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94|回复: 74

[硬件] 热度过去冷静而论,ryzen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2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了牙膏厂一闷棍,但是amd自己退出主流市场太久了并没有捞到什么,配套的生态都没准备好

—— 来自 Jiayu S3, Android 7.1.1上的 S1Next-鹅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囧囧囧 于 2017-5-20 21:28 编辑

东西本身被制造工艺拖累了。胶水设计勉强可以满足桌面多核需求。对内存要求过高。产品定位很奇怪,1800x 1600x 这种8核 6核最高级的型号跟最便宜的型号基本拉开不了什么距离。还有就是自发售起,价格一泻千里,泄得比牙膏厂那些看起来被吊打的东西还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不多就是直接开卖的beta版吧,这一点倒是和瘟屎挺臭味相投的
性能算得上90度翻身吧,指令集渣靠核心数量凑合;就是后续不是很乐观,这玩意儿频率上去好难,只能堆核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单核心已经有了4770K的水平,可以了

—— 来自 ZTE Grand S II LTE, Android 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信徒来说可以吹几年,对于吃瓜群众来说等二手吧。目前来看似乎更多是用来少钱配八核凑合用这种用途

现在来看下一批是要用同样的方式吹VEG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7x24极限多开虚拟机的话,用ryzen稳定性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目前用着还行 日常超到4.0和2933
如果刚发布时 能达到现在c6h刚出的1.0.0.6微码水平 高频内存不翻这么多的话评价估计能上一个档次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CPU没什么可说的,尤其是相近的效能,一半的价格
APU竟然不是首批发售的
平台支援上X370同时面对X99-E跟Z170,价格貌似降不下来身段
B350以下没存在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错,2799的价格,相当于7700K,核心数多一倍,IPC稍弱,OC到3.9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牙膏厂的反应咯 貌似从挤牙膏变成了踩牙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21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换机的时候会考虑ryzen,这已经是非常巨大的进步了

现在还是得看明年intel的动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出300块吊打g4560的型号才算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囧囧囧 发表于 2017-5-20 21:23
东西本身被制造工艺拖累了。胶水设计勉强可以满足桌面多核需求。对内存要求过高。产品定位很奇怪,1800x 16 ...

后面那部分算是农企日常了,不足为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welcom 发表于 2017-5-20 22:28
对于信徒来说可以吹几年,对于吃瓜群众来说等二手吧。目前来看似乎更多是用来少钱配八核凑合用这种用途

现 ...

VEGA的问题是,老黄是个从不懈怠的家伙,当然这也和NVDIA基本就只有显卡这个领域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被boom7拖累了,换机成本太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换了1600X,美滋滋,其实看INTER新品全线提前发布,然后把牙膏皮挤破了出了I9就知道了,AMD这一棒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试制甲炮 发表于 2017-5-21 01:02
VEGA的问题是,老黄是个从不懈怠的家伙,当然这也和NVDIA基本就只有显卡这个领域有关系。 ...

vega 没什么问题,就一个问题,打不过老黄。NVIDIA其实野心不止在显卡这个领域,最近两年收入比例geforce 贡献逐渐减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囧囧囧 发表于 2017-5-21 01:41
vega 没什么问题,就一个问题,打不过老黄。NVIDIA其实野心不止在显卡这个领域,最近两年收入比例geforce ...

这个,无论是并行计算还是深度学习,本质都还是要依托于显卡吧...Quardo也是显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180度

非常优秀 考虑到amd这几年的情况值得表扬

—— 来自 Sony F8131, Android 7.1.1上的 S1Next-鹅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hunkd4 发表于 2017-5-21 01:37
已经换了1600X,美滋滋,其实看INTER新品全线提前发布,然后把牙膏皮挤破了出了I9就知道了,AMD这一棒可以 ...

说实话,I9这玩意和一般的使用者没多大关系吧,毕竟用的LGA2066平台,农企可是让普通的使用者在一般消费级主板上用上8核了...真的说摁牙膏大概得是8代酷睿,看迹象似乎打算把6核下放到I5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试制甲炮 发表于 2017-5-21 01:56
这个,无论是并行计算还是深度学习,本质都还是要依托于显卡吧...Quardo也是显卡啊。 ...

虽然说是这么说 但是实际不一样的

这一代的tensor unit游戏和图像处理根本就完全用不上 即使是采用了cublas的也不太用的上(除非优化做成wX+zeros) 彻头彻尾的为深度学习专门优化的算术单元

—— 来自 Sony F8131, Android 7.1.1上的 S1Next-鹅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需要多核心的用户,起码比挤牙膏的i好很多。功耗也很有优势。
游戏来说目前最好的还是7700k。另G4560算是i近几年最有良心的牙膏了,农企不出apu真没法比,毕竟靠搭积木最少也是1CCX 4c8t,除非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试制甲炮 发表于 2017-5-21 01:56
这个,无论是并行计算还是深度学习,本质都还是要依托于显卡吧...Quardo也是显卡啊。 ...

