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虾米东东

[新闻] 苹果秋季发布iPhone8,8Plus,iPhoneX国行64G8388 256G968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0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PinkGuard 发表于 2017-9-10 22:00
所以100%的真全面屏目前也就是空想,刘海也不算妥协了,好歹能多显示点东西 ...

不叫妥协的话,可以叫没有做技术创新突破还强行往全屏去靠的一种努力尝试,感人肺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oldq 发表于 2017-9-10 22:00
屏内隐藏摄像这个需要前置科技:屏不亮的时可透明,看新闻已经有人能做出来了这类薄膜屏,看什么时候实用化 ...

TFT驱动逃不掉,而且摄像头离屏幕那么近排出来就是一张TFT驱动层的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PinkGuard 发表于 2017-9-10 22:00
所以100%的真全面屏目前也就是空想,刘海也不算妥协了,好歹能多显示点东西 ...

其实你们那么需要前置摄像头自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ldq 于 2017-9-10 22:15 编辑
Larrabee 发表于 2017-9-10 22:09
其实你们那么需要前置摄像头自拍吗?

拿掉个耳机孔功能没有减少有多少人在骂,拿掉前置摄像头减少功能再看看多少shipin聊天用户骂苹果不是以前那个可以定义标准的苹果了,现在减少功能时拿不出更好或替代方案,看新MBA盲目去掉所有USB-A口就知道苹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oldq 发表于 2017-9-10 22:12
拿掉个耳机孔功能没有减少有多少人在骂,拿掉前置摄像头减少功能再看看多少shipin聊天用户骂 ...

那就不要想平下摄像头这种做梦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Larrabee 发表于 2017-9-10 22:13
那就不要想平下摄像头这种做梦的事情

没有乔布斯做梦你还在用诺基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oldq 发表于 2017-9-10 22:16
没有乔布斯做梦你还在用诺基亚

可惜这些都是可以预料到的东西,只是乔布斯让人更加容易接受新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Larrabee 发表于 2017-9-10 22:17
可惜这些都是可以预料到的东西,只是乔布斯让人更加容易接受新概念

所以现在的苹果就是缺少可行的新概念,每一次加的都是拿不下标准制定权的乱七八糟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oldq 发表于 2017-9-10 22:23
所以现在的苹果就是缺少可行的新概念,每一次加的都是拿不下标准制定权的乱七八糟设计。 ...

第一个做出某些技术确实牛逼,真正成功的是让普罗大众都接受并且追捧新技术。
就最近十几二十年来看,只有苹果真正不止一次的做到了这一点。AIR的带动轻薄笔记本的普及,电容触摸屏的普及、高PPI屏幕的普及,平板电脑形式的普及,就是智能手表这杂鱼一样东西和IPS的普及某种程度上都离不开苹果让普通大众接受和追捧概念。
其它厂商也就是华硕曾经借助EPC低价便携笔记本非常成功都,让intel为其专门搞出Atom。
失败者看看做出当时世界最大OLED屏幕并且搭载在末代Clie的索尼,现在普通大众说到OLED谁会想到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9-10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Touch ID的话绝对不会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9-1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9-11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penrynx 发表于 2017-09-10 23:47:39
有3d面部识别足够了,多少年以后手机没了,3d成像还是主流
主不主流让时间和市场来检验,别又和3dtouch一样鸡肋根本没啥人用,别人能做都懒得模仿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oddays 于 2017-9-11 10:09 编辑
Larrabee 发表于 2017-9-10 22:35
第一个做出某些技术确实牛逼,真正成功的是让普罗大众都接受并且追捧新技术。
就最近十几二十年来看,只 ...

個人覺得不是蘋果做到你說的事,是 Steve Job 做到。失去 Steve Job 後的蘋果只是一間普通科技公司吧了,而今時今日在手機創新方面遠不如三星等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面部识别主要是不够方便吧。指纹只要我手能接触到手机就行,面部还要对着脸。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这两年最大的创新是不是AirPods?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9-1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ldq 于 2017-9-11 13:47 编辑
penrynx 发表于 2017-9-11 12:19
3d成像不是那种苹果做出来大家才发现很棒的技术,而是整个业界多年以来一直想要实现的梦想,只是苹果今天 ...

