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8-6-18
|
@流浪的蛤蟆
昨天 23:0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我不是一个特别有情怀的人,如果让朋友们用四个字形容我,必然有俗不可耐,面目可憎,蹭饭能手,粗鄙无文,惯善烂尾……之类的贬义词组登场。但最近却做了几件非常有情怀的事儿,其中一件是翻修自己的小说,但因为合约跟起点未有谈拢,一直都没有办法把修改版的小说上传。另外一件事……是儿童时代梦想,连我也没有想到会成真了。
我是一个阿童木的铁粉,超级喜欢这个小机器人,连信用卡都是招商银行的阿童木金卡,小时候看过无数遍阿童木的小人书,电视播放的动画更是一集不落,但从没有想过自己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故事的创作,一次也没有想过,因为……实在太过于遥远了呀。
前几年,也是网文圈影视版权做的最火热的时候,我偶尔跟周行文老师聊起来,我当时随口一说:要是让我选择,我最想做新版的阿童木,这么好的故事,应该不断有人将至发扬光大,甚至我可以免费写啊,完全不为了钱。
周行文老师精神抖擞的说:咱们的美女总裁跟那边熟……
卧槽……我就是随口说一说的好咩?
然后,就开始充满热情又漫长的沟通,其中我出力反而最小,因为只需要把平时积攒的几个故事梗概,以及对新故事的理念写下来,全部都是@星律动漫 这边再跑,把我的故事梗概翻译成日本,并且做成美奂美伦的PPT,配上插图,可怜的潘桑甚至要跟新结交的女朋友两地分开,因为要涉及到跟日本那边的沟通,需要一个人常驻外国。
等到这件事终于开始落地,我心里都还是忐忑的,不知道自己能否写好阿童木的新故事,也不知道这件事会不会有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我不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但既然做了这么有情怀的事儿,我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人气网文作家“流浪的蛤蟆”对谈手冢工作室,畅谈手冢治虫作品理念
作者:小攻子 2017-09-12
作为二次元文化爱好者,或许你没有看过,但你绝对不可能没有听过“手冢治虫”这个名字。而在手冢治虫先生的诸多作品里,《铁臂阿童木》作为最早引进中国内地的日本动画片之一,对中国的动漫爱好者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那么接下来这个消息就显得特别重要了——通过持续的沟通交流,日本手冢工作室((TEZUKA PRODUCTION))已经正式授权北京星律动漫和网络作家“流浪的蛤蟆”重新进行《铁臂阿童木》的版权开发。
换个更明确的表达方式:中国人有资格来写《铁臂阿童木》的官方故事了!
当然,这是中日双方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才得到的成果。
下面我们就跟随镜头去看一看双方都深入交流了什么,顺便圣地巡礼一番吧。
视频:http://m.youku.com/video/id_XMzAxNzczNTg0M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qq-pf-to=pcqq.c2c&source=
“流浪的蛤蟆”本名王超,是堪称“大神”级别的资深网络小说作家,有将近20年的创作史,像这样的“前辈”,对阿童木的感情肯定是要更深一些的,在听说了星律动漫和手冢工作室联系的事情后,马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流浪的蛤蟆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在技术上比阿童木创作时代有一点进步,但人们依然普遍觉得人工智能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不管是小说、电影或动漫作品里,都很少有像阿童木这样,核心内容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友善和朋友的定位。在大家越来越恐惧人工智能时,把阿童木这样的人工智能与人类交流的内涵精神重新发挥出来,相信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按流浪的蛤蟆所说:“我就希望像阿童木这样的作品,最好能每过十几年或几十年就会有人出来,把它的故事重新跟时代接一下轨,让这个故事可以拥有更长一点的生命力。”
对这个想法,手冢工作室做出了出乎意料的热情回应。
专程赶来与中方开会的日方人员里,包括了松谷孝征、清水义裕这样的日本业界知名人士。松谷孝征先生曾担任日本动画协会、日本漫画协会的理事长,甚至是手冢治虫还在世时负责他作品的漫画编辑,与手冢治虫本人有长达17年的交情,当过大神的经纪人,更从1985年便担任手冢工作室的社长;而清水义裕先生也是与手冢治虫本人有过深厚交情的资深人物,从1978年便在手冢工作室工作,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参与了多部《铁臂阿童木》的制作——可以说,这几乎就是全日本在手冢治虫作品方面最权威的两个人了。
对于这次合作,松谷和清水先生都充满期待,并且开诚布公地传达了手冢治虫大神在创作阿童木故事时的初衷,例如比起动画,漫画才是手冢先生真实的思想表达;例如阿童木不是什么高大全角色,而是能同时体会人类和机器人情感的矛盾存在;例如在所有作品里贯穿的对生命的重视,对战争的反感……
面对来自中国的客人,松谷先生对自己亲自出马的原因也是直言不讳:“明年其实是手冢先生去世30周年,我和我们的公司希望延续手冢先生的精神,把他的作品发扬光大,我认为是我们的一个使命。”
按照这两位前辈的说法,手冢工作室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就是“牛油果寿司模式”——在江户时代,要严格地训练十几年才能算是正式的寿司师傅,如果一直这样,寿司大概就没法世界化了,正是接受了“牛油果手卷”和“加州卷”这样的形式,寿司才能扩散到全世界。
长久以来,手冢工作室都将这个模式作为经营的基本原则,像寿司的世界化一样,吸收当地的文化和食材进行各种变革,全世界有那么多有才华的创作者,每个人都可能将手冢治虫先生的作品发挥出新的光芒,阿童木系列也不例外,比如浦泽直树的PLUTO,比如讲谈社的AI机器人研发,比如最近新发表的阿童木漫画和动画故事,这都是“牛油果寿司模式”的表现。
这次与星律动漫、与“流浪的蛤蟆”合作,同样也是手冢工作室在结合中国思维方面的新尝试。“流浪的蛤蟆”表示,他会以认真态度重新思考《铁臂阿童木》这部作品的内涵,以最大限度靠近手冢先生的创作思想和结合最新时代背景为原则,创作出既有趣又能传达阿童木精神的新故事,手冢工作室的两位老前辈表示十分期待他的作品问世。
那么,接下来就是轮到中国人发挥的时间了,让我们也拭目以待,看阿童木要如何重新起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