顺便做个预言 cuda/cudnn这边如果深度学习热度不减 早晚会出现特别的专用asic 就跟btc的矿机一样的东西 一个专门支持cuda的asic 时间大概就是在未来两到三代以内

—— 来自 Sony F8131, Android 7.1.1上的 S1Next-鹅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发布会首发预定了ryzen 7全家三颗(1800x 1700x 1700)+C6H(因为不用等新扣具),有点失望最后出掉了:

最大的失望:
能稳跑cinebench的最高一颗也就4.15ghz,频率太寒酸了,你起码搞个4.3ghz吧

passmark/time spy物理分/fire strike综合分 这几样不如手头的outel八核(双通道vs四通道,惨败)
cinebench/cpu-z/wprime这几样干掉outel八核

x265同频效率介于ivy和haswell中间,是haswell的87%,ivy的128%这样
和outel,尤其和skylake比差距还是非常大(同频只有skylake的7成多,外加ryzen只有4ghz,skylake 5ghz满地跑,频率输一大截彻底完蛋)

整机功耗:
待机时(超频与否)和默频默压满载时,功耗都低于3770k平台默频(3770k只有四核)
即使加压1.55V超频满载时功耗也远远低于同样超频的outel八核(200W+ vs 400W+)

c6h的堆料不错,1.55V vrm温度都不高于60C,一方面ryzen功耗也确实非常低(和outel八核比)

内存太挑
(截止agesa 1.0.0.4a),还存在16GB单条(2800CL14)组双通道,带宽容量都只认一半的情况,换了三棒b-die的3200CL14 16GB*2才全部认出
内存频率上不去,3200CL14 16GB单条x2,到3000出头也就到头了

和自家显卡兼容性不好
(截止agesa 1.0.0.4a),Fiji插上去没法输出4k@60hz,不能忍

最后就是平台降格有点心理上不爽,四通道换成双通道,40x PCIE换成20x,最后还是没留ryzen平台
如果passmark/3dmark几个能干掉outel八核的话就出outel留ryzen了,内存和显卡的兼容性问题过个半年一年应该能修好

看下半年threadripper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爱夏 + 1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下现在agesa 1.0.0.6可以b-die四槽插满3333乃至3600了,内存兼容性果然是稳步提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21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7nm的第二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lcom 于 2017-5-21 08:28 编辑
试制甲炮 发表于 2017-5-21 01:02
VEGA的问题是,老黄是个从不懈怠的家伙,当然这也和NVDIA基本就只有显卡这个领域有关系。 ...

这几年OUTEL给我最大的惊喜也就两个,都是移动平台的

一个是13年底的BT系列atom,性能提升堪比咸鱼翻身,虽然ATOM没两年被OUTEL自己废了

一个是CORE-M特别是第二代,4.5W TDP配合合适的散热有不虚U系列的性能,集大成的就是SP4 M3。

桌面感觉OUTEL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叫放羊了。还好我更关心能用台式机CPU的准系统,从HQ系列升级到正牌桌面芯片,性能提升暂时还是可以看的。

-=-=-=
老黄嘛,去年买的4K显示器同年就用上1080了。4K 60FPS虽然还需要降低特效,在以前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然后今年699的1080TI明年就接着出GV104。回想起来自从4850之后我都是用的老黄的独立显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试制甲炮 发表于 2017-5-21 01:02
VEGA的问题是,老黄是个从不懈怠的家伙,当然这也和NVDIA基本就只有显卡这个领域有关系。 ...

老黄很明显在故意等农企,现在是一厘米王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gentoo论坛上面ryzen最近各种翻车……
https://forums.gentoo.org/viewtopic-t-106154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6核 r5 1600 + B350M 首富家才1859。。性价比倒是无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了。就是我还是等第二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2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21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2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welcom 发表于 2017-5-21 08:14
这几年OUTEL给我最大的惊喜也就两个,都是移动平台的

一个是13年底的BT系列atom,性能提升堪比咸鱼翻身, ...

bt的atom记得是第一代用乱序执行的atom,性能翻身肯定是真的。后面也没被废,只是变成赛扬和奔腾品牌了
atom(包括后来贴牌成菜羊和奔腾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太吝啬扩展接口,除了网卡只能带一个pciex1,太寒酸了,要上各种扩展设备只能外接芯片。相比农企的kabini(虽然后来也是没更新近似放羊状态)还是可以有x4、x8的可能,扩展性对于这种定位的平台还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暗影翔 发表于 2017-5-21 14:48
bt的atom记得是第一代用乱序执行的atom,性能翻身肯定是真的。后面也没被废,只是变成赛扬和奔腾品牌了[f ...

因为intel对消费级atom的定位就是轻应用,PCIE接个网卡接个读卡器什么的怎么也够了,两个sata也完全够用,而对应比如存储,路由,视频服务等应用的atom e s c ce系列,就是sata pcie管够,集成以太网,指令集完全,内存寻址加大支持ecc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outel主要是砍feature强行细分产品线做得太过分,产品本身没有太多让人不满的地方。
ryzen我推荐等下代,一是单ccx的相对低功耗平台,二是四ccx单片四通道平台,到时候bug应该也除得差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17 08:35 , Processed in 0.26421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