明这个软件虽然看似很美好但是实际自身存在包括学习成本在内的很多影响因素?当然如果真的有很多公司很多动画采用了请告知一下,毕竟官网没啥信息推特上搜了一大圈去掉习作剩下感觉这段时间就2部采用过似乎,而且一个好像就是片段另一个也不是主力的样子

借助深度学习理论上的确能大幅度减少很多重复劳动实现高速自动化,在未来个人相信这是个必然,但是肯定不是现在,各方面问题都不成熟毋庸置疑,从有方法到足够商业化的成品中间也有个很长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6-5 2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6-5 2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首先要开发个能和人一样封闭填色区域的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Sacross 发表于 2018-6-5 23:36
挺有意思,第一次知道,但是去官网看了眼,主力推得是2015年的版本,去推特扫了眼最新的是1.3不太清楚是 ...

毕竟这软件不算特别完善  而且整个动画流程也要因为这个软件做调整  一般动画公司当然不会那么容易就转去用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子 发表于 2018-6-5 23:48
另外就是感觉你们是不是对中割这个工序有种根本的误解?虽然这项工作很枯燥、重复操作多、更要命的是工资低 ...

就像这文章里面写的  复杂的动作跟镜头转换的话显然不是AI跟软件能能完全取代的   但像一些动作幅度比较简单比较机械的中割完全可以交给软件去搞   这些是动画人就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不可能到了动画公司还靠画这些来提升自己能力   汤浅政明的新公司转去用flash作画  其实也是异曲同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6-6 0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界点 发表于 2018-6-6 00:15
毕竟这软件不算特别完善  而且整个动画流程也要因为这个软件做调整  一般动画公司当然不会那么容易就转去 ...

那不就是……你自己都知道这玩意儿不完善了噱头成分已经大于大多数了不说
还有个学习成本的问题

那不就是说,这技术目前不行问题很多不成熟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看一个项目,根据草稿生成线稿,效果还是挺好的,虽然比不上手工画(可以修正),但是感觉放在中间帧里还是可以接受的。用工具大概3分钟,手动勾大概15分钟。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1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liu 发表于 2018-6-5 22:36
如通过对关键帧预训练深度学习 补全中间的过度帧

对原画和色彩指定的范例学习 对后面人物自动上色 并考 ...

技术上实现应该不难
就差个程序员了

—— 来自 HUAWEI MHA-AL00,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0-pla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现实连一键智能封闭线条都没成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6-6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内应该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包括游戏自动建模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2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日本学会搜能找到不少,不过就我看过的demo都还只是学术探讨,离实用早得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31 16:32 , Processed in 0.06105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