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肾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5-12-3
|
本帖最后由 CosimoZi 于 2018-3-30 17:13 编辑
非现实题材的作品当然没必要遵循现实世界的合理性,但它至少要符合作品自身内在逻辑的合理性.且不说南极人是个以现实中的日本/南极为背景的片子,就当它是个幻想系的片子吧.它符合作品内在逻辑的合理性了吗?
青春是这个片子的主题是没有争议的.然而去南极不是一个麦高芬,不是去云南去西藏也可以.因为去南极是作为这个片子所要歌颂的一往无前的青春所要完成的壮举存在的.想要替代南极的地位,只有用相同分量的'了不起的事'来取代,绝对不是无足轻重的事.
用现实中去南极并不很难来反驳,因此去南极并不是很了不起,因此去南极可以随便替代,这是在偷换概念,因为去南极是了不起的事这件事情是作品交代给我们的,与现实世界无涉.想想主角们在全校面前讲话的情节.包括为什么主角们的'朋友们'会嫉妒,会在发现主角们真能去南极以后想要得到原谅这些情节,本身都是基于(将要)完成一个壮举的主角们站在了更高的地方,拥有了更为闪耀的青春,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赢家.如果去南极这件事本身没有足够的分量,整个故事就是无根之木.
ok,那么怎么体现去南极的分量?同学们的反应可以作为环境描写的一部分衬托南极的重要性,但这只是衬托,只是一个背景的交代,而不是整件事之所以能发生的动力因.如果这个片的主题是另外的东西,比如说骨傲天装逼,那主角们可以轻描淡写地就去了南极,通过在别人眼里很厉害的事情主角们轻而易举地就做到了来达成主题,我们观众可以鼓鼓掌说主角们好牛逼.
但它的主题是青春,挫折和成长是必须作为重中之重来体现的,去南极不但在外人眼中了不起,对于主角们自己也必须付出名为成长的代价才能做到.怎么表现这种困难?
一是通过去南极的方法很难,付出了很大努力:作品很努力在表现这一点(打工100w),但问题是最终解决方案居然是撞大运,天上掉下个friends赞助你们去南极,青春的努力,汗水和泪水还不如拼爹.南极吹们扪心自问,这里面有说服力可言吗?困难的解决方法甚至构成了对主题的巨大讽刺,也就被手法和演技蒙蔽了双眼的南极吹不觉得可笑.
没有从一达成主题,那观众当然会期待----二,通过描写南极科考的严肃性,让主角们从中学到些什么从而成长,达成主题的解决.我想即使是南极吹都会承认这片子根本没做到这部分,尽管他们想狡辩这片子无需做到这一点.
得出结论:南极人成功地描绘了青春的幻象,让看不到其内容和主题的背离和脱节的吹子沉溺其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