从3DS出就开始有手机厂家做3D成像了,2011年时3D摄影+裸眼3D屏手机就出了,别跪舔苹果了价钱很便宜,当时不流行的原因是人们觉得没卵用,除了自家机器别的机器看不了。苹果发明不了3D成像,只是有可能凭借大出货量强行推广3D格式,有没有卵用另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9-1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疼各个app,比如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touch id功能好像没出来几个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skullgreymon 发表于 2017-9-11 14:04
心疼各个app,比如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touch id功能好像没出来几个月

切换一下kit,改过去很快的,又不要他们实现指纹验证那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skullgreymon 发表于 2017-9-11 14:04
心疼各个app,比如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touch id功能好像没出来几个月

我怀疑对于app来说touch id和face id没区别,都是向系统请求认证-返回结果,过程是啥app也不知道
(我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BallanceHZ 发表于 2017-9-11 14:06
我怀疑对于app来说touch id和face id没区别,都是向系统请求认证-返回结果,过程是啥app也不知道
...

但是认脸的精度显然不能和指纹相比,于是无法完全替代。

认脸显然不能用来刷银行卡——万一真有对双胞胎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槁 发表于 2017-9-11 14:27
但是认脸的精度显然不能和指纹相比,于是无法完全替代。

认脸显然不能用来刷银行卡——万一真有对双胞胎 ...

好像精度已经够了,我这开了家餐厅可以刷脸支付的,刷完脸输手机尾号。
但是感觉不如刷指纹来得快和方便,touch id用起来真是行云流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槁 发表于 2017-9-11 14:27
但是认脸的精度显然不能和指纹相比,于是无法完全替代。

认脸显然不能用来刷银行卡——万一真有对双胞胎 ...

然而事实是银行都已经抢先在推刷脸了,没什么不可接受的。双胞胎之类的测试也早就做过了

—— 来自 samsung SM-G9350, Android 6.0.1上的 S1Next-鹅版 v1.3.1.0-pla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9-1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face id莫不是要推广它家的新CoreML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肾5等到现在的,连指纹是啥效果都没体验过就升级到刷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penrynx 发表于 2017-9-11 13:55
你是根本不知道这些“3d成像”的区别吧。

就这么说吧,以往的“3d成像”就相当于是录像带,现在的3d成像 ...

刚刚发布的小米note3也用了生成3D模型的这种人脸识别,人脸事识別的算法比赛第一还挂的是小米的算法,几个月后国内新机都能用上,不用跪舔苹果,苹果也是随大众去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oldq 发表于 2017-9-11 16:18
刚刚发布的小米note3也用了生成3D模型的这种人脸识别,人脸事识別的算法比赛第一还挂的是小米的算法,几 ...

苹果用的3个红外传感器,技术收购自kinect一代的以色列公司。小米是用的什么方法来采集并生成深度图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9-1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ldq 于 2017-9-11 16:40 编辑
commcody 发表于 2017-9-11 16:24
苹果用的3个红外传感器,技术收购自kinect一代的以色列公司。小米是用的什么方法来采集并生成深度图像? ...

note3发布会上演示靠算法识别面部多角度建立200多个骨骼锚点生成的3D。楼上这还没对比就开始舔苹果批小米的姿势也是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note3用的我司的人脸技术,前几天vivo在印度发布的旗舰也是,据我所知应该不是深度图像,类似于3d重建吧
不过faceid.com的域名在我司手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9-1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oldq 发表于 2017-9-11 16:18
刚刚发布的小米note3也用了生成3D模型的这种人脸识别,人脸事识別的算法比赛第一还挂的是小米的算法,几 ...

你说的人脸识别比赛和这个人脸识别完全不是同一个东西,不要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enrynx 发表于 2017-9-11 16:48
200个锚点?拜托,高精度3d成像需要上百万像素全都有深度信息,这是算法能识别出来的?苹果在这方面的专 ...

果粉自己开心就好。市面上99%用户不清楚原理,都一样用就行了,好坏先不评价,小米现在演示是瞬间解锁,苹果应该速度也不差就好,安全性能不能分清双胞胎和化妆都另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qieqie 发表于 2017-9-11 16:47
小米note3用的我司的人脸技术,前几天vivo在印度发布的旗舰也是,据我所知应该不是深度图像,类似于3d重建 ...

这域名发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16 02:12 , Processed in 0.27380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