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肾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3-6-14
|
世界文化,特别是亚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去中心化的,存在特定节点也不等于是中心,中心在散布于市场各个角落的社会组织那里,有时候甚至在某个论坛上。
不了解这点可能是对于“文化”这一概念本身有所误读,并不是某人出了一本权威著作,对某件事下了价值性的定义就构成了一种文化。文化(在我看来)就是行动者的行动方式,比如日本每个高中和大学都有相关社团,社会上也有一些民间社团,这些社团就是行动者,行动者对自己有组织行为的艺术、情感、物质、精神的解释构成了文化。我这种对文化的解释大概可以算“文化行动主义”的解释,还有其它解释方法。
“文化”让从人类学家到艺术家的每一个人在至少一百年的时间里争论不休,要么诗意婉转,要么直截了当,文化的定义不一而足。著名的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他的著作《文化的阐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1973,5)中说,“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我认为文化就是这些网。”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它的有关“文化多样性”的世界宣言中对文化的定义则直白且宽泛得多:“文化应该是一个社会或者社会组织在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等方面的特质组合……除了艺术与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群居方式、价值体系、传统习俗和信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12)。艾米•恺赛尔(Aime Cesair), 马提尼克岛的一位作家,在巴黎召开的黑人作家和艺术家世界会议(World Congress of Black Writers and Artists)上,他更加直截了当:“文化就是一切”( Petras and Petras 1995,54)。在此种意义上,文化行动主义可以把一切东西都当作潜在的资源。文化行动主义是一场运动,一种直接行动,旨在夺回对“由意义、价值体系、信仰、艺术和文学等等一切东西构成”的网络的创造与散播的控制权。
|
|